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网络编程中的基本概念
2. UDP 的 socket api 的使用
(1) DatagramSocket API
(2) DatagramPacket API
(3) InetSocketAddress API
(4) 使用 UDP 的 socket api
3. TCP 的 socket api 的使用
(1) ServerSocket API
(2) Socket API
1. 网络编程中的基本概念
客户端:主动发起请求的一方。
服务器:被动接受请求的一方。
客户端给服务器发起请求,服务器就会给客户端返回响应。
比如说,我去吃板面,那我一进门店,我就会对着老板说:给我来一份小碗板面(发请求),那老板就会立马去后厨,给我煮板面,等老板做好板面后,她就会给我端上来(返回响应)。
网络编程,通过网络,让两个主机之间能够进行通信,基于这样的通信来完成一定功能。
进行网络编程的时候,需要操作系统给我们提供一组 API,通过这组 API 才能完成编程。
Socket API 可以认为是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交互的路径,通过这一套 Socket API 可以完成不同主机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网络通信。
传输层提供的网络协议主要就是两个:1. TCP 2. UDP
因为这两个协议的特性差异很大,操作起来也不同,所以系统就分别为它们各自提供了一套 API。
那么 TCP 和 UDP 有什么区别呢?
2. UDP 的 socket api 的使用
(1) DatagramSocket API
socket 其实也是操作系统的一个概念,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件。
Socket 就属于是把 "网卡" 这个设备,给抽象成文件了。
往 socket 文件中写数据,就相当于通过网卡发送数据,
往 socket 文件中读数据,就相当于通过网卡接收数据。
这样就把网络通信和文件操作统一了。
而 Java 中就是通过使用 DatagramSocket,来表示系统内部的 socket 文件了。
DatagramSocket 构造方法:
DatagramSocket 提供了以下方法:
因为 socket 是个文件,所以使用完后就需要关闭,要是一直频繁打开文件,而不去关闭,文件描述符表就可能会被吃满,就有可能导致文件资源泄露。
(2) DatagramPacket API
DatagramPacket 就是 UDP 数据报,UDP 会以数据报为单位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3) InetSocketAddress API
构造发送的数据报的时候,需要传 SocketAddress 对象,这个对象可以使用 InetSocketAddress 来创建,InetSocketAddress 是 SocketAddress 的子类。
(4) 使用 UDP 的 socket api
我们可以写一个简单的 UDP 客户端/服务器 通信的程序。
回显服务器:
这个程序没有什么业务逻辑,就是单纯调用 socket api。
让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请求就是一个从控制台输入的字符串。
服务器收到字符串后,也会把这个字符串原封不动还给客户端,客户端再显示出来。
那就直接先创建两个类来表示 UDP 客户端 和 UDP 服务器,然后就是按照刚刚说的方式,分不同的角色,服务器就是先从客户端读取数据报,也就得到了请求字符串,然后再根据请求字符串解析成响应字符串,然后再将响应字符串构造成一个数据报,最后返回给客户端。
而客户端就是先从控制台读取请求字符串,然后将请求字符串构造成数据报发送给服务器,然后从服务器那里获取响应数据报,从而获取到响应字符串,最后将响应字符串打印在控制台上即可。
写完之后是这样的:
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
// 首先创建 UDP socket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这里不需要给客户端指定端口,而是让系统自动分配
// 防止程序员自己指定的端口号跟用户主机的其他程序产生冲突
// 需要传服务器的 ip 和端口,因为 udp 不会记录对端信息
public UdpEchoClient(String serverIp, int server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这个对象,不能手动指定端口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 1. 从控制台输入请求字符串
// 2. 构造数据报发送给服务器
// 3. 从服务器获取响应
// 4. 将获取到的响应字符串打印
while (true) {
// 读取请求
System.out.print("->");
String requestString = scan.next();
// 构造请求数据包并发送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String.getBytes(), 0, requestString.getBytes().length,
new InetSocketAddress(InetAddress.getByName(serverIp), serverPort));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 获取响应数据报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 4096);
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
String responseString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 0, responsePacket.getLength());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String);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127.0.0.1", 8888);
}
}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er {
// 创建一个 DatagramSocket 对象,后续操作网卡的基础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构造方法, 需要传个端口号来绑定
public Ud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 这么写就是手动指定服务器绑定的端口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
// 1. 从客户端那里读取数据报
// 2. 处理读到的数据
// 3. 并构造一个数据报返回响应
while (true) {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 4096);
// 读取请求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
// 当前完成 receive 之后,数据是以 二进制 的形式存储到 DatagramPacket 中了
// 要想把这里的数据给显示出来,还需要把这个二进制数据给转成字符串
// 处理请求, 将二进制数据转化成字符串
String requestString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 0, requestPacket.getLength());
//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一般的服务器都会经历的过程)
// 由于是回显服务器,请求是啥样,响应就是啥样
String responseString = process(requestString);
// 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 往 DatagramPacket 里构造刚才的数据,再通过 send 返回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String.getBytes(), 0, responseString.getBytes().length,
requestPacket.getAddress(), requestPacket.getPort());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 打印一个日志,把这次数据交互的详情给打印出来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 requestPacket.getAddress().toString(),
requestPacket.getPort(), requestString, responseString);
}
}
private String process(String data) {
return new String(dat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Server server = new UdpEchoServer(8888);
