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线程的引入
2、什么是线程
3、线程的基本特点
4、线程安全问题
5、创建线程
5.1 继承Thread类,重写run
5.1.1 创建Thread类对象
5.1.2 重写run方法
5.1.3 start方法创建线程
5.1.4 抢占式执行
5.2 实现Runnable,重写run【解耦合】★★★
6、知识拓展
6.1 拓展一:名词解释——api
6.2 拓展二:异常处理方式
6.3 拓展三:名词解释——客户端&服务器
6.4 拓展四:高内聚,低耦合
6.4.1 耦合
6.4.2 内聚
1、线程的引入
大家都知道,当代CPU为多任务处理器,具备多个核心,而为了充分发挥CPU多核心的性能,避免出现“一核有难,多核围观”的情况,“并发编程”就成为刚需。
而通过多进程的方式,可以实现“并发编程”的效果。
虽然说多进程的方式可以实现“并发编程”,但是要知道,进程整体是一个比较“重量级”的概念,如果频繁的创建与销毁,开销是很大的。
尤其是对于服务器来说,一个服务器会为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服务的客户多了,进程的创建与销毁操作自然也会增多。
举个例子:此时,我们打开了百度的网页,但是,这时全国甚至全球会有大量的用户与我们进行相同的操作,会有大量用户对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请求,大量的进行创建与销毁操作,如果采用多进程方式的话,开销是很大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一个轻量级的概念——线程(thread)。
2、什么是线程
线程(thread)又称为轻量级进程。
也就是说,线程是一个轻量级的东西,它的创建与销毁的开销要比进程小得多。
因此,可以通过多线程的方式,来实现“并发编程”。
3、线程的基本特点
上篇博客说到,一个进程,相当于一个要执行的任务。
而,一个线程,也相当于一个要执行的任务。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如下:
- 进程包含线程:每个进程中,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线程。且至少有一个线程,这个线程在进程创建时随进程一起创建,称为主线程。
- 进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每个进程都会分配一定的CPU资源、内存资源、硬盘(文件描述符表)资源、网络带宽资源.....。也就是说,在进程创建时,需要申请资源;在进程销毁时,需要释放资源。(会增大系统开销)
- 而对于线程来说,在进程内部管辖的多个线程之间,会共享进程分配到的资源。对于线程,只是在第一个线程创建时(随进程创建时创建的主线程)需要申请资源,后续再创建的线程,不需要进行资源申请操作。且只有所有的线程都销毁(进程销毁)时,才会释放资源,运行过程中销毁某个进程,也不会释放资源。(系统开销低)
- 进程和进程间,每个进程分配到的资源都是各自独立的,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具有稳定性。
- 进程内部的线程间,会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具有“线程安全问题”。
- 上文所讲的“进程调度”,准确的来说,其实是“线程调度”(当一个进程中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称为“进程调度”)。也就是说,线程是CPU上调度执行的基本单位。如果一个进程中有多个线程,那么这些线程是各自去CPU上调度执行的(可能多个线程由1个核心执行(并发),也可能多个线程由多个核心同时执行(并行),也可能在不同的CPU上来回切换),具体线程是怎么调度执行的,由操作系统内部“调度器”自行完成,程序猿感知不到也干预不了。
- 每个线程,都会有属于自己单独的调度相关的信息:线程状态、线程上下文、线程优先级、线程记账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进程中有10个线程,就会有10份这样的信息)。但是,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共用一个文件描述符表和内存指针。
4、线程安全问题
对于线程安全问题,先举个例子:
一个房间的桌子上放着100只烧鸡,把小明同学叫来,让他把这100只烧鸡全部吃完(小明相当于一个线程),但是一个人吃100只鸡,显然效率很低。于是,再把小刚同学叫来(再创建一个线程),让小刚和小明共同把这100只鸡吃完。此时,两个人吃100只鸡,显然比一个人吃100只鸡的效率要高的多。如果再叫来两三个其他同学,这时的效率就会更高。但是如果一直再叫来其他同学,比如叫到了50名同学,50名同学共同吃这100只鸡,其中两人都想吃同一只鸡,这两人间就会发生冲突(即线程安全问题),甚至冲突过大会把桌子掀翻,这时所有的人都吃不了鸡了(直接带走进程,所有线程无法继续工作)。
综上,总结如下:
- 虽然多线程的方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也并非“线性增长”,当一个进程中的线程过多时,线程与线程间就会出现互相影响的情况,会拖慢效率,甚至会抛出异常使整个进程终止(如果及时捕捉到异常,也是不会终止的)。
- 线程数目如果太多,线程的调度开销也会非常明显,会因为调度开销拖慢程序性能。
5、创建线程
线程,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概念,同时操作系统也提供了一些线程相关的api供程序员使用。
操作系统提供的原生api是C语言写的,并且不同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线程api是不同的,是不是我们Java程序猿就得去学习C语言呢?
