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KubeSphere 是在 Kubernetes 之上构建的以应用为中心的多租户容器平台,完全开源,提供全栈的 IT 自动化运维的能力,简化企业的 DevOps
工作流。KubeSphere 提供了运维友好的向导式操作界面,帮助企业快速构建一个强大和功能丰富的容器云平台。
安装组件前提:已安装k8s集群,已经安装kubesphere
,并且企业空间、项目已经创建。
1. 拉取镜像,并推送至私有registry
拉取镜像
ctr -n k8s.io images pull -all-platforms hub.ccoc.eu.org/library/mysql:8.4.0-oraclelinux8
注意:–all-platforms:所有平台(amd64 、arm、386 、ppc64le 等),不加的话下载当前平台架构
如果不加 --all-platforms 会出现ctr: content digest sha256:xxxxxx not found 的错误,要解决这个办法需要 pull 所有平台镜像。
tag(注意把“yourHarbor”替换成你自己的registry空间地址)
ctr -n k8s.io images tag hub.ccoc.eu.org/library/mysql:8.4.0-oraclelinux8 registry.opsxlab.cn/library/mysql:8.4.0-oraclelinux8
push到私有registry(注意把“yourRegistry”替换成你自己的registry空间地址)
ctr -n k8s.io images push yourRegistry/library/mysql:8.4.0-oraclelinux8
或者导出镜像再上传到私有仓库。
导出
ctr -n k8s.io images export --all-platforms xxx.tar.gz yourRegistry/library/mysql:8.4.0-oraclelinux8
导入
ctr -n k8s.io images import --all-platforms xxx.tar.gz
推送镜像
ctr -n k8s.io images push yourRegistry/library/mysql:8.4.0-oraclelinux8 -k
2. 部署MySQL服务
1.配置字典
首先在kubesphere
上创建mysql
的配置文件,用于对mysql
进行一些自定义配置。
进入项目后,选择配置->配置字典,点击创建按钮,输入配置文件名称mysql-config
、别名描述等;
字典名称: mysql-config
key: my.cnf
value:
[client]
default-character-set=utf8mb4
[mysql]
default-character-set=utf8mb4
[mysqld]
init_connect='SET collation_connection = utf8mb4_unicode_ci'
init_connect='SET NAMES utf8mb4'
character-set-server=utf8mb4
collation-server=utf8mb4_unicode_ci
#skip-character-set-client-handshake
skip-name-resolve
# 设置不区分大小写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 创建数据表时,默认使用的存储引擎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 附加的内存池,用来存储 InnoDB 表的内容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3M
# 置提交日志的时机,若设置为 1,InnoDB 会在每次提交后将事务日志写到磁盘上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 来存储日志数据的缓存区的大小
innodb_log_buffer_size=2M
# 缓存的大小,InnoDB 使用一个缓冲池类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07M
# 日志文件的大小
innodb_log_file_size=54M
# 在 InnoDB 存储引擎允许的线程最大数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18
# 默认使用“mysql_native_password”插件认证
#default_authentication_plugin=mysql_native_password
# 回收空闲连接的时间
wait_timeout = 86400
# 允许同时访问 MySQL 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数。其中一个连接是保留的,留给管理员专用的
max_connections=100
# 数据库 写入的 数据包 最大值
max_allowed_packet = 512M
# 允许连接失败的次数。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从该主机试图攻击数据库系统
max_connect_errors=10
# 查询时的缓存大小,缓存中可以存储以前通过 SELECT 语句查询过的信息,再次查询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拿出信息,可以改善查询效率
#query_cache_size=0
# 所有进程打开表的总数
#table_cache=256
# 内存中每个临时表允许的最大大小
tmp_table_size=35M
# 缓存的最大线程数
thread_cache_size=8
# MySQL 重建索引时所允许的最大临时文件的大小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100G
# 重建索引时的缓存大小
myisam_sort_buffer_size=69M
# 关键词的缓存大小
key_buffer_size=55M
# MyISAM 表全表扫描的缓存大小
read_buffer_size=64K
#将排序好的数据存入该缓存中
read_rnd_buffer_size=256K
#用于排序的缓存大小
sort_buffer_size=256K
#开启binlog日志
#当前为单个节点,随机设置一个ID的值
server-id=1
log-bin=mysql-bin
binlog-format=Row
# 日志存储天数
#expire_logs_days=7
# 解决导入脚本时function报错问题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1
2.创建保密字典
创建MYSQL_ROOT_PASSWORD
值为123456
3.创建有状态副本集
3.1 选择有状态副本集
3.2 输入名称:mysql-8-4-0,点下一步
3.3 容器组设置
- 输入镜像地址,注意:这里用私有
registry
上的地址,会显示“没有找到镜像”,不影响,可以继续往下操作
- 端口设置:
-
- 协议选择TCP,名称:
tcp-3306
,容器端口:3306
,服务端口:3306
- 协议选择TCP,名称:
-
- 协议选择TCP,名称:
tcp-33060
,容器端口:33060
,服务端口:33060
- 协议选择TCP,名称:
-
勾选“环境变量”,键:MYSQL_ROOT_PASSWORD,值:选择创建的密码字典
mysql-secert
-
勾选“同步主机时区”,点确定(对号)及下一步
3.4存储设置
- 添加持久卷
注意:因为截图的是测试环境,存储类只有local,生产环境是需要选择csi-nfs-sc
之类的存储方式的。
- PVC名称前缀:mysql-pvc
- 存出类选择csi-nfs-sc
- 卷容量:1024G(根据实际需要)
- 挂载路径:第一个下拉框选择“读写”,挂载路径:
/var/lib/mysql
- 点击确定
- 挂载配置字典或保密字典
- 选在上面配置好的字典:
mysql-confg
- 下拉框选择“只读”,挂载路径:
/etc/mysql/conf.d
- 选择特定键,选择
my.cnf
,值也为my.cnf
,然后点击√
,再点下一步,最后直接点击创建
3. 创建服务
- 点击创建,选择“指定工作负载”
- 输入名称:
mysql-svc-nodeport
,点下一步
- 端口:协议选择“HTTP”,容器端口:3306,服务端口:3306,点击下一步
- 勾选“外部访问”,访问模式下拉选择“NodePort”,点击创建
- 点击在服务的“…”,选择“编辑YAML”,把nodePort修改为需要的端口,用于外部访问。
4. 访问测试
打开navcat,输入任意节点的ip和mysql外部服务的端口,点击测试,连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