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系列】深入浅出 Spring Boot

news2025/1/7 6:59:44

Ø 熟悉SpringBoot,对常用注解、自动装配原理、Jar启动流程、自定义Starter有一定的理解;

面试题

  1. Spring Boot 的核心注解是哪个?它主要由哪几个注解组成的?
  2. 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原理是什么?
  3. 你如何理解 Spring Boot 配置加载顺序?
  4. 关于Spring Boot的热加载功能,聊聊工作原理、如何配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5. 为什么SpringBoot使用cglib作为默认动态代理 ?AOP使用jdk动态代理会有什么问题。
  6. 为什么SpringBoot的jar可以直接运行?
  7. Spring Boot Starter 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并描述自定义Starter的流程;
  8. 如何优化 Spring Boot 应用的性能?
  9. Spring Boot 中如何解决跨域问题 ?
  10. 如何使用 Spring Boot 实现全局异常处理?
  11. Spring Boot 3.X、2.X 有什么新特性?与 1.X 有什么区别?

1、Spring Boot 的核心注解是哪个?它主要由哪几个注解组成的?

Spring Boot 的核心注解是 **@SpringBootApplication**

@SpringBootApplication 是一个组合注解,它由以下三个主要注解组成:

1.1、@Configuration

  • 作用:表明该类是一个配置类,可以在此类中定义 @Bean 方法来注册自定义的 Bean。
  • 详细说明@Configuration 注解用于替代传统的 XML 配置文件,允许开发者使用 Java 代码来进行配置。

1.2、@EnableAutoConfiguration

  • 作用:启用 Spring Boot 的自动配置机制。
  • 详细说明:Spring Boot 根据项目中引入的依赖自动配置 Spring 应用程序。例如,如果项目中包含了 spring-boot-starter-web,Spring Boot 会自动配置相关的 Web 组件。

1.3、@ComponentScan

  • 作用:启用组件扫描,自动发现并注册 Spring 组件(如 @Component, @Service, @Repository, @Controller 等)。
  • 详细说明:Spring Boot 会扫描当前包及其子包下的所有组件,并将它们注册到 Spring 容器中,以便在应用程序中使用。

示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ySpringBoot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MySpringBoot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在这个示例中,@SpringBootApplication 注解包含了 @Configuration,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和 @ComponentScan 三个注解的功能,简化了配置过程。

其他相关注解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注解外,@SpringBootApplication 还可以包含其他一些注解,例如:

  • @Import:用于导入其他配置类。
  • @PropertySource:用于指定属性文件的位置。

但通常情况下,@SpringBootApplication 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的需求。

2、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原理是什么?

SpringBoot 自动装配,英文是 Auto-Configuration,是指在Spring Boot启动时,通过一系列机制和注解,将第三方组件或配置类加载到Spring容器中,并生成相应的Bean对象供使用。这一过程极大地简化了开发工作,提高了效率,为 SpringBoot 框架的 “开箱即用”提供了基础支撑;

2.1、关键点

具体来说,SpringBoot的自动装配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注解:SpringBoot提供了多个注解来实现自动装配,例如@SpringBootApplication、@EnableAutoConfiguration和@ComponentScan等。这些注解帮助SpringBoot识别并加载需要自动配置的类。
  2. 条件化配置:SpringBoot利用条件化配置(@Conditional注解)来决定是否进行某些配置。例如,如果类路径下存在某个特定的jar包,则自动配置相应的功能。
  3. 元数据文件:SpringBoot会在启动时扫描META-INF/spring.factories 文件,从中获取需要进行自动装配的类,并执行这些类中的配置操作。
  4. 场景启动器:SpringBoot还引入了场景启动器(如WebMvcAutoConfiguration),根据项目中添加的依赖自动配置相应的功能。
  5. 约定大于配置:SpringBoot遵循“约定大于配置”的原则,通过默认配置减少开发者手动编写配置的必要性。例如,在没有明确配置的情况下,SpringBoot会自动配置数据库连接、视图解析器等。
  6. SPI机制:自动装配与Spring的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机制相似,都是通过反射机制动态加载和实例化组件。更多SPI讲解:深入理解 Java SPI - 概念、原理、应用

2.2、自动配置的实现步骤

  • 启动类与@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
    • 一个典型的Spring Boot应用程序以一个带有@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的主类开始。这个注解是一个组合注解,它包含了@Configuration@EnableAutoConfiguration@ComponentScan
    • @Configuration注解表明这个类是一个配置类,它可以定义Bean。@ComponentScan用于扫描组件,例如@Service@Repository@Controller注解标记的类,将它们注册为Spring容器中的Bean。@EnableAutoConfiguration是自动配置的关键注解。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注解的作用
    • 当Spring Boot应用启动时,@EnableAutoConfiguration会触发自动配置流程。这个注解通过@Import(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导入了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类。
    • 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类实现了DeferredImportSelector接口,它的主要任务是在适当的时候(Spring容器初始化阶段)选择要导入的自动配置类。
  • 自动配置类的选择与加载
    • 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会从classpath下的META - INF/spring.factories文件中查找并加载自动配置类。这些文件是由各个Spring Boot Starter(启动器)提供的。
    • 例如,当在项目中引入spring - boot - starter - web依赖时,对应的spring - boot - autoconfigure模块下的META - INF/spring.factories文件会包含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EnableAutoConfiguration键对应的自动配置类列表,如WebMvcAutoConfiguration
  • 条件化配置的应用
    • 每个自动配置类都大量使用了条件化注解,如@ConditionalOnClass@ConditionalOnMissingBean等。
    • WebMvcAutoConfiguration为例,@ConditionalOnClass({Servlet.class, DispatcherServlet.class, WebMvcConfigurer.class})注解表示只有当Servlet类、DispatcherServlet类和WebMvcConfigurer类在classpath中存在时,这个自动配置类才会生效。这样可以确保只有在项目需要Web MVC功能并且相关的类存在时,才会配置Web MVC相关的Bean。
    • @ConditionalOnMissingBean注解用于在容器中不存在某个特定类型的Bean时才进行配置。例如,如果开发人员已经自定义了一个RequestMappingHandlerMapping Bean,那么WebMvcAutoConfiguration中的默认RequestMappingHandlerMapping配置就不会生效,因为@ConditionalOnMissingBean条件不满足。

2.3、自定义自动配置

  • 开发人员也可以创建自己的自动配置。需要创建一个配置类,在类上使用@Configuration注解。
  • 可以使用条件化注解来控制配置的生效条件。例如,编写一个自定义的数据库连接自动配置,当特定的数据库驱动在classpath中存在并且没有其他相关的连接配置Bean时,自动配置数据库连接。
  • 同时,要在src/main/resources/META - INF/spring.factories文件中添加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EnableAutoConfiguration键,其值为自定义自动配置类的全路径名,这样Spring Boot在启动时才能发现并加载这个自定义的自动配置。

Spring Boot自动配置通过这些机制,根据项目的依赖和环境,智能地配置Spring应用程序,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代码走读

3、你如何理解 Spring Boot 配置加载顺序?

Spring Boot 的配置加载顺序是指在启动应用程序时,Spring Boot 按照一定的优先级顺序从多个位置加载配置属性。这个顺序决定了哪个配置源会覆盖其他配置源中的相同属性。以下是 Spring Boot 配置加载的详细说明:

配置加载顺序

Spring Boot 按照以下顺序从多个位置加载配置属性(从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

  1. 命令行参数:通过 --key=value 的形式在命令行中指定的参数。
  2. SPRING_APPLICATION_JSON:嵌入在环境变量中的 JSON 格式的配置属性。
  3. ServletConfig 初始化参数:在 Servlet 初始化时指定的参数。
  4. ServletContext 初始化参数:在 Servlet 上下文初始化时指定的参数。
  5. JNDI 属性:通过 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 (JNDI) 获取的属性。
  6. Java 系统属性:通过 System.getProperties() 获取的系统属性。
  7. 操作系统环境变量:操作系统级别的环境变量。
  8. 随机生成的值:使用 random.* 作为前缀的随机值。
  9. 打包类路径外的 application-{profile}.properties 或.yml 文件:在打包后的 JAR 文件外部,针对特定环境的配置文件。
  10. 打包类路径内的 application-{profile}.properties 或.yml 文件:在打包后的 JAR 文件内部,针对特定环境的配置文件。
  11. 打包类路径外的 application.properties 或.yml 文件:在打包后的 JAR 文件外部的通用配置文件。
  12. 打包类路径内的 application.properties 或.yml 文件:在打包后的 JAR 文件内部的通用配置文件。
  13. 默认属性:通过 SpringApplication.setDefaultProperties 指定的默认属性。
  14. **@Value**** 和 **@ConfigurationProperties** 注入:**配置项的注入会基于上面的顺序进行解析和注入。如果你使用了 @Value 注解或 @ConfigurationProperties 注解来注入配置项,Spring Boot 会根据前述顺序找到这些配置项并注入。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在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中使用不同的配置源: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Valu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Component {
    private final String myProperty;

    public MyComponent(@Value("${my.property:default-value}") String myProperty) {
        this.myProperty = myProperty;
    }

    // getters and setters...
}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 app = new SpringApplication(Application.class);
        app.setDefaultProperties(Map.of(
                "server.port", "8090",
                "my.property", "default-value"
        ));
        app.run(args);
    }
}

在这个例子中,MyComponent 类将尝试从各种配置源中读取名为 my.property 的属性,并提供一个默认值 "default-value"。根据配置加载顺序,如果该属性存在于更高优先级的配置源中(例如命令行参数),则会使用那个值;否则会依次检查较低优先级的配置源,直到找到匹配项或使用默认值。

注意事项

  • 优先级覆盖:记住配置源的优先级顺序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哪个配置源会覆盖其他配置源中的相同属性。
  • 环境特定配置:利用配置文件的命名约定(如 application-{profile}.properties),可以为不同的运行环境提供专门的配置。
  • 调试配置:使用 spring.config.import 可以方便地导入额外的配置文件,这对于调试非常有用。
  • 安全性和敏感信息:对于敏感数据(如密码),考虑使用加密存储或者环境变量来代替直接硬编码在配置文件中。
  • classpath 根目录下的默认配置文件: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文件是最常用的默认配置文件,位于 classpath 根目录下。如果两个文件都存在,加载顺序是先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且后者会覆盖前者中的相同配置。

通过理解和运用 Spring Boot 的配置加载顺序,开发者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应用程序的配置,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获得正确的配置设置。

4、关于Spring Boot的热加载功能,聊聊工作原理、如何配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Spring Boot的热加载功能主要是指Spring Boot DevTools提供的功能,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在不重启应用的情况下,快速地重新加载应用上下文和资源,从而加快开发周期。

4.1、工作原理

Spring Boot DevTools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类路径变化检测:DevTools 监听类路径(classpath)的变化,例如编译后的<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class</font>文件或资源文件的变化。
  2. 自动重启:当检测到类路径上的文件发生变化时,DevTools 会触发应用的重启。这种重启是快速且轻量级的,因为它只重启 Spring 上下文,而不是整个 JVM。
  3. LiveReload:DevTools 集成了 LiveReload 服务器,当资源文件(如 CSS、HTML、JavaScript)发生变化时,能够通知浏览器自动刷新页面。
  4. 日志级别重置:在重启过程中,DevTools 会重置日志配置,确保日志级别不会被意外更改。
  5. 模板缓存:对于模板引擎(如 Thymeleaf),DevTools 会清除模板缓存,以确保模板更改后能够立即生效。

4.2、如何配置

  1. 添加依赖:在项目的<font style="color:rgba(0, 0, 0, 0.9);">pom.xml</font>文件中添加<font style="color:rgba(0, 0, 0, 0.9);">spring-boot-devtools</font>依赖:

要启用Spring Boot DevTools,只需在项目的<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pom.xml</font>(Maven)或<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build.gradle</font>(Gradle)中添加相应的依赖即可:

对于 Maven:

xml复制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devtools</artifactId>
  <optional>true</optional>
  <scope>runtime</scope>
</dependency>

对于 Gradle:

groovy复制

dependencies {
    developmentOnly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devtools'
}
  1. 启用热加载:在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文件中添加以下配置:
spring:
  devtools:
    restart:
      enabled: true # 启用热部署
      additional-paths: src/main/java # 重启目录
      exclude: static/&zwnj;**,public/**&zwnj; # 排除不需要热部署的路径
  1. IDE配置:在IDE中启用自动构建功能,以便在保存文件时自动重新加载应用程序。例如,在IntelliJ IDEA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启用:
    • 执行Shift + Ctrl + Alt + /快捷键,打开“Registry”设置。
    • 勾选“compiler.automake.allow.when.app.running”选项。

4.3、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优点
  • 提高开发效率:开发者可以在不重启整个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测试代码更改****
  • 减少中断:热加载减少了开发过程中的中断,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快地迭代和测试代码。
  • 即时反馈:代码更改后可以立即看到效果,有助于快速定位和修复问题。
  • 作用范围广:spring-boot-devtools不仅支持代码的热加载,还支持配置文件的热加载以及模板引擎的缓存禁用等功能,使得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调试和测试。
缺点
  • 内存占用增加:热加载功能会增加应用程序的内存占用,因为它需要维护额外的类加载器和监控机制****
  • 状态不一致风险:在某些复杂的应用场景下,热加载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的状态不一致或内存泄漏****
  • 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热加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代码更改,例如对类签名的修改或新增类和方法。
  • 安全性问题:热加载功能在运行时直接修改Java虚拟机中的字节码文件,难以监控和控制。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在生产环境中。因此,热加载功能通常只建议在开发环境中使用。

总的来说,Spring Boot的热加载功能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然而,开发者需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和潜在的风险,并在适当的场合谨慎使用****

5、为什么SpringBoot使用cglib作为默认动态代理 ?AOP使用jdk动态代理会有什么问题 ?

Spring Boot 使用 CGLIB 作为默认的动态代理实现,主要是因为 CGLIB 提供了一些相对于 JDK 动态代理的优势,尤其是在Spring框架的某些场景下。以下是几个原因:

为什么 Spring Boot 使用 CGLIB 作为默认动态代理:

  1. 性能:CGLIB 创建代理的速度通常比 JDK 动态代理快,因为它使用底层的 ASM 字节码操作框架直接操作字节码生成新的类。
  2. 代理范围:CGLIB 可以代理那些没有实现接口的类,而 JDK 动态代理要求代理的类必须实现至少一个接口。
  3. 方法拦截:CGLIB 允许更细粒度的方法拦截,例如可以拦截构造函数调用,而 JDK 动态代理仅能拦截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AOP 使用 JDK 动态代理可能遇到的问题:

  1. 接口限制:如果目标类没有实现任何接口,JDK 动态代理就无法使用。这在某些情况下限制了 AOP 的应用。
  2. 性能问题:JDK 动态代理在运行时通过反射机制调用目标方法,这通常比 CGLIB 的直接方法调用要慢。
  3. 方法匹配限制:JDK 动态代理只能拦截通过代理接口声明的方法,这意味着如果目标类有非接口方法,这些方法不会被代理。
  4. 无法拦截final方法:JDK 动态代理无法拦截被声明为 final 的方法,因为代理类无法覆盖这些方法。
    尽管 CGLIB 有这些优势,但在某些情况下,Spring AOP 也会使用 JDK 动态代理:
  • 当目标对象实现了至少一个接口时,Spring AOP 默认使用 JDK 动态代理,除非显式配置使用 CGLIB。
  • 当需要代理的目标对象是接口或者代理行为需要特定的接口语义时,JDK 动态代理是更好的选择。
    总之,Spring Boot 选择 CGLIB 作为默认的动态代理实现,是因为它在很多场景下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灵活性。然而,具体使用哪种代理方式,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

代码例子可看:SpringBoot选择CGLIB作为默认动态代理-CSDN博客

6、为什么SpringBoot的jar可以直接运行?

