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react

news2024/9/24 17:21:20

React 中 keys 的作用是什么?

KeysReact 用于追踪哪些列表中元素被修改、被添加或者被移除的辅助标识

  •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某个元素的 key 在其同级元素中具有唯一性。在 React Diff 算法中React 会借助元素的 Key 值来判断该元素是新近创建的还是被移动而来的元素,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元素重渲染。此外,React 还需要借助 Key 值来判断元素与本地状态的关联关系,因此我们绝不可忽视转换函数中 Key 的重要性

----------@----------

传入 setState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的作用是什么?

该函数会在 setState 函数调用完成并且组件开始重渲染的时候被调用,我们可以用该函数来监听渲染是否完成:

this.setState(
  { username: 'tylermcginnis33' },
  () => console.log('setState has finished and the component has re-rendered.')
)
this.setState((prevState, props) => {
  return {
    streak: prevState.streak + props.count
  }
})

----------@----------

React 中 refs 的作用是什么

  • RefsReact 提供给我们的安全访问 DOM元素或者某个组件实例的句柄
  • 可以为元素添加ref属性然后在回调函数中接受该元素在 DOM 树中的句柄,该值会作为回调函数的第一个参数返回

----------@----------

在生命周期中的哪一步你应该发起 AJAX 请求

我们应当将AJAX 请求放到 componentDidMount 函数中执行,主要原因有下

  • React 下一代调和算法 Fiber 会通过开始或停止渲染的方式优化应用性能,其会影响到 componentWillMount 的触发次数。对于 componentWillMount 这个生命周期函数的调用次数会变得不确定,React 可能会多次频繁调用 componentWillMount。如果我们将 AJAX 请求放到 componentWillMount 函数中,那么显而易见其会被触发多次,自然也就不是好的选择。
  • 如果我们将AJAX 请求放置在生命周期的其他函数中,我们并不能保证请求仅在组件挂载完毕后才会要求响应。如果我们的数据请求在组件挂载之前就完成,并且调用了setState函数将数据添加到组件状态中,对于未挂载的组件则会报错。而在 componentDidMount 函数中进行 AJAX 请求则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

shouldComponentUpdate 的作用

shouldComponentUpdate 允许我们手动地判断是否要进行组件更新,根据组件的应用场景设置函数的合理返回值能够帮我们避免不必要的更新

----------@----------

如何告诉 React 它应该编译生产环境版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 WebpackDefinePlugin 方法来将 NODE_ENV 变量值设置为 production。编译版本中 React会忽略 propType 验证以及其他的告警信息,同时还会降低代码库的大小,React 使用了 Uglify 插件来移除生产环境下不必要的注释等信息

----------@----------

概述下 React 中的事件处理逻辑

  • 抹平浏览器差异,实现更好的跨平台。
  • 避免垃圾回收,React 引入事件池,在事件池中获取或释放事件对象,避免频繁地去创建和销毁。
  • 方便事件统一管理和事务机制。

为了解决跨浏览器兼容性问题,React 会将浏览器原生事件(Browser Native Event)封装为合成事件(SyntheticEvent)传入设置的事件处理器中。这里的合成事件提供了与原生事件相同的接口,不过它们屏蔽了底层浏览器的细节差异,保证了行为的一致性。另外有意思的是,React 并没有直接将事件附着到子元素上,而是以单一事件监听器的方式将所有的事件发送到顶层进行处理。这样 React 在更新 DOM 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如何去处理附着在 DOM 上的事件监听器,最终达到优化性能的目的

----------@----------

createElement 与 cloneElement 的区别是什么

createElement 函数是 JSX 编译之后使用的创建 React Element 的函数,而 cloneElement 则是用于复制某个元素并传入新的 Props

----------@----------

redux中间件

中间件提供第三方插件的模式,自定义拦截 action -> reducer 的过程。变为 action -> middlewares -> reducer。这种机制可以让我们改变数据流,实现如异步actionaction 过滤,日志输出,异常报告等功能

  • redux-logger:提供日志输出
  • redux-thunk:处理异步操作
  • redux-promise:处理异步操作,actionCreator的返回值是promise

----------@----------

redux有什么缺点

  • 一个组件所需要的数据,必须由父组件传过来,而不能像flux中直接从store取。
  • 当一个组件相关数据更新时,即使父组件不需要用到这个组件,父组件还是会重新render,可能会有效率影响,或者需要写复杂的shouldComponentUpdate进行判断。

----------@----------

react组件的划分业务组件技术组件?

  • 根据组件的职责通常把组件分为UI组件和容器组件。
  • UI 组件负责 UI 的呈现,容器组件负责管理数据和逻辑。
  • 两者通过React-Redux 提供connect方法联系起来

----------@----------

react旧版生命周期函数

初始化阶段

  • getDefaultProps:获取实例的默认属性
  • getInitialState:获取每个实例的初始化状态
  • componentWillMount:组件即将被装载、渲染到页面上
  • render:组件在这里生成虚拟的DOM节点
  • componentDidMount:组件真正在被装载之后

运行中状态

  •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组件将要接收到属性的时候调用
  • shouldComponentUpdate:组件接受到新属性或者新状态的时候(可以返回false,接收数据后不更新,阻止render调用,后面的函数不会被继续执行了)
  • componentWillUpdate:组件即将更新不能修改属性和状态
  • render:组件重新描绘
  • componentDidUpdate:组件已经更新

销毁阶段

  • componentWillUnmount:组件即将销毁

----------@----------

新版生命周期

在新版本中,React 官方对生命周期有了新的 变动建议:

  • 使用getDerivedStateFromProps替换componentWillMount;
  • 使用getSnapshotBeforeUpdate替换componentWillUpdate;
  • 避免使用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其实该变动的原因,正是由于上述提到的 Fiber。首先,从上面我们知道 React 可以分成 reconciliationcommit两个阶段,对应的生命周期如下:

reconciliation

  • componentWillMount
  •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 shouldComponentUpdate
  • componentWillUpdate

commit

  • componentDidMount
  • componentDidUpdate
  • componentWillUnmount

Fiber 中,reconciliation 阶段进行了任务分割,涉及到 暂停 和 重启,因此可能会导致 reconciliation 中的生命周期函数在一次更新渲染循环中被 多次调用 的情况,产生一些意外错误

新版的建议生命周期如下:

class 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替换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
  // 初始化和 update 时被调用
  // 静态函数,无法使用 this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nextProps, prevState) {}

  // 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组件
  // 可以用于组件性能优化
  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

  // 组件被挂载后触发
  componentDidMount() {}

  // 替换 componentWillUpdate
  // 可以在更新之前获取最新 dom 数据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

  // 组件更新后调用
  componentDidUpdate() {}

  // 组件即将销毁
  componentWillUnmount() {}

  // 组件已销毁
  componentDidUnMount() {}
}

使用建议:

  • constructor初始化 state
  • componentDidMount中进行事件监听,并在componentWillUnmount中解绑事件;
  • componentDidMount中进行数据的请求,而不是在componentWillMount
  • 需要根据 props 更新 state 时,使用getDerivedStateFromProps(nextProps, prevState)
    • 旧 props 需要自己存储,以便比较;
public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nextProps, prevState) {
    // 当新 props 中的 data 发生变化时,同步更新到 state 上
    if (nextProps.data !== prevState.data) {
        return {
            data: nextProps.data
        }
    } else {
        return null1
    }
}

可以在componentDidUpdate监听 props 或者 state 的变化,例如: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
    // 当 id 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数据
    if (this.props.id !== prevProps.id) {
        this.fetchData(this.props.id);
    }
}
  • 在componentDidUpdate使用setState时,必须加条件,否则将进入死循环;
  • getSnapshotBefore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可以在更新之前获取最新的渲染数据,它的调用是在 render 之后, update 之前;
  • shouldComponentUpdate: 默认每次调用setState,一定会最终走到 diff 阶段,但可以通过shouldComponentUpdate的生命钩子返回false来直接阻止后面的逻辑执行,通常是用于做条件渲染,优化渲染的性能。

----------@----------

react性能优化是哪个周期函数

shouldComponentUpdate 这个方法用来判断是否需要调用render方法重新描绘dom。因为dom的描绘非常消耗性能,如果我们能在shouldComponentUpdate方法中能够写出更优化的dom diff算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性能

----------@----------

为什么虚拟dom会提高性能

虚拟dom相当于在js和真实dom中间加了一个缓存,利用dom diff算法避免了没有必要的dom操作,从而提高性能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 JavaScript 对象结构表示 DOM 树的结构;然后用这个树构建一个真正的 DOM 树,插到文档当中
  • 当状态变更的时候,重新构造一棵新的对象树。然后用新的树和旧的树进行比较,记录两棵树差异
  • 把2所记录的差异应用到步骤1所构建的真正的DOM树上,视图就更新

虚拟DOM一定会提高性能吗?

很多人认为虚拟DOM一定会提高性能,一定会更快,其实这个说法有点片面,因为虚拟DOM虽然会减少DOM操作,但也无法避免DOM操作

  • 它的优势是在于diff算法和批量处理策略,将所有的DOM操作搜集起来,一次性去改变真实的DOM,但在首次渲染上,虚拟DOM会多了一层计算,消耗一些性能,所以有可能会比html渲染的要慢
  • 注意,虚拟DOM实际上是给我们找了一条最短,最近的路径,并不是说比DOM操作的更快,而是路径最简单

----------@----------

diff算法?

  • 把树形结构按照层级分解,只比较同级元素。
  • 给列表结构的每个单元添加唯一的key属性,方便比较。
  • React 只会匹配相同 classcomponent(这里面的class指的是组件的名字)
  • 合并操作,调用 componentsetState 方法的时候, React 将其标记为 - dirty.到每一个事件循环结束, React 检查所有标记 dirtycomponent重新绘制.
  • 选择性子树渲染。开发人员可以重写shouldComponentUpdate提高diff的性能

----------@----------

react性能优化方案

  • 重写shouldComponentUpdate来避免不必要的dom操作
  • 使用 production 版本的react.js
  • 使用key来帮助React识别列表中所有子组件的最小变化

----------@----------

简述flux 思想

Flux 的最大特点,就是数据的"单向流动"。

  • 用户访问 View
  • View发出用户的 Action
  • Dispatcher 收到Action,要求 Store 进行相应的更新
  • Store 更新后,发出一个"change"事件
  • View 收到"change"事件后,更新页面

----------@----------

说说你用react有什么坑点?

1. JSX做表达式判断时候,需要强转为boolean类型

如果不使用 !!b 进行强转数据类型,会在页面里面输出 0

render() {
  const b = 0;
  return <div>
    {
      !!b && <div>这是一段文本</div>
    }
  </div>
}

2. 尽量不要在 componentWillReviceProps 里使用 setState,如果一定要使用,那么需要判断结束条件,不然会出现无限重渲染,导致页面崩溃

3. 给组件添加ref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匿名函数,因为当组件更新的时候,匿名函数会被当做新的prop处理,让ref属性接受到新函数的时候,react内部会先清空ref,也就是会以null为回调参数先执行一次ref这个props,然后在以该组件的实例执行一次ref,所以用匿名函数做ref的时候,有的时候去ref赋值后的属性会取到null

4. 遍历子节点的时候,不要用 index 作为组件的 key 进行传入

----------@----------

我现在有一个button,要用react在上面绑定点击事件,要怎么做?

class Demo {
  render() {
    return <button onClick={(e) => {
      alert('我点击了按钮')
    }}>
      按钮
    </button>
  }
}

你觉得你这样设置点击事件会有什么问题吗?

