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失真原因分析——增益带宽积,压摆率
运放失真原因分析
- 运放失真原因分析——增益带宽积,压摆率
- 一、压摆率
- 二、仿真模拟电路
- 1.OPAx333的增益带宽积以及压摆率参数
- 2.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设置为10kHz
- 3.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设置为25kHz
- 4.失真原因分析
- 总结
一、压摆率
二、仿真模拟电路
此仿真模拟电路的放大倍数是10。
1.OPAx333的增益带宽积以及压摆率参数
由于增益带宽积为350kHz,搭建的电路放大倍数是10,所以理论上单独考虑增益带宽积,输入信号的频率最大为35kHz。
2.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设置为10kHz
信号没有失真,正常输出。
3.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设置为25kHz
从第一点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25kHz小于35kHz,所以信号不会失真。
结果真是这样吗,这里放上仿真信号图。
由图可知,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已经“错位”,实际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输出信号已经失真,原因是什么?
如下是示波器实际测得波形,黄色为输出波形,已经严重失真,仿真可能不是很清楚。
4.失真原因分析
为什么输入信号控制在理论范围内,且比理论最大值小的多,输出信号却还是失真了?唯一的可能是理论错误。
那么到底是遗忘了什么?
重点来了,压摆率!!!,由于输入信号的频率为25kHz,所以周期为40us,但是输入信号的振幅是0.2V,由理论可知输出信号的振幅应该为2V,所以从波谷到波峰是4V,由压摆率可知,从波谷到波峰的时间为4/0.16=25us。所以一个周期算上压摆率至少为50us。而输入信号的频率周期只有40us,所以会导致失真。
总结
设置运算放大电路时,要同时考虑增益带宽积和压摆率对频率的限制,同时也需考虑轨到轨。
也需要注意的是运放不能完全轨到轨,为什么呢?因为里面集成了mos管,导通时是有压降的,和电流负载以及温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