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RAID基本功能
二、RAID常见级别
三、实现方式
1、软件磁盘阵列
2、硬件磁盘阵列
四、热备盘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来提升存储性能、冗余性或两者兼具的技术。
一、RAID基本功能
- 条带化:将数据分割成块并分布到多个磁盘上,提高读写性能。
- 镜像:将数据复制到多个磁盘上,提供冗余。
- 奇偶校验:通过计算校验数据实现冗余,允许在磁盘故障时恢复数据。
二、RAID常见级别
RAID级别 | 最少磁盘数 | 特点 | 应用场景 |
RAID0(条带化) | 2 | 高性能,无冗余;任一磁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 高性能需求,非关键数据存储 |
RAID1(镜像) | 2 | 数据完全复制,提供冗余备份;任何一个磁盘故障都不会丢失数据,磁盘利用率50% | 关键数据存储,高可靠性需求 |
RAID5(带奇偶校验的条带化) | 3 | 高读取性能,写性能较差,每次写入都需要更新奇偶校验数据,单磁盘冗余;磁盘利用率(N-1)/N | 要求较高的数据读写性能和冗余保护场景 |
RAID6(双奇偶校验的条带化) | 4 | 写性能较差,每次写入需计算和更新两个奇偶校验,双磁盘冗余性;磁盘利用率(N-2)/N | 需要极高数据安全性的场景 |
RAID10(条带化+镜像) | 4 | 非常高的读写性能,任何一个磁盘损坏都不会丢失数据;磁盘利用率50% | 高性能与高可靠性需求 |
三、实现方式
1、软件磁盘阵列
通过操作系统的RAID功能来实现磁盘阵列管理,通常不需要额外的硬件RAID控制器。
- 软件RAID的管理和数据保护完全由操作系统的RAID驱动程序来处理。
- 数据通过CPU进行处理,操作系统负责条带化、镜像、校验等操作。占用较多CPU资源。
- 软件RAID配置和管理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行工具或图形化界面来完成。
2、硬件磁盘阵列
通过专用的硬件RAID控制器来实现磁盘阵列的管理和数据保护。控制器通常是主板内置芯片或独立的RAID卡,负责管理多个硬盘和RAID阵列的操作。
- 硬件RAID控制器通过专用的硬件来管理磁盘阵列的工作,包括数据的条带化、镜像、校验等。
- 控制器通常配有缓存,可以提升性能,减少数据读写延迟。
- 硬件RAID控制器通常能够自动重建阵列中的数据。
四、热备盘
热备盘(Hot Spare)是RAID存储系统中的一种备用磁盘,通常并不会主动参与日常的数据读写操作,而是在主磁盘发生故障时自动接管故障磁盘的位置,保障RAID阵列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配置热备盘需要额外的硬盘,增加了硬件成本。
- 空闲状态:在RAID阵列正常运行时,热备盘处于空闲状态,不参与正常的数据读写操作。它的存在是当硬盘故障时提供快速恢复。
- 自动接管:当RAID阵列中的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热备盘会自动替代故障磁盘。这个过程通常是自动的,RAID控制器会将数据重新分配到热备盘上,使得RAID阵列能够继续工作,避免数据丢失。
- 重建过程:当热备盘接管故障磁盘的位置后,RAID阵列会启动数据重建过程,将丢失的数据从剩余磁盘中恢复到新的热备盘上,确保数据的冗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