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评价指标】如何评估多(二)分类算法的性能:Acc、Precision、Recall、F1等
文章目录
- 【分类评价指标】如何评估多(二)分类算法的性能:Acc、Precision、Recall、F1等
- 1. 前言
- 2. 二分类任务
- 2.1 混淆矩阵
- 2.2 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
- 2.2.1 准确率(Accuracy)
- 2.2.2 精确率(Precision)
- 2.2.3 召回率(Recall)
- 2.2.4 F1 Score
- 2.2.4.1 例子1
- 2.2.4.2 例子2
- 2.2.4.3 解决办法
- 2.3 P-R曲线和AP
- 2.3.1 P-R曲线
- 2.3.2 AP(Average-Precision)
- 2.4 ROC曲线和AUC
- 2.4.1 ROC的由来(例子3)
- 2.4.2 先验概念
- 2.4.3 ROC曲线
- 2.4.4 AUC
- 2.5 二分类指标小结
- 3. 多分类任务
- 3.1 准确率
- 3.2 各个类别的P、R、F1、AP
- 3.3 mAP
- 4. 参考
1. 前言
评价指标是针对模型性能优劣的一个定量指标。一种评价指标只能反映模型一部分性能,如果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合理,那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故而应该针对具体的数据、模型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
本文将介绍分类任务中的常用评价指标。
- 二分类任务:混淆矩阵(Confuse Matrix)、准确率Acc(Accuracy)、精确率P(Precision)、召回率R(Recall)、F1 Score、P-R曲线(Precision-Recall Curve)、AP(Average-Precision)、ROC、AUC等;
- 多分类任务:Acc、各个类别的(P、R、F1、AP)、mAP(mean-Average-Precision)等。
2. 二分类任务
2.1 混淆矩阵
针对一个二分类问题,即将实例分成正类(positive)或负类(negative),在实际分类中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 若一个实例是正类,并且被预测为正类,即为真正类TP(True Positive)
- 若一个实例是正类,但是被预测为负类,即为假负类FN(False Negative)
- 若一个实例是负类,但是被预测为正类,即为假正类FP(False Positive)
- 若一个实例是负类,并且被预测为负类,即为真负类TN(True Negative)
简单记忆:阳性(Positive)代表了预测为真,阴性(Negative)代表了预测为假;True代表真实值与预测值匹配,False代表真实值与预测值不匹配。
2.2 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
有了混淆矩阵之后,我们便可以求对应的准确率(Accuracy)、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F1 Score。
2.2.1 准确率(Accuracy)
该指标计算的是:预测正确的样本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具体的公式如下:
A c c u r a r y = T P + T N T P + T N + F P + F N Accurary = \frac{TP+TN}{TP+TN+FP+FN} Accurary=TP+TN+FP+FNTP+TN
- 缺点:当数据的样本不均衡,这个指标是不能评价模型的性能优劣的。
假如一个测试集有正样本99个,负样本1个。模型把所有的样本都预测为正样本,那么模型的Accuracy为99%,看评价指标,模型的效果很好,但实际上模型没有任何预测能力。
2.2.2 精确率(Precision)
又称为查准率,是针对预测结果为正类的一个评价指标。在模型预测为正样本的结果中,真正是正样本所占的百分比,具体公式如下:
P r e c i s i o n = T P T P + F P Precision = \frac{TP}{TP+FP} Precision=TP+FPTP
- 精准率的含义:在预测为正样本的结果中,有多少是准确的。这个指标比较谨慎,分类阈值较高。
2.2.3 召回率(Recall)
又称为查全率,是针对原始样本而言的一个评价指标。在实际为正样本中,被预测为正样本所占的百分比。具体公式如下:
R e c a l l = T P T P + F N Recall = \frac{TP}{TP+FN} Recall=TP+FNTP
