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顶流云电脑与传统电脑性能PK战:START云游戏/无影云/ToDesk云电脑谁更流畅?

news2025/7/15 23:16:03

这里写目录标题

  • 一、前言
  • 二、本地机器配置环境
  • 三、START云游戏/无影云/ToDesk云电脑配置对比
    • 3.1 START云游戏
    • 3.2 无影云个人版
    • 3.3 ToDesk云电脑
  • 四、本地电脑与云电脑性能实战
    • 4.1 游戏场景体验
      • 4.1.1 本地电脑测试
      • 4.1.2 云电脑测试
        • 英雄联盟
        • 黑神话悟空
        • 其他游戏
    • 4.2 主流设计场景体验
      • 4.2.1 本地电脑测试
      • 4.2.2 云电脑测试
    • 4.3 AI场景体验
      • 4.3.1 本地电脑测试
      • 4.3.2 云电脑测试
  • 五、实验总结

一、前言

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处于学校到工作上班的过渡时期,平时下班无聊,就想打打游戏放松一下。但过去为了努力学习只买了纯办公的笔记本,显卡性能弱、电脑老化、运行卡顿、画质模糊…导致游戏体验极差。这时我开始接触了云电脑服务,尝试在联网基础上利用手上这台办公本接入市面上成熟的云电脑,终于!让我体验到了高性能云电脑带来的顺畅与便捷了。

但是我感觉很多人还只是停留在听说过云电脑,对它的认知或者说感知都不是很强烈。要知道,进入2025年,云计算技术已经是爆发式迭代的趋势,云电脑已从“尝鲜工具”蜕变为“生产力与娱乐的刚需选择”。而传统高配电脑动辄耗资上万元的硬件成本,还频繁面临着升级的压力,与云电脑“按需付费、即开即用”的轻量化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我专门针对两者的性能做了测试,筛选了市面上三大云电脑平台——腾讯START云游戏(游戏生态)、阿里无影云(办公安全)、ToDesk云电脑(全能性能黑马),从电脑配置、性能场景两大维度,实测看看谁更流畅?

二、本地机器配置环境

评测前,先来说说我的本地机器吧,这台 2020年购入的联想小新 Pro13,曾是我大学生涯的“最佳战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见证了我从编程小白到能独立完成项目的成长历程——至今我仍清晰记得第一次用它成功运行程序时,打印出"Hello World"带来的纯粹喜悦;也难忘期末周它陪我熬过的每一个通宵,以及和室友开黑时,在峡谷中斩获首个五杀的激动时刻。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随着时间的迁移,需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当朋友们在茶水间讨论《黑神话:悟空》的剧情时,我只能默默刷着手机视频;当甲方要求用Blender渲染产品动画时,我的笔记本风扇开始发出直升机起降般的轰鸣;当Stable Diffusion弹出"找不到CUDA"的报错时,我意识到:曾经陪我度过大学时光的“战友”,终究已经无法胜任新的挑战。然而,这台笔记本里存着我多年的所有资料——课程作业、项目代码、论文草稿、甚至是珍贵的实验数据,迁移成本极高,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云电脑。

为了找到答案,我选取了三款主流云电脑平台,用这台陪伴我四年的笔记本作为基准,展开了一场真实场景下的云电脑与传统电脑性能测评战。

这里先贴出我本地机器的配置环境:

设备型号CPUGPU内存存储网络
联想小新Pro13(2020款)Inter Core i7-10710UNVIDIA GeForce MX35016GB DDR4 2666MHz512GB NVMe SSD50M网速

三、START云游戏/无影云/ToDesk云电脑配置对比

3.1 START云游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ART云游戏作为腾讯推出的云游戏平台,致力于让用户无需依赖高性能本地硬件即可流畅体验大型游戏。这款云电脑主打游戏体验,并未明确公布其云端服务器的具体硬件配置,而是采用动态资源分配机制,根据用户运行的游戏需求自动调整算力,确保流畅体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U方面,START云游戏采用了Intel Xeon Gold 6231C高性能的服务器级处理器,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能够支持多用户同时运行高负载游戏而不出现性能瓶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PU算力方面,虽然官方宣称性能接近RTX 3060,但实测中发现实际提供的是NVIDIA Tesla T10——其图形渲染能力虽不及RTX系列显卡,但在远程渲染与视频编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足以胜任1080p甚至4K的流媒体传输任务。