由于onClick使用的是匿名函数,所有每次重渲染的时候,会把该onClick当做一个新的prop来处理,会将内部缓存的onClick事件进行重新赋值,所以相对直接使用函数来说,可能有一点的性能下降

修改

class Demo {

  onClick = (e) => {
    alert('我点击了按钮')
  }

  render() {
    return <button onClick={this.onClick}>
      按钮
    </button>
  }

----------@----------

react 的虚拟dom是怎么实现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使用Virturl DOM,因为操作真实DOM的耗费的性能代价太高,所以react内部使用js实现了一套dom结构,在每次操作在和真实dom之前,使用实现好的diff算法,对虚拟dom进行比较,递归找出有变化的dom节点,然后对其进行更新操作。为了实现虚拟DOM,我们需要把每一种节点类型抽象成对象,每一种节点类型有自己的属性,也就是prop,每次进行diff的时候,react会先比较该节点类型,假如节点类型不一样,那么react会直接删除该节点,然后直接创建新的节点插入到其中,假如节点类型一样,那么会比较prop是否有更新,假如有prop不一样,那么react会判定该节点有更新,那么重渲染该节点,然后在对其子节点进行比较,一层一层往下,直到没有子节点

----------@----------

react 的渲染过程中,兄弟节点之间是怎么处理的?也就是key值不一样的时候

通常我们输出节点的时候都是map一个数组然后返回一个ReactNode,为了方便react内部进行优化,我们必须给每一个reactNode添加key,这个key prop在设计值处不是给开发者用的,而是给react用的,大概的作用就是给每一个reactNode添加一个身份标识,方便react进行识别,在重渲染过程中,如果key一样,若组件属性有所变化,则react只更新组件对应的属性;没有变化则不更新,如果key不一样,则react先销毁该组件,然后重新创建该组件

----------@----------

介绍一下react

  1. 以前我们没有jquery的时候,我们大概的流程是从后端通过ajax获取到数据然后使用jquery生成dom结果然后更新到页面当中,但是随着业务发展,我们的项目可能会越来越复杂,我们每次请求到数据,或则数据有更改的时候,我们又需要重新组装一次dom结构,然后更新页面,这样我们手动同步dom和数据的成本就越来越高,而且频繁的操作dom,也使我我们页面的性能慢慢的降低。
  2. 这个时候mvvm出现了,mvvm的双向数据绑定可以让我们在数据修改的同时同步dom的更新,dom的更新也可以直接同步我们数据的更改,这个特定可以大大降低我们手动去维护dom更新的成本,mvvm为react的特性之一,虽然react属于单项数据流,需要我们手动实现双向数据绑定。
  3. 有了mvvm还不够,因为如果每次有数据做了更改,然后我们都全量更新dom结构的话,也没办法解决我们频繁操作dom结构(降低了页面性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act内部实现了一套虚拟dom结构,也就是用js实现的一套dom结构,他的作用是讲真实dom在js中做一套缓存,每次有数据更改的时候,react内部先使用算法,也就是鼎鼎有名的diff算法对dom结构进行对比,找到那些我们需要新增、更新、删除的dom节点,然后一次性对真实DOM进行更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操作dom的次数。 那么diff算法是怎么运作的呢,首先,diff针对类型不同的节点,会直接判定原来节点需要卸载并且用新的节点来装载卸载的节点的位置;针对于节点类型相同的节点,会对比这个节点的所有属性,如果节点的所有属性相同,那么判定这个节点不需要更新,如果节点属性不相同,那么会判定这个节点需要更新,react会更新并重渲染这个节点。
  4. react设计之初是主要负责UI层的渲染,虽然每个组件有自己的state,state表示组件的状态,当状态需要变化的时候,需要使用setState更新我们的组件,但是,我们想通过一个组件重渲染它的兄弟组件,我们就需要将组件的状态提升到父组件当中,让父组件的状态来控制这两个组件的重渲染,当我们组件的层次越来越深的时候,状态需要一直往下传,无疑加大了我们代码的复杂度,我们需要一个状态管理中心,来帮我们管理我们状态state。
  5. 这个时候,redux出现了,我们可以将所有的state交给redux去管理,当我们的某一个state有变化的时候,依赖到这个state的组件就会进行一次重渲染,这样就解决了我们的我们需要一直把state往下传的问题。redux有action、reducer的概念,action为唯一修改state的来源,reducer为唯一确定state如何变化的入口,这使得redux的数据流非常规范,同时也暴露出了redux代码的复杂,本来那么简单的功能,却需要完成那么多的代码。
  6. 后来,社区就出现了另外一套解决方案,也就是mobx,它推崇代码简约易懂,只需要定义一个可观测的对象,然后哪个组价使用到这个可观测的对象,并且这个对象的数据有更改,那么这个组件就会重渲染,而且mobx内部也做好了是否重渲染组件的生命周期shouldUpdateComponent,不建议开发者进行更改,这使得我们使用mobx开发项目的时候可以简单快速的完成很多功能,连redux的作者也推荐使用mobx进行项目开发。但是,随着项目的不断变大,mobx也不断暴露出了它的缺点,就是数据流太随意,出了bug之后不好追溯数据的流向,这个缺点正好体现出了redux的优点所在,所以针对于小项目来说,社区推荐使用mobx,对大项目推荐使用redux

----------@----------

React怎么做数据的检查和变化

Model改变之后(可能是调用了setState),触发了virtual dom的更新,再用diff算法来把virtual DOM比较real DOM,看看是哪个dom节点更新了,再渲染real dom

----------@----------

react-router里的<Link>标签和<a>标签有什么区别

对比<a>,Link组件避免了不必要的重渲染

----------@----------

connect原理

  • 首先connect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Provider组件:
  • 在原应用组件上包裹一层,使原来整个应用成为Provider的子组件 接收Reduxstore作为props,通过context对象传递给子孙组件上的connect

connect做了些什么。它真正连接 ReduxReact,它包在我们的容器组件的外一层,它接收上面 Provider 提供的 store 里面的statedispatch,传给一个构造函数,返回一个对象,以属性形式传给我们的容器组件

  • connect是一个高阶函数,首先传入mapStateToPropsmapDispatchToProps,然后返回一个生产Component的函数(wrapWithConnect),然后再将真正的Component作为参数传入wrapWithConnect,这样就生产出一个经过包裹的Connect组件,

该组件具有如下特点

  • 通过props.store获取祖先Componentstore props包括statePropsdispatchPropsparentProps,合并在一起得到nextState,作为props传给真正的Component componentDidMount时,添加事件this.store.subscribe(this.handleChange),实现页面交互
  • shouldComponentUpdate时判断是否有避免进行渲染,提升页面性能,并得到nextState componentWillUnmount时移除注册的事件this.handleChange

由于connect的源码过长,我们只看主要逻辑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onnect(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ergeProps, options = {}) {
  return function wrapWithConnect(WrappedComponent) {
    class Connect extends 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context) {
        // 从祖先Component处获得store
        this.store = props.store || context.store
        this.stateProps = computeStateProps(this.store, props)
        this.dispatchProps = computeDispatchProps(this.store, props)
        this.state = { storeState: null }
        // 对stateProps、dispatchProps、parentProps进行合并
        this.updateState()
      }
      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
        // 进行判断,当数据发生改变时,Component重新渲染
        if (propsChanged || mapStateProducedChange || dispatchPropsChanged) {
          this.updateState(nextProps)
            return true
          }
        }
        componentDidMount() {
          // 改变Component的state
          this.store.subscribe(() = {
            this.setState({
              storeState: this.store.getState()
            })
          })
        }
        render() {
          // 生成包裹组件Connect
          return (
            <WrappedComponent {...this.nextState} />
          )
        }
      }
      Connect.contextTypes = {
        store: storeShape
      }
      return Connect;
    }
  }

----------@----------

Redux实现原理解析

为什么要用redux

React中,数据在组件中是单向流动的,数据从一个方向父组件流向子组件(通过props),所以,两个非父子组件之间通信就相对麻烦,redux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state里面的数据问题

Redux设计理念

Redux是将整个应用状态存储到一个地方上称为store,里面保存着一个状态树store tree,组件可以派发(dispatch)行为(action)给store,而不是直接通知其他组件,组件内部通过订阅store中的状态state来刷新自己的视图

Redux三大原则

  • 唯一数据源

整个应用的state都被存储到一个状态树里面,并且这个状态树,只存在于唯一的store中

  • 保持只读状态

state是只读的,唯一改变state的方法就是触发actionaction是一个用于描述以发生时间的普通对象

  • 数据改变只能通过纯函数来执行

使用纯函数来执行修改,为了描述action如何改变state的,你需要编写reducers

Redux源码

let createStore = (reducer) => {
    let state;
    //获取状态对象
    //存放所有的监听函数
    let listeners = [];
    let getState = () => state;
    //提供一个方法供外部调用派发action
    let dispath = (action) => {
        //调用管理员reducer得到新的state
        state = reducer(state, action);
        //执行所有的监听函数
        listeners.forEach((l) => l())
    }
    //订阅状态变化事件,当状态改变发生之后执行监听函数
    let subscribe = (listener) => {
        listeners.push(listener);
    }
    dispath();
    return {
        getState,
        dispath,
        subscribe
    }
}
let combineReducers=(renducers)=>{
    //传入一个renducers管理组,返回的是一个renducer
    return function(state={},action={}){
        let newState={};
        for(var attr in renducers){
            newState[attr]=renducers[attr](state[attr],action)

        }
        return newState;
    }
}
export {createStore,combineReducers};

----------@----------

pureComponent和FunctionComponent区别

PureComponentComponent完全相同,但是在shouldComponentUpdate实现中,PureComponent使用了propsstate的浅比较。主要作用是用来提高某些特定场景的性能

----------@----------

react hooks,它带来了那些便利

  • 代码逻辑聚合,逻辑复用
  • HOC嵌套地狱
  • 代替class

React 中通常使用 类定义 或者 函数定义 创建组件:

在类定义中,我们可以使用到许多 React 特性,例如 state、 各种组件生命周期钩子等,但是在函数定义中,我们却无能为力,因此 React 16.8 版本推出了一个新功能 (React Hooks),通过它,可以更好的在函数定义组件中使用 React 特性。

好处:

  1. 跨组件复用: 其实 render props / HOC 也是为了复用,相比于它们,Hooks 作为官方的底层 API,最为轻量,而且改造成本小,不会影响原来的组件层次结构和传说中的嵌套地狱;

  2. 类定义更为复杂

  • 不同的生命周期会使逻辑变得分散且混乱,不易维护和管理;

  • 时刻需要关注this的指向问题;

  • 代码复用代价高,高阶组件的使用经常会使整个组件树变得臃肿;

  1. 状态与UI隔离: 正是由于 Hooks 的特性,状态逻辑会变成更小的粒度,并且极容易被抽象成一个自定义 Hooks,组件中的状态和 UI 变得更为清晰和隔离。

注意:

  • 避免在 循环/条件判断/嵌套函数 中调用 hooks,保证调用顺序的稳定;
  • 只有 函数定义组件 和 hooks 可以调用 hooks,避免在 类组件 或者 普通函数 中调用;
  • 不能在useEffect中使用useState,React 会报错提示;
  • 类组件不会被替换或废弃,不需要强制改造类组件,两种方式能并存;

重要钩子

  1. 状态钩子 (useState): 用于定义组件的 State,其到类定义中this.state的功能;
// useState 只接受一个参数: 初始状态
// 返回的是组件名和更改该组件对应的函数
const [flag, setFlag] = useState(true);
// 修改状态
setFlag(false)

// 上面的代码映射到类定义中:
this.state = {
    flag: true    
}
const flag = this.state.flag
const setFlag = (bool) => {
    this.setState({
        flag: bool,
    })
}
  1. 生命周期钩子 (useEffect):

类定义中有许多生命周期函数,而在 React Hooks 中也提供了一个相应的函数 (useEffect),这里可以看做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DidUpdate和componentWillUnmount的结合。

useEffect(callback, [source])接受两个参数

  • callback: 钩子回调函数;
  • source: 设置触发条件,仅当 source 发生改变时才会触发;
  • useEffect钩子在没有传入[source]参数时,默认在每次 render 时都会优先调用上次保存的回调中返回的函数,后再重新调用回调;
useEffect(() => {
    // 组件挂载后执行事件绑定
    console.log('on')
    addEventListener()

    // 组件 update 时会执行事件解绑
    return () => {
        console.log('off')
        removeEventListener()
    }
}, [source]);


// 每次 source 发生改变时,执行结果(以类定义的生命周期,便于大家理解):
// --- DidMount ---
// 'on'
// --- DidUpdate ---
// 'off'
// 'on'
// --- DidUpdate ---
// 'off'
// 'on'
// --- WillUnmount --- 
// 'off'

通过第二个参数,我们便可模拟出几个常用的生命周期:

  • componentDidMount: 传入[]时,就只会在初始化时调用一次
const useMount = (fn) => useEffect(fn, [])
  • componentWillUnmount: 传入[],回调中的返回的函数也只会被最终执行一次
const useUnmount = (fn) => useEffect(() => fn, [])
  • mounted: 可以使用 useState 封装成一个高度可复用的 mounted 状态;
const useMounted = () => {
    const [mounted, setMounted] = useState(false);
    useEffect(() => {
        !mounted && setMounted(true);
        return () => setMounted(false);
    }, []);
    return mounted;
}
  • componentDidUpdate: useEffect每次均会执行,其实就是排除了 DidMount 后即可;
const mounted = useMounted() 
useEffect(() => {
    mounted && fn()
})
  1. 其它内置钩子:
  • useContext: 获取 context 对象

  • useReducer: 类似于 Redux 思想的实现,但其并不足以替代 Redux,可以理解成一个组件内部的 redux:

    • 并不是持久化存储,会随着组件被销毁而销毁;
    • 属于组件内部,各个组件是相互隔离的,单纯用它并无法共享数据;
    • 配合useContext`的全局性,可以完成一个轻量级的 Redux;(easy-peasy)
  • useCallback: 缓存回调函数,避免传入的回调每次都是新的函数实例而导致依赖组件重新渲染,具有性能优化的效果;

  • useMemo: 用于缓存传入的 props,避免依赖的组件每次都重新渲染;

  • useRef: 获取组件的真实节点;

  • useLayoutEffect

    • DOM更新同步钩子。用法与useEffect类似,只是区别于执行时间点的不同
    • useEffect属于异步执行,并不会等待 DOM 真正渲染后执行,而useLayoutEffect则会真正渲染后才触发;
    • 可以获取更新后的 state;
  1. 自定义钩子(useXxxxx): 基于 Hooks 可以引用其它 Hooks 这个特性,我们可以编写自定义钩子,如上面的useMounted。又例如,我们需要每个页面自定义标题:
function useTitle(title) {
  useEffect(
    () => {
      document.title = title;
    });
}

// 使用:
function Home() {
    const title = '我是首页'
    useTitle(title)

    return (
        <div>{title}</div>
    )
}

----------@----------

React Portal 有哪些使用场景

  • 在以前, react 中所有的组件都会位于 #app 下,而使用 Portals 提供了一种脱离 #app 的组件
  • 因此 Portals 适合脱离文档流(out of flow) 的组件,特别是 position: absolute 与 position: fixed的组件。比如模态框,通知,警告,goTop 等。

以下是官方一个模态框的示例,可以在以下地址中测试效果

<html>
  <body>
    <div id="app"></div>
    <div id="modal"></div>
    <div id="gotop"></div>
    <div id="alert"></div>
  </body>
</html>
const modalRoo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dal');

class Modal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

  componentDidMount() {
    modalRoot.appendChild(this.el);
  }

  componentWillUnmount() {
    modalRoot.removeChild(this.el);
  }

  render() {
    return ReactDOM.createPortal(
      this.props.children,
      this.el,
    );
  }
}

React Hooks当中的useEffect是如何区分生命周期钩子的

useEffect可以看成是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DidUpdatecomponentWillUnmount三者的结合。useEffect(callback, [source])接收两个参数,调用方式如下

useEffect(() => {
   console.log('mounted');

   return () => {
       console.log('willUnmount');
   }
 }, [source]);

生命周期函数的调用主要是通过第二个参数[source]来进行控制,有如下几种情况:

  • [source]参数不传时,则每次都会优先调用上次保存的函数中返回的那个函数,然后再调用外部那个函数;
  • [source]参数传[]时,则外部的函数只会在初始化时调用一次,返回的那个函数也只会最终在组件卸载时调用一次;
  • [source]参数有值时,则只会监听到数组中的值发生变化后才优先调用返回的那个函数,再调用外部的函数。

----------@----------

react和vue的区别

相同点:

  1. 数据驱动页面,提供响应式的试图组件
  2. 都有virtual DOM,组件化的开发,通过props参数进行父子之间组件传递数据,都实现了webComponents规范
  3. 数据流动单向,都支持服务器的渲染SSR
  4. 都有支持native的方法,react有React native, vue有wexx

不同点:

  1. 数据绑定:Vue实现了双向的数据绑定,react数据流动是单向的
  2. 数据渲染:大规模的数据渲染,react更快
  3. 使用场景:React配合Redux架构适合大规模多人协作复杂项目,Vue适合小快的项目
  4. 开发风格:react推荐做法jsx + inline style把html和css都写在js了

vue是采用webpack +vue-loader单文件组件格式,html, js, css同一个文件

----------@----------

什么是高阶组件(HOC)

  • 高阶组件(Higher Order Componennt)本身其实不是组件,而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收一个元组件作为参数,然后返回一个新的增强组件,高阶组件的出现本身也是为了逻辑复用,举个例子
function withLoginAuth(WrappedComponent) {
  return class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isLogin: false
          };
      }

      async componentDidMount() {
          const isLogin = await getLoginStatus();
          this.setState({ isLogin });
      }

      render() {
        if (this.state.isLogin) {
            return <WrappedComponent {...this.props} />;
        }

        return (<div>您还未登录...</div>);
      }
  }
}

----------@----------

React实现的移动应用中,如果出现卡顿,有哪些可以考虑的优化方案

  • 增加shouldComponentUpdate钩子对新旧props进行比较,如果值相同则阻止更新,避免不必要的渲染,或者使用PureReactComponent替代Component,其内部已经封装了shouldComponentUpdate的浅比较逻辑
  • 对于列表或其他结构相同的节点,为其中的每一项增加唯一key属性,以方便Reactdiff算法中对该节点的复用,减少节点的创建和删除操作
  • render函数中减少类似onClick={() => {doSomething()}}的写法,每次调用render函数时均会创建一个新的函数,即使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会导致节点没必要的重渲染,建议将函数保存在组件的成员对象中,这样只会创建一次
  • 组件的props如果需要经过一系列运算后才能拿到最终结果,则可以考虑使用reselect库对结果进行缓存,如果props值未发生变化,则结果直接从缓存中拿,避免高昂的运算代价
  • webpack-bundle-analyzer分析当前页面的依赖包,是否存在不合理性,如果存在,找到优化点并进行优化

----------@----------

Fiber

React 的核心流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 reconciliation (调度算法,也可称为 render)
    • 更新 stateprops
    • 调用生命周期钩子;
    • 生成 virtual dom
      • 这里应该称为 Fiber Tree 更为符合;
    • 通过新旧 vdom 进行 diff 算法,获取 vdom change
    • 确定是否需要重新渲染
  • commit
    • 如需要,则操作 dom 节点更新

要了解 Fiber,我们首先来看为什么需要它

  • 问题 : 随着应用变得越来越庞大,整个更新渲染的过程开始变得吃力,大量的组件渲染会导致主进程长时间被占用,导致一些动画或高频操作出现卡顿和掉帧的情况。而关键点,便是 同步阻塞。在之前的调度算法中,React 需要实例化每个类组件,生成一颗组件树,使用 同步递归 的方式进行遍历渲染,而这个过程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 暂停和恢复。
  • 解决方案: 解决同步阻塞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异步 与 任务分割。而 React Fiber 便是为了实现任务分割而诞生的
  • 简述
    • React V16 将调度算法进行了重构, 将之前的 stack reconciler 重构成新版的 fiber reconciler,变成了具有链表和指针的 单链表树遍历算法。通过指针映射,每个单元都记录着遍历当下的上一步与下一步,从而使遍历变得可以被暂停和重启
    • 这里我理解为是一种 任务分割调度算法,主要是 将原先同步更新渲染的任务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 小任务单位,根据不同的优先级,将小任务分散到浏览器的空闲时间执行,充分利用主进程的事件循环机制
  • 核心
    • Fiber 这里可以具象为一个 数据结构
class Fiber {
    constructor(instance) {
        this.instance = instance
        // 指向第一个 child 节点
        this.child = child
        // 指向父节点
        this.return = parent
        // 指向第一个兄弟节点
        this.sibling = previous
    }    
}
  • 链表树遍历算法 : 通过 节点保存与映射,便能够随时地进行 停止和重启,这样便能达到实现任务分割的基本前提
    • 首先通过不断遍历子节点,到树末尾;
    • 开始通过 sibling 遍历兄弟节点;
    • return 返回父节点,继续执行2;
    • 直到 root 节点后,跳出遍历;
  • 任务分割 ,React 中的渲染更新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 reconciliation 阶段 : vdom 的数据对比,是个适合拆分的阶段,比如对比一部分树后,先暂停执行个动画调用,待完成后再回来继续比对
    • Commit 阶段 : 将 change list 更新到 dom 上,并不适合拆分,才能保持数据与 UI 的同步。否则可能由于阻塞 UI 更新,而导致数据更新和 UI 不一致的情况
  • 分散执行: 任务分割后,就可以把小任务单元分散到浏览器的空闲期间去排队执行,而实现的关键是两个新API: requestIdleCallbackrequestAnimationFrame
    • 低优先级的任务交给requestIdleCallback处理,这是个浏览器提供的事件循环空闲期的回调函数,需要 pollyfill,而且拥有 deadline 参数,限制执行事件,以继续切分任务;
    • 高优先级的任务交给requestAnimationFrame处理;
// 类似于这样的方式
requestIdleCallback((deadline) => {
    // 当有空闲时间时,我们执行一个组件渲染;
    // 把任务塞到一个个碎片时间中去;
    while ((deadline.timeRemaining() > 0 || deadline.didTimeout) && nextComponent) {
        nextComponent = performWork(nextComponent);
    }
});
  • 优先级策略: 文本框输入 > 本次调度结束需完成的任务 > 动画过渡 > 交互反馈 > 数据更新 > 不会显示但以防将来会显示的任务
  • Fiber 其实可以算是一种编程思想,在其它语言中也有许多应用(Ruby Fiber)。
  • 核心思想是 任务拆分和协同,主动把执行权交给主线程,使主线程有时间空挡处理其他高优先级任务。
  • 当遇到进程阻塞的问题时,任务分割、异步调用 和 缓存策略 是三个显著的解决思路。

----------@----------

setState

在了解setState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 React 一个包装结构: Transaction:

事务 (Transaction)

是 React 中的一个调用结构,用于包装一个方法,结构为: initialize - perform(method) - close。通过事务,可以统一管理一个方法的开始与结束;处于事务流中,表示进程正在执行一些操作

  • setState: React 中用于修改状态,更新视图。它具有以下特点:

异步与同步: setState并不是单纯的异步或同步,这其实与调用时的环境相关:

  • 合成事件生命周期钩子 (除 componentDidUpdate) 中,setState是"异步"的;
    • 原因: 因为在setState的实现中,有一个判断: 当更新策略正在事务流的执行中时,该组件更新会被推入dirtyComponents队列中等待执行;否则,开始执行batchedUpdates队列更新;
      • 在生命周期钩子调用中,更新策略都处于更新之前,组件仍处于事务流中,而componentDidUpdate是在更新之后,此时组件已经不在事务流中了,因此则会同步执行;
      • 在合成事件中,React 是基于 事务流完成的事件委托机制 实现,也是处于事务流中;
    • 问题: 无法在setState后马上从this.state上获取更新后的值。
    • 解决: 如果需要马上同步去获取新值,setState其实是可以传入第二个参数的。setState(updater, callback),在回调中即可获取最新值;
  • 原生事件 和 setTimeout 中,setState是同步的,可以马上获取更新后的值;
    • 原因: 原生事件是浏览器本身的实现,与事务流无关,自然是同步;而setTimeout是放置于定时器线程中延后执行,此时事务流已结束,因此也是同步;
  • 批量更新 : 在 合成事件 和 生命周期钩子 中,setState更新队列时,存储的是 合并状态(Object.assign)。因此前面设置的 key 值会被后面所覆盖,最终只会执行一次更新;
  • 函数式 : 由于 Fiber 及 合并 的问题,官方推荐可以传入 函数 的形式。setState(fn),在fn中返回新的state对象即可,例如this.setState((state, props) => newState);
    • 使用函数式,可以用于避免setState的批量更新的逻辑,传入的函数将会被 顺序调用;

