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①工作内容:用户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定义产品目标用户群,明确、细化产品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导向,使产品更符合用户习惯、经验和期待。
②定位:市场——确定目标消费群,去细分市场,明确需求。产品——包括产品属性、功能、风格、价位,通常是种解决方案,击中痛点或体验爽点。品牌——差异化形象建立用户大脑对产品的认知
③产品定位研究框架:文化趋势——识别当前消费趋势未来方向产生的影响,消费者——用户画像,品类景观——现状好处,竞品趋势——品类或相邻品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④研究步骤:建立假设——根据现有消费资源建立合理假设,了解目标客群——根据用户画像确定消费态度、动机、行为,挖掘消费者和品类的探索和理解——发现定位产品改善、创新机会点,对竞品的认知——了解消费者心目中的竞品布阵,有助于差异化定位。
⑤三个阶段:背景研究——针对潜在的用户群体还没实现成功转化的群体,也可以针对已经成功转化的用户,本质上是通过建立用户画像的手段让设计和产品的团队能够洞察理解到我们的用户需求到底是什么,从而建立一个和用户真正相关的产品,为用户带来价值。 可用性测试——产品投放到真实场景,用户体验是否良好,ROI研究——检测产品是否能带来收益。
⑥方法:桌面研究(网络搜索、行业报告、监测数据)定性研究(深度访谈、电话访谈、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A/B测试、用户体验地图)定量研究(调查问卷、用户分类、竞品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二、用户调研:
三、用户访谈:
①定义:用户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定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方式是我们研究者和产品的用户进行一个深入交流,通过提出一些结构化的问题自然衍生了其他问题来了解用户对产品使用的一些想法和动机。
②目标:了解用户的基本行为模式,界定产品体验要点,挖掘深层次需求
③流程:访谈前-先确定关键测试目标,设定问题提纲,规划好提问顺序。访谈时-按照设定好的问题逐步实施提问,以帮助解答最先设定好的测试目标。访谈后:对用户的配合表示感谢,并奉上小礼物等提升用户的好感度;对访谈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信息点并组织产品研发等部门商讨下一步决策。
四、用户画像:
①定义:简单理解就是用户信息标签化,根据用户差异,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名字、一些人口统计学要素、场景等描述,形成一个人物原型。
②目标:找到目标用户,发现用户需求
五、问卷调查:
①定义:非常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设定一些目标问题,投放给预期的用户群。
②适用场景:可通过大样本数据对产品功能做验证评估产品满意度、做用户画像等
③目标:了解用户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基本使用目的、行为、偏好等了解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④流程:需求确认(确认调研目标、优先级&重要程度拆分需求内容,分阶段开展调研工作)-问卷设计(搜集用户和产品信息,设计问卷结构、问题和答案)-投放回收(确定问卷投放位置(给予一定的用户,达到数量后进行问卷回收)-问卷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手段输出重要结论)
六:焦点小组:
①定义:组织6-8人,集中在一类主题,用结构化的方式揭示目标用户的经验、感受、态度、愿望,并且努力客观地呈现其背后的理由。
②优势:善干发现用户的愿望、动机、态度、理由运用了群体沟通的特点,当互相发表意见时,会互相启发、发散,得出更多内容;可在收集用户需求与概念设计的阶段执行也可以在验证设计与测试原型的阶段执行;可以在过程中使用电视机、白板、问卷、图画等工具;能获得直观的对比。同时请来两类用户时可以发现不同类用户的观点碰撞
③流程: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用户;编写筛选问题;招募和筛选;预选候选人、初排日程;发送邀请给主要合格候选人;访谈前通知提醒;撰写访谈大纲,准备试前问卷、工具;执行焦点小组;输入数据、影音保存;执行总结会和撰写报告
④研究主题分类:挖掘需求型主题;结论验证型主题;竟品对比型主题
⑤问题举例: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 ?
每天花多少时间在网络上 ?
上网时候使用什么聊天工具?
最常用的网上商城网站有哪几个?