- 尽量检测数据,不遗漏数据,所谓的宁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分类阈值较低。
2.2.4 F1 Score
精准率和召回率都有其自己的缺点:
- 如果阈值较高,那么精准率会高,但是会漏掉很多数据;
- 如果阈值较低,召回率高,但是预测的会很不准确。
2.2.4.1 例子1
假设总共有10个好苹果,10个坏苹果。针对这20个数据,模型只预测了1个好苹果,对应结果如下表:
- 虽然精确率很高,但是这个模型的性能并不好。
2.2.4.2 例子2
同样总共有10个好苹果,10个坏苹果。针对这20个数据,模型把所有的苹果都预测为好苹果,对应结果如下表:
- 虽然召回率很高,但是这个模型的性能并不好。
2.2.4.3 解决办法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精确率和召回率是此消彼长的,如果要兼顾二者,就需要F1 Score。
F 1 = 2 ⋅ P r e c i s i o n × R e c a l l P r e c i s i o n + R e c a l l F1 =2 \cdot \frac{Precision \times Recall}{Precision + Recall} F1=2⋅Precision+RecallPrecision×Recall
可以看出F1 Score实际上是一种调和平均数。
-
此外还有 F β F_\beta Fβ score和 G score,也是用于平衡精确率和召回率的:
F β = ( 1 + β 2 ) ⋅ P r e c i s i o n × R e c a l l ( β 2 ⋅ P r e c i s i o n ) + R e c a l l F_\beta = (1+{\beta}^2) \cdot \frac{Precision \times Recall}{{(\beta}^2 \cdot Precision) + Recall} Fβ=(1+β2)⋅(β2⋅Precision)+RecallPrecision×Recall
G = P r e c i s i o n ⋅ R e c a l l G = \sqrt{Precision \cdot Recall} G=Precision⋅Recall
2.3 P-R曲线和AP
2.3.1 P-R曲线
P-R曲线是描述精确率和召回率变化的曲线。
如何绘制:通过设置不同的阈值,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对应的精准率和召回率,然后进行绘制。
- 模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越大,则模型的性能越好。但一般来说,曲线下的面积是很难进行估算的。
- 所以衍生出了“平衡点”(Break-Event Point,简称BEP),即当P=R时的取值,平衡点的取值越高,性能更优。
2.3.2 AP(Average-Precision)
P-R曲线对于单个类别的结果评价是比较完善的,但并没有数值那样直观,AP能够解决这个问题,AP值的含义是P-R曲线下的均值(P-R曲线的纵坐标即为Precision,因此AP含义即为Average-Precision),理论计算公式为:
- 在实际程序中,由于本身是离散点,且得到所有点后再计算代价过高,一般采用专门的近似手段计算AP。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下面进行介绍。
假如验证了10个样本得到的预测结果如下表格,以这10个样本作为例子计算该类别的AP(程序中计算AP的方法),
把这十个样本按照置信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得到下面的表格:
从上到下遍历每一行,遍历到某一行时就将置信度阈值设定为当前该行的置信度,即当前行是最低预测为正例的样本,然后计算在这个置信度阈值下的Precision、Recall,得到下面的表格:
- 方法1:在VOC2010之前,方法是以列表[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作为Recall分割值,遍历列表中每一个值作为Recall阈值,选取上面表格中Recall≥Recall阈值的所有行,这些行中最高的Precision即为这个Recall阈值对应的Precision取值,可以得到上面的表格对应的Precision列表为:[1, 1, 1, 1, 1, 0.85, 0.85, 0.85, 0.85, 0.85, 0.85],这个列表求和除以11极为AP计算结果:10.1 / 11 = 91.82%。
- 方法2:在VOC2010之后,方法是以Recall的所有可能取值再加上0作为Recall分割值,Recall的所有可能取值只与样本中正样本的数量有关,例如上面表格,只有6个正样本,因此就有6个可能的取值,再加上0,列表[0, 0.17, 0.33, 0.50, 0.67, 0.83, 1.0]就作为Recall分割值,然后和第一种方法类似,遍历列表中每一个值作为Recall阈值,选取上面表格中Recall≥Recall阈值的所有行,这些行中最高的Precision即为这个Recall阈值对应的Precision取值,可以得到上面的表格对应的Precision列表为:[1, 1, 1, 1, 0.85, 0.85, 0.85],这个列表求和除以列表长度即为AP计算结果:6.55 / 7 = 93.57%。