注意事项:

  • setState 合并,在 合成事件 和 生命周期钩子 中多次连续调用会被优化为一次;
  • 当组件已被销毁,如果再次调用setState,React 会报错警告,通常有两种解决办法
    • 将数据挂载到外部,通过 props 传入,如放到 Redux 或 父级中;
    • 在组件内部维护一个状态量 (isUnmounted),componentWillUnmount中标记为 true,在setState前进行判断;

----------@----------

HOC(高阶组件)

HOC(Higher Order Componennt) 是在 React 机制下社区形成的一种组件模式,在很多第三方开源库中表现强大。

简述:

  • 高阶组件不是组件,是 增强函数,可以输入一个元组件,返回出一个新的增强组件;
  • 高阶组件的主要作用是 代码复用,操作 状态和参数;

用法:

  • 属性代理 (Props Proxy): 返回出一个组件,它基于被包裹组件进行 功能增强;
  1. 默认参数: 可以为组件包裹一层默认参数;
function proxyHoc(Comp) {
    return class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const newProps = {
                name: 'tayde',
                age: 1,
            }
            return <Comp {...this.props} {...newProps} />
        }
    }
}
  1. 提取状态: 可以通过 props 将被包裹组件中的 state 依赖外层,例如用于转换受控组件:
function withOnChange(Comp) {
    return class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name: '',
            }
        }
        onChangeName = () => {
            this.setState({
                name: 'dongdong',
            })
        }
        render() {
            const newProps = {
                value: this.state.name,
                onChange: this.onChangeName,
            }
            return <Comp {...this.props} {...newProps} />
        }
    }
}

使用姿势如下,这样就能非常快速的将一个 Input 组件转化成受控组件。

const NameInput = props => (<input name="name" {...props} />)
export default withOnChange(NameInput)

包裹组件: 可以为被包裹元素进行一层包装,

function withMask(Comp) {
  return class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
              <div>
                  <Comp {...this.props} />
                    <div style={{
                      width: '100%',
                      height: '100%',
                      backgroundColor: 'rgba(0, 0, 0, .6)',
                  }} 
              </div>
          )
      }
  }
}

反向继承 (Inheritance Inversion): 返回出一个组件,继承于被包裹组件,常用于以下操作

function IIHoc(Comp) {
    return class extends Comp {
        render() {
            return super.render();
        }
    };
}

渲染劫持 (Render Highjacking)

条件渲染: 根据条件,渲染不同的组件

function withLoading(Comp) {
    return class extends Comp {
        render() {
            if(this.props.isLoading) {
                return <Loading />
            } else {
                return super.render()
            }
        }
    };
}

可以直接修改被包裹组件渲染出的 React 元素树

操作状态 (Operate State) : 可以直接通过 this.state 获取到被包裹组件的状态,并进行操作。但这样的操作容易使 state 变得难以追踪,不易维护,谨慎使用。

应用场景:

权限控制,通过抽象逻辑,统一对页面进行权限判断,按不同的条件进行页面渲染:

function withAdminAuth(WrappedComponent) {
    return class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this.state = {
                isAdmin: false,
            }
        } 
        async componentWillMount() {
            const currentRole = await getCurrentUserRole();
            this.setState({
                isAdmin: currentRole === 'Admin',
            });
        }
        render() {
            if (this.state.isAdmin) {
                return <Comp {...this.props} />;
            } else {
                return (<div>您没有权限查看该页面,请联系管理员!</div>);
            }
        }
    };
}

性能监控 ,包裹组件的生命周期,进行统一埋点:

function withTiming(Comp) {
    return class extends Comp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rt = Date.now();
            this.end = 0;
        }
        componentDidMount() {
            super.componentDidMount && super.componentDidMount();
            this.end = Date.now();
            console.log(`${WrappedComponent.name} 组件渲染时间为 ${this.end - this.start} ms`);
        }
        render() {
            return super.render();
        }
    };
}

代码复用,可以将重复的逻辑进行抽象。

使用注意:

  • 纯函数: 增强函数应为纯函数,避免侵入修改元组件;
  • 避免用法污染: 理想状态下,应透传元组件的无关参数与事件,尽量保证用法不变;
  • 命名空间: 为 HOC 增加特异性的组件名称,这样能便于开发调试和查找问题;
  • 引用传递 : 如果需要传递元组件的 refs 引用,可以使用React.forwardRef;
  • 静态方法 : 元组件上的静态方法并无法被自动传出,会导致业务层无法调用;解决:
    • 函数导出
    • 静态方法赋值
  • 重新渲染: 由于增强函数每次调用是返回一个新组件,因此如果在 Render中使用增强函数,就会导致每次都重新渲染整个HOC,而且之前的状态会丢失;

----------@----------

React如何进行组件/逻辑复用?

抛开已经被官方弃用的Mixin,组件抽象的技术目前有三种比较主流:

  • 高阶组件:
    • 属性代理
    • 反向继承
  • 渲染属性
  • react-hooks

----------@----------

你对 Time Slice的理解?

时间分片

  • React 在渲染(render)的时候,不会阻塞现在的线程
  • 如果你的设备足够快,你会感觉渲染是同步的
  • 如果你设备非常慢,你会感觉还算是灵敏的
  • 虽然是异步渲染,但是你将会看到完整的渲染,而不是一个组件一行行的渲染出来
  • 同样书写组件的方式

也就是说,这是React背后在做的事情,对于我们开发者来说,是透明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

setState到底是异步还是同步?

先给出答案: 有时表现出异步,有时表现出同步

  • setState只在合成事件和钩子函数中是“异步”的,在原生事件和setTimeout 中都是同步的
  • setState 的“异步”并不是说内部由异步代码实现,其实本身执行的过程和代码都是同步的,只是合成事件和钩子函数的调用顺序在更新之前,导致在合成事件和钩子函数中没法立马拿到更新后的值,形成了所谓的“异步”,当然可以通过第二个参数setState(partialState, callback)中的callback拿到更新后的结果
  • setState 的批量更新优化也是建立在“异步”(合成事件、钩子函数)之上的,在原生事件和setTimeout 中不会批量更新,在“异步”中如果对同一个值进行多次setStatesetState的批量更新策略会对其进行覆盖,取最后一次的执行,如果是同时setState多个不同的值,在更新时会对其进行合并批量更新

----------@----------

react diff 算法

我们知道React会维护两个虚拟DOM,那么是如何来比较,如何来判断,做出最优的解呢?这就用到了diff算法

diff算法的作用

计算出Virtual DOM中真正变化的部分,并只针对该部分进行原生DOM操作,而非重新渲染整个页面。

传统diff算法

通过循环递归对节点进行依次对比,算法复杂度达到 O(n^3) ,n是树的节点数,这个有多可怕呢?——如果要展示1000个节点,得执行上亿次比较。。即便是CPU快能执行30亿条命令,也很难在一秒内计算出差异。

React的diff算法

  1. 什么是调和?

将Virtual DOM树转换成actual DOM树的最少操作的过程 称为 调和 。

  1. 什么是React diff算法?

diff算法是调和的具体实现。

diff策略

React用 三大策略 将O(n^3)杂度 转化为 O(n)复杂度

策略一(tree diff):

  • Web UI中DOM节点跨层级的移动操作特别少,可以忽略不计
  • 同级比较,既然DOM 节点跨层级的移动操作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么React通过updateDepth 对 Virtual DOM 树进行层级控制,也就是同一层,在对比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节点不在了,会完全删除不会对其他地方进行比较,这样只需要对树遍历一次就OK了

策略二(component diff):

  • 拥有相同类的两个组件 生成相似的树形结构,
  • 拥有不同类的两个组件 生成不同的树形结构。

策略三(element diff):

对于同一层级的一组子节点,通过唯一id区分。

tree diff

  • React通过updateDepth对Virtual DOM树进行层级控制。
  • 对树分层比较,两棵树 只对同一层次节点 进行比较。如果该节点不存在时,则该节点及其子节点会被完全删除,不会再进一步比较。
  • 只需遍历一次,就能完成整棵DOM树的比较。

image-20210307224725566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DOM节点出现了跨层级操作,diff会咋办呢?

答:diff只简单考虑同层级的节点位置变换,如果是跨层级的话,只有创建节点和删除节点的操作。

image-20210307224829092

如上图所示,以A为根节点的整棵树会被重新创建,而不是移动,因此 官方建议不要进行DOM节点跨层级操作,可以通过CSS隐藏、显示节点,而不是真正地移除、添加DOM节点

component diff

React对不同的组件间的比较,有三种策略

  1. 同一类型的两个组件,按原策略(层级比较)继续比较Virtual DOM树即可。
  2. 同一类型的两个组件,组件A变化为组件B时,可能Virtual DOM没有任何变化,如果知道这点(变换的过程中,Virtual DOM没有改变),可节省大量计算时间,所以 用户 可以通过 shouldComponentUpdate() 来判断是否需要 判断计算。
  3. 不同类型的组件,将一个(将被改变的)组件判断为dirty component(脏组件),从而替换 整个组件的所有节点。

注意:如果组件D和组件G的结构相似,但是 React判断是 不同类型的组件,则不会比较其结构,而是删除 组件D及其子节点,创建组件G及其子节点。

element diff

当节点处于同一层级时,diff提供三种节点操作:删除、插入、移动。

  • 插入:组件 C 不在集合(A,B)中,需要插入
  • 删除:
    • 组件 D 在集合(A,B,D)中,但 D的节点已经更改,不能复用和更新,所以需要删除 旧的 D ,再创建新的。
    • 组件 D 之前在 集合(A,B,D)中,但集合变成新的集合(A,B)了,D 就需要被删除。
  • 移动:组件D已经在集合(A,B,C,D)里了,且集合更新时,D没有发生更新,只是位置改变,如新集合(A,D,B,C),D在第二个,无须像传统diff,让旧集合的第二个B和新集合的第二个D 比较,并且删除第二个位置的B,再在第二个位置插入D,而是 (对同一层级的同组子节点) 添加唯一key进行区分,移动即可。

diff的不足与待优化的地方

尽量减少类似将最后一个节点移动到列表首部的操作,当节点数量过大或更新操作过于频繁时,会影响React的渲染性能

----------@----------

redux 中间件

中间件提供第三方插件的模式,自定义拦截 action -> reducer 的过程。变为 action -> middlewares -> reducer 。这种机制可以让我们改变数据流,实现如异步 action ,action 过 滤,日志输出,异常报告等功能

常见的中间件:

  • redux-logger:提供日志输出;
  • redux-thunk:处理异步操作;
  • redux-promise: 处理异步操作;
  • actionCreator 的返回值是 promise

----------@----------

redux 有什么缺点

  • 一个组件所需要的数据,必须由父组件传过来,而不能像 flux 中直接从 store 取
  • 当一个组件相关数据更新时,即使父组件不需要用到这个组件,父组件还是会重新 render,可能会有效率影响,或者需要写复杂的 shouldComponentUpdate 进行判断

----------@----------

为什么虚拟 dom 会提高性能

虚拟 dom 相当于在 js 和真实 dom 中间加了一个缓存,利用 dom diff 算法避免了没有必要 的 dom 操作,从而提高性能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用 JavaScript 对象结构表示 DOM 树的结构;然后用这个树构建一个真正的 DOM 树, 插到文档当中;
  2. 当状态变更的时候,重新构造一棵新的对象树。然后用新的树和旧的树进行比较,记 录两棵树差异;
  3. 把 2 所记录的差异应用到步骤 1 所构建的真正的 DOM 树上,视图就更新了。

----------@----------

diff 算法?

