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公开网络,仅供个人学习,请勿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外市电定义及分类
定义:由供电部门提供的专用高压电源或非专用高压电源或低压电源均称为市电。
分类:
(1)按电压等级分类
①提供给电信部门的高压市电电压通常为10kV,也有6kV;一般为县级及县级以上综合业务局所使用。
②提供给电信部门的低压市电电压通常为380V/220V;一般为接入局房、模块局房和基站使用。
(2)按供电制式分类
市电分为单相电和三相电,其中三相电分为三相四线制〔TN-C系统:U/V/W/N〕和三相五线制〔TN-S系统:U/V/W/N/G〕,其中U/V/W为火线,N为零线,G为保护地线;基站用电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
(3)按产权关系分类
①直供电方式,通过电力部门直接管辖的方式接入。
②转供电方式,从业主或其它非供电企业配电系统接入。
(4)按等级分类
市电供应的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一类市电/二类市电/三类市电/四类市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根据通信局址所处的级别和重要性划分,市电的高、低压要求标准不同,导致允许停电时间长短不同。
外市电等级分类及可靠性指标
外市电四级分类:
根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供电分为四类。
※一类市电供电应采用双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该两路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0.5h。两路引入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二类市电供电为引入供电线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3.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h。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
1)由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稳定可靠的环形网上引入一路供电线。
2)由一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路上引入一路供电线。
※三类市电供电为引入供电线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可为公共线路。该供电线路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4.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h。
※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
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市电供电要求。
2)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
外市电改造原则及要求
5G基站设备功耗是2G/3G/4G基站设备的3-4倍,已有站址外市电改造比例较4G建设大幅上升。制定外市电改造方案时,应根据增容需求、上级变压器容量、变压器免费增容空间、外电引入线径及距离、当地峰谷电价差异等因素,充分考虑实际场景及建设维护成本,灵活选择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
①如果基站附近有更近的报装接电资源,而且新建投资比改造费用更少,则建议按新建站原则重新报装电;
②如果基站附近没有更近的报装接电资源或新建投资比改造费用更多,则在原来接电点扩容改造;
③为节约投资和维护方便,线路引入方式原则上按照原有路由方式敷设。
①基站建设应充分考虑当地电网资源、单位电价及峰谷电价对节约成本的影响。在外市电引入时,应考虑通信网络的数据化发展对市电容量的需求。
②基站建设应充分考虑市电的可靠性,优先选用市电作为主用电源,并合理考虑市电的供电类别。
③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无市电可用或市电引入成本过高的通信基站,且具备新能源适用条件时,可采用新能源供电,如:太阳能电源系统、风光互补电源系统等。
④外市电引入应采用三类以上(含三类)市电供电,优先采用直供电,引入容量按基站远期负荷核算。结合基站现状,优先对市电进行“转改直”、“单相改三相”改造。
外市电容量计算方法
√ 存量设备按照实际功耗作为外市电容量核算基础数据。
√ 在系统功耗峰值时,限制蓄电池充电功耗甚至蓄电池充电功耗为0,重新核算外市电容量,评估是否需要扩容。
√ 对于从公共电网引电的直供电站点,如基站侧交流配电箱和外市电引入电力电缆满足容量5G网络建设需求,可以向公共电网提出增容需求;
√ 分析站点6-9月份峰值最大一天的功耗波形图,结合5G网络建设需求,分析站点外市电削峰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根据《市电削峰技术方案应用指导》,对于市电缺口较小(以2KW以内为宜)、市电引入成本高、引电周期长的站点,通过市电削峰方案,替代部分站点外市电引入改造方案,降低改造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 为规避和减少对现有网络的影响,站点外市电容量无法满足5G网络建设需求时,优选新增一路外市电满足5G建设需求。
外市电勘察注意内容
外市电勘察注意内容
外市电建设方案-低压引入建设方案存量站外市电建设方案
外市电建设方案-低压引入建设方案存量站外市电建设方案
外市电建设方案-低压引入建设方案存量站外市电建设方案
外市电建设方案-低压引入建设方案新建站外市电建设方案
外市电建设方案-高压引入建设方案
配电变压器台的设置,其位置应在负荷中心或附近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段。
配电变压器应选用节能系列变压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一、二次侧熔断器或隔离开关、低压断路器,应优先选用少维护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定型产品,并应与负荷电流、导线最大允许电流、运行电压等相配合。
4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式变压器台。400kVA以上的变压器,宜采用室内装置。当采用箱式变压器或落地式变台时,应综合考虑使用性质、周围环境等条件。
柱上式变压器台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5m。其带电部分,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等条件。
落地式变压器台应装设固定围栏,围栏与带电部分间的安全净距,应符合GB 50060的规定。
