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Cartographer源码无死角解析-(29) LocalTrajectoryBuilder2D::AddRangeData()→多雷达数据时间同步

news2025/1/21 0:50:50

讲解关于slam一系列文章汇总链接:史上最全slam从零开始,针对于本栏目讲解(02)Cartographer源码无死角解析-链接如下:
(02)Cartographer源码无死角解析- (00)目录_最新无死角讲解: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013761/article/details/127350885
 
文 末 正 下 方 中 心 提 供 了 本 人 联 系 方 式 , 点 击 本 人 照 片 即 可 显 示 W X → 官 方 认 证 {\color{blue}{文末正下方中心}提供了本人 \color{red} 联系方式,\color{blue}点击本人照片即可显示WX→官方认证} WX
 

一、前言

再上一篇博客中对 src/cartographer/cartographer/mapping/internal/global_trajectory_builder.cc 进行了一个比较粗的讲解,大概的分析了其中的成员函数与成员变量。了解到 GlobalTrajectoryBuilder 主要的功能是依照条件,把数据转发到前后端。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函数,那就是 GlobalTrajectoryBuilder::AddSensorData(),该函数并不是简单的把数据发送到前后端,而是直接进行好些复杂的处理,先是进行扫描匹配, 然后将扫描匹配的结果当做节点插入到后端的位姿图中。虽然这里是一句话就描述完了,但是实际的操纵是十分复杂的。

在进入细节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 LocalTrajectoryBuilder2D 这个类,其头文件路径为 src/cartographer/cartographer/mapping/internal/2d/local_trajectory_builder_2d.h。复杂的先不说,了解其中的几个成员变量,如下:

  ActiveSubmaps2D active_submaps_; //活跃的子图,子图完成了会删除一个,然后再新建一个。
  MotionFilter motion_filter_; //对运动进行过滤,如果运动距离或事件太短,则不进行处理
  scan_matching::RealTimeCorrelativeScanMatcher2D //实时的2D扫描匹配器
  real_time_correlative_scan_matcher_;
  scan_matching::CeresScanMatcher2D ceres_scan_matcher_; //ceres的扫面匹配器 
  std::unique_ptr<PoseExtrapolator> extrapolator_; //位姿估计器
  RangeDataCollator range_data_collator_; //对雷达数据进行时间同步的类

剩下的结构体,成员函数等,后面为大家做详细的分析。

疑 问 : \color{red}疑问: : 该篇博客主要讲解点云数据的同步。大家可能存在疑问了,为什么要还要同步。之前在接口函数 CollatedTrajectoryBuilder::AddSensorData() 中,会把数据加入到 Collator::queue_ 这个阻塞队列中,然后按时间分发数据吗?

回 答 : \color{red}回答: : Collator 最终调用 OrderedMultiQueue::Dispatch() 按时间排序分发数据,但是排序是针对单个话题(传感器)数据进行排序。现在假设有多个相同类型的传感器,这里以两个雷达为例,在一段时间内,其分别获取如下点云数据(按时间排序):

        --------→  时间戳
雷达一: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00   //假设共1000点云 
雷达二: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00    //假设共1000点云

可以看到,他们的点云数据,存在重叠部分,又因为最终送入到前端的数据,都是基于 tracking_frame = “imu_link” 坐标系的,所以他们重叠部分的数据可以融合,也应该融合在一起进行处理。融合之后数据排列如下:

1  2  3  1  4  2  5  3  6  4  7  5  9  6  10  7  11 ...... 1000 ...... 1000  //共2000点云

 

二、LocalTrajectoryBuilder2D 构造函数

该构造函数位于 src/cartographer/cartographer/mapping/internal/2d/local_trajectory_builder_2d.cc 中实现。

/**
 * @brief 构造函数
 * 
 * @param[in] options //2d轨迹前端相关的配置,主要来自于 src/cartographer/configuration_files/trajectory_builder_2d.lua
 * @param[in] expected_range_sensor_ids 所有range类型的话题(应该是距离传感器类型)
 */
LocalTrajectoryBuilder2D::LocalTrajectoryBuilder2D(
    const proto::LocalTrajectoryBuilderOptions2D& options,
    const std::vector<std::string>& expected_range_sensor_ids)
    : options_(options),//2d轨迹前端的所有配置
      //根据子图的相关配置,构建ActiveSubmaps2D对象
      active_submaps_(options.submaps_options()), 
      //根据运动过滤的配置,构建 MotionFilter 对象 
      motion_filter_(options_.motion_filter_options()), 
      //根据real_time_correlative_scan_matcher配置参数,构建
      //scan_matching::RealTimeCorrelativeScanMatcher2D 相关性扫描匹配类对象
      real_time_correlative_scan_matcher_(
          options_.real_time_correlative_scan_matcher_options()),
      //根据ceres_scan_matcher参数,构建scan_matching::CeresScanMatcher2D对象
      ceres_scan_matcher_(options_.ceres_scan_matcher_options()),
      //根据订阅的话题,构建RangeDataCollator对象,用于对雷达数据进行时间同步的类
      range_data_collator_(expected_range_sensor_ids) {}

