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本项目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新建6万平方米仓库,具体为新建3栋钢构仓库2万平方米,2栋砖混结构仓库1万平方米,3栋交易中心2万平方米,改造现有3栋3层砖混结构仓库1万平方米,配备智能化仓库物流设备和信息化系统,配套园区道路、供排水、绿化、照明、充电桩、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2. 监测指标
本次项目主要针对该农产品交易中心钢网架结构中填充区域,由于该部分需要使用钢化玻璃进行封顶采光,所以本次项目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自动化监测,通过钢网架的沉降观测来围绕结构安全、稳定性和荷载响应展开,获取实时数据捕捉潜在风险。通过自动化监测,钢网架的管理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最终实现安全可控、成本可控、风险可控的目标。
3. 监测点布设
本项目钢网架自动化监测布点参照规范《钢结构建筑施工测量及监测技术规范》T/CSPSTC 41-2019,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变形监测网的网点,宜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基准点。大型的工程项目,其水平位移基准点应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基准点宜采用双金属标或钢管标。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设立在大型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可采用钢管标。对通视条件较好的小型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监测断面一般分为:关键断面、重要断面和一般断面。需要时,还应埋设一定数量的应力、应变传感器。
监测基准网,应由基准点和部分工作基点构成。监测基准网应每半年复测1次;当对变形监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检核监测基准网。
变形监测网,应由部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构成。监测周期,应根据监测体的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期间,应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
4. 监测设备数量
5. 现场图片
6. 岩创可视化平台数据展示
本项目网架自动化监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及智能分析平台,实现对结构健康状况的实时、动态和精准监控。该系统以安全预警为核心,监测杆件应力、节点位移、振动特性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变形、裂纹或螺栓松动等隐患,有效预防坍塌事故;以科学运维为目标,通过长期数据积累评估材料老化与损伤累积,优化维护周期并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依托数字化管理,替代传统人工巡检,降低运维成本,并为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自动化监测不仅解决了大跨度、复杂环境下钢网架隐蔽风险难察觉的问题,更推动了结构安全管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控”的升级,为重大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运维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