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链式前向星
所谓链式前向星,就是用链表的方式实现树。其中的链表是用数组模拟实现的链表。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足够大的数组h,作为所有结点的哨兵位。创建两个足够大的数组e和ne,一个作为数据域,一个作为指针域。创建一个变量id,标记新来结点存储的位置。
接下来是模拟实现,当x有一个孩子y的时候,就把y头插到x的链表中。
首先id++,e[id] = y,为y结点开辟一块位置存储;接着我们用 ne[id] = h[x] 通过指针的思想,在y的指针域内存储上x的信息,最后将h[x] = id,将y的信息给x,为其他元素提供指针域信息。
例如我们要在4上存2,先id++将2存储到数组中,令e[id] = 2,接着我们将ne[id] = h[4],(先前的下标4中存储的是4),最后h[4] = id 存储指针域信息。那么这就相当于下标4中的h指向id = 5,e[5] 中存储的是结点2,2结点的指针域指向id = 4的下标,id = 4的下标中e[4] ,存储的是结点3。所以4结点就与2结点和3结点相连接。树就被模拟实现出来了。
下面是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const int N = 10;
int e[2 * N], ne[2 * N], h[N];//因为每个点都包含自己和其他,所以需要开辟结点大约2倍的空间
int id;
void add(int x, int y)
{
id++;
e[id] = y;
ne[id] = h[x];
h[x] = id;
}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n个元素n-1条边
{
int a, b; cin >> a >> b;
add(a, b); add(b, a);//将每一个结点都单独分开计算,所以需要调用两次函数
}
return 0;
}
二.顺序表实现树
我们的思想是,为每一个结点开辟一个数组,用map的思想,将数据的实际值与其下标进行对应减少复杂度,在对应的数组下标下存储其结点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适合在算法竞赛中使用,使用的都是静态数组,需要人为的进行判断数组实际需要的大小。
接下来是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 + 10;
int n;
vector<int> edges[N]; // 存储树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a, b; cin >> a >> b;
// a 和 b 之间有⼀条边
edges[a].push_back(b);
edges[b].push_back(a);
}
return 0;
}
总结:
无论是顺序表实现还是链表思想实现,他们都有优缺点。优点在于不需要频繁的进行动态空间的开辟能减少运行的时间,缺点在于需要人为的对数据量进行判断以及缺少一些灵活性。所以说,这两种方法只适合于算法竞赛中,而工程类当中是不合适的。
创作不易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