目录
一. 回顾上文
二.共享内存
1.定义
2.特点:
3.实现步骤:
如下为成功链接共享内存使用权的完整步骤:
4.函数介绍
4.1shmget函数
4.1.2参数介绍
4.2ftok函数:
4.2.1参数介绍
关于ftok(); shmget();函数的代码实验:
代码运行: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运行结果:
所以有两种方法解决:
4.3shmctl();——用于删除共享内存空间
参数介绍:
返回值:
代码演示:
接下来就是第三步:关联各进程和共享内存空间的之间的“羁绊”!
4.4shmat();——获取共享内存空间的地址
参数介绍:
代码演示:
运行结果:
4.6 shmdt();——取消与共享内存空间的关联
代码演示:
最后就是双方的数据通信了!
二.最终代码图:
Comm.hpp:
Sever.cc:
Client.cc:
运行结果:
三.总结:
共享内存相比较于管道而言,两个进程在进行进程间通信时,需要经历几次数据的拷贝呢?
共享内存的缺点:
一. 回顾上文
我所说的进程间数据通信指的是:以两个进程为例,一个进程只写,另一个进程只读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它们的实现是单向的。
1.而管道就是进程通信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半双工通信方式,即数据是单向的(一个进程读,另一个进程写)。
2.管道分为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
3.匿名管道是用来让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进程进行专门的数据通信,使用的是pipe函数创建管道,进而使用fork函数创建出子进程,便可开始数据通信。但是匿名管道需要关闭相应的文件描述符,父进程要么只读,要么只写,子进程也是一样。
4.命名管道是在内存中对应一个缓冲区,读进程从管道读数据是一次性操作,数据一旦被读走,它就会被丢弃,释放空间以便于让写进程能够写更多的数据。而命名管道可以让没有任意的两个进程也可以进行数据通信,使用的方式是mkfifo函数创建管道文件,之后便是以文件的形式进行IO传输。
除了管道之外,便是要学习另外一种数据通信的方式:System V。而System V通信中最主要常考的就是共享内存了,所以我们接下来讲述的重点是共享内存。
上图中,这两个进程都是独立的,在系统底层它们都有各自的内核数据结构(struct_task)——简称PCB,也有各自的进程地址空间(mm_struct),虽然它们的代码数据都在内存中,但互不影响干扰,所以是独立的。
而想让两个毫不相干的进程采取通信,就必须要让两个进程看到同一份公共的资源,而今天的这份公共资源就是——共享内存。
二.共享内存
1.定义
共享内存是存放在物理内存中的一段空间,该空间由操作系统分配与管理。与文件系统类似的是,操作系统在管理共享内存时,不仅仅有内存数据快,同时还会创建相结构体来记录该共享内存属性,以便于管理。
因此共享内存并不只有一份,我们可以根据需求申请多个共享内存。
2.特点:
相较于管道而言,共享内存不仅能够用于非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而且访问数据的速度也比管道要快。这得益于通信直接访问内存,而管道则需要先通过操作系统访问文件再获得内存数据。
3.实现步骤:
有了共享内存,就可以让两个进程指向这块共享空间资源了。于是进行第二步,让各个进程拥有这份公共资源的使用权限,它们才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但是想拥有共享内存的使用权并不简单,需要执行多个步骤才能实现。
如下为成功链接共享内存使用权的完整步骤:
4.函数介绍
4.1shmget函数
shmget函数创建共享存储空间并返回一个共享存储标识符,成功完成后,shmget () 应返回一个非负整数,即共享内存标识符:否则,它应返回-1 并设置 Errno以指示错误。
4.1.2参数介绍
如上shmget函数参数: 三个参数,第二个是设置共享内存空间的大小,第三个参数是标志位,类似于open函数的O_RDONLYO 、O_CTREAT等宏定义选项。
下图为第三参数的默认选项,有两个:IPC_CREAT、IPC_EXCL
IPC_CREAT:若没有,则创建共享内存空间;若该该共享内存空间存在,则会获取。
