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程序分析
第一节 程序分析概述
一、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及目的
1.程序分析的概念
程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管理工具,它是依照工作流程,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地分析有无多余、重复、不合理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过多,延迟等待是否太长等问题,通过对整个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改进现行的作业方法及空间布置,提高生产率。
具体来说,程序分析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调查现行工作流程。通过对现行工作流程的调查,了解工作流程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作地点、作业方法、时间分配等。
-
分析工作流程。对工作流程逐一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多余、重复、不合理的作业等,以及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过多,延迟等待是否太长等问题。
-
改进工作流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改进现行的作业方法及空间布置,以提高生产率。
-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落实到实际生产中,监控改进效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通过程序分析,可以发现并改进现有的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同时,程序分析还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程序分析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实践中,要不断监控改进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改进措施,以保持工作流程的优化状态。
2.程序分析的特点程序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程序分析是一种针对生产过程的宏观分析方法,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分析对象广泛:程序分析的分析对象不是针对某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而是以整个生产系统为分析对象,从宏观角度出发,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
-
分析内容全面:程序分析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概略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程序分析的目的
程序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改善生产过程:程序分析旨在改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合理、不科学的作业方法、作业内容及现场布置,设计出科学、先进、合理的作业方法、作业程序及现场布置,以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
获取基础资料:程序分析是进行工序管理、搬运管理、布局管理、作业编制等必要手段,通过程序分析可以获取基础资料,包括流程、工序、作业等方面的信息,为后续的管理和改进提供依据。
在进行程序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流程分析: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分析,发现其中是否存在不经济、不合理、停滞和等待等现象,找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工序分析:通过对工序的分析,发现加工顺序是否合理、流程是否畅通、设备配备是否恰当、搬运方法是否合理等问题,找出工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作业分析:通过对作业的分析,发现工序中的某项作业是否一定必要、是否可以取消、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持续改进。
假设一个工厂生产手机壳,其中包含以下流程、工序和作业:
流程:原材料采购 → 切割 → 打孔 → 冲压 → 抛光 → 喷漆 → 包装
工序:打孔工序。该工序需要使用专门的钻孔设备,操作者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将手机壳放置于设备上,并进行精确的钻孔操作,以完成手机壳上的孔洞制作任务。
作业:抛光作业。该作业是在抛光工序中进行的,操作者需要使用抛光机器和研磨材料对手机壳进行抛光处理,以使其表面光滑、亮泽。
在这个例子中,流程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有序排列,工序是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完成生产任务的操作过程,而作业则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具体操作任务的活动。通过对流程、工序和作业的明确和区分,可以帮助工厂进行更加有效的生产管理和优化。
二、程序分析的常用符号
程序分析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储存这5种基本活动。为了便于表示工作流程并进行分析研究,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制定了符号标准,用5种符号分别表示这5种基本活动。
储存与暂存不一样,储存是有目的的,从储存处取出物品一般需要申请单或其他的票据。暂存是没有目的的,从暂存处取出物品一般不需要任何票据。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上述5种基本符号表示的单一活动外,还有2种流程活动同时发生的情况。为此,还派生出如表4-2所示的一些复合活动符号。
三、程序分析的种类
程序分析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进行分析和优化的过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程序分析可以分为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以及管理事务分析四种类型。
-
工艺程序分析:主要研究生产中的工艺流程,包括工艺参数的优化、工艺路线的设计等,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流程程序分析: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的流程,包括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和协调关系,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布置和经路分析:主要研究生产场地的布局和物料的流动路径,包括生产设备的布置、物料的运输路径等,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
管理事务分析: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事务,包括人员协调、资源配置、信息管理等,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程序分析的工具
程序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活动进行分析和优化的过程,而不同的程序分析种类需要采取不同的分析工具。具体如表4-3所示:
五、程序分析的方法
程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工具,其中采用了“5W1H”和“ECRS四原则”这两种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被称为“1个不忘,4大原则,5个方面,5W1H技术”。
