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需求描述:
计划和目标:
需求分析:
1.功能点划分
2.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3.测试用例评审
4.测试准备
5.测试执行
前言:
接口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种类型,它主要关注软件系统中的接口或 API 的测试,通过模拟输入输出、接口调用和返回结果来验证接口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兼容性。
我们先去做接口测试,从结果上来分析到底需不需要做接口测试,测试哪些内容等等。开始之前,先虚拟一个产品需求:
需求描述:
假设我们要做一个全新的后台项目,商品CMS管理平台(这里抛去复杂逻辑,因为需求无限拓展下去,势必大家对需求认知产生分歧,从而对测试内容产生分歧)。第一期的功能,商家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商品的创建,编辑,删除,查询,上下架等操作;运营用户可以审核商家的商品;我们来简单描述其中一个功能点内容:用户点击添加按钮,跳转到商品创建页面,用户需填写商品名称、商品价格、商品描述,类目信息,商品图片,商品库存等信息,以上字段皆必填,且每个字段的限制内容xxx;商品创建完成后,提交到运营进行审核,运营可根据实际情况审批提交的商品;需求文档同时提供了商品的创建页面,商品编辑页面,商品列表页,等页面样式稿设计。
计划和目标:
在动手之前,设定计划和目标,支撑保证质量的过程
计划:
1、需求分析;
2、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3、测试用例评审;
4、测试准备;
5、测试执行。
目标:接口质量达成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所有执行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有很多漏测都是因为我们事先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分析到;在后续过程中,出现和发现的问题(包括测试计划、上线回归方案制订)多多少少都是因为需求分析不全面所导致;当然,新手同学,因为各方面原因肯定做不到全面,不要想着一口气吃个胖子;回过头来说,如果做得好,在需求评审时,可以提出需求的不足,这样把问题扼杀在需求阶段,测试时必然会轻松;当然你也会发现,有些产品的文档漏洞百出,如果遇到这样的文档,把控质量更是难上加难。
1.功能点划分
根据需求文档,和产品同学的语言描述,需求核心是解决什么问题?
商品CMS管理后台,为商家,运营提供商品管理功能
我们接着做功能点的详细划分:
我们从角色,角色行为(可以理解为谁,谁做了什么事)对功能做个划分;其实准确的应该叫对象,对象行为,至于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入手,因为我们需要符合开发的思维习惯,确切地说是抽象业务的思维,找到所抽象的对象,以及对象的属性和行为,这些东西就是我们测试用例的具体验证点。
功能点的划分也让我们得到了另一块重要的内容:显式需求可度量指标!我们在定制计划和目标时,接口的目标是:接口质量达成。那我们就需要质量度量指标,也就是这里的7个功能点,作为分母,便于日后度量,当然仅仅从需求文档中获得的这些明确的度量指标是不够的,质量的把控还需要另外一个关键指标:隐式需求指标。
接口质量=显式需求质量+隐式需求质量
简单地做个解释,显示需求,这个很好理解,就是需求文档中已明确说明的功能点;隐式需求:为了达成某些功能,借助工具或者其功能实现这些功能,这些隐藏但是又客观存在的需求,就是隐式需求。用当前需求举例子:登录和权限。开始我们说过,需求是全新的,肯定会涉及到登录后台的问题,如果在大公司里,会有一套统一的登录系统,这个时候,我们对于不同的登录实现,会采取不同的测试手段。回过头来再看需求文档中,却发现没有对这两块内容做解释,当然有的产品同学会详细介绍权限这一块的内容,不管怎样,这些隐式需求都不会出现在需求文档中(下文中我会对权限做一个详细的需求分析,和测试设计)。于是我们有了明确的需求和隐藏的需求这两个概念。
需求分析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寻找隐式需求,这个过程是最难的,对于新手及其不友好,因为有些隐式需求完全在我们认知之外,但是需求不给我们学习的时间,等我们了解了隐式需求,知道该怎么测试了,这时需求可能已经上线了,但我们可能都没有去覆盖;
先抛不讲,这时如果让你去挖掘这个隐式需求,你会从哪些方面考虑?可以把自己想到的隐式需求做个记录,看看和我下面的内容是否一致,或者写下你的思路。
1.1隐式需求挖掘
思路吗?这个很简单,前面我们已经说了隐式需求的定义:“为了达成某些功能,借助工具或者其功能实现这些功能,这些隐藏但是又客观存在的需求,就是隐式需求”。我们当然要从显式需求上挖掘,看看达成这些功能点,需要什么工具,或者其他什么协助?