其上的配置参数与选项都来自于 src/cartographer/configuration_files/trajectory_builder_2d.lua 文件。
 

三、RangeDataCollator.h 头文件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 GlobalTrajectoryBuilder::AddSensorData() 函数,可见如下代码:

    // 通过前端进行扫描匹配, 然后返回匹配后的结果
    std::unique_ptr<typename LocalTrajectoryBuilder::MatchingResult>matching_result = 
    local_trajectory_builder_->AddRangeData(sensor_id, timed_point_cloud_data);

其实际调用的就是 LocalTrajectoryBuilder2D::AddRangeData() 函数。其主要的功能是处理点云数据, 进行扫描匹配, 将点云写成地图。local_trajectory_builder_->AddRangeData() 函数的实现就比较复杂了,其中包含的东西太多了,不过没有关系,一步一步对齐进行分析即可。先来看其中的第一部分:

  // Step: 1 进行多个雷达点云数据的时间同步, 点云的坐标是相对于tracking_frame的
  auto synchronized_data =
      range_data_collator_.AddRangeData(sensor_id, unsynchronized_data);
  if (synchronized_data.ranges.empty()) {
    LOG(INFO) << "Range data collator filling buffer.";
    return nullptr;
  }

range_data_collator_ 是在 LocalTrajectoryBuilder2D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创建,range_data_collator_ 为 RangeDataCollator 的实例对象。先来看看其头文件,可以看到构造函数如下:

  explicit RangeDataCollator(
      const std::vector<std::string>& expected_range_sensor_ids)
      : expected_sensor_ids_(expected_range_sensor_ids.begin(),
                             expected_range_sensor_ids.end()) {}

explicit 声明表示禁止该构造函数的隐式转换。注意看,传入的 expected_range_sensor_ids 是一个 string 类型的容器,但是经过初始化列表时候,变成 const std::set<std::string> 类型的集合。 另外只有两个成员函数:

public:
  // If timed_point_cloud_data has incomplete intensity data, we will fill the
  // missing intensities with kDefaultIntensityValue.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AddRangeData(
      const std::string& sensor_id,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timed_point_cloud_data);
private: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CropAndMerge();

剩下一些成员变量的介绍如下:

  const std::set<std::string> expected_sensor_ids_; //存储不同的 topic name,无重复
  // Store at most one message for each sensor.
  std::map<std::string,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id_to_pending_data_; // 待处理的数据
  common::Time current_start_ = common::Time::min(); //开始时间
  common::Time current_end_ = common::Time::min(); //结束时间

  constexpr static float kDefaultIntensityValue = 0.f; //默认点云强度值

其上的 constexpr 表示该静态成员变量必须再类中初始化,下面就来重点分析函数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四、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逻辑i分析

该函数的作用是对多个雷达的数据进行时间的同步,主要步骤如下:

( 1 ) : \color{blue}(1): (1): 该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 sensor_id 表示话题名字,第二个参数 timed_point_cloud_data 表示带时间的点云数据 。这里需要注意到点云数据没有使用引用的方式传递,前面都是以引用的方式进行传递的,所以这里进行了第一次点云数据的拷贝。

( 2 ) : \color{blue}(2): (2):传递到该函数的点云数据,也就是 timed_point_cloud_data 其是不包含强度信息了。那么是从什么时候起,没有强度信息的呢?在 SensorBridge::HandleLaserScan() 中,其会对点云数据进行分段,后续处理的数据都是分段之后的数据(如果num_subdivisions_per_laser_scan=1,则把所有数据看成一段)。但是在分段时,执行了如下代码:

    carto::sensor::TimedPointCloud subdivision(
        points.points.begin() + start_index, points.points.begin() + end_index);

可以看到,其构建分段数据 subdivision 的时候,并没有传入 points.intensities 强度信息,只传入的 points.points,其包含了点云数据与强度,但是没有没有强度信息。所以在这个位置,就丢失了点云强度信息。

( 3 ) : \color{blue}(3): (3): 所以在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函数中,其 timed_point_cloud_data.intensities 变量是空的。所以执行了如下代码:

  timed_point_cloud_data.intensities.resize(timed_point_cloud_data.ranges.size(), kDefaultIntensityValue);