Spring Boot 的 jar 包可以直接运行,主要是因为 Spring Boot 在构建过程中对 jar 包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和配置。具体来说,Spring Boot 的 jar 包是一个可执行的 jar,也称为“fat jar”或“uber jar”,它包含了运行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依赖和资源。

以下是 Spring Boot jar 包可以直接运行的关键点:

  1. 嵌入式容器:Spring Boot 应用程序通常会打包一个嵌入式容器(如 Tomcat、Jetty 或 Undertow),这意味着应用程序不需要外部的服务器就可以独立运行。
  2. 启动类:Spring Boot 应用程序有一个带有 **<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background-color:rgb(245, 245, 245);">@SpringBootApplication</font>** 注解的启动类,这个类通常包含一个 **<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background-color:rgb(245, 245, 245);">main</font>** 方法,它是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3. MANIFEST 文件:在 jar 包的 **<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background-color:rgb(245, 245, 245);">META-INF/MANIFEST.MF</font>** 文件中,Spring Boot 会设置 **<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background-color:rgb(245, 245, 245);">Main-Class</font>** 属性,指定 jar 包的启动类。这样,当你使用 **<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background-color:rgb(245, 245, 245);">java -jar</font>** 命令时,JVM 就知道从哪个类开始执行。
  4. 依赖打包:Spring Boot 的 Maven 或 Gradle 插件会将所有依赖项打包到同一个 jar 文件中,这样就不需要外部的依赖 jar 文件。
  5. 资源和配置: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如 **<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background-color:rgb(245, 245, 245);">application.properties</font>****<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background-color:rgb(245, 245, 245);">application.yml</font>**)和静态资源(如 HTML、CSS、JavaScript 文件)也会被打包到 jar 中。
  6. 无需外部部署:传统的 Java 应用通常需要将 WAR 文件部署到外部容器,而 Spring Boot JAR 文件已经包含了必要的运行时环境和配置,直接通过 <font style="color:rgb(62, 62, 69);">java -jar</font> 命令就能启动整个应用。这样就消除了传统部署中的许多繁琐步骤。
  7. Spring Boot的打包插件(Spring Boot Maven/Gradle Plugin) 当使用Maven或Gradle构建Spring Boot应用时,可以通过相应的Spring Boot插件(如spring-boot-maven-plugin或spring-boot-gradle-plugin)来打包应用。这些插件不仅负责将应用代码和依赖库打包到一个JAR文件中,还负责配置MANIFEST.MF文件,确保JAR文件是可执行的。插件还会对应用进行重排(repackage),以便在运行时由Spring Boot的类加载器正确加载。

由于上述设计和配置,Spring Boot 的 jar 包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运行,无需额外的配置或依赖。这使得部署和分发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

7、Spring Boot Starter 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并描述自定义Starter的流程,以及starter和jar包引用上的区别;

7.1、 什么是 Spring Boot Starter?

SpringBoot Starter 是”一站式服务(one-stop service)“的依赖 Jar 包:

  • 包含 Spring 以及相关技术(比如Redis)的所有依赖
  • 提供了自动配置的功能,开箱即用
  • 提供了良好的依赖管理,避免了包遗漏、版本冲突等问题

旨在简化Spring Boot 项目的开发和配置过程。通过引入Starter依赖,开发者可以快速集成各种功能模块,例如Web应用程序、数据库访问、消息队列等。

具体来说,Starter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简化配置:Starter封装了特定技术或功能的所有必要依赖项和配置,使开发者能够快速将这些功能集成到Spring Boot项目中,而无需手动编写大量配置代码。
  • 自动装配:Starter利用Spring Boot的自动装配机制,通过扫描类路径下的META-INF/spring.factories 文件中的EnableAutoConfiguration指定的所有自动配置类,并将其导入容器进行自动配置。
  • 版本管理:Starter还维护了对相关Jar包版本的依赖关系,使得开发者不需要关心各个组件之间的版本兼容性问题。
  • 约定优于配置:Spring Boot采用“约定优于配置”的策略,通过提供默认配置选项,让开发者在使用时只需少量的配置即可启动应用。

此外,Spring Boot官方提供了大量日常企业应用研发的各种场景的Starter依赖模块,如spring-boot-starter-web用于Web开发,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用于集成Redis等。这些Starter不仅方便了开发者快速搭建项目,还提高了开发效率和项目的可维护性。

SpringBoot中已定义的 starter:Spring Boot Reference Guide

7.2、自定义 Starter 的流程:

  1. 创建 Maven 项目:创建一个新的 Maven 项目,用于构建你的 Starter。
  2. 添加依赖:在项目的 <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pom.xml</font> 文件中,添加 Spring Boot 的依赖管理,以及你的 Starter 需要的所有依赖。
  3. 编写自动配置类:创建配置类,使用 <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Configuration</font> 注解,并通过 <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ConditionalOnXxx</font> 注解定义自动配置的条件。
  4. 添加配置属性:创建配置属性类,使用 <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ConfigurationProperties</font> 注解。
  5. 创建元数据文件:在 <font style="color:rgb(26, 32, 41);">src/main/resources/META-INF</font> 目录下创建 <font style="color:rgb(0, 0, 0);background-color:rgb(250, 250, 250);">spring.factories</font> 文件。
  6. 打包和发布:构建你的 Starter 并将其部署到 Maven 仓库。

具体代码案例:自定义 SpringBoot Starter-CSDN博客

7.3、Starter 和 Jar 包引用的区别:

  • Starter
    • 自动配置:Starter 通常包含自动配置类,这些类根据应用程序的类路径、环境变量等条件自动配置 beans。
    • 依赖管理:Starter 自动引入相关的依赖库,减少手动管理依赖的复杂性。
    • 一站式服务:Starter 提供了特定功能的所有必要组件,开发者无需单独引入多个依赖。
    • 约定优于配置:Starter 遵循 Spring Boot 的“约定优于配置”原则,提供合理的默认配置。
  • Jar 包引用
    • 手动配置:使用 Jar 包时,通常需要开发者手动编写配置类和 beans。
    • 依赖管理:开发者需要明确知道并手动添加所有必需的依赖。
    • 灵活性与控制:直接引用 Jar 包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开发者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应用程序的配置和行为。
    • 依赖范围:引用 Jar 包时,可以更细粒度地控制依赖的作用域(如编译时、运行时等)。

总的来说,Starter 是为了简化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的开发而设计的,它通过自动配置和依赖管理来减少开发者的工作量。而直接引用 Jar 包则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但需要更多的手动配置。

8、如何优化 Spring Boot 应用的性能?

8.1、性能优化概述

8.1.1、性能瓶颈识别

在Spring Boot应用的性能优化过程中,准确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性能瓶颈识别方法:

  1. 数据库访问分析 :通过SQL执行计划和慢查询日志,定位耗时操作。
  2. JVM监控 :利用VisualVM等工具实时监控CPU和内存使用情况。
  3. 分布式追踪 :采用Zipkin等系统跟踪请求链路,识别跨服务调用瓶颈。
  4. 压力测试 :模拟高并发场景,评估系统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这些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全面诊断Spring Boot应用的性能问题,为后续优化提供明确方向。

8.1.2、优化目标设定

在确定Spring Boot应用的性能优化目标时,我们需要聚焦于关键指标的显著改善。这些目标通常包括:

  1. 响应时间缩短 :减少用户感知的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2. 吞吐量增加 :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3. 资源利用率优化 :平衡CPU、内存和I/O的使用效率。
  4. 可扩展性提升 :增强系统应对负载增长的能力。
  5. 故障恢复速度加快 :缩短系统中断时间,提高可用性。

通过量化这些目标并制定相应KPI,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衡量和验证优化措施的效果,从而持续改进Spring Boot应用的整体性能。

8.2、代码层面优化

8.2.1、异步处理实现

在Spring Boot应用中实现异步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性能优化手段,尤其适用于处理耗时操作而不阻塞主线程的情况。Spring Boot提供了多种异步处理机制,每种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1. @Async注解

这是Spring Boot中最常用的一种异步处理方式。通过在方法上添加@Async注解,可以将方法标记为异步执行。这种方法简单易用,适合处理耗时操作,如数据库查询或网络调用。

@Service
public class AsyncService {
    @Async
    public void processTimeConsumingTask() {
        // 耗时操作
    }
}
  1. 自定义线程池

为了更好地控制异步任务的执行,可以自定义线程池。这可以通过实现AsyncConfigurer接口并在配置类中重写getAsyncExecutor()方法来实现。

@Configuration
@EnableAsync
public class AsyncConfig implements AsyncConfigurer {
    @Override
    public Executor getAsyncExecutor() {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setCorePoolSize(5);
        executor.setMaxPoolSize(10);
        executor.setQueueCapacity(20);
        executor.initialize();
        return executor;
    }
}
  1. CompletableFuture

CompletableFuture是Java 8引入的一个强大工具,可以构建复杂的异步任务流。它可以组合多个异步操作,实现任务间的依赖关系。

CompletableFuture<String> future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 异步任务1
}).thenApply(result -> {
    // 基于result的后续处理
});
  1. 异步REST API调用

对于需要异步调用外部API的场景,可以使用RestTemplate或WebClient的异步方法。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new RestTemplate();
CompletableFuture<String> result =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url, String.class);
  1. 异步数据库操作

对于数据库操作,可以使用Reactive版本的数据访问技术,如ReactiveMongoRepository或Reactor SQL。

Flux<User> users = userRepository.findAll();
users.subscribe(user -> {
    // 处理每个用户
});

在选择适当的异步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任务性质 :简单独立的任务适合使用@Async,复杂任务流推荐使用CompletableFuture。
  • 资源限制 :自定义线程池有助于控制并发度。
  • 外部集成 :REST API调用和数据库操作应考虑专门的异步解决方案。
  • 性能需求 :评估不同方法的实际性能差异,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异步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Spring Boot应用的响应能力和整体性能。然而,在实施异步处理时,还需注意异常处理和线程安全等问题,以确保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2.2、缓存策略应用

在Spring Boot应用中,缓存策略的应用是提升性能的关键优化手段之一。Spring Boot提供了灵活的缓存注解机制,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地在代码层面实现高效的缓存管理。

8.2.2.1、缓存注解

Spring Boot支持多种缓存注解,主要包括:

  • @Cacheable :用于标记可缓存的方法,当方法被调用时,系统首先检查缓存,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否则执行方法并将结果缓存。
  • @CachePut :用于更新缓存,方法总是会被执行,其结果会被放入缓存中。
  • @CacheEvict :用于清除缓存,可以在方法执行前后清除指定的缓存项。

这些注解的使用方式如下: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Cacheable("users")
    public User getUserById(Long id) {
        // 模拟耗时操作
        return new User(id, "John Doe");
    }

    @CachePut(value = "users", key = "#user.id")
    public User updateUser(User user) {
        // 更新用户信息
        return user;
    }

    @CacheEvict(value = "users", allEntries = true)
    public void evictAllUsers() {
        // 清空所有用户缓存
    }
}
8.2.2.2、缓存提供者

Spring Boot支持多种缓存提供者,如:

  • ConcurrentMapCache :默认缓存实现,简单易用,适合小型应用。
  • Ehcache :功能丰富,支持多种缓存策略和持久化选项。
  • Redis :高性能分布式缓存,适合大型分布式应用。

选择合适的缓存提供者需考虑应用规模、性能需求和分布式需求等因素。

8.2.2.3、缓存策略

在应用缓存时,需考虑以下策略:

  1. 缓存键设计 :确保唯一性,考虑所有相关参数。
  2. 缓存过期策略 :设置合理的过期时间,平衡数据新鲜度和性能。
  3. 缓存更新机制 :选择适当的数据更新时机,如写穿透或读刷新。
  4. 缓存预热 :应用启动时预先加载热门数据,减少首次访问延迟。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缓存策略和技术,可以显著提升Spring Boot应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然而,应注意避免过度缓存,平衡缓存带来的性能收益和潜在的内存消耗。

8.2.3、数据库查询优化

在Spring Boot应用中,数据库查询优化是提升整体性能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优化方法:

  1. 索引优化 是提升查询效率的有效手段。根据查询模式和频率,为常用筛选字段创建合适类型的索引,可以大幅减少查询时间。例如:
CREATE INDEX idx_user_email ON users(email);
  1. 查询语句优化 同样至关重要。避免使用SELECT *,仅选择所需的字段,可以减少数据传输量。此外,合理使用JOIN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子查询,也能提高查询效率。
  2. 连接池管理 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Spring Boot默认使用HikariCP作为连接池,可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性能:
spring.datasource.hikari.maximum-pool-size=20
spring.datasource.hikari.minimum-idle=5
  1. 缓存技术 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查询效率。利用Spring Cache或Redis等缓存中间件,可以减少频繁的数据库访问,提高应用响应速度。
  2. 分布式事务 的合理使用能在复杂查询场景下保证数据一致性和性能。通过两阶段提交协议,可以有效处理跨数据库的一致性问题。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优化方法,可以全面提升Spring Boot应用的数据库查询性能,为用户提供更流畅的体验。

8.3、配置调优

8.3.1、JVM参数设置

在Spring Boot项目的性能优化过程中,合理设置JVM参数是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以下是几个常用的JVM参数及其设置方式:

参数描述示例
-XX:MetaspaceSize元空间的初始大小-XX:MetaspaceSize=128m
-XX:MaxMetaspaceSize元空间的最大大小-XX:MaxMetaspaceSize=128m
-Xms初始堆内存大小-Xms1024m
-Xmx最大堆内存大小-Xmx1024m
-Xmn新生代大小-Xmn256m
-Xss线程栈大小-Xss256k
-XX:SurvivorRatio生存者空间与Eden空间的比例-XX:SurvivorRatio=8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对于高并发、快速对象创建的场景,可以适当增大新生代大小(-Xmn),提高垃圾回收效率。