内存方面,提供了48GB的容量,远高于普通PC,有助于多任务处理和大型游戏的快速加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储方面,空间大小为200GB,使用Red Hat VirtIO SCSI虚拟磁盘,读取速度稳定。

网络层面,依托腾讯云的底层架构,能够保障低延迟、高带宽的连接体验,是整个服务质量的关键支撑,经过测试下载速率可以达到1300+Mbps,上传速率可以达到250+Mbp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ART云游戏的配置和属性总结如下:

设备型号CPUGPU内存存储网络
START云游戏Intel® Xeon® Gold 6231CTesla T1048.0 GB200GB Red Hat VirtIO SCSI Disk下载1300+Mbps 上传250+Mbps

总的来看,START云游戏的硬件配置水准相当于中高端游戏PC,尤其在CPU与内存层面表现出色。缺点是GPU不直通RTX显卡,只能胜任主流1080P或部分4K游戏的运行需求。整体更适合作为“游戏专用”的云电脑使用。

3.2 无影云个人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阿里的无影云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云端虚拟桌面服务,其核心配置依托阿里云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高性能、安全且灵活的远程计算体验。

阿里云的云服务一直是行业领先,而个人云电脑服务也比较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配置,相对应的费用也不一样。本次我们体验的是无影云个人版中的黄金试用服务,选择的是性能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U方面,无影云使用的是Intel® Xeon® Platinum 2.50 GHz,作为一款高端服务器芯片,其提供了强大的多核并行处理能力,尤其擅长在多任务、并发操作、虚拟化场景中稳定输出算力,对于运行编译器、IDE、数据分析工具或中型计算任务来说相当合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PU方面,无影云的黄金版貌似是不带GPU的,其高配版具备NVIDIA GeForce GTX 1650显卡,更高端的配置如11G显存的独立显卡应该可基本运行3A游戏。

内存方面,无影云的标准配置从8GB起步,高配版本可以扩展至16GB、32GB乃至更高。黄金版基本上能够满足办公等普通需求,但对于建模、游戏就差点意思。

存储方面,无影云系统盘的容量默认为100GB SSD,数据盘支持用户按需添加,如50GB、100GB等,此外还可挂载阿里云NAS或OSS对象存储服务,实现跨项目文件共享与版本备份。

带宽方面,有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无影云电脑只提供10Mbps的带宽,这实在是不够用啊,想要升级还得另外付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影云个人版的配置和属性总结如下:

设备型号CPUGPU内存存储网络
无影云个人版黄金版Intel® Xeon® Platinum8.0 GB100GB Red Hat VirtIO SCSI Disk下载8.6+Mbps 上传3.7+Mbps

总体而言,阿里无影云个人版虽然在配置选择、系统自由度、性能输出方面展现了“云电脑”应有的专业水平,但在图形能力和网络带宽上存在明显限制。

3.3 ToDesk云电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Desk云电脑是一款支持多场景的云端服务,提供高性能配置的云电脑,分布有云设计渲染、云游戏、云AIGC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网页等多种方式轻松上云,享受超高清画质,低延时,安全稳定的云体验。从软件配置列表里可以看出,ToDesk云电脑这边提供的配置有3060/4070电竞,4070云图形工作站,4070AIGC等配置,也有云硬盘的选项,云硬盘可以在云电脑的基础上扩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Desk云电脑的专项服务是三个平台里最丰富的,能满足各类用户比较个性化的需求,本次我们体验的是云电竞的版本

CPU方面,ToDesk云电脑云电竞版本搭载的是Intel® i7-12700处理器,这是一款高性能桌面级CPU,拥有12核20线程,基础频率2.1GHz,最大睿频可达4.9GHz,i7-12700在单核性能上更具优势,尤其适合需要高主频的应用场景,如游戏、实时渲染、代码编译等,能够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流畅的操作体验。