1. 1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是一种通过对人体动作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旨在创立一系列最能有效地发挥人的动作能力的科学原则,以达到减轻操作者的疲劳程度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具体而言,这种方法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特征和机能,以及不同动作对身体的影响,从而找出最适合人体的动作方式,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场景中。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工作者的疲劳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工作中出现事故和错误的风险。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中,动作经济原则被广泛应用,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2. 4大原则——“ECRS四原则”
“ECRS四原则”是一种常用的改善活动的方法,其中的“E”、“C”、“R”、“S”分别代表“Elimination(取消)”、“Combination(合并)”、“Rearrangement(重排)”和“Simplification(简化)”。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首先考虑取消该工序,只有当该工序无法取消时,再考虑进行合并、重排和简化。因为取消是改善活动的最高境界,如果能够取消该项活动,就无需进行其他更进一步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验不足,很难找到改善的切入点,因此可以参考表4-4进行分析思考。同时,需要注意,该方法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不断地维护和改进。只有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持续性。因此,在应用“ECRS四原则”时,需要有系统性的思考和持续地跟进。
3.5个方面——加工、搬运、等待、储存和检验
加工、搬运、等待、储存和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五个重要方面,针对每个方面的分析重点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1)操作分析。操作分析是程序分析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分析。在分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操作时,应考虑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优化产品加工工艺,从而达到缩短加工次数、减少加工时间、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2)搬运分析。搬运不会带来任何附加价值的增加,只会消耗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物流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搬运问题的分析时,应重点考虑物品的重量、形状、材质、距离、时间、频数等因素,合理安排设施布置,尽量减少交叉、往返、对流等现象,达到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的目的。
3)检验分析。检验分析应重点考虑采用合适的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和检验手段,尽量与加工等合并,减少检验次数、缩短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
4)等待分析。等待不会增加任何附加价值,只会增加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占用空间、造成资金积压。因此,应将等待降到最低限度。在进行等待分析时,应重点分析引起等待的原因,尽量消除等待现象。
5)储存分析。库存被认为是最大的浪费,对储存的分析应重点放在对仓库管理策略、管理方法、订购批量、订购间隔期、物资供应计划等方面,保证能及时地将所需要的物资在需要的时候送到所需要的地点,达到既能保证生产连续进行,又使库存最小的目的。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操作分析、搬运分析、检验分析、等待分析和储存分析,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5W1H”技术
可以参考第三章表3-2中的提问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连续几次提问,寻找问题点,获得改善方案。
六、程序分析的步骤
程序分析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包括六个步骤:
- 选择:明确分析的目的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 记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建立问题清单和流程图等工具。
- 分析:使用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通过“5W1H”技术和“ECRS四原则”等方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 建立:制定解决方案和改进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
- 实施:实施改进方案并监控效果,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方案。
- 维持:建立维护机制和评估体系,持续完善和改进程序。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先使用“5W1H”技术来确定问题的范围和背景,即通过What、Why、Where、When、Who和How来发现问题点。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ECRS四原则”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即通过Elimination(取消)、Combination(合并)、Rearrangement(重排)和Simplification(简化)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我们可以使用分析表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方案,以确保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二节 工艺程序分析
一、工艺程序分析概逑
1. 工艺程序分析的概念
工艺程序分析是指对生产系统或工作系统进行全面的概略分析,以便在对其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改进之前,对生产系统全过程进行简略、全面和一般性的了解。这个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
研究对象:生产系统或工作系统。
-
分析目的:对生产系统进行概略分析,从宏观上发现问题,为后续的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作准备。
-
分析内容:对生产系统全过程进行简略、全面和一般性的了解,包括生产目标、工艺流程、人员组织、设备状况等方面。
-
分析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流程图、时间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分析等。
-
分析结果:得出生产系统的概括性问题,为后续的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作准备。
在进行工艺程序分析时,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 全面性:需要对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简略性:需要对生产系统进行简略的概括性分析,不需要过于详细深入。
-
宏观性:需要从宏观上发现问题,为后续的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作准备。
-