并不是的,Java对操作系统提供的线程api统一进行了封装,在标准库中提供了Thread类,我们可以通过Thread类来创建和使用多线程。
而创建线程的方式有两种:
- 继承Thread,重写run
- 实现Runnable,重写run
5.1 继承Thread类,重写run
5.1.1 创建Thread类对象
Thread类被封装在了java.lang包中,java.lang是Java的核心包,包含了String、Math、System、Thread、Runnable等等,这个包中的类被自动导入到每个Java程序中,无需显式导入。所以当我们使用Thread类时,不会自动显示导入包。
5.1.2 重写run方法
作为程序员,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类继承于Thread并且重写其中的run方法,在run这个方法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将这个线程要做的任务写在这个run方法中。
这个run方法,就相当于线程的入口。
为后续观察多线程的状态,这里使用死循环的方式打印“hello thread”,再使用Thread中静态的sleep方法休眠1秒(防止CPU红温)。
使用sleep方法会抛出受查异常,解决方法有两个:
- throws:进行异常声明
- try-catch:进行异常捕获
但是由于run为重写方法,不能使用throws在函数头声明,只能使用try-catch捕获。
5.1.3 start方法创建线程
start方法的作用是真正创建一个新的进程,相当于多了一个执行流,多了一个干活的人,让代码能够“一心两用”,同时做两件事。
在main方法(主线程)中使用Thread对象调用start方法创建线程,并且在main方法中循环打印“hello main”,观察多线程现象。
注意,start的作用才是创建线程,run方法只是线程的入口,不是创建线程。
如果按照我们之前学习的程序运行逻辑,程序遇到死循环就会一直停留在那里(单线程模式),但是我们现在创建了多个线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多线程运行:
运行后,“hello main”和“hello thread”无规律交替打印,这就是多线程。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线程入口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
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start -> 真正的创建线程
thread.start();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main");
Thread.sleep(1000);
}
}
}
5.1.4 抢占式执行
观察到,“hello main”和“hello thread”的打印是随机的,也就是,这两个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谁先执行,谁后执行,都是无法预测的,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抢占式执行”,通俗来说,就是谁先抢到谁就先执行。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线程设置优先级,但是对于操作系统来说,也只是仅供参考,不会一定的按照优先级的顺序来调度执行。
5.2 实现Runnable,重写run【解耦合】★★★
我们可以把要重写的run方法抽象出来,使用自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在类中重写run方法(即要完成的任务),将要完成的任务和线程分离开来,实现与线程Thread的解耦合。
就是仅仅把runnable当做一个任务,单纯的把任务抽象到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中,最后线程还是要靠Thread来创建。
这样解耦合的有以下优点:
- 将所要完成的任务和线程分类开来,而不是把任务直接写到线程当中
- 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执行该任务(不一定是在线程中),使线程是线程,任务是任务。
- 方便以后修改任务时不会影响到线程,方便代码的维护(容易改,不会一改一大片)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run --> 相当于线程的入口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任务
Runnable 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线程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unnable);
//start --> 真正的创建线程
thread.start();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main");
Thread.sleep(1000);
}
}
}
6、知识拓展
6.1 拓展一:名词解释——api
上文很多地方都提到了api,但是大家都知道啥是api嘛?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 通俗来说,api就是别人写的一些函数/类,你直接拿过来就能用。
api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操作系统会提供api、标准库会提供api、第三方库会提供api、其他各种开源项目会提供api、甚至工作中项目组给你的代码中也会提供api。
- api也可以理解为,别人给你提供的库/程序,你都能用来干啥。
举个例子:对于同班同学,你可以给他在微信上发消息、可以问他题、可以和他聊天、....,这是你同学向你提供的api;你谈了个对象,你可以和你的对象亲亲抱抱举高高....,这是你对象向你提供的api。
- 而基于api,你可以用来编程(api的目的就是用于编程)。
比如接上例,基于你同学或者对象向你提供的api,你可以做出规划(编程):周末约同学打球;周末约对象看电影......