把点云数据的强度全部设置为0

( 4 ) : \color{blue}(4): (4): 通过 id_to_pending_data_ 变量判断一下相同话题的数据是否存在没有处理完的点云数据,如果有,则优先对之前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其通过调用 RangeDataCollator::CropAndMerge() 函数进行处理,然后把当前的点云数据 timed_point_cloud_data 存储在 id_to_pending_data_ 变量中,然后返回。还需要注意变量:current_start_(上一次时间同步的结束时间) 与 current_end_(本次时间同步的开始时间),其中 current_end_ 为本次时间同步的结束时间为这帧点云数据的结束时间,即为 TimedPointCloudData::time 参数。

( 5 ) : \color{blue}(5): (5): 如果该话题之前没有数据保存在 id_to_pending_data_ 之中,则等待range数据的话题都到来之后再进行处理。同样将 current_start_ 设置为上一次同步结束的时间,然后进行循环查找,找到 所有传感器数据中最早的时间戳(点云最后一个点的时间),然后赋值给 current_end_,最后调用 CropAndMerge() 函数处理当前点云数据后返回。

总 结 : \color{red}总结: :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函数,主要就是获得一段点云的起始时间current_start_与结束时间 current_end_,然后调用 RangeDataCollator::CropAndMerge() 函数进行处理。
 

五、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代码注释

/**
 * @brief 多个雷达数据的时间同步
 * 
 * @param[in] sensor_id 雷达数据的话题
 * @param[in] timed_point_cloud_data 雷达数据
 * @return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根据时间处理之后的数据
 */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const std::string& sensor_id,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timed_point_cloud_data) { // 第一次拷贝
  CHECK_NE(expected_sensor_ids_.count(sensor_id), 0);

  // 从sensor_bridge传过来的数据的intensities为空
  timed_point_cloud_data.intensities.resize(
      timed_point_cloud_data.ranges.size(), kDefaultIntensityValue);

  // TODO(gaschler): These two cases can probably be one.
  // 如果同话题的点云, 还有没处理的, 就先处同步没处理的点云, 将当前点云保存
  if (id_to_pending_data_.count(sensor_id) != 0) {
    // current_end_为上一次时间同步的结束时间
    // current_start_为本次时间同步的开始时间
    current_start_ = current_end_;
    // When we have two messages of the same sensor, move forward the older of
    // the two (do not send out current).
    // 本次时间同步的结束时间为这帧点云数据的结束时间
    current_end_ = id_to_pending_data_.at(sensor_id).time;
    auto result = CropAndMerge();
    // 保存当前点云
    id_to_pending_data_.emplace(sensor_id, std::move(timed_point_cloud_data));
    return result;
  }

  // 先将当前点云添加到 等待时间同步的map中
  id_to_pending_data_.emplace(sensor_id, std::move(timed_point_cloud_data));

  // 等到range数据的话题都到来之后再进行处理
  if (expected_sensor_ids_.size() != id_to_pending_data_.size()) {
    return {};
  }

  current_start_ = current_end_;
  // We have messages from all sensors, move forward to oldest.
  common::Time oldest_timestamp = common::Time::max();
  // 找到所有传感器数据中最早的时间戳(点云最后一个点的时间)
  for (const auto& pair : id_to_pending_data_) {
    oldest_timestamp = std::min(oldest_timestamp, pair.second.time);
  }
  // current_end_是本次时间同步的结束时间
  // 是待时间同步map中的 所有点云中最早的时间戳
  current_end_ = oldest_timestamp;
  return CropAndMerge();
}

注 意 : \color{red}注意: : 虽然 current_start_,会被赋值为上一次结束的时间

 

六、RangeDataCollator::CropAndMerge() 逻辑讲解

可以看到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的核心是 CropAndMerge() 函数,其会直接对点云进行同步处理。为了方便理解,先先来看该函数的最后一段代码:

  // 对各传感器的点云 按照每个点的时间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std::sort(result.ranges.begin(), result.ranges.end(),
            [](const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RangeMeasurement& a,
               const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RangeMeasurement& b) {
              return a.point_time.time < b.point_time.time;
            });

代码比较简单,就是说有的点云数据,都按照从小到大的方式进行排序。其复杂的的是 result.ranges 应该如何构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 01 ) : \color{blue}(01): (01): 首先创建一个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结构体 result,结构体的定义后面再进行总结。

( 02 ) : \color{blue}(02): (02): 启动第一层遍历,也就是对话题的遍历,获得当前遍历话题点云数据的如下信息:

	 //雷达数据的总体信息,含点云最后一个点时间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data = it->second; 
    const sensor::TimedPointCloud& ranges = it->second.ranges;
    const std::vector<float>& intensities = it->second.intensities;

其上的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不知道大家是否又印象,之前讲解过的 SensorBridge::HandleRangefinder() 函数,其发送的数据类型就是该类型,代码如下:

 // 以 tracking 到 sensor_frame 的坐标变换为TimedPointCloudData 的 origin
  // 将点云的坐标转成 tracking 坐标系下的坐标, 再传入trajectory_builder_
  if (sensor_to_tracking != nullptr) {
    trajectory_builder_->AddSensorData(
        sensor_id, carto::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time, 
                       sensor_to_tracking->translation().cast<float>(),
                       // 将点云从雷达坐标系下转到tracking_frame坐标系系下
                       carto::sensor::TransformTimedPointCloud(
                           ranges, sensor_to_tracking->cast<float>())} ); // 强度始终为空
  }

再结合 TimedPointCloudData 的定义:

// 时间同步前的点云
struct TimedPointCloudData {
  common::Time time;        // 点云最后一个点的时间
  Eigen::Vector3f origin;   // 雷达传感器坐标系到tracking_frame = "imu_link" 坐标系的平移
  TimedPointCloud ranges;   // 数据点的集合, 每个数据点包含xyz与time, time是负的
  // 'intensities' has to be same size as 'ranges', or empty.
  std::vector<float> intensities; // 空的
};

因为函数回调 SensorBridge::HandleRangefinder() 中,构建 TimedPointCloudData 结构体实例时只对 common::Time time、Eigen::Vector3f origin、TimedPointCloud ranges 进行初始化,所以 std::vector<float> intensities 默认情况下时空的。

( 03 ) : \color{blue}(03): (03): 通过前面函数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的运行,current_start_ 与 current_end_ 已经被赋值。这里需要注意一个点 TimedPointCloudData::time 表示一帧最后点云时间戳,其为正值,但是 TimedPointCloudData::points::time 是相对于最后点云的时间,通常都负值,当然,如果一帧点云数据几乎同时出来,就是所有点云距离最后一个点云生产的时间间隔太近了,那么就会为 0。

( 04 ) : \color{blue}(04): (04): 对所有点云进行遍历,每个点云的时间戳为 TimedPointCloudData::time 再加上其相对于该时间戳的时间,也就是 TimedPointCloudData::points::time,得到该点云的时间戳。找到点云中 最后一个时间戳小于current_start_的点迭代器 overlap_begin。同理找到点云中 最后一个时间戳小于等于current_end_的的点迭代器 overlap_end。

( 05 ) : \color{blue}(05): (05): 如果 ranges.begin() < overlap_begin 说明来自同一雷达的点云数据有重叠(点云数据时间戳不规范),同时 warned_for_dropped_points 又设置为 false 则会进行警告打印,类似如下:

"Dropped 5 earlier points.";  //告知丢失了多少个点云数据,

该 warned_for_dropped_points 为一个标志位,每执行一次 CropAndMerge() 只打印一次log

( 06 ) : \color{blue}(06): (06): 如果 overlap_begin < overlap_end 成立,说明有点云数据需要进行同步处理。首先获得雷达传感器原点再坐标系tracking_frame = “imu_link” 平移位置,也就是 data.origin,存储在 result.origins 之中,总得来说,result.origins 的就是话题数据对应的origin,并且同时获得了其在 result.origins 中的索引 origin_index,time_correction 记录点云数据与集合时间戳的误差。

( 07 ) : \color{blue}(07): (07): 让 intensities 的迭代器 intensities_overlap_it 也指向 与 overlap_begin 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此时 intensities_overlap_it 与 overlap_begin 已经一一对应。为 result.ranges 预留空间,会将之前的数据拷贝到新的内存中。

( 08 ) : \color{blue}(08): (08): 进入循环迭代,从 overlap_begin 开始到 overlap_end结束,每次迭代 overlap_it 与 intensities_overlap_it 都会指向下一次。首先其会构建一个 point,其类型为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RangeMeasurement。注意 TimedPointCloudData::ranges 就是存储该类实例的容器。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与 RangeMeasurement 的定义如下:

// 时间同步后的点云
struct 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
  struct RangeMeasurement {
    TimedRangefinderPoint point_time;   // 带时间戳的单个数据点的坐标 xyz
    float intensity;                    // 强度值
    size_t origin_index;                // 属于第几个origins的点
  };
  common::Time time;                    // 点云的时间
  std::vector<Eigen::Vector3f> origins; // 所有雷达传感器相对于tracking_frame坐标系的位置 
  std::vector<RangeMeasurement> ranges; // 数据点的集合
};

构建的point先对其做一个时间的矫正,针对每个点时间戳进行修正, 让最后一个点的时间为0。然后添加到 result.ranges 之中。

( 09 ) : \color{blue}(09): (09): ①如果遍历完所有需要处理的点云之后 overlap_end == ranges.end(),说明点云每个点都用了, 则可将这个数据 data 从 id_to_pending_data_ 进行删除。②如果一个点都没用, 就先放在id_to_pending_data_中, 看下一个数据。