JVM参数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

  1. IDEA等开发工具 :将参数值设置到VM options中。
  2. 项目部署 :在启动时通过命令行参数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JDK 8对元空间(Metaspace)进行了重大改进。元空间将类的元数据存储在本地堆内存中,取代了之前的永久代(PermGen)。这种变化带来了以下优势:

  • 解决了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问题
  • 类的元数据分配不再受限于固定大小的永久代
  • 更灵活地管理类的元数据

然而,为了避免Metaspace无限扩大,仍需通过-XX:MaxMetaspaceSize参数限制其最大大小。

通过合理设置这些JVM参数,我们可以显著提升Spring Boot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并结合其他优化措施,如代码层面的优化和硬件升级,以达到最佳效果。

8.3.2、线程池配置

在Spring Boot应用中,线程池配置是一项关键的性能优化策略。合理设置线程池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应用的并发处理能力。以下是Spring Boot中线程池配置的主要参数及其说明:

参数说明示例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通常设置为CPU核心数的2-4倍
maxPoolSize最大线程数应高于corePoolSize,但不超过系统资源限制
queueCapacity任务队列容量根据应用特性设置,高并发场景可设为Integer.MAX_VALUE
keepAliveTime空闲线程存活时间控制非核心线程的存活时间
threadNamePrefix线程名称前缀便于识别和调试

Spring Boot提供了多种线程池配置方式:

  1. 配置文件方式 :在application.yml或application.properties中设置
spring:
  task:
    execution:
      pool:
        core-size: 5
        max-size: 10
        queue-capacity: 20

这种方式简单直观,适合大多数场景。

  1. 配置类方式 :通过@Bean方法创建ThreadPoolTaskExecutor实例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ThreadPoolConfig {

    @Bean
    public ThreadPoolTaskExecutor customExecutor() {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setCorePoolSize(5);
        executor.setMaxPoolSize(10);
        executor.setQueueCapacity(20);
        executor.setThreadNamePrefix("custom-executor-");
        executor.initialize();
        return executor;
    }
}

这种方式灵活性更高,适合需要精细控制线程池行为的场景。

在配置线程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应用类型 :CPU密集型任务倾向于较小的核心线程数,而I/O密集型任务则需要更多线程。
  • 负载特征 :高并发场景下,适当增加队列容量可以缓解瞬时压力。
  • 资源限制 :避免设置过高的最大线程数,以防耗尽系统资源。

通过合理配置线程池,我们可以显著提升Spring Boot应用的并发处理能力,优化整体性能。然而,线程池配置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负载特征不断调整和优化。

8.3.3、数据源优化

在Spring Boot应用中,数据源优化是提升数据库访问性能的关键环节。除了选择合适的连接池实现外,还应关注以下方面:

  1. 连接池参数调整 :根据应用特性,合理设置核心参数如最小空闲连接数、最大连接数和连接超时时间等。
  2. 启用连接池监控 :实时监控数据库连接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 配置慢查询日志 :及时发现并优化性能瓶颈。
  4. 动态数据源配置 :在多数据源场景下,使用Dynamic Datasource灵活切换不同数据源。
  5. 读写分离 :在高并发场景下,通过读写分离减轻主库压力。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优化策略,可以显著提升Spring Boot应用的数据库访问性能和整体系统响应能力。

8.4、依赖管理

8.4.1、精简依赖项

在Spring Boot应用中,精简依赖项是优化性能的重要策略。通过剔除不必要的依赖,可以显著减小应用程序的体积,提高启动速度和运行效率。以下是可精简的依赖项及其功能:

可精简依赖项功能描述
测试依赖如JUnit、Mockito等,生产环境中无需包含
示例代码依赖Swagger UI等演示用途的依赖
冗余的starter不再使用的功能对应的starter包
版本不匹配的依赖导致编译警告或错误的旧版本依赖

通过Maven插件配置,可将这些依赖排除在最终的打包之外,实现应用的轻量化。例如,在pom.xml中添加以下配置可排除Swagger UI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io.springfox</groupId>
    <artifactId>springfox-swagger-ui</artifactId>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应用的启动时间和资源占用,还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整体性能。

8.4.2、版本兼容性

在Spring Boot的不同版本中,依赖库版本、API和配置项会发生变化,影响应用的兼容性。以下是主要兼容性变化:

Spring Boot版本JDK版本MyBatis版本mybatis-spring-boot-starter版本
2.6.x8-173.4.x-3.5.x2.1.x-2.2.x
2.7.x8-173.5.x2.2.x
3.0.x17+3.5.x-3.6.x3.0.x

这些变化反映了Spring Boot向新特性和性能优化的方向发展。开发者应密切关注版本兼容性,及时更新依赖并进行充分测试,以确保应用的稳定性和性能。

8.4.3、AOT (Ahead-of-Time) 编译

Spring Boot 3引入了AOT编译,可以在编译时进行更多的工作,从而大幅缩短应用的启动时间。AOT编译生成的代码更加紧凑和高效,减少了运行时的开销。

8.4.4、使用GraalVM Native Image

GraalVM是一个高性能的通用虚拟机,允许将Java应用程序编译成原生镜像,从而显著减少启动时间和内存占用。可以通过在pom.xml中添加以下插件来实现:

<dependency>
  <groupId>org.graalvm.nativeimage</groupId>
  <artifactId>native-image-mave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22.2.0</version>
  <executions>
    <execution>
      <goals>
        <goal>native-image</goal>
      </goals>
      <configuration>
        <imageName>myapp</imageName>
        <mainClass>com.example.MyApplication</mainClass>
      </configuration>
    </execution>
  </executions>
</dependency>

8.5、监控与分析

8.5.1、性能指标监控

在Spring Boot应用的性能优化过程中,性能指标监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Spring Boot提供了多种内置工具和第三方集成方案,使得开发者能够全面监控应用的各个方面。以下是Spring Boot应用性能指标监控的主要工具和方法:

  1. Spring Boot Actuator 是最常用的监控工具之一。它提供了一系列端点,用于获取应用的运行时信息。通过配置management.endpoints.web.exposure.include=*,可以启用所有端点。其中,/actuator/metrics端点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指标,如JVM内存使用情况、CPU使用率、线程信息等。
  2. Micrometer 是另一个强大的监控工具,它与Spring Boot Actuator无缝集成。Micrometer支持多种监控后端,如Prometheus和Grafana。通过在配置文件中添加management.metrics.export.prometheus.enabled=true,可以启用Prometheus指标导出。Micrometer的优势在于其细粒度的指标收集能力,可以精确监控HTTP请求的计数、速率和延迟等。
  3. Prometheus 作为一个开源的监控系统,与Spring Boot Actuator和Micrometer配合使用,可以实现高度定制化的监控。通过Prometheus的查询语言PromQL,可以灵活地分析和聚合监控数据。例如,使用http_server_requests_seconds_count指标,可以监控HTTP请求的总次数。
  4. Grafana 作为可视化工具,与Prometheus完美搭配。通过配置Grafana的数据源指向Prometheus服务器,可以创建丰富的监控仪表盘。Grafana支持多种图表类型,如折线图、柱状图和热力图等,能够直观地展示应用的性能指标。
  5. Spring Boot Admin 是一个集中式监控解决方案,特别适合微服务架构。它通过读取Spring Boot Actuator的端点数据,提供统一的监控界面。Spring Boot Admin支持多租户和权限管理,适合大规模部署场景。
  6. JConsole 是JDK自带的监控工具,可以实时监控JVM的性能指标。虽然功能相对简单,但对于快速诊断问题仍然非常有用。

通过综合使用这些工具和技术,开发者可以全面监控Spring Boot应用的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监控效果。

8.5.2、日志优化策略

在Spring Boot应用中,日志优化是提升性能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合理配置日志级别和输出格式,可以显著减少不必要的IO开销,提高应用响应速度。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日志优化方法:

  1. 日志级别设置 :根据应用需求,将日志级别设置为INFO或WARNING,过滤掉DEBUG级别的冗余信息。
  2. 日志输出格式调整 :使用JSON格式输出日志,便于机器解析和处理。
  3. 日志滚动策略 :实施基于时间和大小的日志滚动策略,防止单一日志文件过大影响性能。
  4. 异步日志处理 :利用Logback的异步Appender,提高日志记录效率,减少主线程阻塞。

通过这些优化策略,可以有效平衡日志的详细程度和应用性能,确保Spring Boot应用在保持必要监控信息的同时,维持高效运行。

8.6、部署优化

8.6.1、容器化部署

在Spring Boot应用的部署优化中,容器化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Docker作为领先的容器化平台,为Spring Boot应用提供了便捷的部署方式。以下是Spring Boot应用容器化部署的常见步骤:

  1. 创建Dockerfile:定义应用的构建过程和运行环境
  2. 构建Docker镜像:使用docker build命令将应用打包成镜像
  3. 运行容器:使用docker run命令启动应用容器
  4. 镜像优化:选择合适的基础镜像(如OpenJDK或Eclipse Temurin JRE)

通过容器化部署,Spring Boot应用实现了更好的可移植性和资源隔离,同时提高了部署效率和环境一致性。

8.6.2、负载均衡配置

在Spring Boot应用的部署优化中,负载均衡配置是提升系统可用性和性能的关键环节。Spring Cloud Netflix Ribbon作为常用的客户端负载均衡器,提供了灵活的配置选项。以下是Ribbon的主要配置参数及其作用:

参数作用
listOfServers明确指定服务提供者列表
NIWSServerListClassName设置服务器列表类,如轮询策略
connectTimeout连接超时时间
readTimeout读取超时时间

通过合理配置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分散请求负载,提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和稳定性。例如,使用轮询策略可以实现基本的服务实例均衡,而设置超时时间则有助于防止长时间等待导致的性能下降。

9、Spring Boot 中如何解决跨域问题 ?

在 Spring Boot 中,跨域问题(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通常发生在前端应用和后端服务位于不同的域时 ,导致前端应用程序和后端服务不能直接通信。为了解决跨域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使用@CrossOrigin注解

  • 实现方式:可以在控制器类或者方法上使用@CrossOrigin注解来允许跨域请求。
  • 特点
    • 当注解修饰类时,表示此类中的所有接口都可以跨域。
    • 当注解修饰方法时,表示此方法可以跨域。
    • 通过设置origins属性,可以指定允许跨域的源。
  • 示例代码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CrossOrigi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MyController {

    @CrossOrigin(origins = "http://localhost:8080") // 允许来自指定源的请求
    @Ge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
        return "Hello, World!";
    }
}

二、全局配置CORS

  • 实现方式:通过创建一个配置类,继承WebMvcConfigurer接口,并重写addCorsMappings方法来实现全局CORS配置。
  • 特点:可以针对所有接口进行统一配置,简化配置工作。
  • 示例代码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config.annotation.CorsRegist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config.annotation.WebMvcConfigurer;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CorsConfig implements WebMvcConfigur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CorsMappings(Cors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addMapping("/**") // 允许所有路径
                .allowedOrigins("*") // 允许所有源
                .allowedMethods("GET", "POST", "PUT", "DELETE", "OPTIONS") // 允许所有方法
                .allowedHeaders("*") // 允许所有头部
                .allowCredentials(true); // 允许发送Cookie
    }
}

三、使用CorsFilter

  • 实现方式:通过创建一个CorsFilter对象,并进行相应的配置来实现跨域。
  • 特点:可以灵活配置CORS策略,适用于需要自定义CORS行为的场景。
  • 示例代码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rs.Cors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rs.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orsFilter;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CorsFilter {

    @Bean
    public CorsFilter corsFilter() {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addAllowedOrigin("*"); // 设置访问源地址
        config.addAllowedHeader("*"); // 设置访问源请求头
        config.addAllowedMethod("*"); // 设置访问源请求方法
        // 其他配置...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 = new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register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 对接口配置跨域设置

        return new CorsFilter(source);
    }
}

四、使用Nginx解决跨域

  • 实现方式:在Nginx配置文件中添加相应的CORS配置。
  • 特点:适用于通过Nginx进行反向代理的场景,可以在Nginx层面解决跨域问题。
  • 配置示例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example.com;

    location /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Origin, Content-Type, Accept';
        # 其他配置...
    }
}

五、使用Spring Security

  • 如果你的应用使用了Spring Security,你可以在配置类中添加CORS配置:
@Configuration
@EnableWebSecurity
public class SecurityConfig extends WebSecurityConfigurerAdapter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onfigure(HttpSecurity http) throws Exception {
        http
        // 其他配置...
        .cors().and()
        // 其他配置...
        .csrf().disable();
    }
}
  • 这里.cors()方法允许跨域请求,.csrf().disable()禁用CSRF保护(通常在REST API中不需要)。

六、 配置 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

有时你可以通过 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 配置文件来启用 CORS,尤其在 Spring Boot 2.x 版本中,这种方式适用于简单的跨域配置。

# application.properties
spring.webflux.cors.enabled=true

七、注意事项

  • 安全性:在配置CORS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开放,以免引入安全风险。例如,不要将allowedOrigins设置为"*",除非确实需要允许所有源进行跨域请求。
  • 兼容性:不同的浏览器和前端框架对CORS的支持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配置CORS时,要考虑兼容性问题。
  • 测试:在配置完CORS后,要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跨域请求能够正常进行。

通常情况下,推荐使用 @CrossOrigin 注解或者 WebMvcConfigurer 来进行跨域配置,它们简洁易用,能够覆盖大多数需求。如果你的需求较为复杂,也可以考虑使用自定义 Filter

综上所述,Spring Boot中解决跨域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置。

10、如何使用 Spring Boot 实现全局异常处理?

