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 37 ,FPGA千兆以太网设计实战:RGMII接口时序实现全解析( RGMII接口时序设计,RGMII~GMII,GMII~RGMII 接口转换 )

news2025/4/15 19:34:52

目录

前言
一、设计流程
1.1 需求理解
1.2 模块划分
1.3 测试验证
二、模块分工
2.1 RGMII→GMII(接收方向,rgmii_rx 模块)
2.2 GMII→RGMII(发送方向,rgmii_tx 模块)
三、代码实现
3.1 顶层模块 rgmii_to_gmii
3.2 接收模块 rgmii_rx
3.3 发送模块 rgmii_tx
3.4 测试平台模块 tb
四、逻辑分析
4.1 双向转换的关键逻辑实现
4.2 双向转换逻辑的逻辑验证
五、注意事项
5.1 时钟处理
5.2 数据转换
5.3 测试验证
六、本文总结
七、更多操作

前言

在现代网络通信系统中,为了减少引脚数量并提高传输速率,RGMII 被广泛应用。在 FPGA 开发中,RGMII 和 GMII 是常见的网络接口标准。RGMII 接口具有信号线少、传输效率高的特点,而 GMII 接口则相对更易于理解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如与传统设备兼容时,常常需要在这两种接口之间进行数据转换。这里将详细介绍 RGMII 到 GMII 接口转换的设计流程、代码实现以及注意事项。

RGMII(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简化的千兆媒体独立接口

GMII(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千兆介质专用接口

更多 GMII RGMII 解析,请看

FPGA 32 ,以太网TCP/IP四层模型:从MII到RGMII的深度解析https://blog.csdn.net/weixin_65793170/article/details/146006143?spm=1001.2014.3001.5501

一、设计流程

1.1 需求理解

在进行接口转换设计之前,需要明确 RGMII 和 GMII 接口的特点和差异。RGMII 接口采用双沿数据传输,而 GMII 接口采用单沿数据传输。因此,设计的核心是实现双沿数据和单沿数据之间的转换。

1.2 模块划分

根据功能需求,将整个设计划分为三个主要模块:

  1. 顶层模块 rgmii_to_gmii
  2. 接收模块 rgmii_rx 
  3. 发送模块 rgmii_tx

顶层模块负责连接各个子模块,接收模块将 RGMII 的双沿数据转换为 GMII 的单沿数据,发送模块将 GMII 的单沿数据转换为 RGMII 的双沿数据。

1.3 测试验证

设计完成后,需要编写测试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功能验证,确保接口转换的正确性。最后,通过tb(Test Bench)模块,对设计模块(如 rgmii_to_gmii)进行功能验证,确保接口转换的逻辑正确性。


二、模块分工

各模块核心作用:

模块转换方向核心功能
rgmii_to_gmii双向(RGMII↔GMII)顶层整合模块,实例化 rgmii_rx 和 rgmii_tx,实现 RGMII 与 GMII 接口的双向转换:
- 连接 RGMII 侧(PHY)与 GMII 侧(MAC)的时钟、数据、控制信号
- 传递接收方向(RGMII→GMII)和发送方向(GMII→RGMII)的数据流
- 统一管理时钟同步(如将 GMII 时钟映射为 RGMII 发送时钟)
rgmii_rxRGMII → GMII(接收)将 RGMII 的双沿数据(4 位,上下沿各 2 位)和控制信号转换为 GMII 的单沿数据(8 位,仅上升沿有效):
- 利用 IDDR 原语提取时钟双沿的信号
- 时钟处理(BUFIO/BUFG)确保 GMII 时钟质量
- 控制信号转换(双沿有效 → 单沿使能)
rgmii_txGMII → RGMII(发送)将 GMII 的单沿数据(8 位,仅上升沿有效)和控制信号转换为 RGMII 的双沿数据(4 位,上下沿各 2 位):
- 利用 ODDR 原语生成双沿数据和控制信号
- 时钟同步(直接复用 GMII 时钟作为 RGMII 发送时钟)
tb(Test Bench)无(测试验证)测试平台模块,不参与实际接口转换,仅用于仿真验证:
- 生成时钟激励(125MHz,50% 占空比)
- 驱动输入信号(RGMII 接收数据、GMII 发送数据)递增变化
- 验证输出信号是否符合双向转换逻辑(如双沿数据拼接 / 拆分的正确性)

