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上画了很多线,回头看等于没画出任何重点。
不是所有的触动都是有效的。就像你曾经看过很多好文章,当时被触动得一塌糊涂,还把它们放进了收藏夹,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再也记不起来了。如果让你在一本书上画出令自己触动的地方,纸页上可能会有很多横线,但显然这些内容不能全部为你所用。触动了却用不了,这就好像在医药箱里备了创可贴,可真到划破手指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用,这和没触动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使用费曼学习法阅读重要的书籍。费曼学习法包括四个核心步骤。
第一步:选一个你想学习的概念;
第二步:设想面对十岁的孩子,你应该用什么语言解释清楚这个概念,并让孩子完全听懂;
第三步:如果你无法解释清楚,重新回头把这个概念研究一遍,直到这个概念被流利地解释出来;
第四步:继续升华,用更简洁的语言和类比等技巧来完美阐释概念。
费曼学习法的精髓就是教授他人本身也是学习。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那么这些知识、道理、事情十有八九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得很快,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当时很受触动,但需要用的时候完全想不起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说明它们离我们的真实需求很远,所以放弃也罢。
如果你在读书、写作、交谈的时候想到了一个观点,哪怕你记不清具体的内容,只有一条微弱的线索,你也要极端重视这些内容,因为那些能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的知识,是与你真正产生触动的知识,你们之间宝贵的连接还在,所以要想办法主动关联和强化。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往往只关注自己是否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却经常忽视头脑中冒出的想法。其实这些想法是非常珍贵的,放过了它们,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就是一定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学以致用是绝对的学习真理。
当你运用那些知识践行那些道理时,相关细节就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在你的视野里。到那时,你不仅能成为认知上的强者,也会成为行动上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