IPC_EXCL: 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搭配IPC_CREAT。
合起来的作用就是: 如果空间不存在,就创建;若存在该空间,就返回错误error。
而第一个参数key_t key,该参数是ftok函数的返回值,所以想要使用key,就得先获取ftok函数的返回值。
4.2ftok函数:
4.2.1参数介绍
ftok函数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与open函数的第一参数一样,都需要指定路径的文件名;第二参数id,它的取值范围是0-255之间的数值,在这个范围内随意取即可。
使用ftok函数成功后,返回一个key_t类型的键值,若函数使用失败出错,返回-1 。
关于ftok(); shmget();函数的代码实验:
注:在该实验中,用两个.cc文件模拟了两个进程,使用一个头文件去封装了ftok、shmget函数:
代码运行:
通过结果发现,两个进程的key地址都相等,这是因为这两个进程在调用getKey()时,ftok函数的参数是一样的,所以它们被分配的是同一个key值。
既然两个进程拥有相同的Key值,这就为它们能够看到同一份共享内存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便是创造共享内存空间了,在这里我采用的是Sever进程去创建它,这个没有限制,哪个进程去创建它都可以。但是既然有一个进程创建了,另一个进程直接获取该共享空间即可,没必要再去创建一个,前人栽树(Sever进程),后人乘凉即可(Client进程)。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请一个朋友去饭店吃饭,去饭店订了个空包间3号厅,准备好一切工作后,我通过微信发位置信息给朋友,让他来xx饭店3号包间吃饭。朋友收到信息后,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了饭店,他需要找到这个包间,于是他将包间信息说与服务员听,服务员带着他来到了包间,找到了我,然后我们开始吃饭聊天。
在这个例子中,我就好比是Server进程,我开辟了一块属于我俩的共享内存空间,我将位置信息发给他(Client进程),他获取(getShm())到这个饭店包间的位置信息,他拿着具体包间信息( key值 )给服务员看,服务员带着他来到了包间门前(共享内存空间),他(OS系统)会拿着Client的key和包间的key进行对比,只要一样,client就能进入到包间中。
key是共享内存空间被系统认识的唯一标识符,当一个进程A创建了共享内存空间,另一个进程B只要拿着和进程A一样的key,它们就能够进入同一个共享内存空间中去。key是用来表示要shmget,设置进入共享内存属性中的!
运行结果:
如上图:两个进程的shmid都为1,表明server进程成功创建了共享内存空间,而client进程也成功获取到了server创建的内存空间,那么第1步已完成!该进行第2步: 让各进程进行页表映射连接共享内存空间了。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 当第二次运行Server进程时,由于第一次的成功创建共享内存,所以第二次的运行会报错shmget函数的返回值问题,错误表示“文件已存在!” 让我们无法运行,这是因为shmget函数的第三参数IPC_CREAT | IPC_EXCL导致的,因为第一次创建成功的shmid的生命周期是跟随OS系统的,而不是跟随进程的——说白了就是shmid的值不会随之进程的结束而被销毁,只有当我们关闭了Linux系统,它才会消失。
所以有两种方法解决:
1.就是关闭Linux系统再重启便可以运行./server;
2.就是采用指令: ipcrm -m shmid(填它的数值);
ipcs指令意为显示共享内存空间、消息队列、信号量的属性面板:
从上图可知:该指令显示了共享内存空间的key的地址、shmid值、owner值(拥有者)。剩下的属性后面会谈到!
使用ipcrm -m shmid指令就可以删除掉第一次运行成功的shmid值,然后再一次运行Sever进程时,就可以运行成功。但是删除掉shmid值后,第一次创建出来的共享内存空间也会被相应的删除,因为第二次创建出的shmid值为32769,与第一次32768并不一样。
其实共享内存==物理内存块(共享内存空间是存储在物理内存中的)+共享内存的相关属性!!