双向转换的核心模块:

模块转换方向核心功能
rgmii_rxRGMII → GMII(接收)将 RGMII 的双沿数据(4 位,上下沿各 2 位)和控制信号转换为 GMII 的单沿数据(8 位,仅上升沿有效)。
rgmii_txGMII → RGMII(发送)将 GMII 的单沿数据(8 位,仅上升沿有效)和控制信号转换为 RGMII 的双沿数据(4 位,上下沿各 2 位)。

2.1 RGMII→GMII(接收方向,rgmii_rx 模块)

  • 输入(RGMII 侧)
    • 时钟 rgmii_rxc(PHY 提供,双沿同步)
    • 双沿数据 rgmii_rxd[3:0](上升沿传高 2 位 [3:2],下降沿传低 2 位 [1:0]
    • 控制信号 rgmii_rx_ctrl(RXDV 和 RXER 的异或,双沿有效)
  • 输出(GMII 侧)
    • 时钟 gmii_rxc(经时钟缓冲处理,供 GMII 使用)
    • 单沿数据 gmii_rxd[7:0]rgmii_rxd 双沿数据拼接:上升沿数据放低 4 位,下降沿数据放高 4 位?需结合代码逻辑,实际代码中IDDR的 Q1 对应上升沿,Q2 对应下降沿,拼接为[i][4+i],即 0-3 位为上升沿采样,4-7 位为下降沿采样)
    • 使能信号 gmii_rx_en(由双沿控制信号相与生成,确保数据有效时持续高电平)

2.2 GMII→RGMII(发送方向,rgmii_tx 模块)

  • 输入(GMII 侧)
    • 时钟 gmii_txc(FPGA 内部时钟,125MHz,单沿驱动)
    • 单沿数据 gmii_tx_data[7:0](仅上升沿有效,高 4 位和低 4 位分别对应 RGMII 双沿的上下沿)
    • 使能信号 gmii_tx_en(单沿有效,控制数据发送)
  • 输出(RGMII 侧)
    • 时钟 rgmii_txc(与gmii_txc同频,供 PHY 使用)
    • 双沿数据 rgmii_data[3:0]gmii_tx_data 高 4 位 [7:4] 对应上升沿,低 4 位 [3:0] 对应下降沿,通过ODDR双沿输出)
    • 控制信号 rgmii_tx_ctrl(由gmii_tx_en 双沿驱动,确保上下沿数据均有效)

125M的时钟,一个时钟8ns,4ns反转一次就可以。


三、代码实现

3.1 顶层模块 rgmii_to_gmii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rgmii_to_gmii(
    //rgmii接口
    input  wire       rgmii_rxc     ,//由phy提供的时钟
    input  wire       rgmii_rx_ctrl ,//由en和error的异或值组成
    input  wire [3:0] rgmii_rxd     ,//由phy芯片提供的双沿数据
    output wire       rgmii_txc     ,//发送给phy芯片的时钟
    output wire       rgmii_tx_ctrl ,//由en、error的异或值组成
    output wire [3:0] rgmii_data    ,//双沿数据
    //gmii接口
    output wire       gmii_txc     ,//fpga的时钟,125Mhz,可以用phy提供的时钟,需要做约束处理
    input  wire       gmii_tx_en   ,//使能---高有效
    input  wire [7:0] gmii_tx_data ,//单沿数据
    output wire       gmii_rxc     ,//经过buf处理后的时钟
    output wire       gmii_rx_en   ,//使能信号
    output wire [7:0] gmii_rxd      //经过单双沿源语处理后的单沿数据
    );
    // 将gmii_txc赋值为gmii_rxc
    assign gmii_txc = gmii_rxc;
    // 实例化接收模块
    rgmii_rx rgmii_rx_u(
    . rgmii_rxc    (rgmii_rxc    ) ,//由phy提供的时钟
    . rgmii_rx_ctrl(rgmii_rx_ctrl) ,//由en和error的异或值组成
    . rgmii_rxd    (rgmii_rxd    ) ,//由phy芯片提供的双沿数据
    . gmii_rxc     (gmii_rxc     ) ,//经过buf处理后的时钟
    . gmii_rx_en   (gmii_rx_en   ) ,//使能信号
    . gmii_rxd     (gmii_rxd     )  //经过单双沿源语处理后的单沿数据
    );
    // 实例化发送模块
    rgmii_tx rgmii_tx_u(
    . gmii_txc     (gmii_txc     ),//fpga的时钟,125Mhz,可以用phy提供的时钟,需要做约束处理
    . gmii_tx_en   (gmii_tx_en   ),//使能---高有效
    . gmii_tx_data (gmii_tx_data ),//单沿数据
    . rgmii_txc    (rgmii_txc    ),//发送给phy芯片的时钟
    . rgmii_tx_ctrl(rgmii_tx_ctrl),//由en、error的异或值组成
    . rgmii_data   (rgmii_data   ) //双沿数据
    );
endmodule

