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TC服务质量(08)- 重传机制(05) RTX机制

news2025/2/12 22:56:24

WebRTC服务质量(01)- Qos概述
WebRTC服务质量(02)- RTP协议
WebRTC服务质量(03)- RTCP协议
WebRTC服务质量(04)- 重传机制(01) RTX NACK概述
WebRTC服务质量(05)- 重传机制(02) NACK判断丢包
WebRTC服务质量(06)- 重传机制(03) NACK找到真正的丢包
WebRTC服务质量(07)- 重传机制(04) 接收NACK消息
WebRTC服务质量(08)- 重传机制(05) RTX机制
WebRTC服务质量(09)- Pacer机制(01) 流程概述
WebRTC服务质量(10)- Pacer机制(02) RoundRobinPacketQueue
WebRTC服务质量(11)- Pacer机制(03) IntervalBudget
WebRTC服务质量(12)- Pacer机制(04) 向Pacer中插入数据

一、前言:

RTX协议(Retransmission,即重传协议)是 WebRTC 中用于处理丢包恢复的一部分。由于网络通信中的丢包不可避免,WebRTC RTP协议栈支持多种丢包恢复机制,其中之一便是通过RTX协议实现的重传机制

RTX协议会根据 RTP 丢包检测机制(具体由 RTCP 的 NACK 包触发),将数据包重传给接收端。RTX 的核心思想是发送端将丢失的数据包重新封装并发送,而接收端根据识别重新封装的数据包进行补偿处理,从而还原完整的流媒体内容。

二、RTX协议的工作原理:

RTX 的工作紧密依赖于 RTP 和 RTCP 协议。以下是 RTX 的通信流程:

  1. 发送端发送数据包: 发送端按照 RTP 协议发送音视频流,每个 RTP 数据包都有唯一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用于接收端检测是否丢包。
  2. 接收端检测丢包: 接收端通过接收 RTP 包的序列号,以及 RTP/RTCP 的统计信息,检测数据是否丢失。一旦丢包,接收端会发送 RTCP NACK(Negative Acknowledgment)反馈包给发送端,并指定丢失数据包的序列号。
  3. 发送端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包: 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 RTCP NACK 请求,使用 RTX 流重传对应的丢失数据包。RTX 流不同于主流(primary stream),通常会有独立的 SSRC(Synchronization Source Identifier)用于区分两者。
  4. 接收端合并重传包: 接收端接收到 RTX 包后,根据 RTX 的特殊封装格式提取出原始 Payload(数据载荷)并通过序列号将其合并到主流中。

RTX 的核心点在于:

  • 独立的 SSRC:RTX 使用独立的 SSRC,和主流区分开,这样可以识别重传流。
  • 修改过的 RTP 包头:RTX 包在 RTP 层修改了一些元信息,用于兼容重传流和主流的处理。
  • RTX包有自己的payload type
  • RTX包是按照自己的Sequence Number进行排序的。

三、如何找到RTX包:

  • 找到Offer/Answer这种SDP信息。
  • 从SDP中找到RTX的SSRC。
  • 然后抓包,根据SSRC过滤出RTX包。

四、RTX协议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RTP Header:和前面介绍协议时候的RTP Header是一样的;
  2. OSN:重传的是哪个原始数据的序列包,注意我们RTX属于RTP协议,这儿的Original指的是RTP包;
  3. 可以看出RTX就是普通的RTP协议加了2字节的OSN,注意不是RTCP;

五、抓取RTX包:

5.1、获取本机的RTX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看RTX的seq: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q独立可以更好的统计出丢包。

5.2、看看原始流哪些包丢失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LP是0x0001。知道BLP是什么吗?