变压器台的引下线、引上线和母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线,其截面应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且不应小于16mm2。变压器的一、二次侧应装设相适应的电气设备。一次侧熔断器装设的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5m,二次侧熔断器或断路器装设的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5m。各相熔断器水平距离:一次侧不应小于0.5m,二次侧不应小于03m。
配电变压器熔丝的选择宜按下列要求:
(1)容量在100kVA及以下,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3倍选择;
(2)容量在100kVA及以上,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5~2倍选择;
(3)变压器低压侧熔丝(片)或断路器长延时整定值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
(4)繁华地段,居民密集区域宜设置单相接地保护。
外市电建设方案-高压引入建设方案(续)
外市电建设方案—汇总
外市电建设方案—叠加光伏能源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架空敷设方式适用于供电区域负荷发展分散、电缆地下敷设开挖困难的区域,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等。与地下电缆敷设力式相比, 优点为架设方便、投资小、工期短;缺点为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安全可靠性差、不美观。
电缆直埋敷设一般用于电缆数量少、敷设距离短、地面荷载比较小的地方;路径应选择地下管网比较简单、不易经常开挖和没有腐蚀土壤的地段。电缆直埋敷设的优点是:电缆敷设后本体与空气不接触,防火性能好,有利于电缆散热。此敷设方式容易实施,投资少。缺点是:此敷设方式抗外力破坏能力差,电缆敷设后如进行电缆更换,则难度较大。
电缆在电缆管道内敷设适用于敷设电缆数量较多、且有机动车等重载的地段,如主要道路、穿越公路、穿越绿化地带、穿越小型建筑物等。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380/220V电缆线路架空敷设是将电缆挂在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的一种电缆敷设方式。由于电缆本身有一定的重量, 所以必须另设电缆吊线,利用挂钩将电缆吊挂在吊线下方。吊线应根据所挂敷的电缆规格型号选择相应的吊线,吊线采用镀锌钢绞线。
架空线路路由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配电线路的路径,应与城镇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协调,线路杆塔位置应与城镇环境美化相适应。
(3)配电线路路径和杆位的选择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地带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段。
(4)乡镇地区配电线路路径应与道路、河道、灌渠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
(5)配电线路应避开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配电线路与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常见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杆塔包括直线杆、转角杆、耐张杆、分支杆、终端杆、跨越杆等。
※直线杆:又称中间杆或过线杆。用在线路的直线部分,主要承受导线重量和侧面风力,故杆顶结构较简单,一般不装拉线。
※转角杆:用在线路改变方向的地方。转角杆的结构随线路转角不同而不同。
※耐张杆:为限制倒杆或断线的事故范围,需把线路的直线部分划分为若干耐张段,在耐张段的两侧安装耐张杆。耐张杆除承受导线重量和侧面风力外,还要承受邻档导线拉力差所引起的沿线路方面的拉力。为平衡此拉力,通常在其前后方各装一根拉线。
※分支杆:设在分支线路连接处,在分支杆上应装拉线,用来平衡分支线拉力。分支杆结构可分为丁字分支和十字分支两种:丁字分支是在横担下方增设一层双横担,以耐张方式引出分支线;十字分支是在原横担下方设两根互成90度的横担,然后引出分支线。
※终端杆:设在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处,承受导线的单方向拉力,为平衡此拉力,需在导线的反方向装拉线。
※跨越杆:遇到需要跨越时,若线路从被跨越物上方通过,电杆应尽量靠近被跨越物(但应在倒杆范围以外),若线路从被跨越物下方通过,交叉点应尽量放在档距之间;跨越铁路、公路、通航河流等时,跨越杆应是耐张杆或打拉线的加强直线杆。双层,两侧导线用跳线连接,同时在导线拉力反方向各装一根拉线。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情况计算确定,安全系数应大于等于2.0,且截面不应小于35mm2。1×7-7.8镀锌钢绞线抗拉强度1270MPa,其余钢绞线均为1370MPa;
水泥电杆的终端杆、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需要在电杆部位装设拉线,增加电杆的稳定性。拉线方式主要分为普通拉线、水平拉线等;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非公路道路,不应小于5m)。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9m ;
防风拉线对地夹角为60°,其余拉线对地夹角均不大于45° ;
拉线坑、杆坑的回填土,应每填0.3m夯实一次,最后培起高出地面0.3m的防沉土台,在拉线和电杆易受洪水冲刷的地方,应设保护桩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拉线盘上的拉环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由于各地区使用习惯不同,有采用现浇的,也有预制的。本文仅对预制拉线盘上的拉环规格做了说明(现浇拉线盘的拉环强度规格与之相同);
拉线盘拉环应热镀锌。腐蚀地区拉环直径应适当加大2~4mm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
配电线路绝缘子的性能:
(A)1kV~10kV配电线路: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耐张杆宜采用两个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或一个悬式绝缘子和一个蝴蝶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结合地区运行经验采用有机复合绝缘子。
(B)lkV以下配电线路:直线杆宜采用低压针式绝缘子;耐张杆应采用一个悬式绝缘子或蝴蝶式绝缘子。
在空气污秽地区,配电线路的电瓷外绝缘应根据地区运行经验和所处地段外绝缘污秽等级,增加绝缘的泄漏距离或采取其他防污措施。
绝缘子和金具的安装设计宜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
配电线路采用钢制金具应热镀锌,且应符合DL/T 765.1的技术规定。
外市电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38
篇幅有限,无法完全展示,喜欢资料可转发+评论,私信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