逻辑实现流程

  • 首先将 gmii_txc 赋值为 gmii_rxc,确保两者时钟一致。
  • 实例化 rgmii_rx 模块,将 RGMII 接口的接收数据传递给该模块进行处理。
  • 实例化 rgmii_tx 模块,将 GMII 接口的发送数据传递给该模块进行处理。

此模块负责整合接收和发送功能。

3.2 接收模块 rgmii_rx

`timescale 1ns / 1ps
//gmii to rgmii----双沿转单沿数据
module rgmii_rx(
    input  wire       rgmii_rxc     ,//由phy提供的时钟
    input  wire       rgmii_rx_ctrl ,//由en和error的异或值组成
    input  wire [3:0] rgmii_rxd     ,//由phy芯片提供的双沿数据
    output wire       gmii_rxc      ,//经过buf处理后的时钟
    output wire       gmii_rx_en    ,//使能信号
    output wire [7:0] gmii_rxd       //经过单双沿源语处理后的单沿数据
  );
    wire [1:0] gmii_rx_ctrl;//寄存rgmii_rx_ctrl双沿的数据
    //----------时钟处理
    wire rgmii_rxc_bufio;//经过io时钟资源的输入时钟
    wire rgmii_rxc_bufg  ;//经过全局时钟网络资源的输入时钟
    // 将gmii_rxc赋值为经过全局时钟网络资源处理后的时钟
    assign gmii_rxc = rgmii_rxc_bufg;
    // 使用BUFIO原语处理输入时钟
    BUFIO BUFIO_inst (
      .O(rgmii_rxc_bufio), // 1-bit output: Clock output (connect to I/O clock loads).
      .I(rgmii_rxc)  // 1-bit input: Clock input (connect to an IBUF or BUFMR).
    );
    // 使用BUFG原语处理输入时钟
    BUFG BUFG_inst (
        .O(rgmii_rxc_bufg), // 1-bit output: Clock output
        .I(rgmii_rxc)  // 1-bit input: Clock input
    );
    //--------ctrl的双单沿转换
    // 将gmii_rx_en赋值为gmii_rx_ctrl的两个位相与的结果
    assign gmii_rx_en = gmii_rx_ctrl [0] & gmii_rx_ctrl[1];
    // 使用IDDR原语进行控制信号的双单沿转换
    IDDR #(
      .DDR_CLK_EDGE("SAME_EDGE_PIPELINED"), // "OPPOSITE_EDGE", "SAME_EDGE" 
                                      //    or "SAME_EDGE_PIPELINED" 
      .INIT_Q1(1'b0), // Initial value of Q1: 1'b0 or 1'b1
      .INIT_Q2(1'b0), // Initial value of Q2: 1'b0 or 1'b1
      .SRTYPE("SYNC") // Set/Reset type: "SYNC" or "ASYNC" 
    ) IDDR_inst_rx_ctrl (
      .Q1(gmii_rx_ctrl[0]), // 1-bit output for positive edge of clock
      .Q2(gmii_rx_ctrl[1]), // 1-bit output for negative edge of clock
      .C(rgmii_rxc_bufio),   // 1-bit clock input
      .CE(1'b1), // 1-bit clock enable input
      .D(rgmii_rx_ctrl),   // 1-bit DDR data input
      .R(1'b0),   // 1-bit reset
      .S(1'b0)    // 1-bit set
    );
    //----------数据的双单沿转换
    genvar i;
    // 使用generate语句进行数据的双单沿转换
    generate
        for (i = 0;i < 4 ;i = i + 1 ) begin:iddr_rxd
            IDDR #(
                .DDR_CLK_EDGE("SAME_EDGE_PIPELINED"), // "OPPOSITE_EDGE", "SAME_EDGE" 
                                                //    or "SAME_EDGE_PIPELINED" 
                .INIT_Q1(1'b0), // Initial value of Q1: 1'b0 or 1'b1
                .INIT_Q2(1'b0), // Initial value of Q2: 1'b0 or 1'b1
                .SRTYPE("SYNC") // Set/Reset type: "SYNC" or "ASYNC" 
            ) IDDR_inst_rxd (
                .Q1(gmii_rxd[i]), // 1-bit output for positive edge of clock
                .Q2(gmii_rxd[4 + i]), // 1-bit output for negative edge of clock
                .C(rgmii_rxc_bufio),   // 1-bit clock input
                .CE(1'b1), // 1-bit clock enable input
                .D(rgmii_rxd[i]),   // 1-bit DDR data input
                .R(1'b0),   // 1-bit reset
                .S(1'b0)    // 1-bit set
            ); 
        end
    endgenerate
endmodule