10.1、全局异常处理概述

10.1.1、异常处理重要性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异常处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 防止程序意外崩溃 ,还能显著 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精心设计的异常处理机制,我们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 提供 一致且友好的错误信息 :这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问题所在,减少困惑。
  2. 保护敏感信息 :避免泄露系统内部细节,降低安全风险。
  3. 收集详细的错误日志 :便于开发和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4. 实现 优雅降级 :在部分功能失效时,仍能维持基本服务可用性。

通过合理配置全局异常处理器,如使用@ControllerAdvice@ExceptionHandler注解,我们可以创建统一的异常处理方案,有效管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场景。

10.1.2、SpringBoot异常机制

Spring Boot的异常处理机制是其强大功能之一,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而高效的异常管理方案。这一机制的核心组件包括:

  1. ErrorMvcAutoConfiguration
  2. BasicErrorController
  3. DefaultErrorAttributes

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Spring Boot默认的异常处理流程,确保了异常信息的有效捕获和处理。

ErrorMvcAutoConfiguration

ErrorMvcAutoConfiguration是Spring Boot异常处理的核心配置类。它负责向容器中注入关键组件,如BasicErrorControllerDefaultErrorAttributes。这个类通过@EnableAutoConfiguration注解启用,确保了异常处理机制的自动配置。

BasicErrorController

BasicErrorController是Spring Boot提供的默认异常处理控制器。它负责处理所有指向/error端点的请求。当应用程序中发生未被捕获的异常时,Spring Boot会自动将请求重定向到这个控制器。BasicErrorController的工作流程如下:

  1. 根据请求的内容类型(HTML或JSON),选择合适的视图或响应体。
  2. 调用DefaultErrorAttributes获取错误属性。
  3. 将错误属性填充到模型中。
  4. 返回适当的视图或响应体。
DefaultErrorAttributes

DefaultErrorAttributes是Spring Boot默认的错误属性处理工具。它负责从请求中提取异常或错误信息,并将其封装为一个Map对象。这个Map对象包含了以下关键信息:

  • timestamp: 时间戳
  • status: 错误状态码
  • error: 错误提示
  • exception: 导致请求处理失败的异常对象
  • message: 错误/异常消息
  • trace: 错误/异常栈信息
  • path: 错误/异常抛出时所请求的URL路径
异常处理流程

Spring Boot的异常处理流程遵循以下步骤:

  1. 当应用程序中发生未被捕获的异常时,Spring MVC框架会捕获这个异常。
  2. 异常被传递给DispatcherServletdoDispatch()方法。
  3. doDispatch()方法调用processDispatchResult()方法处理异常。
  4. 如果异常仍未被处理,processDispatchResult()方法会调用processHandlerException()方法。
  5. processHandlerException()方法遍历所有的HandlerExceptionResolver,直到找到一个能够处理当前异常的对象。
  6. 最终,异常被传递给BasicErrorController,由其处理并生成适当的响应。
自定义异常处理

虽然Spring Boot提供了默认的异常处理机制,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为此,Spring Boot提供了以下几种自定义异常处理的方式:

  1. 实现HandlerExceptionResolver接口
  2. 使用@ControllerAdvice@ExceptionHandler注解
  3. 使用@RestControllerAdvice注解(结合@ControllerAdvice@ResponseBody

通过这些机制,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实现全局异常处理,统一异常响应格式,甚至根据不同异常类型提供差异化的处理逻辑。

10.2、实现全局异常处理

10.2.1、@ControllerAdvice注解

@ControllerAdvice是Spring 3.2引入的重要注解,在Spring Boot全局异常处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允许开发者在不修改现有控制器逻辑的情况下,增强控制器的功能。具体而言,@ControllerAdvice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全局异常处理 :通过与@ExceptionHandler注解结合,实现对控制器中抛出的各种异常进行统一捕获和处理。
  2. 全局数据绑定 :利用@ModelAttribute注解,实现在所有控制器方法执行前预先设置模型属性。
  3. 全局数据预处理 :借助@InitBinder注解,实现对请求参数的自定义解析和转换。

@ControllerAdvice注解的工作原理基于Spring的AOP机制。当容器启动时,RequestMappingHandlerAdapter组件会扫描所有使用了@ControllerAdvice注解的bean,并将其相关信息存储到缓存中。这些信息包括:

  • modelAttributeAdviceCache :存储所有使用了@ModelAttribute的方法
  • initBinderAdviceCache :存储所有使用了@InitBinder的方法
  • requestResponseBodyAdvice :存储所有实现了RequestBodyAdvice或ResponseBodyAdvice接口的bean

当处理一个请求时,RequestMappingHandlerAdapter会根据这些缓存信息,依次执行对应的@ModelAttribute、@InitBinder和@ExceptionHandler方法,从而实现全局的数据绑定、参数预处理和异常处理。

使用@ControllerAdvice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作用范围 :默认情况下,@ControllerAdvice会影响所有使用了@Controller或@RestController注解的控制器类。可以通过basePackages属性限制其作用范围。
  2. 执行顺序 :多个@ControllerAdvice类的存在会导致执行顺序问题。Spring通过AnnotationAwareOrderComparator类对这些类进行排序,确保正确的执行顺序。
  3. 与其他注解的关系 :@ControllerAdvice可以与@ModelAttribute、@InitBinder和@ExceptionHandler等注解协同工作,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通过合理运用@ControllerAdvice,开发者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统一的异常处理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它也为全局数据绑定和参数预处理提供了便利,进一步增强了Spring MVC框架的能力。

10.2.2、@ExceptionHandler注解

在Spring Boot全局异常处理中,@ExceptionHandler注解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允许开发者定义专门的方法来处理特定类型的异常,从而实现统一的异常处理策略。这个注解通常与@ControllerAdvice配合使用,使得异常处理逻辑可以应用于整个应用范围内的所有控制器。

@ExceptionHandler注解的基本语法如下:

@ExceptionHandler(YourExceptionClass.class)
public ReturnType handleYourException(YourExceptionClass ex) {
    // 处理逻辑
}

在这个例子中,YourExceptionClass是要处理的异常类型,ReturnType是方法的返回类型,可以是StringModelAndViewResponseEntity等。

值得注意的是,@ExceptionHandler遵循 就近原则 。这意味着当多个异常处理方法都能处理同一类型的异常时,Spring会选择距离异常抛出点最近的方法。例如: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GlobalExceptionHandler {
    @ExceptionHandler(NumberFormatException.class)
    public String handleNumberFormat1(NumberFormatException ex) {
        return "错误1";
    }
    
    @ExceptionHandler(Exception.class)
    public String handleAllExceptions(Exception ex) {
        return "错误2";
    }
}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YourController {
    @ExceptionHandler(NumberFormatException.class)
    public String handleNumberFormat2(NumberFormatException ex) {
        return "错误3";
    }
    
    @GetMapping("/test")
    public String test() {
        throw new NumberFormatException();
    }
}

在这个例子中,当/test端点抛出NumberFormatException时,handleNumberFormat2方法会被调用,因为它离异常抛出点最近。

@ExceptionHandler方法的返回值类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返回类型描述
ResponseEntity可以自定义HTTP状态码和响应体
ModelAndView适用于返回视图和模型数据
String视作视图名称

此外,@ExceptionHandler还可以与其他注解结合使用,如@ResponseStatus,用于指定特定的HTTP状态码:

@ExceptionHandler(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lass)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
public String handle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ex) {
    return "非法参数";
}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处理客户端错误(如400 Bad Request)。

通过合理使用@ExceptionHandler注解,开发者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精细的异常处理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10.2.3、自定义异常类

在Spring Boot项目中,自定义异常类是一种优雅且实用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还为异常处理提供了灵活性。自定义异常类通常采用以下结构:

  1. 创建一个基础异常枚举接口BaseExceptionEnum,定义getMessage()方法。
  2. 按照模块划分,实现多个异常枚举类,如AuthExceptionEnum
  3. 在每个枚举项中定义异常描述,如USERNAME_PASS_NULL("账号或密码为空")

这种设计允许开发者通过简单的枚举值快速识别异常类型,同时保持异常信息的统一管理和易于扩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轻松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异常,并在全局异常处理中实现统一的响应格式。

10.3、异常处理最佳实践

10.3.1、统一响应格式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实现统一的响应格式是提升API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一步。通过定义标准化的响应结构,不仅可以简化前端开发者的集成工作,还能确保错误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一个典型的统一响应格式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元素:

  • 状态码 :表示请求的成功或失败状态。
  • 消息 :提供关于请求结果的简短描述。
  • 数据 :包含实际的有效负载。
  • 元数据 :可选的附加信息,如分页详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通用的响应类,如ApiResponse<T>

@Data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ApiResponse<T> {
    private String status;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rivate T data;
    private Object metadata;

    public static <T> ApiResponse<T> success(T data) {
        return new ApiResponse<>("success", "操作成功", data, null);
    }

    public static <T> ApiResponse<T> error(String message) {
        return new ApiResponse<>("error", message, null, null);
    }
}

这个类提供了静态工厂方法,用于快速创建成功或错误响应。在控制器中,我们可以这样使用:

@GetMapping("/{id}")
public ResponseEntity<ApiResponse<User>> getUserById(@PathVariable Long id) {
    User user = userService.findById(id);
    return ResponseEntity.ok(ApiResponse.success(user));
}

对于错误响应,我们可以利用全局异常处理器来统一处理: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GlobalExceptionHandler {

    @ExceptionHandler(ResourceNotFound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ApiResponse<Object>> handleResourceNotFound(ResourceNotFoundException ex) {
        return ResponseEntity.status(HttpStatus.NOT_FOUND)
                .body(ApiResponse.error(ex.getMessage()));
    }
}

这种方法确保了错误响应在整个应用程序中的一致性。

在处理分页结果时,可以在响应中包含额外的元数据:

@GetMapping
public ResponseEntity<ApiResponse<List<User>>> getAllUsers(
        @RequestParam int page,
        @RequestParam int size) {

    Page<User> userPage = userService.findAll(PageRequest.of(page, size));
    ApiResponse<List<User>> response = ApiResponse.success(userPage.getContent());
    response.setMetadata(Map.of(
            "currentPage", userPage.getNumber(),
            "totalPages", userPage.getTotalPages(),
            "totalItems", userPage.getTotalElements()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response);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供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帮助前端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分页数据。

使用统一的响应格式不仅提高了API的一致性,还简化了错误处理和调试过程。它为前端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接口,减少了误解和歧义的可能性。同时,这种标准化的方法也有助于未来的维护和扩展,因为新的功能和错误处理逻辑可以轻松地适应现有的响应模式。

10.3.2、异常粒度控制

在Spring Boot中,异常粒度控制是一个关键概念,它允许开发者精确地管理异常处理的范围。通过使用@ControllerAdvice注解的不同属性,可以实现多种粒度级别的控制:

  1. 按注解 :通过指定annotations属性,可以限制异常处理器仅对特定注解的控制器生效。
  2. 按包名 :使用basePackages属性可以限定异常处理器的作用域为特定包及其子包下的控制器。
  3. 按类型 :assignableTypes属性允许指定异常处理器应应用于哪些类型的控制器。

这种灵活性使开发者能够在大型项目中实现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感的异常处理策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合理配置这些选项,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异常管理,确保异常处理既全面又不过于侵入式。

10.3.3、日志记录策略

在Spring Boot的异常处理中,合理的日志记录策略至关重要。为了优化日志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利用MDC (Mapped Diagnostic Context) 功能,为每次业务调用生成唯一的日志标识符(如UUID)。这有助于串联起复杂的业务调用链路,方便追踪和分析问题。
  2. 合理设置日志级别,通常推荐在异常处理方法中使用ERROR级别,而在普通业务逻辑中使用DEBUG或INFO级别。这样既能保证关键异常信息的完整记录,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噪音干扰。
  3. 记录异常堆栈跟踪信息时,应权衡信息量和可读性。过度详细的堆栈信息可能增加日志体积,而过于简略则可能导致问题难以定位。一种折中方案是在生产环境中仅记录顶级异常类和消息,而在开发环境则保留完整的堆栈信息。
  4. 考虑使用结构化日志格式(如JSON),便于后续的日志收集和分析工具处理。这可以提高日志的可机读性,有利于大规模日志数据分析和问题定位。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显著提高Spring Boot应用的异常处理能力和日志管理效率。

10.4、常见异常处理示例

10.4.1、参数校验异常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参数校验异常是常见的异常类型之一。这类异常通常发生在控制器接收到不符合预期的请求参数时。本节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参数校验异常及其处理方式。

Spring Boot中主要有三种参数校验异常:

  1. ConstraintViolationException :通常在使用JSR 303/349注解(如@NotNull、@Size等)进行参数校验时触发。
  2. 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 :当使用@Valid或@Validated注解对JavaBean进行整体校验时抛出。
  3. BindException :在处理表单提交的参数时可能发生。

这些异常的触发场景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 ConstraintViolationException :通常在控制器方法的参数上使用JSR 303/349注解时触发。例如:
@PostMapping("/users")
public ResponseEntity<?> createUser(@NotBlank(message = "Username is required") String username) {
    // ...
}

当username参数为空或仅为空白字符时,会抛出此异常。处理此类异常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ExceptionHandler(ConstraintViolation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 handleConstraintViolationException(ConstraintViolationException ex) {
    Set<ConstraintViolation<?>> violations = ex.getConstraintViolations();
    StringBuilder errorMessage = new StringBuilder();
    for (ConstraintViolation<?> violation : violations) {
        errorMessage.append(violation.getMessage()).append("; ");
    }
    return ResponseEntity.badRequest().body(errorMessage.toString());
}
  1. 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 :在使用@Valid或@Validated注解对JavaBean进行整体校验时触发。例如:
@PostMapping("/users")
public ResponseEntity<?> createUser(@Valid User user) {
    // ...
}

当User对象的属性不符合校验规则时,会抛出此异常。处理方式如下:

@ExceptionHandler(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 handle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 ex) {
    BindingResult bindingResult = ex.getBindingResult();
    List<FieldError> fieldErrors = bindingResult.getFieldErrors();
    StringBuilder errorMessage = new StringBuilder();
    for (FieldError error : fieldErrors) {
        errorMessage.append(error.getField()).append(": ").append(error.getDefaultMessage()).append("; ");
    }
    return ResponseEntity.badRequest().body(errorMessage.toString());
}
  1. BindException :在处理表单提交的参数时可能发生。例如:
@PostMapping("/users")
public ResponseEntity<?> createUser(@ModelAttribute User user) {
    // ...
}

当表单参数无法正确绑定到User对象时,会抛出此异常。处理方式如下:

@ExceptionHandler(Bind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 handleBindException(BindException ex) {
    BindingResult bindingResult = ex.getBindingResult();
    List<FieldError> fieldErrors = bindingResult.getFieldErrors();
    StringBuilder errorMessage = new StringBuilder();
    for (FieldError error : fieldErrors) {
        errorMessage.append(error.getField()).append(": ").append(error.getDefaultMessage()).append("; ");
    }
    return ResponseEntity.badRequest().body(errorMessage.toString());
}

通过这些处理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参数校验异常的统一处理,提供友好的错误信息反馈,同时保持代码的整洁性和可维护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项目需求调整异常处理的具体实现,如使用自定义异常类或统一的错误响应格式。

10.4.2、业务逻辑异常

在Spring Boot项目中,业务逻辑异常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应用程序核心业务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些异常,开发者通常采用自定义异常类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表达特定的业务语境。

一个典型的自定义业务异常类可能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BusinessLogicException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
    private ErrorCode errorCode;
    private Object[] args;

    public BusinessLogicException(ErrorCode errorCode, Object... args) {
        super(errorCode.getMessage(args));
        this.errorCode = errorCode;
        this.args = args;
    }

    public ErrorCode getErrorCode() {
        return errorCode;
    }

    public Object[] getArguments() {
        return args;
    }
}

在这个例子中,BusinessLogicException继承自RuntimeException,并包含了一个ErrorCode枚举和可变数量的参数。这种设计允许我们在抛出异常时提供详细的错误代码和参数,从而在处理异常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ErrorCode枚举可能定义如下:

public enum ErrorCode {
    USER_NOT_FOUND("用户不存在"),
    INVALID_PASSWORD("密码错误"),
    INSUFFICIENT_FUNDS("余额不足");

    private final String defaultMessage;