分析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结果分析:需要得出生产系统的概括性问题,为后续的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作准备。
2. 工艺程序分析对象
生产系统的全过程。
3. 工艺程序分析的特点
1)以生产或工作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
2)只分析“加工”和“检查”工序。
4.工艺程序分析的工具
工艺程序图。
二、工艺程序图
(一)工艺程序图的概念
工艺程序图是一种对生产系统全过程进行概略描述的工具,类似于机械制造中的装配图。它主要反映生产系统的全面概况及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是对工艺程序图的详细解释:
-
描述对象广泛:工艺程序图通常用来描述生产系统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货的整个生产流程。
-
描述方式有序:工艺程序图将生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按照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从右至左依次画出,以便于理解生产流程的顺序和组成。
-
包含详细信息:工艺程序图注明各项材料和零件的进入点、规格、型号、加工时间和加工要求等详细信息,以便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生产计划和生产管理。
-
重点突出:工艺程序图的重点是突出生产系统的全面概况和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作用重要:工艺程序图在生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理解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工艺程序图是一种对生产系统全过程进行概略描述的工具,它包含详细信息,突出重点,作用重要。它可以帮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理解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工艺程序图的作用
工艺程序图是一种提供工作流程全面概况以及各工序之间相互关系的工具,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全面概况:工艺程序图提供了工作流程的全面概况,可以使研究人员从总体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关键环节,并为进一步的流程优化提供依据。
-
工艺顺序:工艺程序图完全按照工艺顺序进行绘制,使得生产流程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掌握。
-
工时定额:工艺程序图标注了每道工序所需要的工时定额,可以作为编制作业计划、供应计划、核算零件工艺成本以及控制外购件进货日期等的重要依据。
-
重要依据:工艺程序图在生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工艺程序图提供了工作流程全面概况以及各工序之间相互关系,重要性体现在提供全面概况、按照工艺顺序绘制、标注工时定额和作为重要依据等方面。它可以帮助生产管理人员制定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工艺程序图的组成
工艺程序图是由表头、图形和统计三大部分组成的工具,具体解释如下:
-
表头内容:工艺程序图的表头格式和内容根据程序分析的具体任务而定,一般应包括研究对象的名称或编号、研究对象的文字说明、图号、研究内容、研究者、审核者、研究日期、现行方法或是改良方法、部门等内容。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工艺程序分析和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
工艺程序图绘制:将现行工艺程序,用表4-1或表4-2中规定的符号记录下来,并绘制在标准图表上,就得到工艺程序图。这些符号可以清晰地表达每个工序的特点和要求,使得工艺程序图更加直观明了。
-
统计结果:对绘制出来的工艺程序图,按照“加工”、“检查”分别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如表4-6所示。这些统计结果可以帮助生产管理人员了解加工和检查环节中的具体情况,从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工艺程序图的作图规则
以下是工艺程序图的作图规则:
-
整个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图由若干纵线和横线所组成,其中工序流程用垂直线表示,材料和零件(自制或外购件)的进入则用水平线表示,并在水平线上填写零件名称、规格、型号等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水平线与纵垂线中途不能相交,若不可避免要相交,则在相交处用半圆形避开,以保证图形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
主要零件应该画在最右边,其余零件按照在主要零件上的装配顺序,自右向左依次排列。这样可以清晰地展现装配过程,方便生产管理人员的理解和操作。
-
“加工”和“检查”符号之间应该用长约6mm的竖线连接,符号的右边应填写加工或检查的内容,左边则记录所需的时间。按照实际加工装配的先后顺序,将加工和检查符号从上到下、从右至左分别从1开始依次编号于符号内。这样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加工和检查的流程以及时间安排。
-
如果某项工作需要分几个步骤才能完成,那么主要的步骤应该放在最右边,其余的步骤按照重要程度自右向左依次排列。这样可以让生产管理人员更好地把握每个工作步骤的重要性和先后顺序。
(五)工艺程序图的结构形式
工艺程序图是描述工艺流程的图形化表达方式,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合成型
指由多种材料、零件、部件合成为一个产品,或者由多种原料生成一个或多个产品,或者汇集多个分工序合成为一个工序的工艺程序。这种结构形式最常用,可以通过图形直观地展示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流程。例如,图4-2所示的“合成型”工艺程序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多个分工序在不同阶段合成为一个最终产品的过程。
2. 直列型
直列型是指由一种材料经过若干道工序制成一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其特点是由单一系列的工序组成,有时也称为“单一型”工艺程序图。例如,图4-3所示的工艺程序图描述了镁锭通过一系列工序制成产品的过程。在该工艺程序图中,工序没有分支、没有合流等情况,属于直列型工艺程序图。
3.分解型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工作需要分成几部分去分别处理才能最终完成,这时就需要使用分解型工艺程序图。分解型工艺程序图将一个主要程序分解成几个分程序去分别处理,通常将主要程序置于最右边,其余的依其重要性从右至左依次排列。例如,图4-4所示的电拖车检查及维修的工艺程序图就是一个分解型工艺程序图的例子。
在工序图的绘制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工序反复出现几次的情况,这时可以使用图4-5所示的形式来记录。图4-5是一个循环型工艺程序图的例子,其中的工序循环出现了三次。循环型工艺程序图适用于一个工序或部分工序在不同的时间内重复进行的情况,可以方便地展示出生产周期和循环次数。在图4-5中,每个循环中的工序都按顺序进行,并在循环结束后连接到下一个工序上,以表示整个工艺流程的完整性。
4.复合型
复合型工艺程序图是指产品的加工工艺在某处出现了分支,然后再汇合的情况。当产品的加工工艺需要经过不同的路径或分支才能最终完成时,就需要使用复合型工艺程序图来描述这种复杂的工艺流程。这种工艺程序图既包括直列型工艺程序图的线性结构,又包括分解型工艺程序图的分支结构。
例如,钢材经过多次反复压延和检验后,需要进行打包等待上市,这个工艺程序可以表示为图4-6所示的复合型结构。在这个复合型工艺程序图中,钢材经过多个工序处理后,分成两个分支进行处理,一个分支进行打包,另一个分支进行其他的处理。最后,这两个分支再次汇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工艺流程。
复合型工艺程序图的特点是具有分支和合流的结构,可以清晰地表示出产品加工过程的不同路径和处理过程。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产品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多个路径或分支才能最终完成的情况。
三、工艺程序分析的步骤
工艺程序分析步骤如表4-7所示。
四、工艺程序分析的应用
例1.