逻辑实现流程

  • 时钟处理:使用 BUFIO 和 BUFG 原语对输入时钟 rgmii_rxc 进行处理,确保时钟信号的质量,并将处理后的时钟输出给 gmii_rxc
  • 控制信号转换:使用 IDDR 原语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采集 rgmii_rx_ctrl 的值,将这两个值存储在 gmii_rx_ctrl 中,然后将 gmii_rx_ctrl 的两个位相与得到 gmii_rx_en
  • 数据转换:使用 generate 语句和 IDDR 原语将 rgmii_rxd 的双沿数据转换为 gmii_rxd 的单沿数据。

3.3 发送模块 rgmii_tx

`timescale 1ns / 1ps
//GMII to RGMII---单沿转双沿数据
module rgmii_tx(
    input  wire         gmii_txc     ,//fpga的时钟,125Mhz,可以用phy提供的时钟,需要做约束处理
    input  wire         gmii_tx_en   ,//使能---高有效
    input  wire [7:0]   gmii_tx_data ,//单沿数据
    output wire         rgmii_txc    ,//发送给phy芯片的时钟
    output wire         rgmii_tx_ctrl,//由en、error的异或值组成
    output wire [3:0]   rgmii_data    //双沿数据
    );
    // 将rgmii_txc赋值为gmii_txc
    assign rgmii_txc = gmii_txc;
    //--------ctrl的单双沿转换
    // 使用ODDR原语进行控制信号的单双沿转换
    ODDR #(
      .DDR_CLK_EDGE("SAME_EDGE"), // "OPPOSITE_EDGE" or "SAME_EDGE" 
      .INIT(1'b0),    // Initial value of Q: 1'b0 or 1'b1
      .SRTYPE("SYNC") // Set/Reset type: "SYNC" or "ASYNC" 
    ) ODDR_tx_ctrl (
      .Q(rgmii_tx_ctrl),   // 1-bit DDR output
      .C(gmii_txc),   // 1-bit clock input
      .CE(1'b1), // 1-bit clock enable input
      .D1(gmii_tx_en), // 1-bit data input (positive edge)
      .D2(gmii_tx_en), // 1-bit data input (negative edge)
      .R(1'b0),   // 1-bit reset
      .S(1'b0)    // 1-bit set
    );
    //--------数据的单双沿转换
    genvar i;//定义循环变量,只能在generate这个循环语句中使用
    // 使用generate语句进行数据的单双沿转换
    generate
        for (i = 0;i < 4 ;i = i + 1 ) begin:gmii_txd //定义标签,作为generate循环语句中的实例名称
            ODDR #(
                .DDR_CLK_EDGE("SAME_EDGE"), // "OPPOSITE_EDGE" or "SAME_EDGE" 
                .INIT(1'b0),    // Initial value of Q: 1'b0 or 1'b1
                .SRTYPE("SYNC") // Set/Reset type: "SYNC" or "ASYNC" 
            ) ODDR_tx_data (
                .Q(rgmii_data[i]),   // 1-bit DDR output
                .C(gmii_txc),   // 1-bit clock input
                .CE(1'b1), // 1-bit clock enable input
                .D1(gmii_tx_data[i]), // 1-bit data input (positive edge)
                .D2(gmii_tx_data[4 + i]), // 1-bit data input (negative edge)
                .R(1'b0),   // 1-bit reset
                .S(1'b0)    // 1-bit set
            ); 
        end
    endgenerate
endmodule