}
}
运行下程序看看,首先启动服务器,再来启动客户端。
没问题。
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服务器需要绑定指定的端口,而客户端的端口是由系统自动分配,不需要手动绑定。
服务器绑定端口是为了方便用户来找到它,而如果客户端也绑定端口的话,这个端口号就可能会和用户主机上的程序的端口号发送冲突,所以客户端的端口号就交给系统去分配比较好,系统分配的话,就一定会分配一个空闲的端口号。
写 while true 是因为服务器不可能运行一下子就结束了,通常情况下,服务器是要 7*24 小时运行的。
没调用 close 关闭 socket 也不会出现文件资源泄露,刚刚也说过,文件资源泄露的原因是一直频繁打开文件,而不去关闭文件,这里我们的 socket 不需要 close,因为我们没有频繁的打开文件,而且不能把 socket 提前释放掉,因为客户端还需要发送请求,当我们程序结束的时候,进程就会销毁,文件描述符表也会被回收,所以自然不用担心文件资源泄露,客户端的话,使用周期比较短,进程很快就会结束掉。
核心网络编程流程: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3. 把响应写回到客户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 TCP 的 socket api
3. TCP 的 socket api 的使用
ServerSocket 和 Socket 都是用来表示 socket 文件的(抽象了网卡这样的硬件设备)
(1) ServerSocket API
socket 的 api 差异又很大,但是和文件操作,是有密切联系的。
TCP 面向字节流,传输基本单位是 byte .
ServerSocket 是给服务器使用的类,使用这个类来绑定端口号。
前面也提到过,TCP 的特点是有连接,可靠传输,面向字节流,全双工。
那这个连接,就是通信双方会记录对方的信息,
所以使用 TCP 的方式来网络通信的话,通信双方就必须得先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这件事操作系统内核帮我们做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
客户端发起建立连接的动作,然后让服务器把建立好的连接从内核中拿到应用程序里。
这个 ServerSocket 就只是用来取连接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 ServerSocket 的构造方法:
(2) Socket API
socket 既会给服务器用,又会给客户端用。
我们来看看 Socket 的方法:
了解了 TCP 的 socket api 后,我们就可以去写一个回显服务器啦。
还是那个核心逻辑:1. 读取请求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3. 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但是想要通信,首先得建立连接才行,用 ServerSocket 调用 accept 方法就能拿到连接,然后使用 Socket 来进行与客户端的通信。其实思路跟 UDP 的差不多,服务器的话,就是循环从系统内核的队列中拿连接,拿到连接后就可以通过连接得到 Socket 对象,然后就是通过 Socket 对象完成与客户端的通信,可能有多次请求,那就写个循环,然后还是先获取请求,然后根据请求计算响应,最后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ps: 写文件的时候不要忘记调用 flush 方法冲刷缓冲区)。
然后客户端的话,还是写个循环,先从控制台输入请求,然后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然后从服务器拿到响应,最后将响应打印在控制台上。
写完后是这样的:
先启动服务器,再来启动客户端。
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是不要忘记存在多个客户端的情况。
分析原因:
稍微修改下服务器的代码:
这样就没问题了。
完整代码: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 首先创建个 ServerSocket 对象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写构造方法,需要指定端口号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 写个 start 方法,通过 start 方法来完成主要逻辑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线程池,保证 processConnection 和 循环获取连接 能并发执行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 用 serverSocket 来取连接,连接可能有多个,用循环
while (true) {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通过 processConnection 来完成服务器与客户端的交互
executor.submit(() -> {
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
}
}
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上线!\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 clientSocket.getPort());
// 1. 获取请求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 3. 返回响应
// 通过流对象来完成,但是要记得使用完后关闭流对象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while (true) {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 首先判断是否有请求
if (!scan.hasNext()) {
// 没请求的话,说明客户端下线了,那这个连接就关闭了,循环直接跳出即可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下线!\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 clientSocket.getPort());
break;
}
// 获取请求, 此处用 \n 来表示一个数据包的结束
String request = scan.next();
//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将响应返回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 千万不要忘记冲刷缓冲区!!!!
printWriter.flush();
}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private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tcpEcho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8888);
tcpEchoServer.start();
}
}
public class TcpEchoClient {
// 先创建一个 Socket 对象
private Socket socket;
// 提供构造方法,传服务器的 ip 以及端口号
public TcpEchoClient(String serverIp, 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 此时就相当于发送连接请求
socket = new Socket(serverIp, port);
}
// 通过 start 方法来完成主逻辑
public void start() {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Scanner scanRead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
// 1. 读取输入的请求
String request = scan.next();
// 2. 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printWriter.println(request);
// 不要忘记冲刷缓冲区!!!
printWriter.flush();
// 3. 接收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canRead.next();
// 4. 打印响应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Client tcpEchoClient = new TcpEchoClient("127.0.0.1", 8888);
tcpEchoClient.sta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