  • 把树形结构按照层级分解,只比较同级元素
  • 给列表结构的每个单元添加唯一的 key 属性,方便比较
  • React 只会匹配相同 class 的 component(这里面的 class 指的是组件的名字)
  • 合并操作,调用 component 的 setState 方法的时候, React 将其标记为 dirty.到每一个 事件循环结束, React 检查所有标记 dirty 的 component 重新绘制.
  • 选择性子树渲染。开发人员可以重写 shouldComponentUpdate 提高 diff 的性能。

----------@----------

React 生命周期函数

挂载阶段

挂载阶段也可以理解为初始化阶段,也就是把我们的组件插入到 DOM 中。

  • constructor

  •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 ~~UNSAFE_componentWillMount~~

  • render

  • (React Updates DOM and refs)

  • componentDidMount

  1. constructor

组件的构造函数,第一个被执行。显式定义构造函数时,需要在第一行执行 super(props),否则不能再构造函数中拿到 this

在构造函数中,我们一般会做两件事:

  • 初始化 state

  • 对自定义方法进行 this 绑定

  1.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是一个静态函数,所以不能在这里使用 this,也表明了 React 官方不希望调用方滥用这个生命周期函数。每当父组件引发当前组件的渲染过程时,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都会被调用,这样我们有机会根据新的 props 和当前的 state 来调整一个新的 state。

这个函数会在收到新的 props,调用了 setState 或 forceUpdate 时被调用。

  1. render

React 最核心的方法,class 组件中必须实现的方法。

当 render 被调用时,它会检查 this.propsthis.state 的变化并返回一下类型之一:

  • 原生的 DOM,如 div

  • React 组件

  • 数组或 Fragment

  • Portals(传送门)

  • 字符串或数字,被渲染成文本节点

  • 布尔值或 null,不会渲染任何东西

  1. componentDidMount

在组件挂载之后立即调用。依赖于 DOM 节点的初始化应该放在这里。如需通过网络请求获取数据,此处是实例化请求的好地方。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添加订阅的地方,如果添加了订阅,请记得在卸载的时候取消订阅。

你可以在 componentDidMount 里面直接调用 setState,它将触发额外渲染,但此渲染会发生在浏览器更新屏幕之前,如此保证了即使 render 了两次,用户也不会看到中间状态。

更新阶段

更新阶段是指当组件的 props 发生了改变,或者组件内部调用了 setState 或者发生了 forceUpdate,这个阶段的过程包括:

  • UNSAFE_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 sholdComponentUpdate

  • UNSAFE_componentWIllUpdate

  • render

  •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 (React Updates DOM and refs)

  • componentDidUpdate

  1. shouldComponentUpdate

它有两个参数,根据此函数的返回值来判断是否重新进行渲染,首次渲染或者是当我们调用了 forceUpdate 时并不会触发此方法,此方法仅用于性能优化。

但是官方提倡我们使用内置的 PureComponent 而不是自己编写 shouldComponentUpdate。

  1.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这个生命周期函数发生在 render 之后,在更新之前,给了一个机会去获取 DOM 信息,计算得到并返回一个 snapshot,这个 snapshot 会作为 componentDidUpdate 第三个参数传入。

  1. componentDidUpdate

这个函数会在更新后被立即调用,首次渲染不会执行此方法。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可以操作 DOM,可以发起请求,还可以 setState,但注意一定要用条件语句,否则会导致无限循环。

卸载阶段

  1. componentWillUnmount

这个生命周期函数会在组件卸载销毁之前被调用,我们可以在这里执行一些清除操作。不要在这里调用 setState,因为组件不会重新渲染。

----------@----------

React的虚拟DOM和Diff算法的内部实现

传统 diff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n^3),这在前端 render 中是不可接受的。为了降低时间复杂度,react 的 diff 算法做了一些妥协,放弃了最优解,最终将时间复杂度降低到了 O(n)。

那么 react diff 算法做了哪些妥协呢?,参考如下:

  1. tree diff:只对比同一层的 dom 节点,忽略 dom 节点的跨层级移动

如下图,react 只会对相同颜色方框内的 DOM 节点进行比较,即同一个父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当发现节点不存在时,则该节点及其子节点会被完全删除掉,不会用于进一步的比较。

这样只需要对树进行一次遍历,便能完成整个 DOM 树的比较。

image-20210302195610674

这就意味着,如果 dom 节点发生了跨层级移动,react 会删除旧的节点,生成新的节点,而不会复用。

  1. component diff:如果不是同一类型的组件,会删除旧的组件,创建新的组件

image-20210302195654736

  1. element diff:对于同一层级的一组子节点,需要通过唯一 id 进行来区分
  • 如果没有 id 来进行区分,一旦有插入动作,会导致插入位置之后的列表全部重新渲染
  • 这也是为什么渲染列表时为什么要使用唯一的 key。

----------@----------

React的Fiber工作原理,解决了什么问题

  • React Fiber 是一种基于浏览器的单线程调度算法。

React Fiber 用类似 requestIdleCallback 的机制来做异步 diff。但是之前数据结构不支持这样的实现异步 diff,于是 React 实现了一个类似链表的数据结构,将原来的 递归diff 变成了现在的 遍历diff,这样就能做到异步可更新了

----------@----------

setState 是同步的还是异步的

有时表现出同步,有时表现出异步

  1. setState 只有在 React 自身的合成事件和钩子函数中是异步的,在原生事件和 setTimeout 中都是同步的
  2. setState 的异步并不是说内部由异步代码实现,其实本身执行的过程和代码都是同步的,只是合成事件和钩子函数中没法立马拿到更新后的值,形成了所谓的异步。当然可以通过 setState 的第二个参数中的 callback 拿到更新后的结果
  3. setState 的批量更新优化也是建立在异步(合成事件、钩子函数)之上的,在原生事件和 setTimeout 中不会批量更新,在异步中如果对同一个值进行多次 setState,setState 的批量更新策略会对其进行覆盖,去最后一次的执行,如果是同时 setState 多个不同的值,在更新时会对其进行合并批量更新
  • 合成事件中是异步
  • 钩子函数中的是异步
  • 原生事件中是同步
  • setTimeout中是同步

----------@----------

调用 setState 之后发生了什么

在代码中调用 setState 函数之后,React 会将传入的参数与之前的状态进行合并,然后触发所谓的调和过程(Reconciliation)。经过调和过程,React 会以相对高效的方式根据新的状态构建 React 元素树并且着手重新渲染整个 UI 界面。在 React 得到元素树之后,React 会计算出新的树和老的树之间的差异,然后根据差异对界面进行最小化重新渲染。通过 diff 算法,React 能够精确制导哪些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及应该如何改变,这就保证了按需更新,而不是全部重新渲染。

  • 在 setState 的时候,React 会为当前节点创建一个 updateQueue 的更新列队。
  • 然后会触发 reconciliation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使用名为 Fiber 的调度算法,开始生成新的 Fiber 树, Fiber 算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做到异步可中断的执行。
  • 然后 React Scheduler 会根据优先级高低,先执行优先级高的节点,具体是执行 doWork 方法。
  • 在 doWork 方法中,React 会执行一遍 updateQueue 中的方法,以获得新的节点。然后对比新旧节点,为老节点打上 更新、插入、替换 等 Tag。
  • 当前节点 doWork 完成后,会执行 performUnitOfWork 方法获得新节点,然后再重复上面的过程。
  • 当所有节点都 doWork 完成后,会触发 commitRoot 方法,React 进入 commit 阶段。
  • 在 commit 阶段中,React 会根据前面为各个节点打的 Tag,一次性更新整个 dom 元素

----------@----------

key的作用

是给每一个 vnode 的唯一 id,可以依靠 key,更准确,更快的拿到 oldVnode 中对应的 vnode 节点

<!-- 更新前 -->
<div>
  <p key="ka">ka</p>
  <h3 key="song">song</he>
</div>

<!-- 更新后 -->
<div>
  <h3 key="song">song</h3>
  <p key="ka">ka</p>
</div>

如果没有 key,React 会认为 div 的第一个子节点由 p 变成 h3,第二个子节点由 h3 变成 p,则会销毁这两个节点并重新构造。

但是当我们用 key 指明了节点前后对应关系后,React 知道 key === "ka" 的 p 更新后还在,所以可以复用该节点,只需要交换顺序。

key 是 React 用来追踪哪些列表元素被修改、被添加或者被移除的辅助标志。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某个元素的 key 在其同级元素中具有唯一性。在 React diff 算法中,React 会借助元素的 Key 值来判断该元素是新近创建的还是被移动而来的元素,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元素重新渲染。同时,React 还需要借助 key 来判断元素与本地状态的关联关系。

----------@----------

Diff 的瓶颈以及 React 的应对

由于 diff 操作本身会带来性能上的损耗,在 React 文档中提到过,即使最先进的算法中,将前后两棵树完全比对的算法复杂度为O(n3),其中 n 为树中元素的数量。

如果 React 使用了该算法,那么仅仅一千个元素的页面所需要执行的计算量就是十亿的量级,这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为了降低算法的复杂度,React 的 diff 会预设三个限制:

  1. 只对同级元素进行 diff 比对。如果一个元素节点在前后两次更新中跨越了层级,那么 React 不会尝试复用它
  2. 两个不同类型的元素会产生出不同的树。如果元素由 div 变成 p,React 会销毁 div 及其子孙节点,并新建 p 及其子孙节点
  3. 开发者可以通过 key 来暗示哪些子元素在不同的渲染下能保持稳定

----------@----------

React setState 笔试题,下面的代码输出什么

class Example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state = {
    val: 0
  }
}
componentDidMount() {
  this.setState({ val: this.state.val + 1 })
  console.log(this.state.val)
  // 第 1 次 log
  this.setState({ val: this.state.val + 1 })
  console.log(this.state.val)
  // 第 2 次 log
  setTimeout(() => {
    this.setState({ val: this.state.val + 1 })
    console.log(this.state.val)
    // 第 3 次 log
    this.setState({ val: this.state.val + 1 })
    console.log(this.state.val)
    // 第 4 次 log
    }, 0)
  }
  render() {
    return null
  }
}

// 答:0, 0, 1, 2

----------@----------

Redux 中间件原理

  • 指的是action和store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是dispatch,action就是个对象。比如你用了redux-thunk,action也可以是个函数,怎么实现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中间件这个桥梁帮你实现的。action到达store之前会走中间件,这个中间件会把函数式的action转化为一个对象,在传递给store

----------@----------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调用时机

  • 已经被废弃掉
  • 当props改变的时候才调用,子组件第二次接收到props的时候

----------@----------

React 性能优化

  • shouldCompoentUpdate
  • pureComponent 自带shouldCompoentUpdate的浅比较优化
  • 结合Immutable.js达到最优

----------@----------

refs的作用是什么,你在什么样的业务场景下使用refs

  • 操作DOM,为什么操作DOM?
  • 场景
    • 图片渲染好后,操作图片宽高。比如做个放大镜功能

----------@----------

ref是一个函数又有什么好处?

  • 方便react销毁组件、重新渲染的时候去清空refs的东西,防止内存泄露

----------@----------

受控组件、非受控组件

  • 受控组件就是改变受控于数据的变化,数据变了页面也变了。受控组件更合适,数据驱动是react核心
  • 非受控组件不是通过数据控制页面内容

----------@----------

哪个生命周期发送ajax

  • componentWillMount在新版本react中已经被废弃了
  • 在做ssr项目时候,componentWillMount要做服务端数据的获取,不能被占用
  • 所以在componentDidMount中请求

----------@----------

ssr原理是什么?

核心原理其实就是借助虚拟DOM来实现react代码能够在服务器运行的,node里面可以执行react代码

----------@----------

组件是什么?类是什么?类变编译成什么

  • 组件指的是页面的一部分,本质就是一个类,最本质就是一个构造函数
  • 类编译成构造函数

----------@----------

如何避免重复发起ajax获取数据?

  • 数据放在redux里面

----------@----------

react-router4的核心

  • 路由变成了组件
  • 分散到各个页面,不需要配置 比如<link> <route></route>

----------@----------

什么情况下使用异步组件

  • 提高页面加载速度,使用reloadable把各个页面分别单独打包,按需加载

----------@----------

useEffect(fn, []) 和 componentDidMount 有什么差异

useEffect 会捕获 props 和 state。所以即便在回调函数里,你拿到的还是初始的 props 和 state。如果想得到“最新”的值,可以使用 ref。

----------@----------

hooks 为什么不能放在条件判断里

以 setState 为例,在 react 内部,每个组件(Fiber)的 hooks 都是以链表的形式存在 memoizeState 属性中

image-20210302195353472

update 阶段,每次调用 setState,链表就会执行 next 向后移动一步。如果将 setState 写在条件判断中,假设条件判断不成立,没有执行里面的 setState 方法,会导致接下来所有的 setState 的取值出现偏移,从而导致异常发生。

----------@----------

React 父组件如何调用子组件中的方法?