    ErrorCode(String defaultMessage) {
        this.defaultMessage = defaultMessage;
    }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Object... args) {
        return String.format(defaultMessage, args);
    }
}

这种方法使得我们可以为每种业务异常定义一个明确的错误代码和默认消息,同时保留了动态格式化错误消息的能力。

在实际的业务逻辑中,我们可以像这样抛出异常:

public void transferFunds(Account fromAccount, Account toAccount, BigDecimal amount) {
    if (!fromAccount.getPassword().equals(toAccount.getPassword())) {
        throw new BusinessLogicException(ErrorCode.INVALID_PASSWORD);
    }
    if (fromAccount.getBalance().compareTo(amount) < 0) {
        throw new BusinessLogicException(ErrorCode.INSUFFICIENT_FUNDS);
    }
    // 执行转账逻辑...
}

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

  1. 清晰的错误信息 :通过使用枚举错误代码,我们可以提供更具描述性的错误信息,而不是模糊的异常堆栈。
  2. 统一的错误处理 :由于所有业务异常都继承自同一个基类,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全局异常处理。
  3. 易于维护和扩展 :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可以简单地添加新的错误代码,而无需修改大量现有代码。

在全局异常处理器中,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这些异常: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GlobalExceptionHandler {

    @ExceptionHandler(BusinessLogic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ErrorResponse> handleBusinessLogicException(BusinessLogicException ex) {
        ErrorResponse errorResponse = new ErrorResponse();
        errorResponse.setCode(ex.getErrorCode().name());
        errorResponse.setMessage(ex.getErrorCode().getMessage(ex.getArguments()));
        return ResponseEntity.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body(errorResponse);
    }
}

这种方法确保了所有业务异常都被统一处理,并返回一个标准的错误响应格式。这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还为前端开发者提供了一致的错误处理接口。

通过这种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异常处理的粒度,同时保持代码的清晰性和可扩展性。在大型项目中,这种方法尤其有价值,因为它允许我们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定制异常处理策略,而不会导致代码混乱或难以维护。

10.4.3、系统运行异常

在Spring Boot应用中,系统运行异常是影响应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系统运行异常包括:

  1. OutOfMemoryError :内存资源耗尽时触发。
  2. IOException :文件读写或网络通信错误时抛出。
  3.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尝试加载不存在的类时引发。
  4.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并发修改集合时抛出。

这些异常通常源于资源配置不当、外部依赖故障或并发访问冲突等问题。为确保应用健壮性,建议实施全局异常处理机制,如使用@ControllerAdvice@ExceptionHandler注解,以统一处理各类系统异常,提供一致的错误响应格式。

10.5、测试与调试

10.5.1、单元测试编写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单元测试是确保代码质量的关键环节。编写高质量的单元测试涉及多个核心类和注解,主要包括:

  1. JUnit框架类:
  • Assert类:提供断言方法
  • Test注解:标记测试方法
  1. Spring Boot测试模块:
  • SpringBootTest注解:初始化Spring Boot应用上下文
  • WebMvcTest注解:专注于Web层测试
  • MockMvc类:模拟HTTP请求
  1. Mockito框架:
  • @Mock注解:创建mock对象
  • @InjectMocks注解:注入mock对象

这些工具和技术的组合使用,能够帮助开发者构建全面、有效的单元测试,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模拟各种正常和异常情况,可以验证应用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10.5.2、异常处理调试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异常处理调试是一项关键技能。除了使用断点和日志外,开发者还可利用以下工具和技术:

  1. IntelliJ IDEA的调试器 :支持智能断点设置和变量监视,提高诊断效率。
  2. Spring Boot Actuator :提供健康检查和指标监控,辅助异常定位。
  3. ELK Stack :整合Elasticsearch、Logstash和Kibana,实现日志集中管理和可视化分析。
  4. Sentry :实时错误跟踪和报告,支持多平台和多语言。

这些工具和技术相结合,能为开发者提供全面的异常处理调试支持,加快问题定位和解决方案制定。

具体代码案例实现:Spring Boot全局异常处理的代码实现-CSDN博客

11、Spring Boot 3.X、2.X 有什么新特性?与 1.X 有什么区别?

11.1、SpringBoot 3.x版本概述(升级)

11.1.1、主要版本特点

Spring Boot 3.x版本相比之前的版本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改进和创新。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框架的整体性能和功能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现代化、更高效的开发体验。以下是Spring Boot 3.x版本的主要特点:

  1. Java 17支持 :Spring Boot 3.x要求使用Java 17作为最低版本,这使得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Java 17带来的新特性、API和性能改进。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Spring Boot对现代Java标准的紧跟,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使用最新语言特性的机会。
  2. Jakarta EE 9+整合 :Spring Boot 3.x迁移到了Jakarta EE 9+,这意味着所有Java EE类的命名空间从javax.改为jakarta.。这一转变反映了Java EE向Jakarta EE的演进,虽然可能会增加迁移工作的复杂性,但从长远来看,它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现代的标准和API。
  3. GraalVM原生镜像支持 :Spring Boot 3.x引入了对GraalVM原生镜像的支持,这是一项重要的性能优化。GraalVM是一种高性能的JVM和多语言运行时,能够将Java应用编译成原生可执行文件。这种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应用的启动时间和内存占用,特别适合微服务和云原生应用的场景。
  4. Micrometer观测性增强 :Spring Boot 3.x集成了Micrometer 1.10+,引入了新的可观察API,并自动配置了Micrometer追踪。这一改进提高了应用的可观测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监控和分析应用的运行情况。通过Micrometer,开发者可以轻松地收集和报告各种指标,如请求计数、响应时间等,这对性能调优和故障排查都非常有帮助。
  5. 依赖项升级 :Spring Boot 3.x更新了许多主要的库和依赖版本,如Spring Framework 6.0、Spring Security 6.0等。这些更新不仅增强了功能,还修复了一些已知的安全和性能问题。同时,用户还可以获取API的新特性,提升开发效率。
  6. 日志管理改进 :Spring Boot 3.x在日志管理方面进行了显著改进,引入了更灵活的日志格式配置,改进了对Log4j2和SLF4J的支持。这些改进使得开发者能够更精细地控制日志输出,提高应用的可维护性和可监控性。
  7. 测试支持增强 :Spring Boot 3.x提供了更好的集成测试支持,改进了启动特性,简化了测试应用程序的环境设置。这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编写和执行集成测试,提高代码质量和可靠性。

这些变化共同构成了Spring Boot 3.x的核心特征,展示了框架在追求现代化、高性能和易用性方面的努力。通过这些改进,Spring Boot 3.x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强大、灵活和高效的开发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云原生应用的需求。

11.1.2、发布时间线

Spring Boot 3.x系列版本的发布时间线如下:

版本发布日期
3.0.02023年4月9日
3.1.02023年5月18日
3.2.02023年11月24日

这个时间表展示了Spring Boot 3.x版本的迭代过程,反映了开发团队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努力。每个版本都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功能和改进,体现了框架的快速发展和对用户需求的积极响应。

11.2、Java环境要求

11.2.1、最低JDK版本

Spring Boot 3.0版本要求 最低JDK版本为Java 17 。这一决策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LTS版本稳定性 :Java 17作为长期支持(LTS)版本,确保了框架的稳定性。LTS版本通常经过更长时间的测试和验证,更适合企业级应用。
  2. 新特性支持 :Java 17引入了一系列新特性,如 本地变量类型推断Switch表达式Text Blocks ,这些特性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可读性。
  3. 性能优化 :Java 17在性能方面做出了重要改进,尤其是 垃圾回收(GC) 方面。这些优化有助于提升Spring Boot应用的运行效率。
  4. 生态系统演进 :选择Java 17作为基线反映了Spring Boot对现代Java生态系统的跟进。这为未来集成更多前沿技术和框架奠定了基础。

尽管这一决定可能导致部分仍在使用旧版Java的开发者面临挑战,但长远来看,它推动了整个Java生态系统向前发展。Spring Boot 3.0的选择反映了框架致力于提供最新、最优的技术栈的决心,同时也鼓励开发者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11.2.2、兼容性变化

Spring Boot 3.x在Java环境下与之前版本的兼容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底层依赖迁移 :从Java EE过渡到Jakarta EE,涉及大量包名变更(如java.* -> jakarta.*)。
  2. 配置系统改进 :部分配置属性被重命名或删除,需更新配置文件。
  3. Java版本要求提升 :最低要求Java 17,可能影响遗留系统迁移。
  4. 依赖管理优化 :许多第三方依赖版本由Spring官方维护,简化了依赖管理。

这些变化虽可能增加短期迁移成本,但长远来看有利于利用最新Java特性和性能改进,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向前发展。

11.3、核心功能更新

11.3.1、SpringFramework升级

Spring Boot 3.x版本中Spring Framework的升级带来了多项重大改进,涵盖了新功能的引入、安全漏洞的修复以及性能的全面提升。这些变化不仅增强了框架的功能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开发体验。以下是Spring Framework升级的主要亮点:

  1. 新功能引入

Spring Framework 6.1.14版本引入了多项新功能,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异步编程模型的扩展 。这一改进使开发者能够更灵活地设计和实现响应式系统,特别是在处理高并发场景时表现突出。例如,在Web开发中,开发者现在可以利用新的WebFlux API来创建非阻塞的HTTP处理器,从而显著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

  1. 安全漏洞修复

安全性一直是Spring Framework关注的重点。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Spring Framework修复了多个关键的安全漏洞,包括 远程代码执行(RCE)跨站脚本(XSS) 等。这些修复大大提高了框架的安全性,保护了基于Spring Boot构建的应用程序免受潜在威胁。例如,RCE漏洞的修复防止了攻击者通过恶意输入在服务器上执行任意代码,而XSS漏洞的修复则降低了用户界面被注入恶意脚本的风险。

  1. 性能提升

Spring Framework 6.1.14版本在性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优化内部数据结构和算法,框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操作时表现出色。特别是 响应式编程模型 的改进,使得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资源消耗得到了明显优化。例如,在使用WebFlux API时,开发者可以观察到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延迟,这对于构建高性能的微服务架构尤为重要。

  1. 其他改进

除了上述主要方面,Spring Framework 6.1.14版本还在国际化支持、AOP代理机制以及数据绑定等领域进行了优化。这些改进进一步增强了框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通过这些升级,Spring Boot 3.x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功能和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开发平台。这使得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必过多担心底层框架的细节,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11.3.2、依赖管理优化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依赖管理方面进行了显著的优化,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项目的可维护性,还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以下是Spring Boot 3.x在依赖管理方面的几个关键优化点:

  1. 改进的BOM管理

Spring Boot 3.x引入了更丰富的BOM(Bill of Materials)支持,大幅简化了依赖版本的管理。通过引入spring-boot-dependencies BOM,开发者可以自动管理几乎所有Spring相关依赖的版本。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版本冲突的可能性,还确保了依赖的一致性,尤其在大型项目中效果显著。

Maven示例: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3.4.0</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1. 自动版本管理

Spring Boot 3.x实现了更智能的依赖版本解析机制,显著减少了手动指定版本的需求。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逻辑上,而非陷入版本管理的琐碎工作中。例如,当引入spring-boot-starter-web依赖时,Spring Boot会自动为其匹配最适合的版本: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1. 依赖冲突检测

Spring Boot 3.x增强了对依赖冲突的检测和处理能力。如果项目中存在版本不一致的情况,构建工具会发出警告并提供解决方案。这种机制有效预防了潜在的运行时错误,提高了项目的稳定性。

  1. 构建工具优化

Spring Boot 3.x对Maven和Gradle的支持进行了优化,提供了一致的开发体验。这使得开发者无论使用哪种构建工具,都能享受到同样的依赖管理优势。

这些改进共同构成了Spring Boot 3.x在依赖管理方面的全面优化,不仅简化了开发流程,还提高了项目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改进,Spring Boot继续巩固了其作为Java微服务开发首选框架的地位。

11.3.3、自动配置改进

Spring Boot 3.x版本在自动配置方面进行了多项改进,这些改进旨在提高框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简化开发者的配置工作。以下是Spring Boot 3.x在自动配置方面的关键改进:

  1. 配置文件格式优化

Spring Boot 3.x引入了新的YAML配置文件格式,取代了传统的properties文件。YAML格式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结构表示能力,使得复杂的配置变得更加直观和易于管理。例如,可以使用嵌套结构来组织相关的配置项:

server:
  port: 8080
  servlet:
    context-path: /app

这种结构化的配置方式不仅提高了可读性,还便于管理和维护大型项目的配置。

  1. 条件注解增强

Spring Boot 3.x引入了新的条件注解,如@ConditionalOnJava和@ConditionalOnWebApplication,这些注解进一步细化了自动配置的触发条件。例如,@ConditionalOnJava可用于限制自动配置仅在特定Java版本可用时生效:

@AutoConfiguration
@ConditionalOnJava(JAVA_VERSION_17)
public class Java17AutoConfiguration {
    // ...
}

这种精确的条件控制使得自动配置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运行环境的特性动态调整配置。

  1. 自动配置排除机制

为了提高定制化程度,Spring Boot 3.x增强了自动配置的排除机制。开发者现在可以在@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中使用exclude属性来明确排除不需要的自动配置:

@SpringBootApplication(exclude = {DataSourceAutoConfiguration.class})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
    // ...
}

这种机制使得开发者能够在保留自动配置便利性的同时,对特定组件进行精细化控制,满足特殊场景下的需求。

  1. 自动配置顺序优化

Spring Boot 3.x优化了自动配置的执行顺序,引入了@AutoConfigureBefore和@AutoConfigureAfter注解。这些注解允许开发者精确控制自动配置类之间的执行顺序,确保某些配置在其他配置之前或之后应用。例如:

@AutoConfiguration
@AutoConfigureAfter(WebMvcAutoConfiguration.class)
public class CustomWebConfigurer {
    // ...
}

这种顺序控制对于解决复杂的依赖关系和定制高级配置场景非常有用。

这些改进共同提高了Spring Boot 3.x的自动化配置能力,使得框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通过这些优化,开发者可以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将繁琐的配置工作交给框架自动完成。

11.4、性能提升

11.4.1、启动速度优化

Spring Boot 3.x版本在启动速度优化方面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策略,显著提升了应用的启动性能。这些优化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为生产环境的快速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持。以下是Spring Boot 3.x在启动速度优化方面的关键技术点:

  1. AOT (Ahead-of-Time) 编译

AOT编译是Spring Boot 3.x引入的一项重要优化技术。它通过在构建阶段提前执行部分初始化工作,大幅缩短了应用的实际启动时间。AOT编译的核心思想是在编译阶段将部分动态操作转化为静态代码,从而减少运行时的解释和执行开销。

