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树
- 基本概念与属性
- 树的基本性质
- 图
- 拓扑排序
本文包含王道考研讲课中所涉及的数据结构中的所有代码,当PPT代码和书上代码有所区别时以咸鱼的PPT为主,个人认为PPT上的代码比王道书上的代码要便于理解,此外,本博客也许会补充一些额外的代码进来(不仅受限于王道考研),408中冷门考点频出,应该会囊括所有涉及到的代码,这也是我的DS的第二轮复习,希望与大家共勉之。
DS的后四章只有最后一章(排序)涉及大量的代码,而树,图,查找这三章,对于概念的考察比较深入,故本文对于前三章也会进行概念上的整理,代码的话也同样会全部给出。
相关文章:
王道考研数据结构代码总结(前四章)
树
基本概念与属性
空树:节点数为0的树
非空树的特性:
1.有且仅有一个根节点
2.没有后继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或终端结点)
3.有后继的结点称为“分支结点”(或非终端结点)
4.除了根节点外,任何一个结点都 有且仅有一个前驱
5.每个结点可以有0个或多个后继。
树的属性:
1.结点的层次(深度):从上往下数(默认从1开始)
2.结点的高度:从下往上数
3.树的高度(深度):总共有多少层
4.结点的度:有几个孩子(分支);【所以非叶子结点的度
>
0
>0
>0;叶子结点的度
=
0
=0
=0】
5.树的度:各节点的度的最大值
有序树与无序树:
有序树:逻辑上看,树中结点的各子树从左至右是有次序的,不能互换
无序树:逻辑上看,树中结点的各子树从左至右是无次序的,可以互换
【具体看你用树存什么,是否需要用 结点的左右位置关系 反映某些逻辑关系】
森林:森林是 m ( m ≥ 0 ) m(m ≥ 0) m(m≥0) 棵 互不相交 的树的集合; m = 0 m=0 m=0 代表空森林,森林和树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树的基本性质
注意这是树的基本性质,即只要是个树,就有以下性质:
-
结点数 = 总度数 + 1 + 1 +1
证明:结点的度数 = 它的孩子数,只有根节点没父节点,即度数求和之后加上根节点后就是总度数
-
树的度:各结点的度的最大值
-
m m m叉树:每个结点最多只能有 m m m 个孩子的树
-
度为 m m m的树、 m m m叉树的区别
图
拓扑排序
逆拓扑排序:
// 逆拓扑排序的实现(DFS算法)
void DFSTraverse(Graph G){ // 对图G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for (v = 0; v < G.vexnum; ++ v)
visited[v] = false; // 初始化已访问标记数据
for (v = 0; v < G.vexnum; ++ v) // 本代码中是从v=0开始遍历
if (!visted[v])
DFS(G, v);
/*
注意这里也是没被访问过直接DFS
这是因为第一个节点的DFS就会输出完一个连通分量
全部打印出去后,剩下的点和边也会是一个或多个连通分量,即会出现出度为0的 "线"
此时再次DFS即可
*/
}
void DFS(Graph G, int v){
visit(v); // 从顶点v出发,深度优先遍历图G
visited[v] = true; // 设已访问标记
/*
为什么不pop?
逆拓扑排序是先输出出度为0的点
所以只要有能往出走,就继续DFS即 if (!visited[w]) DFS(G, w);
故当不能往出走的时候,那么就是找见了出度为0的点
故我们需要打印输出,然后回溯
*/
for (w = FirstNeighbor(G, v); w >= 0; w = NextNeighor(G, v, w))
if (!visited[w]){ // w为u的尚未访问的邻接顶点
DFS(G, w);
}
print(v); // 打印顶点
/*
DFS实现逆拓扑排序:在顶点推栈前输出
此时的栈顶元素就是出度为0的点,符合我们的逆拓扑排序打印点的条件
逆拓扑排序打印点的条件:
1.找一个出度为0的点输出
2.删除该顶点和所有以它为终点的有向边
无法继续DFS就是找到了出度为0的点
打印顶点其实就相当于出栈,即删除这个结点和以它为重点的有向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