我们先抽象这里面的核心对象:商品!商品的属性:商品名称、商品价格、商品描述、类目信息、商品图片、商品库存、商品状态;商品的行为:添加、编辑、删除、上下架、审核、查询,虽然查询不严格属于商品的行为,但是还是把它放到商品行为中,方便归类。从商品的行为汇集到接口层面,我们可以分析出本次需求对前端会提供这样几个接口:
然后我们脱离需求本身,从提供接口的工具了解一些隐式需求:服务端通过spring框架帮我们提供了以上几个接口,那程序员在提供这些接口时,都做了哪些工作?
1)定义统一返回体,我们都知道,多个不同的接口传入正确参数时,返回的结构体是一致的,正确的是同一个code,错误的有很多不同的code定义,比如:
2)定义统一异常拦截,因为spring框架,对httpstatus定义的异常返回,对我们来说理解比较困难,程序员需要把这些异常,定义成统一的返回内容,供测试或者其他同学方便阅读,比如:
统一处理成:
3)登录,所有的接口必须登录过后才能正常请求;那么登录在接口中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在前端页面上才可以登录?只测试接口,该怎么登录呢?其实这里我们需要了解登录的原理,接口是如何处理登录的?简单地解释一下:登录的过程,其实是用户使用账号密码,去请求登录接口,登录接口会在返回头中放置一个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然后下次请求,在请求头中加入这个唯一标识即可,服务端在接受http请求时,会通过拦截器处理request header 中的信息,来判断当前请求是否登录。好了知道这些信息后,我们需要在测试执行前准备测试数据,当前登录要配合权限一起使用,我们接着向下探讨。
4)权限处理,后台系统是怎么判断,当前登录的用户是管理员,还是商家,还是运营人员?这里的实现原理和登录有些类似,服务端在获取当前用户后,会查询权限表中,当前用户是什么权限,判断他是否可以继续下面的接口操作。
登录和权限非常重要,会引出我们的测试数据准备,在测试用例评审过之后,我们需要准备测试数据,特别是商家用户、运营用户、和管理员用户(需求中没有提及该角色,可以先忽略)都需要提前准备测试账号;另一方面就是知道了有拦截器的概念,我们不需要每个接口都去测试是否做了登录逻辑判断,因为拦截器可以指定拦截想要拦截的接口,这使得我们的测试更加准确。
5)统一日志处理
看到日志这里你或许会产生疑问,怎么日志也需要测试么?这个也是需要的,回顾我们发生线上问题的时候,会发现排查线上问题的第一手段就是日志,假如我们的日志,打得不标准,或者关键信息没有打出来,势必会影响线上问题的修复效率才生影响,关于日志这方面的测试,可以算是程序可排查性,可恢复性的测试;
好了,我们暂时从工具方面(和开发沟通)得到这些隐式需求,当然不止这些,那至于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些需求作为隐式需求,也是有原因的,前面说过由于项目是首个项目,后台前端都是全新的,如果你不在这个时候把控这些质量,如果在后续的过程中,再去修改,就会发现,改动的成本非常的大,可能回归的范围也非常的巨大,所以针对每个需求所处的阶段、特性,我们都会去做采取不同的手段去执行需求分析;由于篇幅原因,我们就不再举例子说明了。
2.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有了以上显式需求和隐式需求,我们开始设计测试用例,描述用例的话术根据每个人的习惯编写即可,把核心的验证内容描述清楚,评审时,大家能看懂就可以。先来看显式需求测试用例(由于编写软件问题,有些场景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下,为了能在一个屏幕内截屏展示下,如果你是新手测试同学,还是描述清楚较好):
说下思路:我这里习惯把每一个功能点,按照正常和异常进行分类,先保证正常流程,然后会根据这条正常的用例,设计多条异常的用例。但是无论怎么分类,只要最后面的验证点一致即可。
关于查询的用例,我在这里补充一下,除了分页查询,列表查询外,还有一个单体查询,就是查询单个商品,只要我们传入正确的id,返回整个商品对象,对象内属性无缺失即可。异常场景可以传入一个不存在的id,看下返回是否报错。
说下列表,这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排序,如果需求文档有明确指出是如何排序的,我们按照文档设计用例即可,但是多数产品都会遗漏该功能点,其实这个验证点,来自“列表”的特性,不了解列表特性的人不知道也不为过。另一个就是分页,如果你是新手,可能只从接口返回字段上看,你并不知道分页,到底需要接口吐出哪些字段,这时需要结合接口文档进行比较。(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并不知道后端提供的返回参数是否能满足前端的使用要求,假如分页返回了5个字段,接口文档和实际请求接口时你也看到了5个字段,但是前端做分页时需要6个参数,这个属于正常情况)