  1. 如果是在方法组件中调用子组件(>= react@16.8),可以使用 useRef 和 useImperativeHandle:
const { forwardRef, useRef, useImperativeHandle } = React;

const Child = forwardRef((props, ref) => {
  useImperativeHandle(ref, () => ({
    getAlert() {
      alert("getAlert from Child");
    }
  }));
  return <h1>Hi</h1>;
});

const Parent = () => {
  const childRef = useRef();
  return (
    <div>
      <Child ref={childRef} />
      <button onClick={() => childRef.current.getAlert()}>Click</button>
    </div>
  );
};
  1. 如果是在类组件中调用子组件(>= react@16.4),可以使用 createRef:
const { Component } = React;

class Parent extends 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child = React.createRef();
  }

  onClick = () => {
    this.child.current.getAlert();
  };

  render() {
    return (
      <div>
        <Child ref={this.child} />
        <button onClick={this.onClick}>Click</button>
      </div>
    );
  }
}

class Child extends Component {
  getAlert() {
    alert('getAlert from Child');
  }

  render() {
    return <h1>Hello</h1>;
  }
}

----------@----------

React有哪些优化性能的手段

类组件中的优化手段

  • 使用纯组件 PureComponent 作为基类。
  • 使用 React.memo 高阶函数包装组件。
  • 使用 shouldComponentUpdate 生命周期函数来自定义渲染逻辑。

方法组件中的优化手段

  • 使用 useMemo
  • 使用 useCallBack

其他方式

  • 在列表需要频繁变动时,使用唯一 id 作为 key,而不是数组下标。
  • 必要时通过改变 CSS 样式隐藏显示组件,而不是通过条件判断显示隐藏组件。
  • 使用 Suspense 和 lazy 进行懒加载,例如:
import React, { lazy, Suspense }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class CallingLazyComponents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var ComponentToLazyLoad = null;

    if (this.props.name == "Mayank") {
      ComponentToLazyLoad = lazy(() => import("./mayankComponent"));
    } else if (this.props.name == "Anshul") {
      ComponentToLazyLoad = lazy(() => import("./anshulComponent"));
    }

    return (
      <div>
        <h1>This is the Base User: {this.state.name}</h1>
        <Suspense fallback={<div>Loading...</div>}>
          <ComponentToLazyLoad />
        </Suspense>
      </div>
    )
  }
}

----------@----------

为什么 React 元素有一个 $$typeof 属性

image-20210302200213923

目的是为了防止 XSS 攻击。因为 Synbol 无法被序列化,所以 React 可以通过有没有 $$typeof 属性来断出当前的 element 对象是从数据库来的还是自己生成的。

  • 如果没有 $$typeof 这个属性,react 会拒绝处理该元素。
  • 在 React 的古老版本中,下面的写法会出现 XSS 攻击:
// 服务端允许用户存储 JSON
let expectedTextButGotJSON = {
  type: 'div',
  props: {
    dangerouslySetInnerHTML: {
      __html: '/* 把你想的搁着 */'
    },
  },
  // ...
};
let message = { text: expectedTextButGotJSON };

// React 0.13 中有风险
<p>
  {message.text}
</p>

----------@----------

React 如何区分 Class组件 和 Function组件

一般的方式是借助 typeof 和 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 来判断当前是不是 class,如下:

function isClass(func) {
  return typeof func === 'function'
    && /^class\s/.test(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call(func));
}

但是这个方式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如果用了 babel 等转换工具,将 class 写法全部转为 function 写法,上面的判断就会失效。

React 区分 Class组件 和 Function组件的方式很巧妙,由于所有的类组件都要继承 React.Component,所以只要判断原型链上是否有 React.Component 就可以了:

AComponent.prototype instanceof React.Component

----------@----------

为什么 JSX 中的组件名要以大写字母开头

因为 React 要知道当前渲染的是组件还是 HTML 元素

----------@----------

react-redux 的实现原理?

通过 redux 和 react context 配合使用,并借助高阶函数,实现了 react-redux

----------@----------

diff算法是怎么运作

每一种节点类型有自己的属性,也就是prop,每次进行diff的时候,react会先比较该节点类型,假如节点类型不一样,那么react会直接删除该节点,然后直接创建新的节点插入到其中,假如节点类型一样,那么会比较prop是否有更新,假如有prop不一样,那么react会判定该节点有更新,那么重渲染该节点,然后在对其子节点进行比较,一层一层往下,直到没有子节点

----------@----------

react中这两个生命周期会触发死循环

componentWillUpdate生命周期在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true后被触发。在这两个生命周期只要视图更新就会触发,因此不能再这两个生命周期中使用setState。否则会导致死循环

----------@----------

Dva工作原理

集成redux+redux-saga

工作原理

改变发生通常是通过用户交互行为或者浏览器行为(如路由跳转等)触发的,当此类行为会改变数据的时候可以通过 dispatch 发起一个 action,如果是同步行为会直接通过 Reducers 改变 State ,如果是异步行为(副作用)会先触发 Effects 然后流向 Reducers 最终改变 State

----------@----------

Redux内部原理 内部怎么实现dispstch一个函数的

redux-thunk中间件作为例子,下面就是thunkMiddleware函数的代码

// 部分转为ES5代码,运行middleware函数会返回一个新的函数,如下:
return ({ dispatch, getState }) => {
    // next实际就是传入的dispatch
    return function (next) {
        return function (action) {
            // redux-thunk核心
            if (typeof action === 'function') { 
                return action(dispatch, getState, extraArgument);
            }
            return next(action);
        };
    };
}

redux-thunk库内部源码非常的简单,允许action是一个函数,同时支持参数传递,否则调用方法不变

  • redux创建Store:通过combineReducers函数合并reducer函数,返回一个新的函数combination(这个函数负责循环遍历运行reducer函数,返回全部state)。将这个新函数作为参数传入createStore函数,函数内部通过dispatch,初始化运行传入的combination,state生成,返回store对象
  • redux中间件:applyMiddleware函数中间件的主要目的就是修改dispatch函数,返回经过中间件处理的新的dispatch函数
  • redux使用:实际就是再次调用循环遍历调用reducer函数,更新state

----------@----------

调和阶段 setState内部干了什么

  • 当调用 setState 时,React会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将传递给 setState 的对象合并到组件的当前状态
  • 这将启动一个称为和解(reconciliation)的过程。和解(reconciliation)的最终目标是以最有效的方式,根据这个新的状态来更新UI。 为此,React将构建一个新的 React 元素树(您可以将其视为 UI 的对象表示)
  • 一旦有了这个树,为了弄清 UI 如何响应新的状态而改变,React 会将这个新树与上一个元素树相比较( diff )

通过这样做, React 将会知道发生的确切变化,并且通过了解发生什么变化,只需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更新即可最小化 UI 的占用空间

----------@----------

createElement过程

React.createElement(): 根据指定的第一个参数创建一个React元素

React.createElement(
  type,
  [props],
  [...children]
)
  • 第一个参数是必填,传入的是似HTML标签名称,eg: ul, li
  • 第二个参数是选填,表示的是属性,eg: className
  • 第三个参数是选填, 子节点,eg: 要显示的文本内容
//写法一:

var child1 = React.createElement('li', null, 'one');
    var child2 = React.createElement('li', null, 'two');
    var content = React.createElement('ul', { className: 'teststyle' }, child1, child2); // 第三个参数可以分开也可以写成一个数组
      ReactDOM.render(
          cont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example')
      );

//写法二:

var child1 = React.createElement('li', null, 'one');
    var child2 = React.createElement('li', null, 'two');
    var content = React.createElement('ul', { className: 'teststyle' }, [child1, child2]);
      ReactDOM.render(
          cont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example')
      );

----------@----------

为什么有些react生命周期钩子被标记为UNSAFE

componentWillMount

componentWillMount生命周期发生在首次渲染前,一般使用的小伙伴大多在这里初始化数据或异步获取外部数据赋值。初始化数据,react官方建议放在constructor里面。而异步获取外部数据,渲染并不会等待数据返回后再去渲染

class Example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e = {
        value: ''
    };
    componentWillMount() {    
        this.setState({       
            value: this.props.source.value
        });       
        this.props.source.subscribe(this.handleChange);
    }   
    componentWillUnmount() {    
        this.props.source.unsubscribe(this.handleChange ); 
    }   
    handleChange = source => {    
        this.setState({
            value: source.value
        });   
    }; 
}
  • 试想一下,假如组件在第一次渲染的时候被中断,由于组件没有完成渲染,所以并不会执行componentWillUnmount生命周期(注:很多人经常认为componentWillMount和componentWillUnmount总是配对,但这并不是一定的。只有调用componentDidMount后,React才能保证稍后调用componentWillUnmount进行清理)。因此handleSubscriptionChange还是会在数据返回成功后被执行,这时候setState由于组件已经被移除,就会导致内存泄漏。所以建议把异步获取外部数据写在componentDidMount生命周期里,这样就能保证componentWillUnmount生命周期会在组件移除的时候被执行,避免内存泄漏的风险。
  • 现在,小伙伴清楚为什么了要用UNSAFE_componentWillMount替换componentWillMount了吧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生命周期是在props更新时触发。一般用于props参数更新时同步更新state参数。但如果在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生命周期直接调用父组件的某些有调用setState的函数,会导致程序死循环

// 如下是子组件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里调用父组件改变state的函数示例

class Par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
        super();
        this.state={
            list: [],
            selectedData: {}
        };
    }

    changeSelectData = selectedData => {
        this.setState({
            selectedData
        });
    }

    render(){
        return (
            <Clild list={this.state.list} changeSelectData={this.changeSelectData}/>
        );
    }
}

...
class Child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
        super();
        this.state={
            list: []
        };
    }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nextProps){
        this.setState({
            list: nextProps.list
        })
        nextProps.changeSelectData(nextProps.list[0]); //默认选择第一个
    }
    ...
}
  • 如上代码,在Child组件的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里直接调用Parent组件的changeSelectData去更新Parent组件state的selectedData值。会触发Parent组件重新渲染,而Parent组件重新渲染会触发Child组件的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生命周期函数执行。如此就会陷入死循环。导致程序崩溃。
  • 所以,React官方把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替换为UNSAFE_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让小伙伴在使用这个生命周期的时候注意它会有缺陷,要注意避免,比如上面例子,Child在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调用changeSelectData时先判断list是否有更新再确定是否要调用,就可以避免死循环。

componentWillUpdate

componentWillUpdate生命周期在视图更新前触发。一般用于视图更新前保存一些数据方便视图更新完成后赋值。 案例三:如下是列表加载更新后回到当前滚动条位置的案例

class ScrollingLis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listRef = null;   
    previousScrollOffset = null;   
    componentWill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    
        if (this.props.list.length < nextProps.list.length) {      
            this.previousScrollOffset = this.listRef.scrollHeight - this.listRef.scrollTop;    
        } 
    }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    
        if (this.previousScrollOffset !== null) {      
            this.listRef.scrollTop = this.listRef.scrollHeight - this.previousScrollOffset;  
            this.previousScrollOffset = null;    
        }   
    }   
    render() {    
        return (       
            `<div>` {/* ...contents... */}`</div>`     
        );   
    }   
    setListRef = ref => {    this.listRef = ref;   };
  • 由于componentWillUpdate和componentDidUpdate这两个生命周期函数有一定的时间差(componentWillUpdate后经过渲染、计算、再更新DOM元素,最后才调用componentDidUpdate),如果这个时间段内用户刚好拉伸了浏览器高度,那componentWillUpdate计算的previousScrollOffset就不准确了。如果在componentWillUpdate进行setState操作,会出现多次调用只更新一次的问题,把setState放在componentDidUpdate,能保证每次更新只调用一次。
  • 所以,react官方建议把componentWillUpdate替换为UNSAFE_componentWillUpdate。如果真的有以上案例的需求,可以使用16.3新加入的一个周期函数getSnapshotBeforeUpdat