逻辑实现流程

  • 将 rgmii_txc 赋值为 gmii_txc,确保发送时钟一致。
  • 控制信号转换:使用 ODDR 原语将单沿的 gmii_tx_en 转换为双沿的 rgmii_tx_ctrl
  • 数据转换:使用 generate 语句和 ODDR 原语将单沿的 gmii_tx_data 转换为双沿的 rgmii_data

3.4 测试平台模块 tb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tb();
  // Parameters
  // Ports
    reg  rgmii_rxc = 0;
    reg  rgmii_rx_ctrl = 0;
    reg [3:0] rgmii_rxd;
    wire  rgmii_txc;
    wire  rgmii_tx_ctrl;
    wire [3:0] rgmii_data;
    wire  gmii_txc;
    reg  gmii_tx_en = 0;
    reg [7:0] gmii_tx_data;
    wire  gmii_rxc;
    wire  gmii_rx_en;
    wire [7:0] gmii_rxd;

    // 实例化顶层模块
    rgmii_to_gmii 
    rgmii_to_gmii_dut (
      .rgmii_rxc (rgmii_rxc ),
      .rgmii_rx_ctrl (rgmii_rx_ctrl ),
      .rgmii_rxd (rgmii_rxd ),
      .rgmii_txc (rgmii_txc ),
      .rgmii_tx_ctrl (rgmii_tx_ctrl ),
      .rgmii_data (rgmii_data ),
      .gmii_txc (gmii_txc ),
      .gmii_tx_en (gmii_tx_en ),
      .gmii_tx_data (gmii_tx_data ),
      .gmii_rxc (gmii_rxc ),
      .gmii_rx_en (gmii_rx_en ),
      .gmii_rxd  ( gmii_rxd)
    );

    initial begin
        // 初始化输入信号
        rgmii_rxc       = 0 ;
        rgmii_rx_ctrl   = 1 ;
        rgmii_rxd       = 0 ;
        gmii_tx_en      = 1 ;
        gmii_tx_data    = 0 ;
    end
    // 生成时钟信号
    always #4 rgmii_rxc = ~rgmii_rxc;
    // 当gmii_rx_en有效时,rgmii_rxd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加1
    always@(posedge rgmii_rxc or negedge rgmii_rxc)begin
        if(gmii_rx_en)begin
            rgmii_rxd <= rgmii_rxd + 1;
        end
    end
    // 当gmii_rx_en有效时,gmii_tx_data在时钟的上升沿加1
    always@(posedge rgmii_rxc )begin
        if(gmii_rx_en)begin
            gmii_tx_data  <= gmii_tx_data + 1;
        end
    end

endmodule

逻辑实现流程

  • 初始化输入信号,包括时钟信号、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
  • 生成时钟信号 rgmii_rxc,周期为 8ns。
  • 当 gmii_rx_en 有效时,rgmii_rxd 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加 1。
  • 当 gmii_rx_en 有效时,gmii_tx_data 在时钟的上升沿加 1。


四、逻辑分析

4.1 双向转换的关键逻辑实现

① 双沿数据与单沿数据的映射关系

  • RGMII→GMII(接收方向)

    • 数据转换:每个 RGMII 时钟周期传输 4 位(上下沿各 2 位),通过 IDDR 原语在上升沿采样高 2 位(存入gmii_rxd[i]),下降沿采样低 2 位(存入gmii_rxd[4+i]),最终拼接为 8 位单沿数据(如 rgmii_rxd[3:2] → gmii_rxd[0:1]rgmii_rxd[1:0] → gmii_rxd[4:5]?需注意代码中i的索引,实际代码中i从 0 到 3,Q1对应gmii_rxd[i]Q2对应gmii_rxd[4+i],即 0-3 位为上升沿采样,4-7 位为下降沿采样)。
    • 控制信号rgmii_rx_ctrl 在上下沿分别采样,通过 IDDR 得到两位信号,相与后作为 GMII 的使能信号 gmii_rx_en(确保双沿数据均有效时才输出高电平)。
  • GMII→RGMII(发送方向)