GPU方面,其配备了NVIDIA RTX 4070显卡,拥有12GB GDDR6X显存,支持DLSS 3.0和光线追踪技术,能够轻松应对3A游戏、4K视频剪辑、3D建模和AI训练等高负载任务,为用户提供更极致的视觉体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存方面,ToDesk云电脑提供了24GB DDR4内存,能够更好地满足多任务并行处理的需求,比如同时运行大型开发环境、虚拟机、设计软件等,减少因内存不足导致的卡顿问题,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存储方面采用300GB Red Hat VirtIO SCSI高速磁盘,具备优秀的I/O性能,适合频繁读写操作的应用场景。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需求扩展存储空间,或结合ToDesk提供的文件传输功能实现本地与云端的数据同步,提高文件管理的灵活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方面,经过测试,发现其提供了上传500+Mbps / 下载500+Mbps的超高带宽,这样的网络配置能够确保低延迟的远程操作体验,无论是高清视频流传输、大文件快速同步,还是云游戏等高带宽需求场景,都能流畅运行,无需担心网络瓶颈问题。

ToDesk云电脑个人版的配置和属性总结如下:

设备型号CPUGPU内存存储网络
ToDesk云电脑Inter® i7-12700RTX 407024.0 GB300GB Red Hat VirtIO SCSI Disk下载500+Mbps 上传500+Mbps

四、本地电脑与云电脑性能实战

4.1 游戏场景体验

4.1.1 本地电脑测试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普通用户的使用环境,我首先使用了自己目前的本地电脑进行《英雄联盟》的游戏测试。在日常单人游戏或小规模对战中,整体帧率还算稳定,游戏画质设置为中等偏上,FPS基本能够维持在60以上。

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由于这台电脑已经服役多年,性能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一旦进入团战场面,技能特效和多单位操作瞬间集中时,帧率就会出现明显波动,特效也会卡顿,甚至一度掉到30帧以下,画面卡顿明显,技能释放存在延迟感,整个游戏节奏也会受到影响。加上老旧硬件带来的温度控制和噪音问题,在长时间游戏过程中体验略显疲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这台老电脑还能“苟”一会儿,但我也明显感受到,哪怕是运行LOL这样相对轻量的游戏,在面对复杂场景时也已经开始吃力,别的就更别想说了。也正因为这种体验促使我把目光转向了云电脑平台,想看看ToDesk、无影云、START云游戏这些主打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平台,是否能带来更好的游戏流畅度与画质体验。

4.1.2 云电脑测试

这里我挑选了英雄联盟、黑神话悟空和一些其他的游戏进行了游戏测评,看看三个云电脑的表现。

英雄联盟

首先使用START云游戏。登录英雄联盟,进入训练模式,我们可以从菜单中试用VIP高帧率,由于我的显示屏只有60hz,所以这里试用60hz,云电脑和游戏服务器的延迟为23ms,操作延迟则没有给出具体参数。作为英雄联盟10年老玩家客观评价一下啊,只要你不是对低延迟要求很高的竞技类玩家,目前我用wifi信号的延迟也能达到一个可以游玩的水平了,比我原来的卡的不行的本地运行好了非常多!

顺带一提,START云游戏的每个游戏窗口都是单独分开的,这提供了类似真实本地运行的体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看看阿里的无影云,发现它是没有预装英雄联盟的,只能用独立云镜像下载该游戏,然后无影云给出了实时的操作延迟15ms左右,还是不错的。

不过无影云个人版的游戏库实在有限,整体可选内容太少,很难满足大多数玩家的需求。更让人头疼的是存储空间问题,默认分配的硬盘容量太小,想玩大型游戏就必须额外扩容。下载选择硬盘的时候可以看到硬盘容量非常的小,如果想玩大点的游戏就必须扩容硬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要命的是无影云的下载速度实在太慢,我还没来得及完成下载,试用时间就已经耗尽了,等待的时间太长了,实在是煎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是测试ToDesk云电脑,效果喜人。桌面预装的游戏相当多,基本不用担心需要重新下载游戏,英雄联盟已经提前预装好了,可以一键启动,速度也很快,鼠标在桌面没有卡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游戏后,最让我惊喜的是游戏帧数表现——实测稳定在200多帧,这充分证明ToDesk给每台云电脑配备的都是实打实的独立显卡,既不是临时分配的算力,也不是虚拟显卡的折中方案,这种显卡直通方案意味着该云电脑用户能完整使用 GPU 的算力与显存,性能几乎和真实裸机一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我的WiFi网络环境下,游戏画都能丝般顺滑,帧率稳定不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的来说,ToDesk做到了和START云游戏类似的优质体验,同时解除了帧率的限制,体验感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要不要用ToDesk云电脑打竞技游戏,也是取决于你对低延迟的要求是否很高了,反正比我这台老旧电脑本地运行是舒服的多了。

黑神话悟空

然后,我们接着用三款主流云电脑来测试热门3A大作《黑神话:悟空》!