例4-1某开关转子由轴、模压塑料体和停挡组成,其结构如图4-7所示,加工工艺如表4-8所示,绘出开关转子的工艺程序图。
根据表4-8的加工工艺,绘出开关转子工艺程序,如图4-8所示。图中,O中的数字表示加工的序号,口中的数字表示检验的序号,O和口左边的数字表示该工序的单件工时定额。(单位:h )。
例2.
例4-2生产如图4-9所示的一个传动轴组件,该组件由轴、齿轮、套筒、键四种零件所组成,各零件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绘出该组件的工序程序图。
例3.
第三节 流程程序分析
一、流程程序分析概逑
1.流程程序分析的概念
流程程序分析是程序分析中最为基本、重要的技术之一。它以制造产品或零件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将加工工艺划分为五种状态,即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储存,并详细记录每个状态的过程。该分析技术着重于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尤其适用于探究搬运、储存、等待等隐藏成本浪费的情况。
2.流程程序分析的特点
流程程序分析的特点如下:
-
针对性:流程程序分析是对某一产品或某个主要零件加工制造全过程所进行的单独分析和研究,因此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
详细性:相比于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更加详细,记录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工序、时间定额和移动距离,能够提供更为细致的数据支持。
-
全面性:流程程序分析除了分析“加工”、“检查”工序外,还要分析“搬运”、“等待”和“储存”工序,是对产品或零件加工制造全过程中加工、检查、储存、等待和搬运所进行的全面分析。
-
实用性:流程程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实用性,能够为制定改进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
可比性:由于流程程序分析记录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工序、时间定额和移动距离等信息,因此可以对不同产品或零件的生产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
-
可追溯性:流程程序分析的结果能够清晰地展示产品加工制造的每个环节,包括每个状态的过程、工作量和时间成本等关键信息,因此具有可追溯性,能够帮助研究者找出潜在的问题和瓶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制造过程。
3.流程程序分析的作用
流程程序分析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了解制造全过程:流程程序分析可以让研究者进一步了解产品或零件的制造全过程,包括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储存等五种状态,为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打下基础。
-
制订生产计划:通过流程程序分析可以获得生产流程、设备、方法、时间等方面的资料,以便制订恰当的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提供基础数据:流程程序分析可以为设施的优化布置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布局生产设施。
-
制定改进方案:流程程序分析的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制定改进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帮助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作业分析的基础:流程程序分析是进行作业分析、动作分析之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是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分析方法,可以为后续的作业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4.流程程序分析的工具
流程程序图。
二、流程程序分析的种类
流程程序分析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
-
材料和产品流程程序分析(物料型):该类型的流程程序分析主要用于记录生产过程中材料、零件、部件等被处理、被加工的全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加工过程,以及中间的各种控制、检验、运输等环节。物料型流程程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人员流程程序分析(人流型):该类型的流程程序分析主要用于记录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一连串活动,包括工作人员的动作、时间、空间和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等。人流型流程程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人工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以上两种流程程序分析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全面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人员流程,从而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达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三、流程程序图
- 流程程序图的特点。它与工艺程序图相似,但增加了“搬运”“储存”和“等待”三种符号。
- 流程程序图的组成。它主要由表头、图形和统计三大部分组成。表头部分主要有工作名称、工作部级、工作方法(现行还是改进)、编号、开始状态、结束状态、研究者、审核者、日期等。
- 流程程序图的形式。其标准格式如图4-13、图4-14所示。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使用预先设计好的流程程序图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重新设计图表。如果采用手绘方式记录,则记录方式与工艺程序图相似,不同之处是:由于是对某一零件进行的单独分析,因此,一般无分支,内容比工艺程序图多了搬运、等待和储存工序。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工作范围和工作地布置对流程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分析研究,最好绘制出工作范围简图或设施布置简图。
四、流程程序分析步骤
流程程序分析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其步骤通常包括以下七个:
-
现场调查: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各个工序的具体情况,包括人员、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的信息。
-
绘制工序流程图: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绘制出整个生产流程的工序流程图,以便更好地了解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和作用。
-
测定并记录各工序中的必要项目: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中的必要项目进行测定和记录,例如加工时间、等待时间、搬运时间等,以便后续分析和改善。
-
整理分析结果:根据测定和记录的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
-
制定改善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包括流程优化、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改善方案的实施和评价:将制定的改善方案实施到生产过程中,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以便确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使改善方案标准化:对改善方案进行总结和归纳,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以便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应用和推广。
这些步骤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流程程序分析的一个完整过程,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优势。
五、流程程序分析的应用
(一)材料或产品流程程序分析
例1.