具体而言,AOT编译器会对Spring Boot应用进行静态分析,识别出应用的核心组件和依赖关系。然后,它会生成专门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含了应用运行所需的关键信息。在应用启动时,JVM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元数据,跳过原本需要在运行时执行的部分初始化步骤。

要在Spring Boot应用中启用AOT编译,只需添加相应的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t</artifactId>
</dependency>

AOT编译对启动速度的优化效果显著。根据官方数据,使用AOT编译后的Spring Boot应用,启动时间可以缩短高达50%。这种优化特别适用于那些需要快速启动的服务,如微服务网关或定时任务等。

  1. 懒加载 (Lazy Initialization)

懒加载是Spring Boot 3.x另一个重要的启动优化策略。通过启用懒加载,应用可以在启动时只加载必要的组件,其余组件则推迟到首次使用时才加载。这种方法有效减少了启动时的内存消耗和CPU使用。

要在Spring Boot应用中启用全局懒加载,可以在主配置类中设置: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 app = new SpringApplication(MyApplication.class);
        app.setLazyInitialization(true);
        app.run(args);
    }
}

或者在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中配置:

spring.main.lazy-initialization=true

懒加载策略特别适合那些大型应用或模块化程度高的项目。通过合理配置,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的启动速度,同时保持良好的运行时性能。

这些优化策略共同作用,使得Spring Boot 3.x在启动速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灵活选择和组合这些优化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启动性能。

11.4.2、GraalVM支持

Spring Boot 3.x版本对GraalVM的支持是性能优化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项支持不仅显著提升了应用的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全新的构建和部署选项。GraalVM是一种高性能的JVM和多语言运行时,能够将Java应用编译成原生可执行文件,从而带来诸多优势。

**11.4.2.1、**性能提升

GraalVM支持为Spring Boot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启动速度加快 :原生镜像技术极大地缩短了应用的启动时间。根据实际测试,使用GraalVM编译的Spring Boot应用启动速度可以提高多达50%。这意味着应用可以更快地响应用户请求,尤其是在频繁重启的开发环境中,这一优势尤为明显。
  2. 内存占用降低 :通过消除JVM运行时的开销,GraalVM原生镜像显著减少了应用的内存占用。这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还提高了单个服务器上可以承载的应用数量,特别适合资源受限的环境,如物联网设备或边缘计算场景。
  3. 执行效率提升 :GraalVM的AOT(Ahead-of-Time)编译技术将Java字节码转换为本地机器代码,消除了JIT(Just-In-Time)编译的开销。这不仅提高了应用的执行效率,还使得应用在冷启动时就能达到较高的性能水平,无需经历热身期。
**11.4.2.2、**构建流程

在Spring Boot 3.x中集成GraalVM支持需要遵循以下构建流程:

  1. 添加GraalVM插件依赖:
plugins {
    id 'org.graalvm.buildtools.native' version '0.9.28'
}
  1. 配置Java工具链:
java {
    toolchain {
        languageVersion = JavaLanguageVersion.of(17)
    }
}
  1. 执行原生构建命令:
./gradlew graalvm-app:nativeBuild
**11.4.2.3、**版本要求

Spring Boot 3.x对GraalVM的支持要求使用Java 17或更高版本。这是因为GraalVM原生镜像功能需要较新的Java版本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同时,Spring Boot 3.x也已经通过了Java 19的测试,确保了更好的兼容性和性能。

**11.4.2.4、**集成方式

Spring Boot 3.x通过与GraalVM紧密集成,允许开发者将Spring应用编译成原生可执行镜像。这一特性取代了之前的Spring Native项目,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直接和高效的方式优化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

通过GraalVM支持,Spring Boot 3.x不仅提高了应用的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部署选择。原生镜像技术特别适合微服务架构和云原生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部署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这种技术特别适合需要快速启动和低内存占用的应用程序,如API网关、边缘计算应用等。

11.4.3、内存占用改善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内存占用改善是一个重点优化方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框架显著提升了应用的内存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1. AOT编译 :通过提前执行部分初始化工作,减少运行时内存开销。
  2. GraalVM支持 :利用原生镜像技术,大幅降低应用内存占用。
  3. 懒加载 :延迟非必要组件的加载,按需分配内存资源。
  4. JVM参数优化 :调整堆大小和GC策略,提高内存使用效率。

这些优化不仅提高了应用的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内存管理的灵活性,使得Spring Boot应用能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更好地运行。

11.5、Web开发增强

11.5.1、WebFlux框架支持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WebFlux框架的支持得到了显著增强,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的响应式Web开发体验。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框架的功能性和性能,还促进了与其他组件的深度集成,使得开发者能够构建出更加高效和可扩展的Web应用。

WebFlux框架在Spring Boot 3.x中的主要改进包括:

  1. 官方支持强化 :WebFlux现已成为Spring Boot的核心特性之一,开发者可通过添加sprin-boot-starter-webflux依赖直接使用。
  2. 性能优化 :通过利用Reactor库的非阻塞I/O模型,WebFlux能够有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3. 编程模型多样化 :支持基于注解和函数式的编程模型,满足不同开发者偏好。
  4. WebSocket支持增强 :提供更完善的WebSocket支持,包括STOMP协议集成,适用于实时数据推送场景。
  5. 与其他组件集成 :与Spring Security、Spring Data等组件深度集成,简化复杂功能实现。
  6. 测试支持改进 :引入WebTestClient,简化WebFlux应用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这些改进使得WebFlux成为构建现代响应式Web应用的理想选择,特别适合处理高并发、低延迟的场景。通过结合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和WebFlux的响应式能力,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出高性能、可扩展的Web应用,同时保持代码的简洁性和可维护性。

11.5.2、RESTfulAPI改进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RESTful API的改进主要体现在性能优化和功能增强两个方面:

  1. 性能优化 :通过引入AOT编译技术,RESTful API的响应速度得到显著提升。AOT编译将部分动态操作转化为静态代码,减少了运行时的解释和执行开销,从而提高了API的启动速度和执行效率。
  2. 功能增强 :Spring Boot 3.x增强了对OpenAPI规范的支持,使得API文档的生成和管理更加便捷。这不仅提高了API的设计和开发效率,还促进了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的实施,使得API契约更加清晰和标准化。

这些改进共同提升了RESTful API的性能和可维护性,为开发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Web开发体验。

11.5.3、安全特性更新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Web开发安全特性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些改进主要集中在密码学和身份验证机制方面,具体包括:

  1. 密码学库升级 :Spring Boot 3.x更新了底层密码学库,引入了更强的加密算法,如AES-256和SHA-3,提高了数据保护强度。
  2. OAuth2支持增强 :框架改进了OAuth2客户端和资源服务器的实现,简化了令牌管理和权限控制流程。
  3. JWT集成优化 :Spring Boot 3.x优化了JSON Web Token (JWT)的集成,提供了更安全、更灵活的身份验证方案。
  4. 安全审计日志 :新增了细粒度的安全审计日志功能,便于跟踪和分析潜在的安全威胁。

这些更新共同提升了Spring Boot应用的安全防护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的安全工具。

11.6、数据访问变化

11.6.1、ORM框架升级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ORM框架经历了显著的升级和优化。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框架的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灵活、更强大的数据访问能力。以下是Spring Boot 3.x在ORM框架方面的关键升级点:

  1. MyBatis Plus集成增强

Spring Boot 3.x对MyBatis Plus的支持得到了显著增强。MyBatis Plus是一个广受欢迎的MyBatis扩展框架,它简化了常见的CRUD操作,并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生成工具。在Spring Boot 3.x中,MyBatis Plus的集成变得更加无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自动配置优化 :Spring Boot 3.x引入了更智能的自动配置机制,能够根据项目结构自动生成所需的Mapper接口和XML配置文件。这大大简化了初始设置过程,使得开发者可以快速开始数据访问操作。
  • 多数据源支持 :Spring Boot 3.x增强了对多数据源的支持,允许在一个应用中同时配置和使用多个独立的数据库连接。这种改进特别适合需要跨库操作或分布式事务的复杂应用场景。
  • 性能优化 :通过对MyBatis Plus查询语句的优化,Spring Boot 3.x显著提高了数据访问的效率。例如,通过启用批量插入和更新操作,可以大幅减少数据库交互次数,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1. Hibernate更新

Spring Boot 3.x还更新了对Hibernate的支持。Hibernate作为一个成熟的ORM框架,在Spring Boot 3.x中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主要改进包括:

  • 实体映射增强 :Spring Boot 3.x引入了更灵活的实体映射机制,允许开发者更精细地控制数据库表和Java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这提高了框架的适应性,使得复杂的数据库模式也能得到有效支持。
  • 查询语言优化 :Spring Boot 3.x优化了Hibernate的查询语言支持,特别是HQL(Hibernate Query Language)的处理。通过引入新的语法糖和优化技巧,开发者可以编写更简洁、更高效的查询语句,同时保持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二级缓存改进 :Spring Boot 3.x增强了Hibernate的二级缓存机制,提供了更细粒度的缓存控制选项。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更精准地管理数据的缓存策略,从而在性能和数据一致性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这些ORM框架的升级不仅提高了数据访问的效率和灵活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来应对复杂的业务需求。通过这些改进,Spring Boot 3.x在数据访问领域展现出了更强的竞争优势,为开发者构建高质量的企业级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1.6.2、响应式数据支持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响应式数据支持得到了显著增强。Spring Boot 3.x通过集成Spring Data R2DBC,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的非阻塞数据库访问能力。这一改进使得开发者能够构建出高吞吐量、低延迟的Web应用,特别适合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和实时数据流。

Spring Data R2DBC的核心组件DatabaseClient支持异步、非阻塞的数据库操作,配合Repository接口,实现了灵活的数据访问模式。这种响应式编程模型不仅提高了应用的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优雅的编码方式,使得复杂的数据操作变得简洁高效。

11.6.3、事务管理优化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事务管理优化主要体现在 声明式事务管理 的增强上。通过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开发者可以更灵活地控制事务的传播行为和隔离级别。例如: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isolation = Isolation.READ_COMMITTED)
public void createOrder(Order order) {
    // 业务逻辑
}

这种优化不仅简化了事务管理的复杂性,还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此外,Spring Boot 3.x还增强了对分布式事务的支持,通过整合JTA(Java Transaction API)和XA事务,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的事务管理能力。

11.7、测试框架更新

11.7.1、JUnit5集成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JUnit5的集成得到了显著增强。Spring Boot 3.x默认启用了JUnit 5支持,开发者只需按JUnit 5的方式编写测试代码即可。通过@SpringBootTest注解,JUnit 5与Spring Boot完美兼容,简化了测试环境的搭建过程。值得注意的是,Spring Boot 3.x默认包含JUnit 5支持,因此通常无需显式引入JUnit 5依赖,除非有特定版本需求。这种集成方式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现代化、更强大的测试工具,有助于构建高质量的Spring Boot应用。

11.7.2、测试自动配置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测试自动配置得到了显著改进。框架引入了更智能的默认配置,能够自动识别和适配不同的测试场景。例如,对于Web应用,Spring Boot会自动配置一个内嵌的Servlet容器,如Tomcat或Jetty,用于运行测试。同时,框架还优化了Mockito和PowerMock的集成,简化了mocking和stubbing的过程。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降低了测试代码的复杂度,使得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测试,而不是被繁琐的配置所困扰。

11.8、监控与管理

11.8.1、Actuator功能增强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Actuator模块的功能得到了显著增强,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的监控和管理能力。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应用的可观测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精细的控制选项。以下是Actuator在健康检查、指标监控和自定义信息暴露等方面的增强之处:

  1. 健康检查增强

Actuator在健康检查方面引入了更细致的分级机制。除了基本的UP/DOWN状态,现在还支持WARN级别,允许更准确地反映应用的健康状况。例如,当数据库连接数接近阈值时,可以报告为WARN状态,提醒管理员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到完全DOWN才报警。

  1. 指标监控改进

在指标监控方面,Actuator集成了Micrometer 1.10+,引入了新的可观察API,并自动配置了Micrometer追踪。这大大提高了应用的可观测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监控和分析应用的运行情况。通过Micrometer,开发者可以轻松地收集和报告各种指标,如请求计数、响应时间等,这对性能调优和故障排查非常有帮助。

  1. 自定义信息暴露

Actuator增强了自定义信息暴露的能力。开发者现在可以使用@Endpoint和@ReadOperation注解来创建自定义的端点,暴露特定的应用信息。例如:

@Endpoint(id = "myCustomEndpoint")
public class MyCustomEndpoint {

    @ReadOperation
    public String getInfo() {
        return "This is a custom endpoint";
    }
}

这种机制使得开发者能够根据特定需求,灵活地暴露应用的运行时信息,提高了应用的可监控性和可管理性。

  1. 安全性增强

Actuator在安全性方面也进行了改进。现在,开发者可以通过Spring Security来保护Actuator的端点,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的监控数据。例如: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ActuatorSecurityConfig extends WebSecurityConfigurerAdapter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onfigure(HttpSecurity http) throws Exception {
        http.authorizeRequests()
            .antMatchers("/actuator/**").hasRole("ACTUATOR")
            .and()
            .httpBasic();
    }
}

这种配置确保了只有具有"ACTUATOR"角色的用户才能访问Actuator的端点,提高了应用的安全性。

这些增强功能共同提高了Spring Boot应用的可观测性和可管理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更有效地监控和维护他们的应用。通过这些改进,Spring Boot 3.x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更强大、更灵活的监控和管理框架,使得构建高质量、可扩展的应用变得更加容易。

11.8.2、指标收集改进

在Spring Boot 3.x版本中,指标收集机制得到了显著改进。通过集成Micrometer 1.10+,框架引入了新的可观察API,并自动配置了Micrometer追踪。这不仅提高了应用的可观测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精细的指标监控能力。Micrometer支持多种监控系统的适配,使得切换监控系统变得容易,同时提供了丰富的预定义指标,如JVM内存使用、系统CPU使用等。这些改进使得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监控和分析应用的运行状况,为性能调优和故障排查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上:SpringBoot 3.x 更新,以下:SpringBoot 2.x 更新


11.1、SpringBoot2.x 版本概述(升级)

11.1.1、主要版本更新

Spring Boot 2.x版本更新带来了多项重要改进,涵盖了性能优化、依赖升级和新功能引入等多个方面。这些更新旨在提升开发效率、增强应用性能,并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现代化的技术选项。以下是Spring Boot 2.x的主要版本更新亮点:

  1. 性能优化 :Spring Boot 2.x在启动时间和内存使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内部架构的优化和采用先进的编译技术,应用的启动速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降低了内存消耗。这对于微服务架构下的快速部署和资源受限的环境尤为重要。
  2. 依赖管理 :Spring Boot 2.x默认采用了更新版本的核心依赖库,如Spring Framework 5、Hibernate 5.2+等。这些更新不仅带来了新特性和性能改进,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稳定的开发基础。
  3. Actuator改进 :Actuator组件在2.x版本中得到了显著增强。所有HTTP执行端点现统一暴露在/actuator路径下,JSON结果集也经过了优化。这些改进提高了应用的可观测性和可管理性,使运维人员能够更有效地监控和诊断应用状态。
  4. WebFlux支持 :Spring Boot 2.x引入了对WebFlux的支持,这是一种非阻塞的响应式Web框架。WebFlux基于Project Reactor,特别适合处理高并发和低延迟的场景。这一新增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现代、高效的Web应用的选择。
  5. 模板引擎更新 :Spring Boot 2.x更新了模板引擎版本,如Thymeleaf 3和FreeMarker 5。这些更新不仅提高了渲染性能,还引入了新特性,如更好的国际化支持和安全性改进。
  6. HTTP/2支持 :内嵌服务器(如Tomcat、Jetty和Undertow)现在支持HTTP/2协议。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网络传输效率,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小文件或需要长期连接的场景中表现突出。
  7. JPA增强 :Spring Boot 2.x对JPA支持进行了增强,包括延迟加载优化等功能改进。这些改进提高了数据访问层的性能和灵活性,使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查询需求。

这些更新共同构成了Spring Boot 2.x的重要特性,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的开发平台。无论是构建传统Web应用还是现代微服务架构,Spring Boot 2.x都能提供有力的支持。

11.1.2、兼容性变化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兼容性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JDK版本支持

Spring Boot 2.x版本对JDK的支持范围有所调整。具体而言:

Spring Boot版本JDK支持范围
2.0.x 至 2.2.xJava 8 至 11
2.3.x 至 2.5.xJava 8 至 15
2.6.x 及以上Java 8 至 17

这种渐进式的支持策略反映了Spring Boot团队对新技术的拥抱态度,同时也为开发者提供了充足的过渡期。

  1. Spring Framework版本升级

Spring Boot 2.x版本全面采用了Spring Framework 5.x,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升级带来了诸多好处:

  • 性能提升
  • 功能增强
  • 更好的响应式编程支持

然而,这也意味着开发者需要适应一些API变化,尤其是在处理异步和响应式编程时。

  1. 依赖库版本更新

Spring Boot 2.x版本对多个核心依赖库进行了升级,包括但不限于:

  • Hibernate 5.2+
  • Thymeleaf 3
  • FreeMarker 5

这些更新不仅提高了性能,还引入了新特性,如更好的国际化支持和安全性改进。

  1. 插件工具兼容性

Spring Boot 2.x版本对插件和工具的兼容性也有所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旧版本的插件可能需要更新才能与新版本兼容。例如,在使用Spring Boot DevTools时,可能需要调整版本以确保兼容性。

为了确保最佳兼容性,Spring Boot团队建议开发者:

  1. 使用BOM(Bill of Materials)管理依赖版本
  2. 定期检查并更新项目依赖
  3. 参考官方发布的版本兼容性表格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开发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兼容性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运行。

11.2、核心功能增强

11.2.1、SpringFramework5 整合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与Spring Framework 5的整合带来了显著的功能增强和性能提升。这次整合不仅深化了两者之间的协同,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现代化的开发选择。

Spring Boot 2.x对Spring Framework 5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响应式编程模型支持 :Spring Framework 5引入了新的响应式编程模型,Spring Boot 2.x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通过整合WebFlux框架,Spring Boot 2.x实现了非阻塞的Web应用开发,特别适用于处理高并发和低延迟的场景。这不仅提高了应用的吞吐量,还优化了资源利用率。
  2. 延迟加载机制 :Spring Boot 2.2+版本引入了延迟加载功能,进一步优化了应用的启动时间和内存占用。通过设置sprinmain.lazy-initialization参数或使用SpringApplicationSpringApplicationBuilder类,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Bean的延迟加载。这一机制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早期实例化,从而加快了应用的启动过程。
  3. 性能优化 :Spring Framework 5的底层优化在Spring Boot 2.x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采用Reactor核心库,Spring Boot 2.x在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时表现出色。此外,Spring Boot 2.x还利用了Spring Framework 5的改进,如更高效的事件处理机制和优化的依赖注入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性能。
  4. 模块调整 :Spring Boot 2.x对Spring Framework 5的模块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例如,将原本分散的Web模块整合到统一的spring-boot-starter-web依赖中,简化了项目配置。同时,Spring Boot 2.x还引入了新的starter模块,如spring-boot-starter-reactor-netty,专门用于支持Reactor Netty,体现了对响应式编程的重视。
  5. 功能扩展 :Spring Boot 2.x利用Spring Framework 5的新特性,增加了对WebSocket的支持。通过整合spring-boot-starter-websocket模块,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WebSocket功能,无需复杂的配置。这为实时通信应用的开发提供了便利。

通过这些整合,Spring Boot 2.x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性能和功能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现代化、高效的开发选择。特别是响应式编程模型的引入,为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Spring Boot 2.x成为构建现代微服务的理想选择。

11.2.2、Java8+支持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对Java 8及更高版本的支持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一改进不仅体现了Spring Boot对现代Java技术的积极采纳,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广泛的JDK选择空间。具体来说:

Spring Boot版本支持的Java版本
2.0.x - 2.2.xJava 8 - 11
2.3.x - 2.5.xJava 8 - 15
2.6.x及以上Java 8 - 17

这种渐进式的支持策略既满足了开发者对新技术的需求,又为那些希望继续使用较旧JDK版本的项目留出了足够的过渡空间。通过这种方式,Spring Boot 2.x成功平衡了创新与兼容性,为不同类型的项目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11.2.3、响应式编程支持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响应式编程支持是一项重要的新特性。这项功能的引入不仅体现了Spring Boot对现代Web开发趋势的积极响应,更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高性能、可扩展应用的强大工具。

Spring Boot 2.x对响应式编程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WebFlux框架集成 :Spring Boot 2.x全面集成了Spring WebFlux框架,这是一种基于异步和事件驱动的非阻塞Web框架。WebFlux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了现代多核处理器和异步I/O操作的优势,能够显著提高应用的吞吐量和伸缩性。
  2. Reactor核心库 :WebFlux框架的核心是Reactor库,这是Spring Framework 5引入的一个关键组件。Reactor实现了Reactive Streams规范,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异步非阻塞API。通过使用Reactor,开发者可以构建高度并发的Web应用,而不必担心线程池大小限制或阻塞I/O的问题。
  3. Mono和Flux类型 :WebFlux引入了两种核心类型:Mono和Flux。这两种类型代表了不同的数据流模式:
类型描述示例
Mono发布零个或一个元素返回单一对象的操作
Flux发布零个或多个元素处理集合或流式数据的操作
  1. 异步编程模型 :WebFlux支持多种异步编程模型,包括:
  • 函数式编程:使用函数式接口和方法引用
  • Lambda表达式:利用Java 8及更高版本的Lambda语法
  • 反应式编程:基于Reactor库的异步非阻塞模型
  1. 性能提升 :通过采用响应式编程模型,Spring Boot 2.x应用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处理更多的并发请求。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还优化了资源利用率。例如,在处理大量小文件或需要长期保持连接的场景中,WebFlux的表现尤为出色。
  2. 生态系统整合 :Spring Boot 2.x还提供了对响应式编程的生态系统整合,包括:
  • 响应式Spring Data支持
  • 响应式Spring Security支持
  • 内嵌式Netty服务器支持

这些整合使得开发者可以在整个应用堆栈中采用一致的响应式编程模型,从而实现端到端的非阻塞性能优化。

通过这些改进,Spring Boot 2.x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工具集,使其能够构建出高性能、可扩展的现代Web应用。

11.3、Web开发改进

11.3.1、WebFlux框架引入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WebFlux框架的引入为开发者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新功能和性能提升。作为一个基于响应式编程模型的非阻塞Web框架,WebFlux为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Web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持。

WebFlux框架的引入为Spring Boot 2.x版本带来了以下新功能和性能提升:

  1. 非阻塞I/O操作 :WebFlux使用Reactor库实现非阻塞I/O操作,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这意味着在处理请求时,线程不会被阻塞,从而能够处理更多的并发请求。
  2. 响应式流支持 :WebFlux支持Reactor和RxJava等响应式库,提供了Mono和Flux两个核心类型:
  • Mono:表示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可能包含0个或1个元素。
  • Flux:表示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可能包含0个、1个或多个元素。
  1. 灵活的路由机制 :WebFlux提供了两种编程模型:
  • 注解驱动的控制器:与Spring MVC类似,便于从传统Spring MVC迁移到WebFlux。
  • 函数式编程模型:基于lambda表达式,提供更高的灵活性。
  1. 背压机制 :WebFlux支持背压机制,在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流量控制,防止生产者过快地产生数据导致消费者无法处理。这有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 内嵌容器支持 :WebFlux默认使用Netty作为非阻塞I/O的Web服务器,同时还支持其他内嵌容器,如Tomcat、Jetty和Undertow。这种灵活性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容器。
  3. WebSocket支持 :WebFlux提供了对WebSocket的支持,使得构建实时通信应用变得更加容易。通过整合spring-boot-starter-websocket模块,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WebSocket功能。
  4. 性能提升 :通过采用响应式编程模型,WebFlux能够显著提高应用的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或需要长时间保持连接的场景中,WebFlux的表现尤为出色。
  5. 与其他模块的整合 :WebFlux与其他Spring Boot模块紧密整合,如Spring Data和Spring Security。这种整合使得开发者可以在整个应用堆栈中采用一致的响应式编程模型,实现端到端的非阻塞性能优化。

通过引入WebFlux框架,Spring Boot 2.x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工具,使其能够构建出高性能、可扩展的现代Web应用。无论是在处理高并发场景,还是在构建实时通信应用方面,WebFlux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11.3.2、嵌入式服务器更新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嵌入式服务器更新是一个重要方面。Spring Boot 2.x支持多种嵌入式servlet容器,包括 Tomcat、Jetty、Undertow和Netty 。这些服务器的更新主要集中在HTTP/2协议的支持上,显著提升了网络传输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Netty作为非阻塞I/O的Web服务器 ,为响应式编程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适合处理高并发和低延迟的场景。这些更新不仅增强了应用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其能够根据特定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服务器。

11.3.3、HTTP/2支持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HTTP/2协议的支持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网络传输效率,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优化的Web应用性能。具体而言:

  1. 默认支持情况 :Spring Boot 2.x默认支持HTTP/2协议,但需配合特定版本的嵌入式服务器。
  2. 所需依赖 :使用支持HTTP/2的嵌入式Servlet容器,如Tomcat 9+或Jetty 9.3+。
  3. 配置启用 :通过简单的YAML配置启用HTTP/2:
server:
  http2:
    enabled: true
  1. SSL要求 :启用HTTP/2通常需要SSL/TLS支持,可通过配置SSL证书实现。
  2. 性能优势 :HTTP/2支持多路复用、头部压缩和二进制帧等特性,显著改善了Web应用性能,尤其在处理大量小文件或需要长期连接的场景中表现突出。

这些改进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高性能Web应用的强大工具,充分体现了Spring Boot 2.x在追求卓越性能方面的努力。

11.4、数据访问优化

11.4.1、SpringData改进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Spring Data模块迎来了多项重要改进,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数据访问的效率和灵活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选择。以下是Spring Data在各个方面的具体改进:

  1. 连接池优化 :Spring Boot 2.x默认采用HikariCP作为连接池,这是一个高性能的JDBC连接池,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著称。HikariCP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数据库连接管理的效率,减少了连接建立和释放的开销,从而提升了整体应用性能。
  2. 数据库初始化逻辑优化 :Spring Boot 2.x对数据库初始化流程进行了合理化调整。这一改进确保了数据库schema和数据的正确初始化,减少了因初始化顺序不当而导致的问题。例如,它解决了在多数据源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初始化冲突,提高了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模板自动配置增强 :Spring Boot 2.x提供了更灵活的spring.jdbc.template自动配置选项。开发者现在可以通过spring.jdbc.template属性来定制JdbcTemplate的行为,如设置查询超时时间、错误处理策略等。这种增强的配置能力使得开发者能够更精细地控制数据访问行为,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4. 分页和排序支持 :Spring Data在Spring Boot 2.x中引入了PagingAndSortingRepository接口,该接口扩展了CrudRepository,提供了分页和排序操作。这大大简化了复杂查询的实现,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和灵活性。例如:
Page<User> findAll(Pageable pageable);

这种方法允许开发者轻松实现分页查询,同时还可以指定排序规则,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1. MongoDB客户端定制 :Spring Boot 2.x提供了高级定制MongoDB客户端的能力。开发者可以通过自定义MongoClientFactory bean来配置MongoDB连接细节,如复制集、身份验证等。这种定制能力使得Spring Boot应用能够更好地适配各种MongoDB部署环境,提高了应用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2. 缓存默认值配置 :Spring Boot 2.x引入了对Redis缓存默认值的配置支持。通过spring.cache.redis.*属性,开发者可以全局设置缓存过期时间、序列化方式等参数。这种统一的缓存配置不仅简化了应用开发,还有助于提高缓存的使用效率和一致性。

这些改进共同提升了Spring Boot 2.x在数据访问层面的性能和灵活性,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易用的工具来处理各种数据访问需求。通过这些优化,Spring Boot 2.x在数据访问领域展现了其持续进步的决心,为开发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11.4.2、JPA增强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JPA支持得到了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延迟加载优化 :通过引入@Lazy注解,Spring Boot 2.x实现了更细粒度的实体加载控制,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加载,从而提高了应用性能和响应速度。
  2. 查询DSL支持 :Spring Boot 2.x集成了Querydsl库,这是一种类型安全的查询API,允许开发者编写更直观、更具可读性的查询代码。这不仅提高了查询效率,还降低了潜在的语法错误风险。
  3. 事务管理改进 :Spring Boot 2.x优化了事务管理机制,提供了更灵活的事务边界控制。通过@Transactional注解和编程式事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发者可以更精确地控制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从而提高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些改进共同提升了Spring Boot 2.x在JPA支持方面的功能和性能,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工具。

11.4.3、NoSQL支持升级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NoSQL支持得到了显著升级,主要聚焦于MongoDB。通过整合spring-boot-starter-data-mongodb依赖,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CRUD操作。Spring Boot 2.x引入了更灵活的MongoDB连接池配置机制,允许通过application.yml文件中的spring.data.mongo.uri参数进行细致调整。这种改进不仅简化了配置过程,还提高了数据库连接管理的效率。例如,开发者可以直接在配置文件中设置最小和最大连接数、空闲连接超时时间等关键参数,从而优化MongoDB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11.5、安全性增强

11.5.1、SpringSecurity5集成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Spring Security 5的集成带来了显著的安全性增强和功能改进。这一集成不仅提升了应用的安全防护水平,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灵活、更强大的安全控制选项。