我通过 START云游戏下载并运行《黑神话:悟空》的 Steam 版本,由于 START 本身主打“即点即玩”的服务逻辑,因此游戏安装过程异常迅速,几乎不需要等待,资源就已经分配完毕开始加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考虑到我自己并没有购买正式版游戏,这里采用的是《黑神话:悟空》官方提供的免费基准测试工具。下载速度令人满意,得益于腾讯的网络调度能力,资源下载几乎是秒下,体验相当流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画面设置方面,START 提供的图形性能虽然表现尚可,但测试结果显示它大概只能提供相当于 RTX 3060 的算力,从性能测试结果来看,平均帧率为 76 FPS,最高帧率 85 FPS,最低帧率为 61 FPS,95% 帧率保持在 68 FPS,在默认中等画质设置下整体表现尚可,帧率曲线也较为稳定,没有明显波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至于无影云电脑黄金版,就算了,其完全无法正常运行《黑神话:悟空》,即使尝试使用官方提供的基准测试工具,也频繁出现加载失败、闪退等一些奇怪的问题,更别提实际体验玩游戏了,体验感很差。

接着测试 ToDesk云电脑,我使用了相同的测试工具作对比,结果显示ToDesk 提供的硬件配置相当强劲,整体性能比 START云游戏高出不止一个台阶,帧率表现稳定,画面细节更丰富,光影效果也更真实,尤其是在开启中高画质+开启DLSS后,几乎没有出现掉帧或者撕裂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ToDesk云电脑在运行黑神话时平均帧率高达 91 FPS,最高帧率突破 104 FPS,95% 帧率也稳定在 81 FPS 左右,游戏运行期间显存占用约 5.4GB,整体波动非常小,图形表现流畅,这说明这种显卡直通的方案,将一块消费级高性能显卡完整分配给我了,没有做虚拟化或资源切分,体验起来就是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比可以发现,ToDesk云电脑提供的游戏性能是优于START云游戏的,毕竟是4070显卡,而START性能相当于3060且不能开光追。

其他游戏

因为ToDesk在《黑神话:悟空》方面的性能和体验感都非常好,我想着继续用ToDesk云电脑尝试一下别的游戏。所以接下来继续使用ToDesk,切换身份为瓦学弟,最高支持120hz显示,可惜我的显示屏体现不出来,可以看到与云电脑和游戏服务器的延迟只有10hz,操作延迟相比英雄联盟这样的moba游戏有点明显,拉枪的时候会感觉略有卡顿,推荐在更好的网络环境下运行,但也不是不能玩,我认为如果你是下三段偶尔娱乐以下还是OK的!这波我在云电脑里打中等靶打了20个,有没有瓦学弟评价一下实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刚刚因为实在带不动黑神话,没有做无影云的电竞游戏测试,所以我这边做一下云游戏功能的鸣潮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无影云支持手柄连接,但不知为何我用鼠标感觉在桌面延迟很高,和原本的鼠标速度极度不一致,非常难受,并且游戏还需要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游戏后,游戏的画面帧数和画质表现都是不错的,但是延迟比较高,不是特别流畅,这导致游戏体验降低了不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的来说,用无影云玩游戏的体验确实不是很好,该平台对用户的需求适配度很低。如果你在别的平台的免费时长用完了,刚好无影云又支持了你玩的游戏,那你可以来试试。

这里我再使用ToDesk云电脑试试《三角洲》这款射击游戏,这款游戏是比较吃显卡性能的,ToDesk体验START云游戏游戏体验感类似,玩三角洲的体验是出奇的好,画面非常流畅也不卡顿,推荐大家亲自体验,也是成功通过新手教程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来说:

追求高帧率+高画质+流畅响应的玩家ToDesk云电脑首选,特别适合玩《黑神话:悟空》、《三角洲》等等大型3A游戏,还能开启光追,游戏体验拉满。

轻度娱乐,偶尔玩玩热门网游START云游戏个人版,虽然画质略逊一筹,但“即开即玩”的机制也还是不错的,基本上也能满足常见的一些游戏的游玩需求。

单纯想尝试一下云电脑:无影云黄金版,并不适合游戏玩家,建议用于轻办公或图形要求较低的场景,真心不推荐玩游戏。

4.2 主流设计场景体验

4.2.1 本地电脑测试

作为一名常规使用设计工具进行产品原型、界面排版与设计的用户,我首先在本地电脑上打开了 Figma 桌面客户端进行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刚开始的十分钟内,一切还算顺畅,Figma 打开项目加载速度较快,画布拖动、放大缩小和对图层的操作也比较流畅。但随着时间推移,系统进程逐步变多,资源占用也迅速提升,在 Figma 中执行例如「拖拽元件」「快速缩放画布」「多选对象」等操作时,鼠标开始出现粘滞感,响应延迟明显,体验变得不那么跟手。

尤其是切换多个页面或者打开图层面板时,界面刷新会出现轻微卡顿,甚至在某些复杂项目中缩放速度变慢,需要等待几百毫秒才能看到最终效果图。虽然本地运行不依赖网络环境,但在资源吃紧时,体验明显不如一台资源充足的远程云电脑来得丝滑。

4.2.2 云电脑测试

接下来,我也分别使用三个云电脑平台测试了一下Figma的测试场景。

为了测试 START云游戏在办公和设计场景下的实际表现,我尝试通过“云电脑”入口启动系统。进入后可以看到,系统桌面上预设了一些快捷方式,但并没有预装常见的办公或设计软件,包括 Figma 也需要手动下载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在 START云游戏的网络下载速度还算不错,我很快便下载安装好了 Figma 客户端。整个安装过程比较顺利,Figma 也能正常运行,但是不能通过本机直接向 START云游戏互传文件,这一点就很麻烦,很多草稿我都要先传网盘,再下载下来,且START云游戏貌似没有给Figma开白名单,登录和使用的时候会一直转圈,折腾来折腾去的搞了好久才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体验了一段时间,感觉在基础画板操作上还算流畅,基本可以满足简单 UI 编辑与图层处理的需求。不过,在多个组件联动或者复杂矢量图绘制时,偶尔会出现轻微的卡顿或延迟感,尤其在切换页面或缩放快速操作时较为明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较遗憾的一点是,我没有找到START云游戏的资源扩容入口,也就是说我们在个人版中很难根据设计任务的复杂度来临时扩展存储空间资源,这对于需要中度图形运算的设计流程来说,会成为一定的限制。总体来说,START云游戏在设计类软件的兼容性还可以,但有不少卡点,且硬件可拓展性有限,更适合轻办公而非高负载创作。

接下来我进入了无影云进行测评,可以看到无影云镜像内置的软件就这么多,虽然这种纯净环境对于一些追求极致定制的用户来说是个优点,但对于希望即开即用的设计师来说,就显得不太友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下载 Figma 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最令人头疼的一点——下载速度非常慢,受限于无影云仅提供的 10Mbps 带宽,下载安装一个设计软件所需的时间远比其他云电脑平台要久,甚至影响到了我实际的测试节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在 Figma 对硬件要求相对不高,软件安装完成后基本可以正常启动,进行一些基础的设计操作也没有出现明显卡顿。比较有意思的是,无影云电脑系统内还内置了一个“无影晓颖”的智能助手,可以随时调用 AI 来帮你解答使用中的问题,虽然目前功能相对简单,但对于新手用户来说是一个很贴心的补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过这台黄金试用版机器并未配置独立显卡,也没有足够的内存资源支持更复杂的设计项目,当设计文件较大、组件较多或开启多个进程时,系统响应就会变慢,鼠标甚至会出现“飘移”或粘滞感,影响使用体验。

最后我也使用了 ToDesk云电脑提供的云图形工作站进行设计测试。一进入平台,最让我惊喜的,是 ToDesk 对于设计类用户的使用场景考虑得非常周到——它提供了一个专门面向设计工作的镜像系统,预装了包括 AutoCAD、Blender、SketchUp、Figma 等常用设计应用,即开即用,省去了软件安装和环境配置的繁琐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台云工作站的硬件配置也相当给力,配备了 NVIDIA RTX 4070 显卡,整体性能对标中高端桌面工作站,应对日常的 UI/UX 设计和轻量三维建模完全没有压力。