深入问题:
第一次网络购物的印象怎样
因为什么而选择在网上购买?
最喜欢的网上商城有哪几个? 为什么喜欢?
七、可用性测试:
①适用场景:评估产品,发现可用性问题
②目标:产品的总体可用性水平判断;完整的可用性测试问题列表、问题严重程度及优先级;同一产品不同阶段的评估结果对比,以了解产品的可用性走势
③流程:需求确认-方案设计-测试执行-问题清单-分析建议
(1)需求确认:与产品方沟通调研目标,确认合适的执行方式
(2) 方案设计:
a.细化产品典型任务,与产品方沟通确认任务点是否完整,据此完善用户场景
b.评估可用性量表与确认用户筛选条件
(3) 测试执行:
a.预测试:检验测试环境、任务流等的完善程度b.正式测试:主持人、记录员、观察员
(4)问题清单:综合各用户数据输出问题清单(问题表现、频度、严重性、优先级)
(5) 分析建议:
a.产品的整体可用性诊断结果b.针对具体任务详细分析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④优缺点:优点在于:1.通过实验设计获得的结果更为客观,对于业务方客观的数据更有说服力;2.贴近用户使用场景,相比访谈能够更真实发现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痛点;3.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到的一些痛点可以复用到类似场景,例如测试不同字号对用户阅读的影响,实验结果可以复用到涉及信息流阅读的场景;缺点在于:1灵活性较弱,前期确定实验设计之后,后期如果需求发生变更,比较难调整,2.数据准确性与稳定性与样本量有关,因此输出结果的周期较长,不适合需求比较紧急的情况;
八、用户研究能为我们做什么:
研究用户具体的行为,去找到这个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他的原因是什么,他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去挖掘在这个决策点上他背后整体的来自于用户的思考逻辑思考框架,乃至来源于社会的价值观和潮流因素文化习俗等,可以去反推这些具有普适性的总结性趋势,再从总结性趋势中给出对于未来战略的一些规划和预测
从产品的一个研发周期线上去看每个阶段能为我们做什么:
①产品概念阶段: 发掘、验证、明确用户需求、明确产品目标常用方法:脉络访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竞品分析、用户模型
②产品设计阶段:视觉及设计方案的确定、交互设计的方案评价,可用性问题常用方法:可用性测试、卡片分类、合意性研究、认知走查、专家评估
③产品研发阶段:产品迭代开发的过程中,不同版本的易用性问题等
常用方法:可用性测试、认知走查、专家评估
④产品发布阶段:产品发布后用户的反馈、各个功能点的使用情况、新功能点的发掘产品推广策略
九、为什么需要用户研究:
①对公司:节约时间、成本和资源
②对产品/设计:知晓、理解用户,帮助产品迭代
③对用户:产品更贴近真实需求、更有用、易用
十、数据埋点:
①定义:用来收集数据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所有部门能够顺利开展后续工作的一个基础所在。
②分类:曝光事件——在一定的区间或范围内,某个标地是否能够用被用户有效的看到(漏斗分析环节一),点击事件——反映用户的点击行为(漏斗分析环节二),页面事件——反映的是页面本身各维度的信息统计。
③工作流程:通常是伴随着一些新的业务或新的功能产生的一项工作,也是同时包括了各个部门进行合作的一项复合型工作。一般来说,是由产品经理首先明确这个新的业务的背景以及需求,包括将他们所对应的一些UI设计图整理出一个需求文档,将这个需求文档和数据分析师进行沟通,明确他们后续所要关注的一些业务点,以及这个业务的需求,之后由数据分析师去完成这个买点设计。之后数据分析师会向会将这些买点文档反馈给产品经理和开发,由开发人员去完成这个买点的开发,最后开发完。还会回到数据分析师这里,由数据分析师去验证这个买点的可消费性,包括其中涉及的参数是否正确,有没有涵盖当初我们在进行买点设计的时候所提到的所有内容。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买点工作的流程。数据分析师主要参与的工作有数据买点设计。
④埋点验证需要注意:搞清业务背景,规范埋点命名。
十一、AB测试:
①原理和本质:属于研究落地的一个方法,AB测试本质就是设置对照组,将用户流量分成几组,让不同组的用户看到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然后根据用户的真实数据反馈,进行数据效果的校验,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