2.4 ROC曲线和AUC
2.4.1 ROC的由来(例子3)
假设有好苹果9个,坏苹果1个,模型把所有的苹果均预测为好苹果。
- 我们能够得出,尽管 Precision、Recall、F1都很高,但是模型效果却不好。
- 所以针对样本不均衡,以上指标很难区分模型的性能,就需要用到ROC和AUC。
2.4.2 先验概念
在介绍ROC和AUC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三个概念:
- 真正类率(true positive rate, TPR),也称为灵敏度(sensitivity),等同于召回率。刻画的是被分类器正确分类的正实例占所有正实例的比例。
- 真负类率(true negative rate, TNR),也称为特异度(specificity),刻画的是被分类器正确分类的负实例占所有负实例的比例。
- 负正类率(false positive rate, FPR),也称为1-specificity,计算的是被分类器错认为正类的负实例占所有负实例的比例。
2.4.3 ROC曲线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又称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对应的纵坐标是TPR,横坐标是FPR。
如何绘制:设置不同的阈值,会得到不同的TPR和FPR,而随着阈值的逐渐减小,越来越多的实例被划分为正类,但是这些正类中同样也掺杂着负类,即TPR和FPR会同时增大。阈值最大时,对应坐标点为(0,0),阈值最小时,对应坐标点(1,1)。
- 目标: TPR=1, FPR=0,即图中(0,1)点。故ROC曲线越靠拢(0,1)点,即,越偏离45度对角线越好。对应的就是TPR越大越好,FPR越小越好。
2.4.4 AUC
AUC(Area Under Curve)是处于ROC曲线下方的那部分面积的大小。AUC越大,代表模型的性能越好。
- 对于2.4.1例子中的样本不均衡,对应的TPR=1,而FPR=1,能够判断模型性能不好。
如何计算AUC:
- auc的值是求roc的积分,但是求积分比较困难,所以通过转化,变为另一种求解,可查看:Wilcoxon-Mann-Witney Test。
- 所以最终的AUC求解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得,还需要注意的是当二元组中正负样本的预测分数相等的时候,按照0.5计算。
2.5 二分类指标小结
- 当正负样本差距不大的情况下,ROC和PR的趋势是差不多的;
- 但是当负样本很多的时候,两者就截然不同了,P-R效果依然看似很好,但是ROC上反映效果一般。
3. 多分类任务
3.1 准确率
对于多分类任务,最直接的评价指标即为考虑全类别的准确率,即
A c c u r a r y = 分类正确的样本数 总样本数 Accurary = \frac{分类正确的样本数}{总样本数} Accurary=总样本数分类正确的样本数
- 分类正确即只考虑预测的类别和真实的类别对应正确的情况。这是最常用也最直接的评价指标,一般模型训练过程中打印出来查看的也主要是指这个准确率。
3.2 各个类别的P、R、F1、AP
如二分类评价指标最初的说明,多分类任务可以采用二分类的手段:
- 独立地对每个类别进行评估得到每个类别的多个二分类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各个类别的结果情况。
因此,
- 多分类任务中的P、R、F1即分别将每个类别单独进行考察,得到每个类别的P、R、F1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得到P、R、F1指标就说明已经确定了置信度阈值,因此P、R指标是与置信度阈值有关系的指标,设定不同的置信度阈值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 多分类任务中的AP也与二分类中的一致,需要注意的是,AP是与置信度阈值无关的指标,能够更客观反映结果好坏。
3.3 mAP
对所有类别的AP求平均即可得到mAP指标,代表的含义即mean-Average-Precision,其中mean是对所有类别求平均。
4. 参考
【1】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819054
【2】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01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