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建模秘籍|数据驱动下磁性元件的磁芯损耗建模|文章代码思路大全

news2024/9/21 19:28:35

铛铛!小秘籍来咯!
小秘籍团队独辟蹊径,运用数据拟合,方差分析(ANOVA),特征提取,多目标优化等强大工具,构建了这一题的详细解答哦! 为大家量身打造创新解决方案。小秘籍团队,始终引领着建模问题求解的风潮。

抓紧小秘籍,我们出发吧~

完整内容可以在文章末尾领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一

第一个问题是“问题一 励磁波形分类”。具体要求是利用附件一中磁通密度数据,分析磁通密度的分布特征及不同波形的形状特征,提取反映磁通密度分布及波形的形状特征变量,并建立分类模型,识别出励磁的三种波形。再需将附件二中的样本识别出的相应波形填入附件四中,并统计每种波形的数量。

问题一 励磁波形分类

1. 数据分析

首先,从附件一中提取磁通密度数据并观察其分布特征。磁通密度数据的形状特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取,包括但不限于:

  • 统计特征(均值、方差)
  • 峰值、电压幅度、周期
  • 斜率(滑动窗口计算变化率)

接下来,我们考虑三种波形:正弦波、三角波和梯形波。

2. 特征提取

对每种波形的磁通密度数据计算以下特征变量:

  1. 均值(Mean)
    μ = 1 N ∑ i = 1 N B ( i ) \mu = \frac{1}{N} \sum_{i=1}^N B(i) μ=N1i=1NB(i)

  2.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σ = 1 N ∑ i = 1 N ( B ( i ) − μ ) 2 \sigma = \sqrt{ \frac{1}{N} \sum_{i=1}^N (B(i) - \mu)^2 } σ=N1i=1N(B(i)μ)2

  3. 最大值(Max)
    B m a x = max ⁡ B B_{max} = \max{B} Bmax=maxB

  4. 最小值(Min)
    B m i n = min ⁡ B B_{min} = \min{B} Bmin=minB

  5. 峰峰值(Peak-to-Peak)
    B p p = B m a x − B m i n B_{pp} = B_{max} - B_{min} Bpp=BmaxBmin

  6. 波形斜率(Slope)
    在滑动窗口内计算相邻采样点的差异:

    S ( i ) = B ( i + 1 ) − B ( i ) S(i) = B(i + 1) - B(i) S(i)=B(i+1)B(i)

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将构建一个特征矩阵。

3. 分类模型建立

在特征提取完成后,使用这些特征变量作为输入,构建分类模型。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分类算法进行训练:

  1. 支持向量机(SVM)
    适合于小数据集,通过选择适当的核函数,可以处理非线性问题。

    f ( x ) = w T ϕ ( x ) + b f(x) = w^T \phi(x) + b f(x)=wTϕ(x)+b

    其中, ϕ ( x ) \phi(x) ϕ(x)是特征映射, w w w为特征权重, b b b为偏差。

  2. 决策树(Decision Tree)
    通过对特征的不同阈值进行分割,建立树型模型。

    f ( x ) = tree ( x ) f(x) = \text{tree}(x) f(x)=tree(x)

  3.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多个决策树的集合,能提高分类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4. 模型训练与验证
  • 将数据集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例如70%用于训练,30%用于测试)。
  • 使用交叉验证方法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选择最优模型。
  • 记录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精度指标,如准确率(Accuracy)、查准率(Precision)、查全率(Recall)和F1分数。
5. 分类结果填入附件四

根据训练得到的模型,预测附件二中的样本波形,并将结果按样本编号填入附件四中。

6. 波形数量统计

对附件二中的三种波形进行统计,计算每种波形的数量并记录:

  • 正弦波(Sinusoidal)数量
  • 三角波(Triangular)数量
  • 梯形波(Trapezoidal)数量

最后,按照要求,将样本编号为1、5、15、25、35、45、55、65、75、80的分类结果放入表格中呈现。

结论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有效的分类模型,不仅能识别磁性元件的励磁波形,还能为后续的损耗计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接下来,可以利用该模型评估其他工作条件下的磁性元件性能,从而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一 励磁波形分类