( 10 ) : \color{blue}(10): (10): 如果用了一部分,将用了的点删除, 这里使用的方式是直接对 data 进行赋值替换成没有处理的点云,先当于把用了的从 id_to_pending_data_ 中删除了。最后就是对 result 点云数据进行一个时间的排序。

如 果 没 有 看 得 很 明 白 , 没 有 关 系 , 继 续 往 下 , 后 面 有 画 图 讲 解 \color{red}如果没有看得很明白,没有关系,继续往下,后面有画图讲解

七、RangeDataCollator::CropAndMerge() 代码注释

// 对时间段内的数据进行截取与合并, 返回时间同步后的点云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RangeDataCollator::CropAndMerge() {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result{current_end_, {}, {}};
  bool warned_for_dropped_points = false;
  // 遍历所有的传感器话题
  for (auto it = id_to_pending_data_.begin();
       it != id_to_pending_data_.end();) {
    // 获取数据的引用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data = it->second;
    const sensor::TimedPointCloud& ranges = it->second.ranges;
    const std::vector<float>& intensities = it->second.intensities;

    // 找到点云中 最后一个时间戳小于current_start_的点的索引
    auto overlap_begin = ranges.begin();
    while (overlap_begin < ranges.end() &&
           data.time + common::FromSeconds((*overlap_begin).time) <
               current_start_) {
      ++overlap_begin;
    }

    // 找到点云中 最后一个时间戳小于等于current_end_的点的索引
    auto overlap_end = overlap_begin;
    while (overlap_end < ranges.end() &&
           data.time + common::FromSeconds((*overlap_end).time) <=
               current_end_) {
      ++overlap_end;
    }

    // 丢弃点云中时间比起始时间早的点, 每执行一下CropAndMerge()打印一次log
    if (ranges.begin() < overlap_begin && !warned_for_dropped_points) {
      LOG(WARNING) << "Dropped " << std::distance(ranges.begin(), overlap_begin)
                   << " earlier points.";
      warned_for_dropped_points = true;
    }

    // Copy overlapping range.
    if (overlap_begin < overlap_end) {
      // 获取下个点云的index, 即当前vector的个数
      std::size_t origin_index = result.origins.size();
      result.origins.push_back(data.origin);  // 插入原点坐标

      // 获取此传感器时间与集合时间戳的误差, 
      const float time_correction =
          static_cast<float>(common::ToSeconds(data.time - current_end_));

      auto intensities_overlap_it =
          intensities.begin() + (overlap_begin - ranges.begin());
      // reserve() 在预留空间改变时, 会将之前的数据拷贝到新的内存中
      result.ranges.reserve(result.ranges.size() +
                            std::distance(overlap_begin, overlap_end));
      
      // 填充数据
      for (auto overlap_it = overlap_begin; overlap_it != overlap_end;
           ++overlap_it, ++intensities_overlap_it) {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RangeMeasurement point{
            *overlap_it, *intensities_overlap_it, origin_index};
        // current_end_ + point_time[3]_after == in_timestamp +
        // point_time[3]_before
        // 针对每个点时间戳进行修正, 让最后一个点的时间为0
        point.point_time.time += time_correction;  
        result.ranges.push_back(point);
      } // end for
    } // end if

    // Drop buffered points until overlap_end.
    // 如果点云每个点都用了, 则可将这个数据进行删除
    if (overlap_end == ranges.end()) {
      it = id_to_pending_data_.erase(it);
    } 
    // 如果一个点都没用, 就先放这, 看下一个数据
    else if (overlap_end == ranges.begin()) {
      ++it;
    } 
    // 用了一部分的点
    else {
      const auto intensities_overlap_end =
          intensities.begin() + (overlap_end - ranges.begin());
      // 将用了的点删除, 这里的赋值是拷贝
      data =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data.time, data.origin,
          sensor::TimedPointCloud(overlap_end, ranges.end()),
          std::vector<float>(intensities_overlap_end, intensities.end())};
      ++it;
    }
  } // end for

  // 对各传感器的点云 按照每个点的时间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std::sort(result.ranges.begin(), result.ranges.end(),
            [](const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RangeMeasurement& a,
               const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RangeMeasurement& b) {
              return a.point_time.time < b.point_time.time;
            });
  return result;
}

 

八、RangeDataCollator 图解汇总

首先为了方便理解,本人绘画了下图(假设有两个雷达),从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函数开始i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1 ) : \color{blue}(01): (01): 假设现在雷达一(scan_1) 第一次执行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函数,那么 id_to_pending_data_ 为空,则把 scan_1 的第一帧点云数据直接添加到 id_to_pending_data_ 中。然后判断
scan_1、scan_2 数据是否都到来,显然没有没有,因为雷达二还没有执行,所以 return。

