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与Blender的结合是当前AI与3D建模领域的热门技术,它通过协议化的方式让Claude等AI模型直接控制Blender,实现自动化3D建模。
1. 功能与原理
• 核心能力: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如“创建低多边形龙守护宝藏的场景”),Claude会生成Blender可执行的Python代码,自动完成建模、材质调整、灯光设置等操作。
• 技术架构:
• Blender插件:负责接收Claude的指令并调用Blender API执行(如addon.py
处理创建/修改对象)。
• MCP协议:作为通信桥梁,通过JSON-RPC 2.0格式传输指令,支持双向交互(如场景状态反馈)。
• 动态优化:AI会实时检查建模结果,根据用户反馈调整(例如修改材质或布局)。
2. 安装与配置
- 环境准备:
• 安装Blender(3.0+版本)和Claude桌面端。
• Python 3.10+环境,Mac需额外安装uv
工具。 - 插件部署:
• 从GitHub下载Blender-MCP插件,将addon.py
安装到Blender的插件目录。
• 在Claude配置文件中添加MCP服务地址(默认端口9876)。 - 启动服务:在Blender中启用插件并启动MCP服务器,Claude桌面端会显示9个工具按钮用于交互。
3. 应用场景示例
• 游戏场景:生成《我的世界》风格的方块地形、建筑及角色(需配合MCprep插件)。
• 影视级渲染:通过指令如“创建海滩场景,使用Poly Haven的HDRIs和植被模型”,自动下载资源并布置场景。
• 工业设计:快速原型生成(如“设计一辆红色金属质感的汽车”)。
4. 注意事项
• 兼容性:目前仅支持Claude桌面端、Cursor,需Anthropic账号。
• 精度问题:复杂结构(如曲面建模)可能需要手动修正。
• 扩展性:类似方案已复用于QGIS、Cursor等工具,未来可能支持更多专业软件。
5. 资源推荐
• 教程:手把手配置教程。
• 3D资源库:Poly Haven(免费HDRIs/模型)。
效果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