例4-4︰根据表4-9给定的套筒加工工艺路线和图4-15所示的套筒结构简图,绘出用 50mm的棒料加工成套筒的流程程序图。
1.绘出流程程序图
根据给定的工艺路线,绘出如50mm棒料加工成套筒的流程程序,如图4-16左列图形所示,改善后的流程程序如图4-16右列图形所示。
2.改善效果的评价
通过改善,取消了原来的等待工序,使生产周期从原来的2.28h减少为2.08h,缩短了0.2h。
例2.
1.现状描述
2.绘制出流程程序图
3.制定改善方案
4.绘制出改进后的流程程序图
例3.
1. 现场调查
2. 测定并记录各工序中的必要项目
3. 制定改善方案
4. 改善方案的实施和评价
例5.
1. 提出改善理由
2. 现状调查
3. 制定改善方案
4. 评价改善效果
5. 改善方案的标准化
(二)作业人员流程程序分析
例1.
1. 问题提出
2. 解决方案
改进后的前底板总成工位10作业流程图如图4-29所示。
3. 改进效果
第四节 布置和经路分析
一、布置和经路分析概述
1.布置和经路分析的概念
布置和经路分析是指以作业现场为分析对象,对产品、零件的现场布置或作业者的移动路线进行的分析。
2.布置和经路分析的特征
1)重点对“搬运”和“移动”的路线进行分析,常与流程程序图配合使用,以达到缩短搬运距离和改变不合理流向的目的。
2)通过流程程序图,可以了解产品的搬运距离或工人的移动距离,但产品或工人在现场的具体流经线路并不清楚,通过布置和经路分析可以更详细地了解产品或工人在现场的实际流通线路或移动线路。
3.布置和经路分析的目的
便于对产品、零件或人与物的移动路线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设施布置,改变不合理的流向,减少移动距离,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二、布置和经路分析的种类
布置和经路分析可以分为线路图和线图两种。
1.线路图
线路图是一种用于描绘工厂或车间平面布置图的工具,用于展示机器、工作台、运行路线等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实际流通线路。绘制线路图的步骤主要包括:
-
按比例绘制工作地的平面布置图:首先,需要准确地绘制出工作地的平面布置图,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这个平面布置图应该展示出机器的位置、工作台的位置以及货物的存储仓位。
-
标示符号:使用规定的符号标示流程程序图中表示加工、检查、搬运、储存等的工序,并用线条将这些符号连接起来,以反映实际的运输路线。
-
线条避让:在线路图的绘制中,需要注意在线与线的交叉处使用半圆形线避开。这样可以使线路图更加清晰易懂。
-
区分制品数量:对于制品数量较多的情况,可以采用实线、虚线、点画线或不同颜色的线条将其区别开来。这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不同的运输路线。
-
空间图的使用:如果需要表示产品或零件的立体移动,应使用空间图。线路图的绘制必须注意这一点。
绘制线路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产品或工人在现场的实际流通线路,以便进行设施布置的优化,改变不合理的流向并减少移动距离,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线图
线图是一种按照比例绘制的平面布局图模型,其主要作用是用线条表示和度量工人或物料在一系列活动中实际移动的路线。具体绘制过程如下:
-
原始准备:首先,需要找到一块画有方格的软质木板或图样,接着将与所研究的对象相关的机器、工作台、库房、各工作点以及可能影响移动线路的门、柱隔墙等均按照一定的比例剪成硬纸片,并使用图钉按照实际位置钉于软质木板或图样上。
-
制图过程:使用一段长线从图钉钉子起点开始,也就是从第一道工序开始,按照实际加工顺序依次绕过各点,直至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为止。这里的线条会经过所涉及的各点,反映了实际移动的路线。
-
测量与扩大:测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扩大,这样就可以较准确地测量出该产品或该零件的实际移动距离。如果同一工作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的产品或零件在移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区别表示。如果区域内有更多的线条,说明该区域的活动更加频繁。
绘制线图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流程,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整个制造过程,从而实现流程优化,提高制造效率。图4-31、图4-32所示为线图的结构形式
三、布置和经路分析的工具
布置和经路分析的工具仍然是“5W1H”以及“ECRS四原则”。在进行具体分析时,可参考表4-15的内容来辅助思考。
四、布置和经路分析的应用
例1.