( 02 ) : \color{blue}(02): (02): 现假设第二个雷达(scan_2)订阅话题数据第一帧到来,注意此时 scan_2 也是第一次调用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函数。虽然 id_to_pending_data_ 中存储了 scan_1 中的第一帧数据,但是没有存储 scan_2的数据,所以依旧不满足条件 id_to_pending_data_.count(sensor_id) != 0。

( 03 ) : \color{blue}(03): (03): 将 scan_2 的数据也添加到 id_to_pending_data_ 之中,也就是说此时 id_to_pending_data_ 包含了 scan_1 与 scan_2的数据。也就是 expected_sensor_ids_ 的话题已经全部到齐。那么把 current_end_ 赋值 给 current_start_ (由于这是第一次赋值,current_end_ 与 current_start_ 都是相同的,为最小时间点,也就是比上图的 s c 1 _ s t 1 \color{green} sc1\_st1 sc1_st1 还要早),id_to_pending_data_ 中已经存储了 scan_1 与 scan_2 各一帧数据,则找到他们之中之间最早时间戳,我们这里的例子当然就是 scan_1 第一帧点云的时间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时间戳,是点云帧数据最后一个点的时间戳,对应与上图中的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然后把其赋值给 current_end_。

( 04 ) : \color{blue}(04): (04): 第一次调用 CropAndMerge() 函数进行数据同步,遍历所有的传感器话题。

( 05 ) : \color{blue}(05): (05): 假设现在首先遍历到 secan_1:
① 则获得 secan_1 第一帧总体数据记为data,点云数据记为 ranges,强度记为 intensities。
②对点云数据ranges进行遍历,找到比 current_start_ 还要小的最后一个点云时间戳。显然是找不到的,如上图,因为 s c 1 _ s t 1 \color{green} sc1\_st1 sc1_st1 已经大于 current_start_ 了,也就是该帧点云数据中,最早的点云数据,都是迟于 current_start_ 的,虽然找不到,但是迭代器指向了 ranges.begin(),也就是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
③对点云数据ranges进行遍历,找到点云中 最后一个时间戳小于等于current_end_的点的迭代器,这个呢还是可以找的的,此时的 current_end_ 为上图的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也就是说,找到了最后一个点云数据。
④如果overlap_begin < overlap_end,说明找到了数据。该例子中,到这里肯定是成立的,实际上 overlap_begin 到 overlap_end 目前刚好就上图中 s c 1 _ s t 1 \color{green} sc1\_st1 sc1_st1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 也就是 secan_1 第一帧数据。这写数据都会被插入到变量:

sensor::TimedPointCloudOriginData result{current_end_, {}, {}};

( 06 ) : \color{blue}(06): (06): 假设现在首先遍历到 secan_2,因为 secan_1 的第一帧数据已经添加到 result 中,同理会其会把 secan_2 的第一帧数据也添加到 result 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会全部添加,如上图所示,只会添加 s c 2 _ s t 1 \color{green} sc2\_st1 sc2_st1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 的数据。

( 07 ) : \color{blue}(07): (07): 把添加到 result 中的数据,都从 id_to_pending_data_ 中删除。也就说,id_to_pending_data_ 中目前只剩下上图中黑色字体【①剩余未处理】时间段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排序,最终排序之后的 result 包含的数据为 【 雷 达 一 : s c 1 _ s t 1 −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雷达一:sc1\_st1-\color{green} sc1\_ed1 :sc1_st1sc1_ed1】与【 雷 达 二 : s c 2 _ s t 1 −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雷达二: sc2\_st1-\color{green} sc1\_ed1 :sc2_st1sc1_ed1】的数据,然后返回。

( 08 ) : \color{blue}(08): (08): 记住一个点,那就是目前的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 时间戳就是代码中的 current_end_。

( 09 ) : \color{blue}(09): (09): 现在假设 雷达一secan_1 的第二帧数据来了,即 雷达一secan_1 第二次执行 RangeDataCollator::AddRangeData() 函数,此时进来,其 id_to_pending_data_ 中是没有 secan_1 的数据的,其只有 secan_2 的数据,所以 id_to_pending_data_.count(sensor_id) != 0 不成立。那么 secan_1 把第二帧数据添加到 id_to_pending_data_ 之中。

( 10 ) : \color{blue}(10): (10): 那么 id_to_pending_data_ 包含了 expected_sensor_ids_ 的所有数据(secan_1与secan_2) ,虽然 secan_2 只有上次剩余的一小部分。此时把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 = current_end_ 赋值给 current_start_,然后后又把 current_end_ 设置为 s c 1 _ e d 2 \color{green} sc1\_ed2 sc1_ed2。然后调用 CropAndMerge()。