    • 数据转换:GMII 的 8 位单沿数据需拆分为 RGMII 的 4 位双沿数据,其中 gmii_tx_data[3:0] 对应下降沿数据(存入rgmii_data[i]的下降沿输入D2),gmii_tx_data[7:4] 对应上升沿数据(存入rgmii_data[i]的上升沿输入D1),通过 ODDR 原语在时钟上下沿分别输出。
    • 控制信号gmii_tx_en 单沿信号通过 ODDR 转换为双沿信号 rgmii_tx_ctrl,确保 RGMII 侧上下沿数据均被使能。

② 时钟处理与同步

  • 接收方向(RGMII→GMII)
    • RGMII 时钟 rgmii_rxc 由 PHY 提供,通过 BUFIO 和 BUFG 原语优化时钟路径,确保 GMII 侧时钟 gmii_rxc 的低抖动和低延迟,满足 GMII 接口的时序要求。
  • 发送方向(GMII→RGMII)
    • FPGA 内部时钟 gmii_txc 直接作为 RGMII 时钟 rgmii_txc,需通过时序约束(如时钟频率、占空比)确保与 PHY 的兼容性(通常为 125MHz,50% 占空比)。

4.2 双向转换逻辑的逻辑验证

双向转换的验证逻辑,也就是tb 模块。测试平台通过以下方式验证双向转换的正确性:

  1. 时钟激励:生成 125MHz 时钟(周期 8ns),模拟 RGMII 和 GMII 的同步时钟。
  2. 数据递增
    • gmii_rx_en有效时,RGMII 接收数据 rgmii_rxd 在上下沿递增(模拟 PHY 发送的双沿数据),验证 GMII 输出 gmii_rxd 是否正确拼接为 8 位单沿数据(如rgmii_rxd=0x5(二进制0101)时,上升沿01对应gmii_rxd[1:0]=01,下降沿01对应gmii_rxd[5:4]=01,最终gmii_rxd=0x15?需根据实际索引确认)。
    • GMII 发送数据 gmii_tx_data 在上升沿递增,验证 RGMII 输出 rgmii_data 是否正确拆分为双沿数据(如gmii_tx_data=0xA(二进制1010)时,上升沿数据10对应rgmii_data[3:2]=10,下降沿数据10对应rgmii_data[1:0]=10,最终rgmii_data=0xA)。
  3. 控制信号联动:确保gmii_rx_enrgmii_tx_ctrl在数据有效时保持高电平,无数据时拉低,避免无效数据传输。


五、注意事项

5.1 时钟处理

在进行接口转换时,时钟的处理非常重要。使用 BUFIO 和 BUFG 原语可以确保时钟信号的质量,避免时钟抖动和延迟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5.2 数据转换

在进行双沿数据和单沿数据转换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对齐和时序关系。使用 IDDR 和 ODDR 原语时,要正确设置参数,确保数据的正确转换。

5.3 测试验证

在设计完成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可以使用仿真工具对测试平台进行仿真,观察各个信号的波形,确保接口转换的正确性。同时,还可以进行硬件测试,将设计下载到 FPGA 开发板上进行实际测试。


六、本文总结

本文围绕 FPGA 中 RGMII 与 GMII 接口的转换设计,详细阐述了从需求分析到代码实现的完整流程,重点解决了双沿数据与单沿数据之间的转换问题。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功能划分为顶层模块、接收模块(RGMII 转 GMII)和发送模块(GMII 转 RGMII),并利用 FPGA 的 IDDR/ODDR 原语实现双沿数据的采样与生成,确保了接口时序的严格对齐。

在接收模块中,通过 BUFIO 和 BUFG 原语优化时钟路径,使用 IDDR 提取时钟双沿的控制信号和数据,最终拼接为 GMII 所需的 8 位单沿数据;发送模块则通过 ODDR 将 GMII 的单沿数据映射到 RGMII 的双沿信号,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测试平台通过时钟激励和数据递增逻辑,验证了接口转换的功能正确性。