结论

  • React意识到componentWillMount、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和componentWillUpdate这三个生命周期函数有缺陷,比较容易导致崩溃。但是由于旧的项目已经在用以及有些老开发者习惯用这些生命周期函数,于是通过给它加UNSAFE_来提醒用它的人要注意它们的缺陷
  • React加入了两个新的生命周期函数getSnapshotBeforeUpdate和getDerivedStateFromProps,目的为了即使不使用这三个生命周期函数,也能实现只有这三个生命周期能实现的功能

----------@----------

React.forwardRef有什么用

forwardRef

  • 使用forwardRefforward在这里是「传递」的意思)后,就能跨组件传递ref
  • 在例子中,我们将inputRefForm跨组件传递到MyInput中,并与input产生关联
const MyInput = forwardRef((props, ref) => {
  return <input {...props} ref={ref} />;
});

function Form() {
  const inputRef = useRef(null);

  function handleClick() {
    inputRef.current.focus();
  }

  return (
    <>
      <MyInput ref={inputRef} />
      <button onClick={handleClick}>
        Focus the input
      </button>
    </>
  );
}

useImperativeHandle

除了「限制跨组件传递ref」外,还有一种「防止ref失控的措施」,那就是useImperativeHandle,他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ref失控」是由于「使用了不该被使用的DOM方法」(比如appendChild),那我可以限制「ref中只存在可以被使用的方法」。用useImperativeHandle修改我们的MyInput组件:

const MyInput = forwardRef((props, ref) => {
  const realInputRef = useRef(null);
  useImperativeHandle(ref, () => ({
    focus() {
      realInputRef.current.focus();
    },
  }));
  return <input {...props} ref={realInputRef} />;
});

现在,Form组件中通过inputRef.current只能取到如下数据结构:

{
  focus() {
    realInputRef.current.focus();
  },
}

就杜绝了「开发者通过ref取到DOM后,执行不该被使用的API,出现ref失控」的情况

  • 为了防止错用/滥用导致ref失控,React限制「默认情况下,不能跨组件传递ref」
  • 为了破除这种限制,可以使用forwardRef
  • 为了减少refDOM的滥用,可以使用useImperativeHandle限制ref传递的数据结构。

----------@----------

对React实现原理的理解

简版

  • reactvue 都是基于 vdom 的前端框架,之所以用 vdom 是因为可以精准的对比关心的属性,而且还可以跨平台渲染
  • 但是开发不会直接写 vdom,而是通过 jsx 这种接近 html 语法的 DSL,编译产生 render function,执行后产生 vdom
  • vdom 的渲染就是根据不同的类型来用不同的 dom api 来操作 dom
  • 渲染组件的时候,如果是函数组件,就执行它拿到 vdomclass 组件就创建实例然后调用 render 方法拿到 vdomvue 的那种 option 对象的话,就调用 render 方法拿到 vdom
  • 组件本质上就是对一段 vdom 产生逻辑的封装,函数classoption 对象甚至其他形式都可以
  • reactvue 最大的区别在状态管理方式上,vue 是通过响应式,react 是通过 setStateapi。我觉得这个是最大的区别,因为它导致了后面 react 架构的变更
  • reactsetState 的方式,导致它并不知道哪些组件变了,需要渲染整个 vdom 才行。但是这样计算量又会比较大,会阻塞渲染,导致动画卡顿。所以 react 后来改造成了 fiber 架构,目标是可打断的计算
  • 为了这个目标,不能变对比变更新 dom 了,所以把渲染分为了 rendercommit 两个阶段,render 阶段通过 schedule 调度来进行 reconcile,也就是找到变化的部分,创建 dom,打上增删改的 tag,等全部计算完之后,commit 阶段一次性更新到 dom
  • 打断之后要找到父节点、兄弟节点,所以 vdom 也被改造成了 fiber 的数据结构,有了 parentsibling 的信息
  • 所以 fiber 既指这种链表的数据结构,又指这个 rendercommit 的流程
  • reconcile 阶段每次处理一个 fiber 节点,处理前会判断下 shouldYield,如果有更高优先级的任务,那就先执行别的
  • commit 阶段不用再次遍历 fiber 树,为了优化,react 把有 effectTagfiber 都放到了 effectList 队列中,遍历更新即可
  • dom操作前,会异步调用 useEffect 的回调函数,异步是因为不能阻塞渲染
  • dom 操作之后,会同步调用 useLayoutEffect 的回调函数,并且更新 ref
  • 所以,commit 阶段又分成了 before mutationmutationlayout 这三个小阶段,就对应上面说的那三部分

理解了 vdomjsx组件本质fiberrender(reconcile + schedule) + commit(before mutation、mutation、layout)的渲染流程,就算是对 react 原理有一个比较深的理解

下面展开分析

vdom

为什么 reactvue 都要基于 vdom 呢?直接操作真实 dom 不行么?

考虑下这样的场景:

  • 渲染就是用 dom api 对真实 dom 做增删改,如果已经渲染了一个 dom,后来要更新,那就要遍历它所有的属性,重新设置,比如 idclasNameonclick 等。
  • dom 的属性是很多的:

  • 有很多属性根本用不到,但在更新时却要跟着重新设置一遍。
  • 能不能只对比我们关心的属性呢?
  • 把这些单独摘出来用 JS 对象表示不就行了?
  • 这就是为什么要有 vdom,是它的第一个好处。
  • 而且有了 vdom 之后,就没有和 dom 强绑定了,可以渲染到别的平台,比如 nativecanvas 等等。
  • 这是 vdom 的第二个好处。
  • 我们知道了 vdom 就是用 JS 对象表示最终渲染的 dom 的,比如:
{
  type: 'div',
  props: {
    id: 'aaa',
    className: ['bbb', 'ccc'],
    onClick: function() {}
  },
  children: []
}

然后用渲染器把它渲染出来,但是要让开发去写这样的 vdom 么?那肯定不行,这样太麻烦了,大家熟悉的是 html 那种方式,所以我们要引入编译的手段

dsl 的编译

  • 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领域特定语言的意思,htmlcss 都是 web 领域的 dsl
  • 直接写 vdom 太麻烦了,所以前端框架都会设计一套 dsl,然后编译成 render function,执行后产生 vdom
  • vuereact 都是这样

这套 dsl 怎么设计呢?前端领域大家熟悉的描述 dom 的方式是 html,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也设计成那样。所以 vuetemplatereactjsx 就都是这么设计的。vuetemplate compiler 是自己实现的,而 reactjsx 的编译器是 babel 实现的,是两个团队合作的结果。

编译成 render function 后再执行就是我们需要的 vdom。接下来渲染器把它渲染出来就行了。那渲染器怎么渲染 vdom 的呢?

渲染 vdom

渲染 vdom 也就是通过 dom api 增删改 dom。比如一个 div,那就要 document.createElement 创建元素,然后 setAttribute 设置属性,addEventListener 设置事件监听器。如果是文本,那就要 document.createTextNode 来创建。所以说根据 vdom 类型的不同,写个 if else,分别做不同的处理就行了。没错,不管 vue 还是 react,渲染器里这段 if else 是少不了的:

switch (vdom.tag) {
  case HostComponent:
    // 创建或更新 dom
  case HostText:
    // 创建或更新 dom
  case FunctionComponent: 
    // 创建或更新 dom
  case ClassComponent: 
    // 创建或更新 dom
}

react 里是通过 tag 来区分 vdom 类型的,比如 HostComponent 就是元素,HostText 就是文本,FunctionComponentClassComponent 就分别是函数组件和类组件。那么问题来了,组件怎么渲染呢?这就涉及到组件的原理了:

组件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 vdom 描述界面,在 react 里会使用 jsx。这样的 jsx 有的时候是基于 state 来动态生成的。如何把 statejsx 关联起来呢?封装成 functionclass 或者 option对象的形式。然后在渲染的时候执行它们拿到 vdom就行了。

这就是组件的实现原理:

switch (vdom.tag) {
  case FunctionComponent: 
       const childVdom = vdom.type(props);

       render(childVdom);
       //...
  case ClassComponent: 
     const instance = new vdom.type(props);
     const childVdom = instance.render();

     render(childVdom);
     //...
} 

如果是函数组件,那就传入 props 执行它,拿到 vdom 之后再递归渲染。如果是 class 组件,那就创建它的实例对象,调用 render 方法拿到 vdom,然后递归渲染。所以,大家猜到 vueoption 对象的组件描述方式怎么渲染了么?

{
    data: {},
    props: {}
    render(h) {
        return h('div', {}, '');
    }
}

没错,就是执行下 render 方法就行:

const childVdom = option.render();

render(childVdom);

大家可能平时会写单文件组件 sfc的形式,那个会有专门的编译器,把 template 编译成 render function,然后挂到 option 对象的render` 方法上

所以组件本质上只是对产生 vdom 的逻辑的封装,函数的形式、option 对象的形式、class 的形式都可以。就像 vue3 也有了函数组件一样,组件的形式并不重要。基于 vdom 的前端框架渲染流程都差不多,vue 和 react 很多方面是一样的。但是管理状态的方式不一样,vue 有响应式,而 react 则是 setStateapi 的方式。真说起来,vue 和 react 最大的区别就是状态管理方式的区别,因为这个区别导致了后面架构演变方向的不同。

状态管理

react 是通过 setStateapi 触发状态更新的,更新以后就重新渲染整个 vdom。而 vue 是通过对状态做代理,get 的时候收集以来,然后修改状态的时候就可以触发对应组件的 render 了。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 react 不直接渲染对应组件呢?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父组件把它的 setState 函数传递给子组件,子组件调用了它。这时候更新是子组件触发的,但是要渲染的就只有那个组件么?明显不是,还有它的父组件。同理,某个组件更新实际上可能触发任意位置的其他组件更新的。所以必须重新渲染整个 vdom 才行。

vue 为啥可以做到精准的更新变化的组件呢?因为响应式的代理呀,不管是子组件、父组件、还是其他位置的组件,只要用到了对应的状态,那就会被作为依赖收集起来,状态变化的时候就可以触发它们的 render,不管是组件是在哪里的。这就是为什么 react 需要重新渲染整个 vdom,而 vue 不用。这个问题也导致了后来两者架构上逐渐有了差异。

react 架构的演变

  • react15 的时候,和 vue 的渲染流程还是很像的,都是递归渲染 vdom,增删改 dom 就行。但是因为状态管理方式的差异逐渐导致了架构的差异。
  • reactsetState 会渲染整个 vdom,而一个应用的所有 vdom 可能是很庞大的,计算量就可能很大。浏览器里 js 计算时间太长是会阻塞渲染的,会占用每一帧的动画、重绘重排的时间,这样动画就会卡顿。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前端框架,动画卡顿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因为 setState 的方式只能渲染整个 vdom,所以计算量大是不可避免的。那能不能把计算量拆分一下,每一帧计算一部分,不要阻塞动画的渲染呢?顺着这个思路,react 就改造为了 fiber 架构。

fiber 架构

优化的目标是打断计算,分多次进行,但现在递归的渲染是不能打断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 渲染的时候直接就操作了 dom 了,这时候打断了,那已经更新到 dom 的那部分怎么办?
  • 现在是直接渲染的 vdom,而 vdom 里只有 children 的信息,如果打断了,怎么找到它的父节点呢?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容易想到的:

  • 渲染的时候不要直接更新到 dom 了,只找到变化的部分,打个增删改的标记,创建好 dom,等全部计算完了一次性更新到 dom 就好了。
  • 所以 react 把渲染流程分为了两部分: rendercommit
  • render 阶段会找到 vdom 中变化的部分,创建 dom,打上增删改的标记,这个叫做 reconcile,调和。
  • reconcile 是可以打断的,由 schedule 调度。
  • 之后全部计算完了,就一次性更新到 dom,叫做 commit
  • 这样,react 就把之前的和 vue 很像的递归渲染,改造成了 render(reconcile + schdule) + commit 两个阶段的渲染。
  • 从此以后,reactvue 架构上的差异才大了起来。

第二个问题,如何打断以后还能找到父节点、其他兄弟节点呢?