1. 现状调查
2. 现行布置存在的问题
得到改善方案:
3. 改进效果
例2.
1. 现状调查
2. 统计分析
3. 现行布置存在的问题
4. 提出改进方案
5. 改进效果
例3.
1. 现状调查
2. 统计分析
3. 现行布置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管理事务分析
除了程序分析和作业分析,我们每天还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和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包括生产计划、现场控制、质量管理、新产品设计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它们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一、管理事务分析概述
1.管理事务分析的概念
管理事务分析是一种以业务处理、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管理业务流程进行调查分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流程的分析方法。
2.管理事务分析的目的
管理事务分析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使管理流程科学化:通过对现有的管理流程进行调查、分析和改善,发现其中不合理、不经济、不增值的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的流程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适应不同的市场发展和变化。
- 使管理作业标准化:通过调查和分析,详细了解和明确作业人员的作业内容,制定相应的作业规程,使管理作业标准化,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使管理作业自动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原来手工记录、统计和报表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内联网进行传输,人员只需打开计算机,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管理作业,进而完成工作任务。
- 实现无纸化办公并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信息技术,让管理流程更好地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得处理文档成为一种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方式;同时,通过实现信息共享,使得员工可以分享在管理流程中获得的信息资源,提高工作的协作性和效率。
3.管理事务分析的特点
管理事务分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以信息传达为主要目的:管理事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信息的准确性、清晰性和传达方式等因素。
-
涉及多个工作人员和工作岗位:管理事务分析可能涉及到多个工作人员和多个工作岗位,因此需要协调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
协调能力非常重要:在管理事务分析中,作业人员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能力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信息必须准确可靠:管理事务分析所包含的信息必须准确可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管理事务分析工具
管理事务流程图是管理事务分析的工具。在管理事务流程图中,用表4-18所示的符号将管理事务所涉及的内容形象化地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找改善点。
三、管理事务流程图
管理事务流程图多采用泳道图表示,如图4-41所示。
流程图由表头和图形组成。表头部分包括流程名称和流程的企业标准代码,如图4-42所示。
图形部分包括参与流程活动的部门或岗位的名称,如图4-43所示。图形部分还包括流程活动传递过程的分析。
管理事务分析的方法与流程程序的分析方法相同,按由总体到局部的方法进行分析。
四、管理事务流程分析步骤
管理事务流程分析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六个步骤:
-
现场调查:这一步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获取信息资料,寻找问题和瓶颈的关键点。可以调阅相关文档、记录员工的工作过程和现场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
-
绘制管理事务流程图:在掌握现场情况的基础上,需要将整个流程进行图示化,并将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职责、流程细节等内容进行清晰、全面的表述。
-
整理分析结果、查找现行方案存在的问题:这一步是为了将流程图上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进行逐一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关键流程环节,挖掘现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通过分析结果找到问题的原因、出现的原因等。
-
制定改善方案:基于问题和瓶颈的分析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改善方案,明确改善方案的目标、范围、实现措施和实施要求等。
-
改善方案的实施和评价:在实施改善方案时,需要对方案的实施进展进行跟踪和评价,确保方案的实施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和备份工作,以便后续的查询和评价。
-
使改善方案标准化:在确保改善方案已经有效实施和优化流程后,需要把改善方案进行标准化和优化。这样,才能使流程更加规范化、机制更加有效,达到提
五、管理事务流程分析的应用
例1.
1. 调查研究
2. 现行方案存在的问题
3. 制定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