( 11 ) : \color{blue}(11): (11): 根据前面的分析 ,此次调用 RangeDataCollator::CropAndMerge() 获得的是 【 雷 达 二 : s c 1 _ e d 1 − s c 2 _ e d 1 \color{green} 雷达二:sc1\_ed1-\color{green} sc2\_ed1 :sc1_ed1sc2_ed1】与 【 雷 达 一 : s c 1 _ e d 1 − s c 1 _ e d 2 \color{green} 雷达一:sc1\_ed1-\color{green} sc1\_ed2 :sc1_ed1sc1_ed2】排序之后的合成数。

( 12 ) : \color{blue}(12): (12): 在(09)的假设是 雷达一secan_1 的第二帧数据来了,但是也有可能是 雷达一secan_2 的第二帧数据来了,此时满足条件 id_to_pending_data_.count(sensor_id) != 0。那么把 s c 1 _ e d 1 \color{green} sc1\_ed1 sc1_ed1 = current_end_ 赋值给 current_start_,然后后又把 current_end_ 设置为 s c 2 _ e d 1 \color{green} sc2\_ed1 sc2_ed1 ,进行处理,简单的说,就是 雷达一 的数据还来,雷达二的数据就来了,说明雷达二 的数据来的快,那么就赶紧把上次雷达二剩下的数据处理掉,然后在把现在雷达二的数据添加到 id_to_pending_data_ 之中,最后返回结果。这部分内容没有在图上体现。
 

九、结语

其中在 RangeDataCollator::CropAndMerge() 函数中,有个点没有详细讲解,看到如下函数:

    // 丢弃点云中时间比起始时间早的点, 每执行一下CropAndMerge()打印一次log
    if (ranges.begin() < overlap_begin && !warned_for_dropped_points) {
      LOG(WARNING) << "Dropped " << std::distance(ranges.begin(), overlap_begin)
                   << " earlier points.";
      warned_for_dropped_points = true;
    }

该情况只有在同一传感器发送给来的数据,存在重叠时间戳部分,一般来说是不会这样的,具体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本人暂时也不太清楚,如果后续遇到了会补上。或者知道的朋友也可以告诉我,感激不尽。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4386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uni-app 超详细教程(从菜鸟到大佬)

一&#xff0c;uni-app 介绍 &#xff1a; 官方网页 uni-app 是一个使用 Vue.js 开发所有前端应用的框架&#xff0c;开发者编写一套代码&#xff0c;可发布到iOS、Android、Web&#xff08;响应式&#xff09;、以及各种小程序&#xff08;微信/支付宝/百度/头条/飞书/QQ/快手…

基于51单片机温度火灾烟雾报警器程序仿真资料

资料编号&#xff1a;190 下面是该资料仿真演示视频&#xff1a; 190-基于51单片机温度火灾烟雾报警器(仿真源程序全套资料)功能介绍&#xff1a; 采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CPU&#xff0c;采用ds18b20来采集温度&#xff0c;采用MQ2来采集烟雾浓度&#xff0c;使用ADC0832来进行…

(十一)Java算法:计数排序(详细图解)

目录一、前言1.1、概念1.2、算法步骤二、maven依赖三、流程解析3.1、计数流程图3.2、计数数组变形3.3、排序过程四、编码实现一、前言 1.1、概念 计数排序&#xff1a;核心在于将输入的数据值转化为键存储在额外开辟的数组空间中。作为一种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排序&#xff0c;计…

[附源码]Python计算机毕业设计Django财务管理系统

项目运行 环境配置&#xff1a; Pychram社区版 python3.7.7 Mysql5.7 HBuilderXlist pipNavicat11Djangonodejs。 项目技术&#xff1a; django python Vue 等等组成&#xff0c;B/S模式 pychram管理等等。 环境需要 1.运行环境&#xff1a;最好是python3.7.7&#xff0c;…

DEJA_VU3D - Cesium功能集 之 087-完美状态栏组件

前言 编写这个专栏主要目的是对工作之中基于Cesium实现过的功能进行整合,有自己琢磨实现的,也有参考其他大神后整理实现的,初步算了算现在有差不多实现小130个左右的功能,后续也会不断的追加,所以暂时打算一周2-3更的样子来更新本专栏(尽可能把代码简洁一些)。博文内容…

MacBookPro M2芯片下如何搭建React-Native环境

MacBookPro M2芯片下如何搭建React-Native环境目录软件下载环境配置目录 写在最前&#xff1a;整体流程直接看的rn中文网的搭建开发环境&#xff1a;https://www.react-native.cn/docs/environment-setup 软件下载 1、xcode 2、android studio / vscode 环境配置 1、jdk1.8…

快速上手 TypeScript

快速上手 TypeScript ypeScript 简称 TS &#xff0c;既是一门新语言&#xff0c;也是 JS 的一个超集&#xff0c;它是在 JavaScript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类型系统&#xff0c;它支持所有的 JS 语句&#xff0c;为工程化开发而生&#xff0c;最终在编译的时候去掉类型和特有的语…