1)NACK PID和NACK BLP:

1)概念:

在 NACK 中,NACK PID 和 NACK BLP 是两个关键的字段,用于标识和管理需要重传的数据包。

  • NACK PID:NACK PID(Packet ID)是 NACK 报文中的一个字段,用于指示需要重传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列号。当接收端检测到数据包丢失时,会发送 NACK 报文,其中 NACK PID 指示了具体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列号。
  • NACK BLP:NACK BLP(Bitmask of Lost Packets)是 NACK 报文中的另一个字段,用于指示一连串连续丢失的数据包。NACK BLP 是一个比特掩码,每个比特位对应一个数据包序列号,用于表示一段连续的丢失数据包范围。

2)举个例子:

假设在一个 WebRTC 实时通信会话中,发送端发送了一系列 RTP 数据包给接收端,序列号分别为 10、11、12、13、14、15。接收端在接收过程中发现数据包 11 和 13 丢失了。接收端会发送 NACK 报文给发送端,请求重传这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在这个例子中,NACK 报文中的 NACK PID 和 NACK BLP 可能会被设置如下:

  • NACK PID:11, 13
    • NACK PID 指示需要重传的具体丢失数据包的序列号,即数据包 11 和数据包 13。
  • NACK BLP:010010
    • 在这个二进制掩码中,每个比特位对应一个数据包序列号。接收端标记了丢失的数据包范围,从 10 到 15 中的第 2 和第 4 个数据包丢失。
    • 这表示数据包 11 和数据包 13 丢失,而其他数据包正常接收。

3)本文丢包情况:

NACK 报文中 NACK PID 的值为 6806,而 NACK BLP 的值为 0x0001,可以解释如下:

  • NACK PID:6806
    • NACK PID 表示需要重传的具体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即数据包序号为 6806 的数据包需要进行重传。
  • NACK BLP:0x0001
    • NACK BLP 是一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为 0000 0000 0000 0001。
    • 在这个二进制掩码中,每个比特位对应一个数据包序号。由于只有一个比特位为 1,表示只有一个数据包丢失。
    •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最低位)的 1 表示序号为 6806 的数据包丢失,其它数据包接收正常。

5.3、使用RTX进行重传:

如果你在抓包软件中找不到RTX包,记得使用时间戳来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发送的RTX一定在这个点之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可以看出872691小于收到NACK的时间点876269,肯定不是。
  2. 881999大于收到NACK的时间点,可能是。
  3. 通过前面协议我们知道RTX的前2个字节是OSN,表示原始数据的序列号,因此,我们将0x1a96转换为十进制看是多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到没有,重传的额就是6806这个数据包。

六、发送RTX的过程:

我们得先看下NACK接收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会来到这里:

void RTPSender::OnReceivedNack(
    const std::vector<uint16_t>& nack_sequence_numbers,
    int64_t avg_rtt) {
  packet_history_->SetRtt(5 + avg_rtt);
  // 遍历nack中每个需要重传的seq,进行重传
  for (uint16_t seq_no : nack_sequence_numbers) {
    // 发送RTX
    const int32_t bytes_sent = ReSendPacket(seq_no);
    if (bytes_sent < 0) {
      // Failed to send one Sequence number. Give up the rest in this nack.
      RTC_LOG(LS_WARNING) << "Failed resending RTP packet " << seq_no
                          << ", Discard rest of packets.";
      break;
    }
  }
}

看看具体怎么重传的:

int32_t RTPSender::ReSendPacket(uint16_t packet_id) {
  absl::optional<RtpPacketHistory::PacketState> stored_packet =
      packet_history_->GetPacketState(packet_id);
  if (!stored_packet || stored_packet->pending_transmission) {
    return 0;
  }

  const int32_t packet_size = static_cast<int32_t>(stored_packet->packet_size);
  const bool rtx = (RtxStatus() & kRtxRetransmitted) > 0;
  std::unique_ptr<RtpPacketToSend> packet =
      packet_history_->GetPacketAndMarkAsPending(
          packet_id, [&](const RtpPacketToSend& stored_packet) {
            std::unique_ptr<RtpPacketToSend> retransmit_packet;
            if (retransmission_rate_limiter_ &&
                !retransmission_rate_limiter_->TryUseRate(packet_size)) {
              return retransmit_packet;
            }
            if (rtx) {
              retransmit_packet = BuildRtxPacket(stored_packet);
            } else {
              retransmit_packet =
                  std::make_unique<RtpPacketToSend>(stored_packet);
            }
            if (retransmit_packet) {
              retransmit_packet->set_retransmitted_sequence_number(
                  stored_packet.SequenceNumber());
            }
            return retransmit_packet;
          });
  if (!packet) {
    return -1;
  }

  packet->set_packet_type(RtpPacketMediaType::kRetransmission);
  packet->set_fec_protect_packet(false);

  std::vector<std::unique_ptr<RtpPacketToSend>> packets;
  packets.emplace_back(std::move(packet));

  paced_sender_->EnqueuePackets(std::move(packets));

  return packet_size;
}

我们根据代码逻辑发现,并不一定要使用RTX:

  1. 如果启用了 RTX(Retransmission),则构造并发送独立的 RTX 包。
  2. 如果没有启用 RTX,则直接从包历史记录中取出丢失的原始 RTP 包并重传。

代码比较负责,关键部分展开说明下:

1)构造重传包:

  • 匿名函数:

    std::unique_ptr<RtpPacketToSend> packet =
        packet_history_->GetPacketAndMarkAsPending(
            packet_id, [&](const RtpPacketToSend& stored_packet) {
                std::unique_ptr<RtpPacketToSend> retransmit_packet;
    
                // 检查重传速率限制
                if (retransmission_rate_limiter_ &&
                    !retransmission_rate_limiter_->TryUseRate(packet_size)) {
                    return retransmit_packet;
                }
    
                if (rtx) {
                    // 如果支持 RTX,构造一个 RTX 包
                    retransmit_packet = BuildRtxPacket(stored_packet);
                } else {
                    // 否则直接使用原始 RTP 包
                    retransmit_packet =
                        std::make_unique<RtpPacketToSend>(stored_packet);
                }
    
                if (retransmit_packet) {
                    retransmit_packet->set_retransmitted_sequence_number(
                        stored_packet.SequenceNumber());
                }
    
                return retransmit_packet;
            });
    
    

    这段代码的核心是获取丢失的历史包并将其打包为重传包:

    1. 调用 packet_history_->GetPacketAndMarkAsPending
      • 从历史记录中取出丢失的 RTP 包,并标记该包已进入待发送状态(防止重复重传)。
    2. 使用匿名函数对包进行加工处理
      • 重传速率限制:
        • 如果当前重传速率超出了允许的带宽,则直接丢弃该重传包,不做进一步处理。
      • RTX 构造:
        • 如果启用了 RTX,通过调用 BuildRtxPacket 方法,将原始包封装为 RTX 包。
        • 关键点:RTX 包的特殊结构包含原始包的 OSN(Original Sequence Number),用于表示其原始 RTP 包的序列号。
      • 普通重传包:
        • 如果没有启用 RTX,则直接复制原始 RTP 包来重发。
      • 设置序列号:
        • 调用 set_retransmitted_sequence_number,设置重传包所对应的原始序列号。

2)重传包的最终处理:

if (!packet) {
    return -1;
}

packet->set_packet_type(RtpPacketMediaType::kRetransmission);
packet->set_fec_protect_packet(false);
std::vector<std::unique_ptr<RtpPacketToSend>> packets;
packets.emplace_back(std::move(packet));

// 将重传包加入到 paced sender 的发送队列
paced_sender_->EnqueuePackets(std::move(packets));

  1. 检查是否成功获取重传包:
    • 如果没有生成有效的重传包(可能被带宽限制丢弃),返回 -1
  2. 设置包类型:
    • 通过 set_packet_type 设置为 kRetransmission,标明这是一个重传包。
    • set_fec_protect_packet(false):通知不对重传包应用 FEC(前向纠错)保护,因为 RTX 本身是另一个冗余机制。
  3. 插入发送队列:
    • 将重传包添加到 paced_sender_(节奏发送器)模块中,以有节奏地发送包,避免瞬时大量重传耗尽带宽。

3)小结:

  1. RTX 重传的实现流程
    • RTX 重传包通过函数 BuildRtxPacket 生成。
    • RTX 中包含一个特殊的字段 OSN,用于恢复原始包的序列号。
    • 通过独立的 SSRC 和 Payload Type 区分 RTX 包与普通主流包。
  2. 带宽管理和速率控制
    • retransmission_rate_limiter_ 限制了重传包的发送速率,防止网络因重传过载。
  3. 灵活处理重传策略
    • 支持两种模式:RTX 和普通 RTP 重传。
    • RTX 是更成熟的丢包恢复机制,但需要双方支持;否则退回到简单的 RTP 重传方式。