Spring Security 5的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OAuth2支持增强 :Spring Boot 2.x全面集成了Spring Security 5的OAuth2模块,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安全RESTful API和服务的完整工具链。这包括:
  • 身份验证和授权服务
  • 客户端认证
  • 资源服务器保护
  1. JWT支持 :Spring Security 5引入了对JSON Web Tokens (JWT)的原生支持。JWT是一种开放标准(RFC 7519),用于在各方之间安全地传输信息。通过整合JWT,Spring Boot 2.x应用可以更容易地实现跨域认证和授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2. 反应式安全支持 :Spring Security 5的反应式安全支持与Spring Boot 2.x的WebFlux框架完美结合。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构建高度可扩展的非阻塞安全过滤器管道,特别适合处理高并发场景。例如,通过使用ReactiveAuthenticationManagerReactiveUserDetailsService,开发者可以创建高效的反应式认证机制。
  3. 安全性能优化 :Spring Security 5的集成带来了显著的安全性能提升。通过利用Spring Security 5的改进,如更高效的权限检查算法和优化的身份验证流程,Spring Boot 2.x应用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4. 模块结构调整 :Spring Boot 2.x对Spring Security 5的模块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例如,将原本分散的安全相关配置集中到了spring-security-starter模块中,简化了项目的依赖管理和配置过程。这种调整不仅提高了配置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还降低了新手入门的难度。
  5. 安全默认配置 :Spring Boot 2.x引入了更严格的安全默认配置。这包括自动启用CSRF保护、会话管理优化等。这些默认配置帮助开发者快速建立起基本的安全防线,同时又不失灵活性,允许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

通过这些改进,Spring Boot 2.x在安全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的安全控制选项,同时又保持了Spring Boot一贯的易用性和自动化配置特点。

11.5.2、OAuth2.0支持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OAuth2.0支持得到了显著增强。通过整合Spring Security 5,Spring Boot 2.x提供了完整的OAuth 2.0支持,包括客户端、资源服务器和授权服务器。这种集成不仅简化了OAuth 2.0的实现过程,还提高了应用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开发者只需引入spring-boot-starter-oauth2-clientspring-boot-starter-oauth2-resource-server依赖,就能快速实现OAuth 2.0的客户端和资源服务器功能。这种模块化的支持使得开发者能够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性地启用所需的OAuth 2.0功能,从而构建更加安全、灵活的应用程序。

11.6、配置与管理

11.6.1、配置属性绑定改进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配置属性绑定机制得到了显著改进,引入了Relaxed Binding 2.0。这一改进不仅简化了配置过程,还提高了配置的灵活性和可读性。具体改进如下:

  1. 松散绑定 :Spring Boot 2.x支持多种命名约定,如camelCase、kebab-case、snake_case和UPPERCASE。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配置文件中使用任意一种命名风格,Spring Boot都能正确识别并绑定到相应的属性上。例如:
spring:
  jpa:
    database-platform: mysql # kebab-case
    databasePlatform: mysql  # camelCase
    DATABASE_PLATFORM: mysql # UPPER CASE
  1. List类型配置 :Spring Boot 2.x提供了更灵活的List类型配置方式。在properties文件中,可以使用方括号或逗号分隔的方式定义List:
spring.my-example.urls=http://example.com
spring.my-example.urls<span tg-type="source" tg-data="%7B%22index%22%3A%221%22%2C%22url%22%3A%22https%3A%2F%2Fblog.csdn.net%2FHellowenpan%2Farticle%2Fdetails%2F128166638%22%7D"></span>=http://spring.io

或者:

spring.my-example.urls=http://example.com,http://spring.io
  1. Map类型配置 :Spring Boot 2.x支持直接在配置文件中定义Map结构。例如:
spring:
  my-example:
    foo: bar
    hello: world
  1. 环境变量绑定 :Spring Boot 2.x改进了环境变量的绑定机制。环境变量名会自动转换为小写,并使用下划线代替点分隔符。例如,SPRING_JPA_DATABASEPLATFORM=mysql环境变量会被解释为spring.jpa.database-platform=mysql。
  2. 系统属性绑定 :Spring Boot 2.x同样改进了系统属性的绑定机制。系统属性的绑定遵循与配置文件相同的规则,即移除特殊字符并转化为小写。
  3. 全新绑定API :Spring Boot 2.x引入了新的Binder API,简化了配置属性的绑定过程。开发者可以通过Binder直接将配置属性绑定到Java对象上,无需手动实现复杂的转换逻辑。

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配置的灵活性和可读性,还简化了配置过程,使得开发者可以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通过这些优化,Spring Boot 2.x在配置管理方面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强大和便捷的工具。

11.6.2、Actuator端点重构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Actuator端点经历了重大重构。这一重构不仅简化了端点模型,还提高了其功能性和安全性。具体变化如下:

  1. 端点保留 :仅保留了两个默认端点:/health/info
  2. 端点启用设置 :通过management.endpoints.web.exposure.include=*启用所有端点,或按需指定特定端点。
  3. 安全集成 :Actuator端点与应用共享同一安全规则,简化了安全管理。
  4. CRUD模型支持 :引入了对CRUD模型的支持,取代了旧版的读/写模型。

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Actuator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精细的端点控制能力。

11.6.3、日志系统优化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日志系统优化主要聚焦于提高性能和灵活性。通过引入Logback作为默认日志框架,Spring Boot 2.x实现了更精细的日志级别控制和滚动策略。开发者可通过配置文件轻松定制日志输出级别、格式和滚动策略,如设置单个日志文件的最大大小(如10MB)和历史归档期限(如15天)。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日志管理的效率,还为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日志收集和分析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11.7、性能优化

11.7.1、启动时间优化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启动时间优化是一个重点改进方向。通过引入延迟初始化机制和Spring Context Indexer功能,Spring Boot 2.x显著提升了应用的启动速度。具体而言:

  1. 延迟初始化机制 :Spring Boot 2.2+版本引入了spring.main.lazy-initialization属性,将所有Bean的初始化推迟到首次使用时进行。这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早期实例化,加快了应用启动过程。
  2. Spring Context Indexer :Spring 5引入的这一功能通过生成类索引文件,加速了类扫描过程。开发者只需在启动类上添加@Indexed注解,即可在编译时生成.class文件,大幅缩短了启动时间。

这些优化策略不仅提高了应用的初始启动速度,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灵活的性能调优选项,使Spring Boot 2.x在性能方面更具竞争力。

11.7.2、内存占用改进

在Spring Boot 2.x版本中,内存占用优化是一个关键焦点。通过引入延迟初始化机制和更高效的内存管理策略,应用的内存使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而言:

  1. 延迟初始化机制 :Spring Boot 2.2+版本引入的spring.main.lazy-initialization属性允许开发者将Bean的初始化推迟到首次使用时进行,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早期实例化,从而降低了内存消耗。
  2. 内存管理优化 :Spring Boot 2.x还通过改进的垃圾回收策略和更智能的对象池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内存使用。这些改进使得应用在处理高并发和大数据量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内存占用,特别适合资源受限的环境,如微服务架构和云计算平台。

这些优化策略不仅提高了应用的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灵活的内存管理选项,使Spring Boot 2.x在内存效率方面更具竞争力。

参考

4 万字 40 道SpringBoot 经典面试题总结(2024修订版)

Springboot 常见面试题

SpringBoot自动配置原理详解

SpringBoot 自动装配原理

天工AI -Spring Boot自动配置原理

SpringBoot 自动装配原理详解

Spring Boot应用性能优化

Spring Boot全局异常处理的实现

SpringBoot 3.x版本变化 SpringBoot 2.x版本变化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27143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项目】基于SpringBoot的【新生宿舍管理系统】

【Java项目】基于SpringBoot的【新生宿舍管理系统】 技术简介&#xff1a;本系统使用采用B/S架构、Spring Boot框架、MYSQL数据库进行开发设计。 系统简介&#xff1a;管理员登录进入新生宿舍管理系统可以查看首页、个人中心、公告信息管理、院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宿舍…

【AI学习】Transformer深入学习(二):从MHA、MQA、GQA到MLA

前面文章&#xff1a; 《Transformer深入学习&#xff08;一&#xff09;&#xff1a;Sinusoidal位置编码的精妙》 一、MHA、MQA、GQA 为了降低KV cache&#xff0c;MQA、GQA作为MHA的变体&#xff0c;很容易理解。 多头注意力&#xff08;MHA&#xff09;&#xff1a; 多头注…

IP5385应用于移动电源快充方案的30W到100W大功率电源管理芯片

英集芯IP5385一款专为智能手机&#xff0c;平板&#xff0c;移动电源&#xff0c;手持电动工具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快充解决方案的30W到100W大功率电源管理SOC芯片。集成了快充协议芯片、MCU、同步升降压控制器等多种功能于一个封装内部&#xff0c;有效减小了整体方案的尺寸。…

信息科技伦理与道德1:研究方法

1 问题描述 1.1 讨论&#xff1f; 请挑一项信息技术&#xff0c;谈一谈为什么认为他是道德的/不道德的&#xff0c;或者根据使用场景才能判断是否道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xff08;自身的道德准则&#xff09;&#xff1f;为什么你觉得你的道德准则是合理的&#xff0c;其他…

.Net加密与Java互通

.Net加密与Java互通 文章目录 .Net加密与Java互通前言RSA生成私钥和公钥.net加密出数据传给Java端采用java方给出的公钥进行加密采用java方给出的私钥进行解密 .net 解密来自Java端的数据 AES带有向量的AES加密带有向量的AES解密无向量AES加密无向量AES解密 SM2(国密)SM2加密S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初/复试笔试、面试、机试成绩占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初/复试笔试、面试、机试成绩占比 01通信工程学院 02电子工程学院 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4机电工程学院 06经济与管理学院 07数学与统计学院 08人文学院 09外国语学院 12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3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14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15网络与信息安…

服务器信息整理

文章目录 引言I BIOS时间Windows查看BIOS版本安装日期linux查看BIOS时间II 操作系统安装日期LinuxIII MAC 地址IV 设备序列号Linux 查看主板信息引言 信息内容:重点信息:用途、操作系统安装日期、设备序列化、IP、MAC地址、BIOS时间、系统 Linux查看工具:ifconfig、宝塔运维…

关于PINN进一步的探讨

pinn 是有监督、无监督、半监督&#xff1f; PINN&#xff08;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xff0c;物理信息神经网络&#xff09;通常被归类为一种有监督学习的方法。在PINN中&#xff0c;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不仅依赖于数据点&#xff08;例如实验观测数据&#xff0…

Linux-Ubuntu之I2C通信

Linux-Ubuntu之I2C通信 一&#xff0c;I2C通信原理1.写时序2.读时序 二&#xff0c;代码实现三&#xff0c;显示 一&#xff0c;I2C通信原理 使用I2C接口驱动AP3216C传感器&#xff0c;该传感器能实现两个效果&#xff0c;一个是感应光强&#xff0c;另一个是探测物体与传感器…

Trimble天宝X9三维扫描仪为建筑外墙检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沪敖3D】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xff0c;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xff0c;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外墙检测&#xff0c;如平整度和垂直度检测&#xff0c;是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人工检测方法不仅操作繁琐、效率低下&#xff0c;还难以全面反映墙体的真…

主机A与主机B建立TCP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

&#xff08; 1 &#xff09;主机 A 的 TCP 向主机 B 发出连接请求 SYN 报文段&#xff08;第一次握手&#xff09;。&#xff08; 1 分&#xff09; &#xff08; 2 &#xff09;一旦包含 SYN 报文段的 IP 数据报到达主机 B &#xff0c; SYN 报文段被从数据报…

【GUI-pyqt5】QObject类

1. QObject模块详解 1.1 描述 所有Qt对象的父类 1.2 功能和作用 1.2.1 对象名称和属性 1.2.1.1 API API功能备注 setObjectName("唯一名称") 给一个Qt对象设置一个名称 一般这个名称是唯一的&#xff0c;当做对象ID来使用 objectName() 获取一个对象名称 - set…

C++Primer 变量

欢迎阅读我的 【CPrimer】专栏 专栏简介&#xff1a;本专栏主要面向C初学者&#xff0c;解释C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语言特性&#xff0c;涉及C标准库的用法&#xff0c;面向对象特性&#xff0c;泛型特性高级用法。通过使用标准库中定义的抽象设施&#xff0c;使你更加适应高级…

VScode怎么重启

原文链接&#xff1a;【vscode】vscode重新启动 键盘按下 Ctrl Shift p 打开命令行&#xff0c;如下图&#xff1a; 输入Reload Window&#xff0c;如下图&#xff1a;

(leetcode算法题)382. 链表随机节点

如果给你一个 智能记录 k行内容的小笔记本&#xff0c;从一本你也不知道有多少行的 C Primer 中进行摘抄&#xff0c;你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抄写的时候能让书中的每一行都等概率的出现在小笔记本中&#xff1f; 答&#xff1a;准备好一个公平的轮盘和一个巨大的摇奖机&#xff0c…

MIPI_DPU 综合(DPU+MIPI+Demosaic+VDMA 通路)

目录 1. 简介 2. 创建 Platform 2.1 Block Design 2.1.1 DPU PFM Lite 2.1.2 DPU prj 2.1.3 DPU MIPI Platform 2.2 pin 约束 2.2.1 GPIO 约束 2.2.2 IIC 约束 2.1.3 DPHY 约束 3. 报错总结 3.1 AXI_M 必须顺序引用 3.2 DPU 地址分配错误 4. Design Example 4.…

亚信安全2025年第1期《勒索家族和勒索事件监控报告》

本周态势快速感知 本周全球共监测到勒索事件51起&#xff0c;本周勒索事件数量降至近一年来最低&#xff0c;需注意防范。从整体上看Ransomhub依旧是影响最严重的勒索家族&#xff1b;本周Acrusmedia和Safepay也是两个活动频繁的恶意家族&#xff0c;需要注意防范。本周&#…

麒麟服务器安装kafka--亲测

我这安装的是单机版本的&#xff1a; 下载地址&#xff1a;Index of /kafka/3.9.0 我下载的是&#xff1a;https://dlcdn.apache.org/zookeeper/zookeeper-3.9.3/apache-zookeeper-3.9.3-bin.tar.gz https://dlcdn.apache.org/kafka/3.9.0/kafka_2.12-3.9.0.tgz 一、下载并上…

利用Deeplearning4j进行 图像识别

目录 图像识别简介 神经网络 感知器 前馈神经网络 自动编码器 受限玻尔兹曼机 深度卷积网络 理解图像内容以及图像含义方面&#xff0c;计算机遇到了很大困难。本章先介绍计算机理解图像教育方面 遇到的难题&#xff0c;接着重点讲解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解决方法。我们会…

51单片机——按键实验

由于机械点的弹性作用&#xff0c;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的接通&#xff0c;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xff0c;因而在闭合和断开的瞬间均伴随着一连串的抖动。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的&#xff0c;一般为 5ms 到 10ms&#xff0c;为了确保 CPU 对按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