异常的用例设计,一方面来自于异常流程场景,另一方面来自于构成这个对象的每一个属性的异常,比如“商品名称”字段,既然是String类型,就会有长短限制,空限制等等,依次对每一个属性进行异常测试,类推递增,形成基础的用例。
这里比较难设计的,是异常的有效性,你会发现就某些对象属性,有很多条异常场景,我们模糊不清,原因是我们不了解java中数据类型,哪些可以为数字类型,哪些可以为null,哪些可以为’'。所以在设计之初,会不分字段类型,比如String类型的字段,会设计异常入参传入纯数字123,这些即为无效的异常,因为这样传参,会返回Http Status400入参异常,这就是一条无效的异常用例,但是返回400也是我们的一个测试点,只不过它不属于当下这个场景,属于隐式需求的测试用例,下面我们来看隐式需求用例的设计:
每条用例最后的验证点,没有文字描述得很清楚,我这里只是为了说明思路。
直到目前为止你会发现我们每一条用例,产生的原因都是有根据的,不会像探索性测试一样,漫无目的的测试;
我们把显式需求和隐式需求的用例合并成一份用例,就可以拿去用例评审了。
我们要切记勿犯以下错误:
1)测试用例生搬硬套产品需求文档
2)明确测试点,比如不要这样去描述:商品创建接口,返回内容正确,这里的验证点需要明确知道,是哪一个字段,操作步骤是哪个入参不正确,等等。
到了这里接口测试最重要的流程已经过半了,我们需要停下来总结一下;你会发现接口层面的用例真正体现出需求文档的内容基本上很少,除了最后的验证点,我们执行步骤的分类,和需求关系很小,多数是接口的实现逻辑,了解接口的实现原理,才去这样设计的;经历过多个需求的接口测试,你会发现,在接口层面的测试,用例都大致相同,这是不是在追求效能的今天,可以对用例进行最大程度的复用,关于这点,可以关注后面的文章,我们也会对平台建设方面,对用例复用提出一种新的见解。回过头来,因为我们不是做黑盒测试,既然是接口测试,就需要测试同学具备基础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3.测试用例评审
我们拿到一份庞大的用例,可以在评审会上跟研发、产品掰扯很长时间,因为有些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一一确认,比如每个属性在异常时的报错提示,需求文档是否给出,提示是否合理等等,当然这要在大的思路正确的前提下,才去纠结这些细节。另一方面别忘了我们还需要确认些重要的内容,测试同学作为小白,并不了解我们挖掘的这些隐式需求是否全面,我们还需要跟研发同学确认是否还有其他的隐式需求。我们还需要继续补充隐式需求相关的测试用例,还有就是,上面提及我们不确定对象属性的异常到底有哪些,测试设计的异常用例是否是有效异常?我们都需要和研发去沟通。
总结一下用例评审:
需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确认后,作为最终上线验收的标准,需要跟产品同学保持一致。不要功能都开发了,但是没有解决用户的问题,本末倒置。(团队成员所做的事情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大家以这个为最终检验标准,可上线)
显示需求的确认,把文档中明确内容,转换成测试用例,只需简单确认验证即可。注意这里不是生搬硬套产品需求文档,而是要找出“明确”的验证点。
隐式需求的确认和探讨,我们除了把自己想到的隐式需求跟研发确认外,还需要让研发帮忙补充更多的隐式需求。
细节的“拍板”,异常的提示,异常的有效性,需要达成明确的结果。
4.测试准备
对于接口测试来说,测试数据的准备,可以加快我们的测试执行,记得提前申请一下对应角色的账号。另外我们还需要一款趁手的接口测试工具,假如公司已有,我们直接使用即可。postman是非常不错的工具,简单方便快捷,推荐使用,这里我就不详细讲解工具的使用了。
5.测试执行
简单地来说接口测试就是传入一些参数,验证接口出参的正确性,这里我们用http请求举例子,在动手之前,我们使用工具帮我们完成:请求url,入参,请求头的构建,发送请求以及返回体接收工作,校验返回体中的内容,就是接口测试执行校验结果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位过来人也是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动化测试前进之路的必须品,希望能对你带来帮助。(WEB自动化测试、app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开发、大厂面试真题、简历模板等等),相信能使你更好的进步!
留【自动化测试】即可【自动化测试交流】:574737577(备注ccc)http://qm.qq.com/cgi-bin/qm/qr?_wv=1027&k=Ksr0Xk0w1DgVzgtyayCH9Uceq2s9E2od&authKey=MoAExSahO5oL2zJfMyKmkDaFi%2FWg5tRNxJRemwEFcv%2Fj8WUYS0WH3AOxsgpKrpQs&noverify=0&group_code=5747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