设计中需特别注意时钟质量优化、双沿数据的时序对齐以及跨时钟域处理(如需),确保满足 IEEE 标准和硬件时序约束。该方案为 FPGA 网络接口设计提供了可复用的模板,适用于千兆以太网等高速数据传输场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价值。通过合理的模块划分和原语应用,可有效简化开发流程,提升系统稳定性。实际部署建议结合Xilinx的UltraScale Architecture PCB Design Guide进行板级优化,并通过Tcl脚本实现自动化时序检查。


七、更多操作

完整FPGA系列,请看

FPGA系列,文章目录https://blog.csdn.net/weixin_65793170/article/details/144185217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33446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上篇:《排序算法的奇妙世界:如何让数据井然有序?》

个人主页&#xff1a;strive-debug 排序算法精讲&#xff1a;从理论到实践 一、排序概念及应用 1.1 基本概念 **排序**&#xff1a;将一组记录按照特定关键字&#xff08;如数值大小&#xff09;进行递增或递减排列的操作。 1.2 常见排序算法分类 - **简单低效型**&#xff…

红宝书第三十四讲:零基础学会单元测试框架:Jest、Mocha、QUnit

红宝书第三十四讲&#xff1a;零基础学会单元测试框架&#xff1a;Jest、Mocha、QUnit 资料取自《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xff08;第5版&#xff09;》。 查看总目录&#xff1a;红宝书学习大纲 一、单元测试是什么&#xff1f; 就像给代码做“体检”&#xff0c;帮你检查…

CST1019.基于Spring Boot+Vue智能洗车管理系统

计算机/JAVA毕业设计 【CST1019.基于Spring BootVue智能洗车管理系统】 【项目介绍】 智能洗车管理系统&#xff0c;基于 Spring Boot Vue 实现&#xff0c;功能丰富、界面精美 【业务模块】 系统共有三类用户&#xff0c;分别是&#xff1a;管理员用户、普通用户、工人用户&…

HTTP:五.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 定义:实现提供资源或应答的提供者都可以谓之为服务器!web服务器工作内容 接受建立连接请求 接受请求 处理请求 访问报文中指定的资源 构建响应 发送响应 记录事务处理过程 Web应用开发用到的一般技术元素 静态元素:html, img,js,Css,SWF,MP4 动态元素:PHP,…

0基础 | 硬件滤波 C、RC、LC、π型

一、滤波概念 &#xff08;一&#xff09;滤波定义 滤波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xff0c;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重要措施。通过滤波器实现对特定频率成分的筛选&#xff0c;确保目标信号的纯净度&#xff0c;提升系统稳定性。 &#xff08;二&#xff09;滤波器分…

图论基础理论

在我看来&#xff0c;想要掌握图的基础应用&#xff0c;仅需要三步走。 什么是图&#xff08;基本概念&#xff09;、图的构造&#xff08;打地基&#xff09;、图的遍历方式&#xff08;应用的基础&#xff09; 只要能OK的掌握这三步、就算图论入门了&#xff01;&#xff0…

企业级低代码平台的架构范式转型研究

在快速迭代的数字时代&#xff0c;低代码平台如同一股清流&#xff0c;悄然成为开发者们的新宠。 它利用直观易用的拖拽式界面和丰富的预制组件&#xff0c;将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简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通过封装复杂的编程逻辑和提供强大的集成能力&#xff0c;低代码平台让…

怎么免费下载GLTF/GLB格式模型文件,还可以在线编辑修改

​ 现在非常流行glb格式模型&#xff0c;和gltf格式文件&#xff0c;可是之类模型网站非常非常少 1&#xff0c;咱们先直接打开http://glbxz.com 官方glb下载网站 glbxz.com 2 可以搜索&#xff0c;自己想要的模型关键词 3&#xff0c;到自己想下载素材页面 4&#xff0c;…

大模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一文揭秘大模型诞生全过程

前言 大模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本文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揭开大模型的神秘面纱。 大家好,我是大 F,深耕AI算法十余年,互联网大厂核心技术岗。 知行合一,不写水文,喜欢可关注,分享AI算法干货、技术心得。 【专栏介绍】: 欢迎关注《…

2025年3月 Scratch图形化三级 真题解析 中国电子学会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