随后我将本地的一个 Figma 设计草稿上传到云端,开始了短暂但完整的一轮实际设计测试。整个过程中,Figma 的画布拖动、缩放、组件对齐、元素拖拽等操作都非常流畅,几乎没有出现卡顿或延迟。同时,ToDesk 还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对外设的支持非常全面——无论是高分辨率显示器的识别,还是本地鼠标的 DPI 精度、甚至是手写板输入,都能在远程云环境中正常工作,和本地体验几乎无差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说,对于设计工作者来说,ToDesk云电脑不仅提供了即插即用的设计工作环境,还具备足够的性能和稳定性,是一种真正可替代本地设备的远程创作方案。

4.3 AI场景体验

4.3.1 本地电脑测试

在 AI 应用方面,我尝试在本地电脑上运行 Ollama 框架,并加载开源大模型 DeepSeek 系列以测试其响应速度与系统负载情况。Ollama 本身的安装流程并不复杂,本地环境是 Windows 系统,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命令行快速拉取支持的模型。整个环境配置下来大概花了二十分钟左右,算是比较顺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本地电脑没有独显,且性能已经有些老化,实际测试下来,**最多只能运行 DeepSeek 1.5B 这一轻量级模型。**而且在运行 1.5B 模型时,推理响应尚可,但一旦我在后台同时开启浏览器、Figma 或 IDE 等其他程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就明显下降,Ollama 模型调用的响应延迟也开始出现波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鼠标卡顿和系统资源被占满的情况。相比本地电脑的硬件限制,云电脑在 AI 应用场景中无疑提供了更大的性能弹性和操作空间。

4.3.2 云电脑测试

接下来我也测试了几款云电脑在AI场景下的表现。

腾讯START云游戏主打的是游戏类云电脑,其搭载的是 Tesla T10 显卡。在部署 Ollama 和模型拉取阶段整体顺利,下载速度非常快。

在实际运行中,我测试了 DeepSeek-1.5B、6.7B 和 DeepSeek-7B 模型,都能成功加载运行,START云游戏的显卡性能确实能支撑起 7B 或 8B 级别的基础推理任务,这一点超出预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模型能跑,但因为显卡对 AI 推理场景的优化不够(不支持 RayTracing 和现代 CUDA 加速指令集),整体响应速度仍然偏慢,特别是在进行多轮复杂交互或长文本推理时,GPU 会迅速接近瓶颈,影响体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 START云游戏的Tesla T10 显卡性能略低于桌面级独显,但依然可以运行 7B / 8B 模型。在 DeepSeek-7B 模型测试中,Token 生成速度约为 8~10 tokens/s,加载时间约 25~30 秒。此外,START云游戏并未开放 GPU 配置升级选项,这对于 AI 场景而言是一大限制。因此,它更适合用作轻量级测试环境,而非面向生产部署的工作站。

随后我测试了 无影云黄金版,实际测试中我拉取了 DeepSeek-1.5B 模型,在运行 DeepSeek-1.5B 模型时,但由于黄金版本未配备 GPU,仅能以 CPU 模式运行小模型,生成速度仅在 1~1.5 tokens/s 之间,非常吃力且加载时间长达 1 分钟以上。由于缺乏 GPU 支持,无影云无法运行 DeepSeek-6.7B 或 7B 模型,也不适合 RAG 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体验最为出色的是 ToDesk云电脑, ToDesk云电脑已经内置了ollama+DeepSeek-7B,可以一键启动,实测中,我还成功运行了 DeepSeek-8B、14B、32B等中大型模型,拉取模型的速度极其流畅,推理响应接近实时,无论是问答、摘要、编程还是长对话测试,都表现得非常稳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速率方面,得益于 RTX 4070 的强大算力,ToDesk 云图形工作站在运行 DeepSeek-7B 模型时,Token 生成速度表现极为优异,基本稳定在 30 ~ 40 tokens/s,加载速度也非常快(约 8~10 秒完成模型加载)。支持较高吞吐量和多轮交互,对于本地部署类的 AI 应用场景(如 RAG / Chat UX / 编程助手)完全胜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还尝试用ToDesk云电脑部署了ollama + deepseek 14b + chatbox应用。在部署过程中,模型加载时间约为 20 秒,生成速度稳定在 30 tokens/s 以上,Chatbox 的响应也非常迅速。除此之外,ToDesk云电脑还预制了,数据存储安全可靠,适合需要高性能计算和稳定性的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此之外,ToDesk云电脑还内置了绘世启动器,预装了 SD-WebUI 和 ComfyUI 等 AI 绘图工具。用户可以通过一键启动的方式,快速进入 AI 创作环境,无需繁琐的配置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实验总结