②方法要点:A/B测搭建成本不低,需要考虑整体的投入产出比A/B测前,必须制定严谨、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单次测试的自变量越少越好A/B测的流量比例选取,可以采用逐步增加的方式要给予新方案一定的用户适应期,才能看出效果
③Ab实验的开发流程:与PM沟通确定验证点,分析师确认观测指标,确认实验流量,发邮件确认实验配置,小流量开启灰度实验(目的是验证功能不会造成极端影响),正式实验七天观测时间,整体实验数据产出实验报告。
十二、搭建业务指标体系:
①理清业务阶段和方向:通常情况下,业务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他们所相对应产公司或产品所处的阶段就分别为创业期、上升期和成熟期。那么在创业期,在业务发展的前期,尤其对于一些创业公司或新兴产品来说,用户量是比较重要的,那么我们在搭建指标体系的时候,就应该紧紧紧围绕用户量的提升。去进行多维度的拆解。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比较关注用户来源的渠道,从而去保证这个渠道的一个有效性。在业务发展的中期,除了关注用户量的变化趋势之外,应该更加重点优化的应该是用户量的结构,保证一个健康的用户构成。那么用户构成通病,通常可以拆解到新老、年龄、性别、学历、地区等。这些可以用来描述用户属性的维度。在互联网行业,针对一个产品来说,用户的新老是我们经常需要去关注并重点关注的一个指标,比如看用户留存,如果留存偏级偏低,必然是某个产品模块儿或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考虑是不是这个用户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或某个功能的改动选错了方向。因此,关注的优化用户的构成,也是一个不断分析产品健康度,为产品进行体验的过程。体检的过程在业务的后期,也就是公司的成熟期,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产品变现能力和市场份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化。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关注ROI指标。各种商业化模式的收入,包括市场份额和竞品的监控,来防止新兴的同类商品抢占我们的市场份额。
②确定核心指标:一定要选取一个正确的,并且具有相当解释性的核心指标。
③核心指标的拆解:核心指标的变动必然是由某个维度的变动引起的,所以监控核心指标的本质其实还是监控。组成这个核心指标的各个维度以及各个部分。通常的拆解办法是对指标、核心指标进行公式计算,再从不同的业务路径进行拆解指标的。
④指标的周知、存档、落地:周知,是指当面告知所有该与该业务相关的工作人员,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后续的工作能够顺利并且正常的推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在以后如果对指标体系出现误用甩锅盒的情况。存档是指我们搭建的业务指标体系所涉及到的具体业务逻辑以及口径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记录和存档,后续使用该口径的人。才能明白我们当初是如何定义和计算的。落地是指建立核心指标相关的报表以及看板。实际工作中,这些报表和看板都会和买点直接挂钩,通常会在买点之前建好,一旦版本上线就可以立即收取、收集和看到数据,一旦后续发生问题,我们也可以及时的发现。
十三、如何搭建业务指标体系:
业务指标体系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在进行问题,分析时候的方法论。在业务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结合具体的业务目标,通常会由数据分析师带头,并且在业务方的协助协助下选取一系列我们关心的指标来将他们进行组合,从而建立一套,我们在进行问题,分析时候需要去具体执行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就是我们所说的业务指标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去挑选我们所需要的业务指标选取通常有三个原则:①根本性——业务指标一定要选的正确和合理,它是我们搭建整个指标体系的一个根基所在。只有选对了正确的核心指标,才能保证我们的分析方向是正确的,②可解释性——所选取的业务指标必须能够用相应的业务逻辑来解释。③结构性——所选取的业务指标必须要能够对业务进行充分的解读。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都需要能够不同的几个维度去进行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