现有的 vdom 是不行的,需要再记录下 parentsilbing 的信息。所以 react 创造了 fiber 的数据结构。

  • 除了 children 信息外,额外多了 siblingreturn,分别记录着兄弟节点、父节点的信息。
  • 这个数据结构也叫做 fiber。(fiber 既是一种数据结构,也代表 render + commit 的渲染流程) react 会先把 vdom 转换成 fiber,再去进行 reconcile,这样就是可打断的了。
  • 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打断了呢?因为现在不再是递归,而是循环了:
function workLoop() {
  while (wip) {
    performUnitOfWork();
  }

  if (!wip && wipRoot) {
    commitRoot();
  }
}
  • react 里有一个 workLoop 循环,每次循环做一个 fiberreconcile,当前处理的 fiber 会放在 workInProgress 这个全局变量上。
  • 当循环完了,也就是 wip 为空了,那就执行 commit 阶段,把 reconcile 的结果更新到 dom
  • 每个 fiberreconcile 是根据类型来做的不同处理。当处理完了当前 fiber 节点,就把 wip 指向 siblingreturn 来切到下个 fiber 节点。:
function performUnitOfWork() {
  const { tag } = wip;

  switch (tag) {
    case HostComponent:
      updateHostComponent(wip);
      break;

    case FunctionComponent:
      updateFunctionComponent(wip);
      break;

    case ClassComponent:
      updateClassComponent(wip);
      break;
    case Fragment:
      updateFragmentComponent(wip);
      break;
    case HostText:
      updateHostTextComponent(wip);
      break;
    default:
      break;
  }

  if (wip.child) {
    wip = wip.child;
    return;
  }

  let next = wip;

  while (next) {
    if (next.sibling) {
      wip = next.sibling;
      return;
    }
    next = next.return;
  }

  wip = null;
}

函数组件和 class 组件的 reconcile和之前讲的一样,就是调用 render 拿到 vdom,然后继续处理渲染出的 vdom

function updateClassComponent(wip) {
  const { type, props } = wip;
  const instance = new type(props);
  const children = instance.render();

  reconcileChildren(wip, children);
}

function updateFunctionComponent(wip) {
  renderWithHooks(wip);

  const { type, props } = wip;

  const children = type(props);
  reconcileChildren(wip, children);
}
  • 循环执行 reconcile,那每次处理之前判断一下是不是有更高优先级的任务,就能实现打断了。
  • 所以我们在每次处理 fiber 节点的 reconcile 之前,都先调用下 shouldYield 方法:
function workLoop() {
  while (wip && shouldYield()) {
    performUnitOfWork();
  }

  if (!wip && wipRoot) {
    commitRoot();
  }
}
  • shouldYiled 方法就是判断待处理的任务队列有没有优先级更高的任务,有的话就先处理那边的 fiber,这边的先暂停一下。
  • 这就是 fiber 架构的 reconcile 可以打断的原理。通过 fiber 的数据结构,加上循环处理前每次判断下是否打断来实现的。
  • 聊完了 render 阶段(reconcile + schedule),接下来就进入 commit 阶段了。
  • 前面说过,为了变为可打断的,reconcile 阶段并不会真正操作 dom,只会创建 dom 然后打个 effectTag 的增删改标记。
  • commit 阶段就根据标记来更新 dom 就可以了。
  • 但是 commit 阶段要再遍历一次 fiber 来查找有 effectTag 的节点,更新 dom么?
  • 这样当然没问题,但没必要。完全可以在 reconcile 的时候把有 effectTag 的节点收集到一个队列里,然后 commit 阶段直接遍历这个队列就行了。
  • 这个队列叫做 effectList
  • react 会在 commit 阶段遍历 effectList,根据 effectTag 来增删改 dom
  • dom 创建前后就是 useEffectuseLayoutEffect 还有一些函数组件的生命周期函数执行的时候。
  • useEffect 被设计成了在 dom 操作前异步调用,useLayoutEffect 是在 dom 操作后同步调用。
  • 为什么这样呢?
  • 因为都要操作 dom 了,这时候如果来了个 effect 同步执行,计算量很大,那不是把 fiber 架构带来的优势有毁了么?
  • 所以 effect 是异步的,不会阻塞渲染。
  • useLayoutEffect,顾名思义是想在这个阶段拿到一些布局信息的,dom 操作完以后就可以了,而且都渲染完了,自然也就可以同步调用了。
  • 实际上 reactcommit 阶段也分成了 3 个小阶段。
  • before mutationmutationlayout
  • mutation 就是遍历 effectList 来更新 dom 的。
  • 它的之前就是 before mutation,会异步调度 useEffect 的回调函数。
  • 它之后就是 layout 阶段了,因为这个阶段已经可以拿到布局信息了,会同步调用 useLayoutEffect 的回调函数。而且这个阶段可以拿到新的 dom 节点,还会更新下 ref
  • 至此,我们对 react 的新架构,rendercommit 两大阶段都干了什么就理清了。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372449.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ADAS-可见光相机之Cmos Image Sensor

引言 “ 可见光相机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等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ADAS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xff0c;如tesla model系列全车身10多个相机&#xff0c;不断感知周围世界。本文着重讲解下可见光相机中的CIS(CMOS Image Sensor)。” 定义 光是一种电磁波&…

如何在 iPhone 上恢复已删除的通话记录/通话记录

您的通话记录/通话记录可能很重要&#xff0c;尤其是当您想要拨打之前联系过但未保存的号码时。如果您碰巧删除了通话记录&#xff08;有意或无意&#xff09;&#xff0c;本指南将帮助您了解如何检索它们并找回您需要使用的所有记录。我们将根据您的情况和您拥有的工具讨论不同…

【Tomcat 】Tomcat 架构原理解析到架构设计借鉴

Tomcat 发展这么多年&#xff0c;已经比较成熟稳定。在如今『追新求快』的时代&#xff0c;Tomcat 作为 Java Web 开发必备的工具似乎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xff0c;难道说如今就没有必要深入学习它了么&#xff1f;学习它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xff1f; 静下心来&#…

一文让你彻底理解关于消息队列的使用

一、消息队列概述 消息队列中间件是分布式系统中重要的组件&#xff0c;主要解决应用解耦&#xff0c;异步消息&#xff0c;流量削锋等问题&#xff0c;实现高性能&#xff0c;高可用&#xff0c;可伸缩和最终一致性架构。目前使用较多的消息队列有ActiveMQ&#xff0c;Rabbit…

Spring Security认证研究

1.项目中认证的三种方式&#xff1a; 1.统一认证 认证通过由认证服务向给用户颁发令牌&#xff0c;相当于访问系统的通行证&#xff0c;用户拿着令牌去访问系统的资源。 2.单点登录&#xff0c;对于微服务项目&#xff0c;因为包含多个模块&#xff0c;所以单点登录就是使得用户…

烙铁使用方法

烙铁使用 烙铁是硬件工程师最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一把性能保持良好的烙铁能帮助我们快速进行电路调试。烙铁第一次加热时采用焊锡均匀涂覆在烙铁头上,以便去除包在烙铁头上面的氧化物。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烙铁头类型,合适的温度进行操作。完成焊接后要在烙铁…

TypeError: load() missing 1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 ‘Loader‘解决方案

大家好,我是爱编程的喵喵。双985硕士毕业,现担任全栈工程师一职,热衷于将数据思维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中。从事机器学习以及相关的前后端开发工作。曾在阿里云、科大讯飞、CCF等比赛获得多次Top名次。喜欢通过博客创作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不仅形成深入且独到的理…

BLIP2-图像文本预训练

文章目录摘要解决问题算法模型结构通过frozen图像编码器学习视觉语言表征图像文本对比学习&#xff08;ITC&#xff09;基于图像文本生成&#xff08;ITG&#xff09;图文匹配&#xff08;ITM&#xff09;从大规模语言模型学习视觉到语言生成模型预训练预训练数据预训练图像编码…

基础夯实,字节内部总结240道算法LeetCode刷题笔记,直呼太全

1、什么是算法算法(algorithm&#xff0c;[ˈlɡərɪəm]&#xff0c;计算程序)&#xff1a;就是定义良好的计算过程&#xff0c;他取一个或一组的值为输入&#xff0c;并产生出一个或一组值作为输出。简单来说算法就是一系列的计算步骤&#xff0c;用来将输入数据转化成输出结…

从Linux源码角度看套接字的Listen及连接队列

今天就从Linux源码的角度看下Server端的Socket在进行listen的时候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基于Linux 3.10内核)&#xff0c;当然由于listen的backlog参数和半连接hash表以及全连接队列都相关&#xff0c;在这里也一块讲了。 Server端Socket需要Listen 众所周知&#xff0c;一个Serv…

archlinux docker配置php5.3

一直在维护一下10年前的老项目&#xff0c;是基于php5.3开发的。一直在使用windows虚拟机在开发php5.3。最近就想尝试在archlinux主系统中开发。 什么是php PHP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通用脚本语言&#xff0c;特别适合 Web 开发&#xff0c;可以嵌入到 HTML 中。 AUR安装php5.3 …

【C语言进阶】了解计算机的程序环境和预处理过程 掌握计算机预处理操作

​ ​&#x1f4dd;个人主页&#xff1a;Sherry的成长之路 &#x1f3e0;学习社区&#xff1a;Sherry的成长之路&#xff08;个人社区&#xff09; &#x1f4d6;专栏链接&#xff1a;C语言进阶 &#x1f3af;长路漫漫浩浩&#xff0c;万事皆有期待 文章目录1.编译与链接1.1 程…

WebGPU学习(4)---使用 UniformBuffer

接下来让我们使用 UniformBuffer。UniformBuffer 是一个只读内存区域&#xff0c;可以在着色器上访问。 这次&#xff0c;我们将传递给着色器的矩阵存储在 UniformBuffer 中。演示示例 1.在顶点着色器中的 UniformBuffer 这次我们在顶点着色器里定义一个名为Uniforms的新结构体…

TCP 的演化史-sack 与 reordering metric

就着 TCP 本身说事&#xff0c;而不是高谈阔论关于它是如何不合时宜&#xff0c;然后摆出一个更务虚的更新。 从一个 case 开始。 按照现在 Linux TCP(遵守 RFC) 实现&#xff0c;以下是一个将会导致 reordering 更新的 sack 序列&#xff1a; 考虑一种情况&#xff0c;这两个…

【Spring】谈谈你对IOC和AOP理解(2023最新)

目录一.IOC(Inversion of Control)1.IOC是什么&#xff1f;2.IOC的实现原理二.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1.AOP是什么&#xff1f;2.AOP的实现原理3.说一下AOP都有哪些基本理念&#xff1f;或者是AOP的术语4.Advice(通知)的类型有哪些5.AOP的应用场景6.使用AOP实例(日志…

jvisualvm远程监控Java程序

启用远程监控&#xff1a; 方式一&#xff1a;启动参数进行配置 启动远程应用需指定jmx相关配置 java -jar -Djava.rmi.server.hostname远程服务ip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ort18888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true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

运动耳机推荐、最值得入手的运动耳机清单共享

现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运动蓝牙耳机着实让人挑花了眼,怎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挑选出专业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各个方面都做地可圈可点的运动蓝牙耳机可真不是一件易事啊&#xff0c;甚至连不少老朋友都会踩坑&#xff0c;为了能让大家挑到真正的运动蓝牙耳机&#xff0c;为此…

Dev C++ 调试功能详细总结

原文链接&#xff1a; Dev C 调试功能详细总结https://mp.weixin.qq.com/s/H9VwLNcJ0tY3j3265R0_7Q 大家好&#xff0c;我是CodeAllen&#xff08;康哥&#xff09;&#xff0c;今天是2023年2月25日&#xff0c;继上一篇介绍了我在Windows端经常用来验证代码的工具Dev C的基本…

pytest测试框架——pytest.ini用法

这里写目录标题一、pytest用法总结二、pytest.ini是什么三、改变运行规则pytest.inicheck_demo.py执行测试用例四、添加默认参数五、指定执行目录六、日志配置七、pytest插件分类八、pytest常用插件九、改变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十、pytest并行与分布式执行十一、pytest内置插件h…

【经典蓝牙】蓝牙AVRCP协议分析

协议简介 蓝牙AVRCP协议是蓝牙设备之间音视频的控制协议。定义了音频/视频的控制、浏览、查询、通知等一系列的命令集。常用来蓝牙耳机对手机的音乐进行控制&#xff0c;以及获取手机的音乐信息等场景。AVRCP协议有两个角色&#xff0c;分别是controller&#xff08;C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