设备型号CPU内存GPU时延帧率价格易用性
本地电脑i7-9750H16GB60Hz目前二手市场2-3k只能用于办公和低性能游戏
START云游戏12核Intel Xeon Gold 6231C48GBNvidia Tesla T1010ms以内VIP支持最高120Hz根据月费或年费1.4-1.9/h更适合用于游戏,手动配置环境后也可用于办公。
无影云16核Intel Xeon Platinum32GB10-30ms最高60Hz价位区间大约是0.8/h~3/h只建议用于办公。
ToDesk云电脑i7-1270032GBRTX407010ms以内可达到同步显卡性能最高帧率1.8/h可以在办公和游戏场景下都获得非常不错的体验。

经过一番真实场景下的对比体验,三款云电脑平台在不同方面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腾讯START云游戏 在游戏体验方面的优化做得不错,适合偶尔想要娱乐的用户。它无需复杂的设置,点开即玩,界面也很符合游戏玩家的习惯。其GPU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RTX级别,只能胜任主流1080p或部分4K游戏的运行需求,但凭借云端动态调度与腾讯云网络支撑,实际体验也非常丝滑。整个产品单一为游戏场景更适用,针对设计和AI创作的场景应用几乎没有,只能自行安装一些轻量级的应用。

阿里无影云更适合对安全、办公环境要求较高的用户。它提供了较为灵活的系统选项和配置选择,整体上更偏向企业应用场景。虽然在带宽、显卡资源上存在一定限制,但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是它的一大优势。

ToDesk云电脑 则是这三者中让我最为满意的一款。从配置上看,它几乎是消费级高配台式机的云端还原:搭载 i7-12700 和 RTX 4070 显卡直通,24GB 大内存。无论是运行 LOL 、黑神话:悟空等游戏大作,还是使用DeepSeek 等大模型助手处理文档、写作、代码分析,或是在 ComfyUI 中运行 SD 模型生成高分辨率图片,都能提供不错的体验。更关键的是,它的使用方式也非常灵活,提供了丰富的预装游戏和工具,并支持多端无缝接入,对新手用户也极其友好。

未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演进,我相信云电脑会逐渐从“辅助工具”转变为“主力生产力平台”。对于像我这样拥有一台老旧笔记本、但又渴望高性能计算体验的普通用户而言,云电脑正在打开一条全新的可能路径。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33826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 IO/NIO/AIO

(✪▽✪)曼波~~~~!让曼波用最可爱的赛马娘方式给你讲解吧!(⁄ ⁄•⁄ω⁄•⁄ ⁄) 🎠曼波思维导图大冲刺(先看框架再看细节哦): 📚 解释 Java 中 IO、NIO、AIO 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

java输出、输入语句

先创建一个用于测试的java 编写程序 #java.util使java标准库的一个包,这里拉取Scanner类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Variable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一个 Scanner 对象Scanner scanner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

宏基因组产品升级——抗菌肽数据库APD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简称AMPs)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的天然分子。它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先天免疫反应的作用。抗菌肽功能分类广泛,包括:抗菌,抗生物膜&…

线程池七个参数的含义

Java中的线程池里七个参数的以及其各自的含义 面试题:说一下线程池七个参数的含义? 所谓的线程池的 7 大参数是指,在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创建线程池时所设置的 7 个参数,如以下源码所示: public ThreadPoolExe…

Windows suwellofd 阅读器-v5.0.25.0320

Windows suwellofd 阅读器 链接:https://pan.xunlei.com/s/VOO7tUkTHHTTjSe39CeVkUHbA1?pwd3ibx# OFD(Open Fixed-layout Document) , 数科OFD阅读器支持国标版式、可信阅读、是电子发票、电子证照,电子病历等电子文件理想阅读工具。 多格…

三大等待和三大切换

三大等待 1、三大等待:等待的方式有三种:强制等待,隐性等待,显性等待。 1、强制等待:time.sleep(2),秒 优点:使用简单缺点:等待时间把握不准,容易造成时间浪费或者等待时…