七、总结:

RTPSender::ReSendPacket 函数是 WebRTC 中 RTP 协议层实现丢包恢复的重要部分。它利用 RtpPacketHistory 记录和 RTX 协议实现高效的重传机制,同时考虑到带宽管理、速率限制和两种重传策略(RTX 和普通 RTP)的兼容性。在具体代码实现中,它通过灵活的封装和严格的速率控制,保证了无损恢复的同时避免了网络拥塞情况。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26631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借助 obdiag,让 OceanBase 参数和变量的对比更简单

本文将介绍 obdiag 工具中参数对比和变量对比功能的适用场景和试用方法。​​​​​​​ obdiag 参数和变量对比功能的适用场景 参数对比功能适用场景 不同observer对于同一参数允许配置不同的值&#xff0c;实际生产环境中&#xff0c;用户可能因多种原因在不同observer上为同…

Net9解决Spire.Pdf替换文字后,文件格式乱掉解决方法

官方文档 https://www.e-iceblue.com/Tutorials/Spire.PDF/Program-Guide/Text/Find-and-replace-text-on-PDF-document-in-C.html C# 在 PDF 中查找替换文本 原文件如下图&#xff0c;替换第一行的新编码&#xff0c;把41230441044替换为41230441000 替换代码如下&#xff…

VBA技术资料MF246:将工作表中形状复制到WORD文档

我给VBA的定义&#xff1a;VBA是个人小型自动化处理的有效工具。利用好了&#xff0c;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xff0c;而且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VBA语言専攻”提供的教程一共九套&#xff0c;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大部分&#xff0c;教程是对VBA的系统讲解&#…

一次医院RIS系统的升级

2020-03-11 目录 数据库升级... 1 数据结构升级... 1 系统配置... 2 WEB服务器准备... 3 启动ASP.NET State Service服务... 3 检查IIS. 4 发布站点... 4 添加应用程序池... 4 发布网站... 5 处理打印模板... 6 web.config的配置... 6 处理图片文件目录... 6 修改W…

显示 Windows 任务栏

显示 Windows 任务栏 1. 取消勾选自动隐藏任务栏2. 重启 Windows 资源管理器References 1. 取消勾选自动隐藏任务栏 Windows 任务栏具有自动隐藏功能&#xff0c;不使用时自动隐藏&#xff0c;使用时显示。 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空白区域&#xff0c;个性化 -> 任务栏。不…

【Unity3D】Jobs、Burst并行计算裁剪Texture3D物体

版本&#xff1a;Unity2019.4.0f1 PackageManager下载Burst插件(1.2.3版本) 利用如下代码&#xff0c;生成一个Texture3D资源&#xff0c;它只能脚本生成&#xff0c;是一个32*32*32的立方体&#xff0c;导出路径记得改下&#xff0c;不然报错。 using UnityEditor; using Uni…

轻量级安全云存储方案Hoodik

什么是 Hoodik &#xff1f; Hoodik 是一款轻量级、安全且自托管的云存储解决方案。它采用 Rust 和 Vue 设计和构建&#xff0c;专注于端到端加密&#xff0c;保护您的数据免受窥探和黑客的侵害。Hoodik 支持文件上传和下载&#xff0c;让您可以轻松地与其他用户共享文件。简单…

[WASAPI]音频API:从Qt MultipleMedia走到WASAPI,相似与不同

[WASAPI] 从Qt MultipleMedia 来看WASAPI 最近在学习有关Windows上的音频驱动相关的知识&#xff0c;在正式开始说WASAPI之前&#xff0c;我想先说一说Qt的Multiple Media&#xff0c;为什么呢&#xff1f;因为Qt的MultipleMedia实际上是WASAPI的一层封装&#xff0c;它在是线…