Metabase学习教程:仪表盘-2

在仪表板中链接筛选器 链接仪表板中的筛选器&#xff0c;根据另一个筛选器的当前选择限制一个筛选器中可用的选项&#xff08;内容联动&#xff09;。 我们先用一个问题设置一个简单的仪表板。这里的目标是设置一个带有两个链接过滤器的仪表板。每个筛选器根据另一个筛选器的…

PIC单片机4——定时器方波

#include <p18cxxx.h>/*18F系列单片机头文件*/ void PIC18F_High_isr(void);/*中断服务函数声明*/ void PIC18F_Low_isr(void); #pragma code high_vector_section0x8 void high_vector (void) { _asm goto PIC18F_High_isr _endasm/*通过一条跳转指令(汇编指令&am…

设备树覆盖:概念与术语

前面我们讲过设备树相关的东西&#xff0c;其实你应该知道。 但是昨天一个FDT当时我还是有点懵。于是再在android的角度我们来看看这个东西。 1、概览 设备树 (DT) 是用于描述“不可发现”硬件的命名节点和属性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xff08;例如在 Android 中使…

MyBatis是如何为Dao接口创建实现类的

本文是我的MyBatis源码分析专栏中第三节的一小部分&#xff0c;作为试读部分&#xff0c;详细讲述了MyBatis是如何通过动态代理创建Dao接口的实现类的。 专栏地址&#xff1a;MyBatis源码分析 专栏字数:14w 专栏目录&#xff1a; 文章目录SqlSession.getMapper如何设计的&#…

MySQL----存储过程

目录 一、存储过程的介绍 二、存储过程的基本语法 三、变量 &#xff08;1&#xff09;系统变量 &#xff08;2&#xff09;用户自定义变量 &#xff08;3&#xff09;局部变量 四、存储过程的语法详解 &#xff08;1&#xff09;if判断 &#xff08;3&#xff09;条件…

数据要想管理得好,不得不提开源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

在很多企业里&#xff0c;内部数据的管理几乎是一团糟的。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中&#xff0c;不少企业急需要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xff0c;因此想通过一些有利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开源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就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xff0c;是助力企业做好数据管理&#xff0c;…

07 ConfigMap/Secret:怎样配置、定制我的应用

文章目录1. ConfigMap/Secret 介绍1.1 为什么kubernets 要使用应用的配置管理&#xff1f;1.2 有什么类别的配置信息&#xff1f;2. 什么是 ConfigMap&#xff1f;2.1 创建ConfigMap模板文件2.1.1 ConfigMap 怎么生成带data 字段的 模板2.2 创建ConfigMap 对象2.3 查看ConfigMa…

傻白入门芯片设计,一颗芯片的诞生(九)

CPU生产和制造似乎很神秘&#xff0c;技术含量很高。许多对电脑知识略知一二的朋友大多会知道CPU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晶体管了&#xff0c;提高CPU的速度&#xff0c;最重要的一点说白了提高主频并塞入更多的晶体管。由于CPU实在太小&#xff0c;太精密&#xff0c;里面组成了…

Java中的多线程如何理解——精简

目录 线程池处理Runnable任务 线程池处理Callable任务 Executors的工具类构建线程池对象 引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xff0c;我们已经学会了线程是如何创建的以及线程的常用方法&#xff0c;接下来呢&#xff0c;我们将要深入性了解线程中的知识&#xff0c;主要是线程安全&…

基于PHP+MySQL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一直以来我国领导人提倡以人为本的治国方案,而大学是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能够更好的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是很多高校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只有更加科学的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 本系统是一个学生信息信息管理系统,为了能够更加灵活的对学…

mysql InnoDB 事务的实现原理

前言 关于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的关键知识点&#xff0c;已经输出了6篇文章了&#xff0c;但是好像阅读量并不大&#xff0c;可能大家都不太喜欢理论性特别强的东西&#xff1f;或者是这些知识点难度有点高&#xff0c;不太容易被接受&#xff1f;不过&#xff0c;我觉得我分享…

【Java实战】工作中并发处理规范

目录 一、前言 二、并发处理规范 1.【强制】获取单例对象需要保证线程安全&#xff0c;其中的方法也要保证线程安全。 2.【强制】创建线程或线程池时请指定有意义的线程名称&#xff0c;方便出错时回溯。 3.【强制】线程资源必须通过线程池提供&#xff0c;不允许在应用中…

数仓数据同步策略

学习内容一、同步策略一、同步策略 数据同步策略的类型包括&#xff1a;全量同步、增量同步、新增及变化同步、特殊情况 全量表&#xff1a;存储完整的数据增量表&#xff1a;存储新增加的数据新增及变化表&#xff1a;存储新增加的数据和变化的数据特殊表&#xff1a;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