举人例子,当我们在学C语言的过程中,采用malloc创建堆区空间进行动态存储,比如我们采用指针指向开辟了1024字节的空间,而当我们free的时候,系统会回收掉指针指向的这块空间地址,而指针指向的只是这块地址的首地址,它是怎么知道这块地址空间有多大,需要回收多大字节的空间?具体的原理是怎么实现的?
因为我们需要开辟的是1024字节大小的空间,而CPU会为其开辟大于1024字节的空间,可能会开1034字节,多出来的10字节空间会存放这块空间的相关属性信息,比如这块空间的起始地址,未尾地字节大小,创建时间.....·;CPU在执行free函数的时候,就是参照着这块堆区空间的相关属性进行精准释放空间的!! !
所以我们在使用ipcrm -m shmid的指令原理就是系统通过共享内存空间的相关属性shmid去释放这块共享内存空间的。shmid的重要性相当于pid在进程中的重要性。
那么趁热打铁,既然说到了释放共享内存,那么先来学习一下在代码中释放共享内存空间的函数吧:
4.3shmctl();——用于删除共享内存空间
参数介绍:
1、shmid就是shmget函数返回的共享存储标识符;
2、cmd参数是宏定义参数,共有三个:IPC_RMID:常用删除共享内存;
IPC_STAT::得到共享内存的状态,把共享内存的shmid ds结构复制到bu中;
IPC SET: 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把bu所指的shmid ds结构中的uid、gid、mode复制到共享内存的shmid ds结构内。(内核为每个共享存储段维护着一个结构,结构名为shmid ds,里面存放着共享内存的大小,pid,存放时间等一些参数)
3、buf就是结构体shmid ds,一般填nullptr即可。
返回值: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错误error
代码演示:
接下来就是第三步:关联各进程和共享内存空间的之间的“羁绊”!
4.4shmat();——获取共享内存空间的地址
参数介绍:
该函数的参数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shmget函数的返回值shmid;第二个参数建议是用nullptr。 若为NULL,共享内存会被attach到一个合适的虚拟地址空间。不为NULL: 系统会根据参数及地址边界对齐等分配一个合适的地址;
第三个参数是宏定义选项,不指定的情况下默认使用0即可。
该函数的返回值为-1,表示获取共享内存空间地址失败,也就无法关联成功。
代码演示:
代码解析:因为start是指针,指针在Linux64位下的大小为8字节,所以想要判断指针(8字节)转换为整型int(4字节)的值是否等于-1(判断shmat函数是否成功返回),在强转的时候就不能转换为4字节,而得找同等大小整型为8字节的long long整型,所以要记住:if((int)start==-1))是错误的!
运行结果:
4.6 shmdt();——取消与共享内存空间的关联
代码演示:
除了进程双方的数据写入读取外,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总结一下:
1、key_t Creat_Key();—— 用于获取ftok的返回值键值key;
2、int Creat_Shm(key_t k);—— 用于创建共享内存空间;
3、int Get_Shm(key_t k);—— 用于让另一个进程获取到共享内存空间;
4、void* attach_Shm(int shmid);—— 用于让各个进程获取共享内存空间地址并关联起来;
5、void Dattach_Shm(void* start); —— 用于让各个进程取消与共享内存空间的关联;
6、void void Del_Shm(int shmid)—— 用于让创建共享内存空间的进程A释放该空间;
最后就是双方的数据通信了!