告别定时任务!用Dagster监听器实现秒级数据响应自动化

在数据管道开发中,我们经常面临需要根据外部事件触发计算任务的场景。传统基于时间的调度方式存在资源浪费和时效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Dagster的**传感器(Sensor)**功能,演示如何构建事件驱动的数据处理流程。 场景模拟&…

【Unity】打包TextMeshPro的字体

前言 在Unity中,TextMeshPro与常规 Text 组件相比提供了更高级的文本呈现功能,TextMesh Pro 可以处理各种语言,包括中文。我们可以轻松地在 Unity 项目中使用中文,而不必担心字体和布局问题。TextMeshPro需要的字体资源就需要我们…

51单片机实验五:A/D和D/A转换

一、实验环境与实验器材 环境:Keli,STC-ISP烧写软件,Proteus. 器材:TX-1C单片机(STC89C52RC)、电脑。 二、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A/D转换 概念:模数转换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

使用VHD虚拟磁盘安装双系统,避免磁盘分区

前言 很多时候,我们对现在的操作系统不满意,就想要自己安装一个双系统 但是安装双系统又涉及到硬盘分区,非常复杂,容易造成数据问题 虚拟机的话有经常用的不爽,这里其实有一个介于虚拟机和双系统之间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虚拟硬盘文件安装系统. 相当于系统在机上…

Kafka消费者端重平衡流程

重平衡的完整流程需要消费者 端和协调者组件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我们先从消费者的视角来审视一下重平衡的流程。在消费者端,重平衡分为两个步骤:分别是加入组和等待领导者消费者(Leader Consumer)分配方案。这两个步骤分别对应两类…

Django之modelform使用

Django新增修改数据功能优化 目录 1.新增数据功能优化 2.修改数据功能优化 在我们做数据优化处理之前, 我们先回顾下传统的写法, 是如何实现增加修改的。 我们需要在templates里面新建前端的页面, 需要有新增还要删除, 比如说员工数据的新增, 那需要有很多个输入框, 那html…

云轴科技ZStack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

2025年4月8日至9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AIIA)第十四次全体会议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南京站)在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

写论文时降AIGC和降重的一些注意事项

‘ 写一些研究成果,英文不是很好,用有道翻译过来句子很简单,句型很单一。那么你会考虑用ai吗? 如果语句太正式,高级,会被误判成aigc ,慎重选择ai润色。 有的话就算没有用ai生成,但…

AI 编程工具—如何在 Cursor 中集成使用 MCP工具

AI 编程工具—如何在 Cursor 中集成使用 MCP工具 这里我们给出了常用的MCP 聚合工具,也就是我们可以在这些网站找MCP服务 这是一个MCP Server共享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和下载MCP Server配置。在这里可以选择你需要的MCP 服务。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mcp 对应的server 名称也不…

《软件设计师》复习笔记(12.2)——成本管理、配置管理

目录 一、项目成本管理 1. 定义 2. 主要过程 3. 成本类型 4. 其他概念 真题示例: 二、软件配置管理 1. 定义 2. 主要活动 3. 配置项 4. 基线(Baseline) 5. 配置库类型 真题示例: 一、项目成本管理 1. 定义 在批准…

Spring 中的 @Cacheable 缓存注解

1 什么是缓存 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缓存,缓存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普通业务,如果要查询一个数据,一般直接select数据库进行查找。但是在高流量的情况下,直接查找数据库就会成为性能的瓶颈。因为数据库查找的…

settimeout和setinterval区别

1. setTimeout:单次延迟执行 语法: const timeoutId setTimeout(callback, delay, arg1, arg2, ...); 核心功能:在指定的 delay(毫秒)后,执行一次 callback 函数。 参数: callback&#x…

Kaamel隐私与安全分析报告:Microsoft Recall功能评估与风险控制

本报告对Microsoft最新推出的Recall功能进行了全面隐私与安全分析。Recall是Windows 11 Copilot电脑的专属AI功能,允许用户以自然语言搜索曾在电脑上查看过的内容。该功能在初次发布时因严重隐私和安全问题而备受争议,后经微软全面重新设计。我们的分析表…

Thymeleaf简介

在Java中,模板引擎可以帮助生成文本输出。常见的模板引擎包括FreeMarker、Velocity和Thymeleaf等 Thymeleaf是一个适用于Web和独立环境的现代服务器端Java模板引擎。 Thymeleaf 和 JSP比较: Thymeleaf目前所作的工作和JSP有相似之处,Thy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