2025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三级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第 1 题 默认小猫角色&#xff0c;scratch运行程序后&#xff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ff1f;&#xff08; &#xff09; A.小猫的颜色、位置在一直变化 B.小猫在舞台中的位置在一直变化&#xff0c;颜色…

【贪心之摆动序列】

题目&#xff1a; 分析&#xff1a; 这里我们使用题目中给的第二个实例来进行分析 题目中要求我们序列当中有多少个摆动序列&#xff0c;摆动序列满足一上一下&#xff0c;一下一上&#xff0c;这样是摆动序列&#xff0c;并且要输出摆动序列的最长长度 通过上面的图我们可以…

0x25广度优先搜索+0x26广搜变形

1.一般bfs AcWing 172. 立体推箱子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m; char s[505][505]; int vis[3][505][505]; int df[3][4]{{1,1, 2,2},{0,0,1,1}, {0,0,2,2}}; int dx[3][4]{{0,0,1,-2},{0,0,1,-1},{2,-1,0,0}}; int dy[3][4]{{1,-2,0,0},{2,…

java面向对象02:回顾方法

回顾方法及加深 定义方法 修饰符 返回类型 break&#xff1a;跳出switch和return的区别 方法名 参数列表 package com.oop.demo01;//Demo01类 public class Demo01 {//main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方法体return…

数据结构day05

一 栈的应用&#xff08;括号匹配&#xff09; 各位同学大家好&#xff0c;在之前的小结中&#xff0c;我们学习了栈和队列这两种数据结构&#xff0c;那从这个小节开始&#xff0c;我们要学习几种栈和队列的典型应用。这个小节中&#xff0c;我们来看一下括号匹配问题&#xf…

windows中搭建Ubuntu子系统

windows中搭建虚拟环境 1.配置2.windows中搭建Ubuntu子系统2.1windows配置2.1.1 确认启用私有化2.1.2 将wsl2设置为默认版本2.1.3 确认开启相关配置2.1.4重启windows以加载更改配置 2.2 搭建Ubuntu子系统2.2.1 下载Ubuntu2.2.2 迁移位置 3.Ubuntu子系统搭建docker环境3.1安装do…

ImgTool_0.8.0:图片漂白去底处理优化工具

ImgTool_0.8.0 是一款专为Windows设计的‌免费、绿色便携式图片处理工具‌&#xff0c;支持 Windows 7/8/10/11 系统‌。其核心功能为‌漂白去底‌&#xff0c;可高效去除扫描件或手机拍摄图片中的泛黄、灰底及阴影&#xff0c;同时提供智能纠偏、透视校正等辅助功能&#xff0…

BGP路由协议之对等体

IGP 可以通过组播报文发现直连链路上的邻居&#xff0c;而 BGP 是通过 TCP&#xff1a;179 来实现的。BGP 需要手工的方式去配置邻居。不需要直连&#xff0c;只要路由能通就可以建立邻居 IBGP 与 EBGP IBGP :(Internal BGP) :位于相同自治系统的 BGP 路由器之间的 BGP 邻接关…

esp32cam远程图传:AI Thinker ESP32-CAM -》 服务器公网 | 服务器 -》 电脑显示

用AI Thinker ESP32-CAM板子访问公网ip的5112端口并上传你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视频数据&#xff0c;并写一段python程序打开弹窗接受图像实现超远程图像传输教程免费 1. 首先你要有一个公网ip也就是去买一台拥有公网的服务器电脑&#xff0c;我买的是腾讯云1年38元的服务器还可…

AIDD-人工智能药物-pyecharts-gallery

给大家安利一个NSC期刊级别的图-pyecharts-gallery 网址 https://gallery.pyecharts.org pyecharts-gallery 英文文档在这 - English Introduction is Here 项目简介 项目基于 pyecharts 2.0.3 版本进行展示Apache ECharts (incubating) 官方实例 项目须知 项目代码结构…

ARM裸机开发——交叉编译器

交叉编译器&#xff1a; 下载&#xff1a; 链接&#xff1a; https://releases.linaro.org/components/toolchain/binaries/4.9-2017.01/arm-linux-gnueabihf/ 根据核心板的单片机架构进行下载 解压&#xff1a; 首先交叉编译器的压缩包先下载到家目录下的某一个目录中&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