数据通信就很简单了,就是一个往共享内存区域里写内容,一个从共享区域里读取打印内容。代码中的start指针指向的就是开辟出的共享内存空间,把start看作一个缓冲区就行。
写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前写成字符串,往里传就行,如上;另一种是即输即用,如下:
二.最终代码图:
Comm.hpp: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shm.h>
#include<cstring>
#include<unistd.h>
#include<cerrno>
#define NAME_ "./tmp/"
#define ID 0x62
#define SIZE 4096
key_t Creat_Key(){
key_t k=ftok(NAME_,ID);
if(k<0){
std::cerr<<"errno:"<<strerror(errno)<<std::endl;
exit(-1);
}
//创建成功
return k;
}
int Shmet(key_t k,int flags){
int shmid=shmget(k,SIZE,flags);
if(shmid<0){
std::cerr<<"errno:"<<strerror(errno)<<std::endl;
exit(-2);
}
return shmid;
}
int Creat_Shm(key_t k){
return Shmet(k,IPC_CREAT |IPC_EXCL|0600);
}
int Get_Shm(key_t k){
return Shmet(k,IPC_CREAT);
}
//关联
void* attach_Shm(int shmid){
void* start=shmat(shmid,nullptr,0);
if((long long)start==-1L){
std::cerr<<"errno:"<<strerror(errno)<<std::endl;
exit(-4);
}
//关联成功
printf("related successily!\n");
return start;
}
//去关联
void Dattach_Shm(void* start){
if(shmdt(start)==-1){
std::cerr<<"errno:"<<strerror(errno)<<std::endl;
exit(-5);
}
//去关联成功
printf(" abondon successily !\n");
}
void Del_Shm(int shmid){
if(shmctl(shmid,IPC_RMID,nullptr)==-1){
std::cerr<<"errno:"<<strerror(errno)<<std::endl;
exit(-3);
}
//删除成功
printf("删除共享内存空间\n");
}
Sever.cc:
#include "Comm.hpp"
int main(){
key_t k=Creat_Key();
printf("key:%u\n",k);
int shmid=Creat_Shm(k);
printf("shmid:%d\n",shmid);
//关联
char* start=(char*)attach_Shm(shmid);
printf("start:%p\n",start);
//数据通信
while(true){
printf(" Client says:%s\n",start);
sleep(1);
}
Dattach_Shm(start);
Del_Shm(shmid);
return 0;
}
Client.cc:
#include "Comm.hpp"
int main(){
int k=Creat_Key();
printf("key:%u\n",k);
int shmid=Get_Shm(k);
printf("shmid:%d\n",shmid);
//关联
sleep(1);
char* start=(char*)shmat(shmid,nullptr,0);
printf("start:%p\n",start);
int cnt=0;
const char* s="我是另一个进程,我正在给Sever发消息!";
while(true){
snprintf(start,SIZE,"%s:pid:[%d] cnt:[%d]",s,getpid(),cnt++);
sleep(1);
}
//去关联
Dattach_Shm(start);
return 0;
}
运行结果:
三.总结:
共享内存的优点: 传输速度最快 !
使用共享内存进行进程传输为什么最快?原因就是这俩进程不需要建立自己的缓冲区。一一信息直达!
共享内存相比较于管道而言,两个进程在进行进程间通信时,需要经历几次数据的拷贝呢?
先来看两个进程在管道下的数据拷贝: (注:下图没有考虑C/C++中的stdin流、stdout流)
从上图看:写进程从写入数据到C缓冲区到管道,再从管道中拿出到缓冲区到读进程共经历了4次的数据拷贝。
(注:下图考虑了C/C++中的stdin流、stdout流)
从上图看:加上了输入输出流后,数据共经历了4+2=6次的拷贝。
接着,我们来看看两个进程在共享内存空间中的数据拷贝:仍是先不考虑C的stdin、stdout流
从上图看:写进程写入数据就直接到了共享内存空间,再从该空间中拿出到读进程共经历了2次的数据拷贝。
从上图看:加上了输入输出流后,数据共经历了2+2=4次的拷贝。
共享内存的缺点:
共享内存没有提供同步的机制,这使得我们在使用共享内存进行进程间通信时,往往要借助其他的手段(如信号量、互斥量等)来进行进程间的同步工作。
说白了使用共享内存可能会造成进程A正在写数据的过程中,进程B就已经读走了一些,进程A在这次还没有把数据完整的写完,进程B拿了一半就走了,导致了这种通信方式缺乏了数据安全性。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