而对于Java程序猿的我们,我们可以使用标准库向我们提供的api去编程,比如ArrayList、StringBuffer、.......
在计算机界,Demo/Sample/quick start 的意思是示例、演示的意思,告诉我们如何使用。
而test是更为详细的测试过程。
6.2 拓展二:异常处理方式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对于受查异常有两种处理方式:
- throws
- try-catch
当我们使用IDEA进行自动的异常处理时,它是这样处理的:
它在catch中又重新拋了一个新的异常,只不过拋了个非受查的异常,所以没有再编译报错了,这种方法仅仅是满足了语法的要求,但是对于异常来说,就相当于没处理异常。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并不会这么干~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这样处理异常:
- 记录异常信息作为日志,后续根据日志调查问题。——使程序仍然正常执行,不会因为这个异常就终止。(不交给jvm处理)(服务器是7*24小时运行的,如果服务器因为异常导致崩溃,就无法给客户提供服务,这对于服务器来说非常关键)
- 进行重试。(有的异常是概率性发生的,如:网络抖动原因)
- 报警机制——如果是特别严重的问题,程序会立即通知程序猿处理(通过写代码来以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程序猿)。
6.3 拓展三:名词解释——客户端&服务器
客户端(client),服务器(server)指的两个程序(两个软件),这两个程序,通过配合完成一些工作。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称为“请求”(request)。
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的数据,称为“响应”(response)。
客服端和服务器的主要区别如下:
- 主动发起请求的一方叫做客户端。被动接受请求,返回响应的一方叫做服务器。
- 通常一个服务器,给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
- 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来不来,啥时候来,所以只能将程序一直持续的运行下去,即7*24小时的跑(007)。(正因此,异常导致服务器崩溃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必须将异常处理好)
6.4 拓展四:高内聚,低耦合
6.4.1 耦合
耦合,指两个东西的关联程度。关联度越高,耦合就越大;关联度越低,耦合就越小。
在代码中,我们希望代码间是低耦合的(解耦),因为在开发中,代码是经常会修改的,低耦合的代码可维护性高(也就是好改),要修改代码的话,改一小部分就行,能够防止“改一个,改坏一片”的情况发生。
举个例子:
你结婚后,你媳妇生病住院了,你只能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到医院来,照顾她、陪伴她,什么工作也干不了。因为你媳妇对你来说是很主要的人,你媳妇的生病对你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你必须放下你手头的事,哪怕再紧急的工作也得放下。
这就说明,你和你媳妇是高耦合,你媳妇出现了状况,对你的影响很大,你啥事也干不了。
而,如果你高中时的白月光发了个朋友圈说她生病住院了,对你来说呢,你只是点了个赞,评论了句“早日康复”,接着放下手机回头就忘了这件事,对你一点影响也没有。
这就说明,你和你高中的白月光是低耦合,她出现了啥状况,对你一定影响也没有。
6.4.2 内聚
内聚是指有相同的功能、逻辑关系的东西的集中程度。
代码中,我们希望高内聚,将相同逻辑、功能的或者有关联的代码放到一起,
而不是这放一块,那放一块的(低内聚)。
举个例子:
你结婚有了孩子后,你媳妇这个人她比较懒,总是把衣服这扔一件那扔一件的,有的衣服在沙发,有的衣服在床上,有的衣服在椅子上,有的还在沙发缝里。有一天,你媳妇让你给孩子拿一件衣服,由于衣服哪都有,你非常的痛苦,遍历了整个屋子都没找到孩子的衣服在哪。
这就反应的是低内聚。
后来,你媳妇变得贤惠了,把衣服都知道收拾整理好放到衣柜了,你再给孩子找衣服的时候,直接去衣柜里拿就行了。
这反应的就是高内聚。
综上:高内聚(一个模块内,有关联的东西放在一块),低耦合(模块之间,依赖尽量小,影响尽量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