Linux 大文件管理与 Hugging Face 模型下载实践:解决磁盘空间与大文件传输的全攻略20241226

Linux 大文件管理与 Hugging Face 模型下载实践&#xff1a;解决磁盘空间与大文件传输的全攻略 引言 在 Linux 系统中管理大文件是一项常见但不容忽视的任务&#xff0c;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场景时&#xff0c;比如磁盘空间不足、断点续传下载模型文件、管理日志文件等。通过实际…

TOGAF之架构标准规范-业务架构

TOGAF标准规范中&#xff0c;业务架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发支持架构愿景的业务架构。 如上所示&#xff0c;业务架构&#xff08;Business Architecture&#xff09;在TOGAF标准规范中处于B阶段&#xff0c;该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阶段目标、阶段输入、流程步骤、架构方法。 阶段…

aPaaS是什么?有何特点?以及aPaaS核心优势有哪些?

​aPaaS是什么&#xff1f; aPaaS&#xff0c;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Service&#xff0c;应用程序平台即服务。国际知名咨询机构 Gartner 对aPaaS所下的定义是&#xff1a;“这是基于PaaS(平台即服务)的一种解决方案&#xff0c;支持应用程序在云端的开发、部署和运行&…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超详细)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 简介WireShark软件安装Wireshark 开始抓包示例WireShark抓包界面WireShark 主要分为这几个界面TCP包的具体内容Wireshark过滤器设置wireshark过滤器表达式的规则Wireshark抓包分析TCP三次握手Wireshark分析常用操作 简介 WireShark是非常流…

前端js验证码插件

相关代码,在最上方的绑定资源

URDF文件中inertial数据的描述坐标系说明

这件事的来源是这样的&#xff1a;结构手动把连杆坐标系下描述的惯性张量数据写入了urdf中&#xff0c;给我到以后发现有问题&#xff0c;给我搞懵了&#xff0c;以为我错了这么多年&#xff0c;于是有了本次的深度调研&#xff0c;先上结论&#xff0c;感兴趣的可以参考后文。…

宠物行业的出路:在爱与陪伴中寻找增长新机遇

在当下的消费市场中&#xff0c;如果说有什么领域能够逆势而上&#xff0c;宠物行业无疑是一个亮点。当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寄托时&#xff0c;宠物成为了许多人的重要伴侣。它们不仅仅是家庭的一员&#xff0c;更是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调剂。然而&#xff0c;随着行业…

Web前端基础知识(三)

表单的应用非常丰富&#xff0c;可以说&#xff0c;每个网站都会用到表单。下面首先介绍表单中的form标签。 --------------------------------------------------------------------------------------------------------------------------------- <form></form&g…

学习C++:程序的注释

一&#xff0c;注释 作用&#xff1a;在代码种加一些说明和解释&#xff0c;方便自己或其他程序员阅读代码 1&#xff0c;单行注释&#xff1a;// 描述信息 通常放在一行代码的上方&#xff0c;或者一条语句的末尾&#xff0c;对该行代码说明。 2&#xff0c;多行注释&#x…

LAION-SG: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场景图结构注释数据集,为图像-文本模型训练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2024-12-03&#xff0c;由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联合创建的LAION-SG数据集&#xff0c;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场景图&#xff08;SG&#xff09;结构注释&#xff0c;显著提升了复杂场景图像生成的性能&#xff0c;为图像-文本模型训练带来了革命性的…

低压降稳压器(LDO)典型特性压降

本文章是笔者整理的备忘笔记。希望在帮助自己温习避免遗忘的同时&#xff0c;也能帮助其他需要参考的朋友。如有谬误&#xff0c;欢迎大家进行指正。 一、什么是压降 压降电压 VDO 是指为实现正常稳压&#xff0c;输入电压 VIN 必须高出所需输出电压 VOUT(nom) 的最小压差。请…

01 - 初识 Spring

初识Spring 企业级应用 企业级应用是指那些为商业组织、⼤型企业而创建并部署的解决⽅案及应用。这些⼤型的企业级应用结构复 杂、涉及的外部资源众多&#xff0c;事务密集&#xff0c;数据规模⼤&#xff0c;用户数量多&#xff0c;有较强的安全性考虑和较⾼的性能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