在磁性元件的应用中,励磁波形对磁芯损耗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准确地对励磁波形进行分类,以及理解其对损耗特性的影响,是磁性元件设计的重要步骤。在本问题中,我们将通过附件一中的磁通密度数据,分析其分布特征,并建立分类模型,识别三种不同类型的励磁波形。

1. 数据分析与特征提取

首先,我们需要对附件一中的磁通密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提取出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波形的特征变量。目前已收集的磁通密度数据是由1024个采样点组成,反映了随着时间变化的磁通密度。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分析:

  1. 采样数据的可视化

    • 绘制所有励磁波形的磁通密度时间曲线,以观察其形态差异。
    • 分析磁通密度的峰值、平均值和波形周期。
  2. 特征变量的提取

    • 基本统计特征:计算每个波形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等。
    • 傅里叶变换:对时间域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特征,提取相应的频率成分。
    • 斜率和曲率:计算磁通密度变化的斜率和曲率,以确定波形的增长和衰减速率。
    • 波形标识:通过考虑波形的整体形态特征(如正弦波的光滑性、三角波的线性变化和梯形波的平顶部分)进行特征提取。
2. 分类模型建立

在特征提取完成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是构建分类模型。考虑到数据的特性,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及支持的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将利用提取的特征作为输入,励磁波形的标签作为输出,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

  1. 数据集划分: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如70%的数据用于训练,30%用于测试)。

  2. 模型训练

    • 选择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基本分类模型,通过对不同参数的调优,获得最佳的分类效果。例如,设置合适的核函数(如RBF核)和正则化参数。
  3. 模型评估

    • 使用准确率、查准率(Precision)、查全率(Recall)和F1-score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
    • 进行交叉验证,以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
3. 应用模型进行样本识别

将最终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附件二的测试集,识别出每个样本对应的励磁波形,并将分类结果填入附件四的对应位置。分类结果标记为:

  • 1:正弦波
  • 2:三角波
  • 3:梯形波
4. 数量统计与结果呈现

最终统计出附件二中每种波形的数量,将其分别显示在论文中。同时,将样本序号为1、5、15、25、35、45、55、65、75、80的分类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

样本序号分类结果
1
5
15
25
35
45
55
65
75
80
结论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区分并分类不同的励磁波形,还可以深入理解其对磁气损耗的影响。这一分析为进一步优化磁性元件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为实际应用中的损耗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打下良好基础。

后续步骤包括对附件二中样本的分类结果进行填充及统计数量的工作,这将在得到模型分类结果后完成。
为了完成“问题一 励磁波形分类”,我们需要分析附件一中的磁通密度数据,提取出有效的特征,并利用特征进行波形分类。下面是解决方案的详细步骤。

步骤 1: 数据预处理

首先,需要对附件一中的磁通密度数据进行加载和清洗,以准备后续分析。假设磁通密度数据存储在一个CSV格式中,我们将使用Python的pandas库读取这些数据。

步骤 2: 特征提取

对于不同的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梯形波),我们可以提取以下特征变量,以进行形状分析:

  1. 均值:计算磁通密度的均值,表示波形的中心位置。
    Mean = 1 N ∑ i = 1 N B i \text{Mean} = \frac{1}{N}\sum_{i=1}^{N} B_i Mean=N1i=1NBi

  2. 方差:计算磁通密度的方差,表示波形的离散程度。
    Variance = 1 N ∑ i = 1 N ( B i − Mean ) 2 \text{Variance} = \frac{1}{N}\sum_{i=1}^{N} (B_i - \text{Mean})^2 Variance=N1i=1N(BiMean)2

  3. 峰度(Kurtosis):表示波形的尖峭程度。
    Kurtosis = 1 N ∑ i = 1 N ( B i − Mean ) 4 ( σ 2 ) 2 \text{Kurtosis} = \frac{1}{N} \frac{\sum_{i=1}^{N} (B_i - \text{Mean})^4}{(\sigma^2)^2} Kurtosis=N1(σ2)2i=1N(BiMean)4

  4. 偏度(Skewness):表示波形的对称性。
    Skewness = 1 N ∑ i = 1 N ( B i − Mean ) 3 ( σ 2 ) 3 / 2 \text{Skewness} = \frac{1}{N} \frac{\sum_{i=1}^{N} (B_i - \text{Mean})^3}{(\sigma^2)^{3/2}} Skewness=N1(σ2)3/2i=1N(BiMean)3

  5. 最大值最小值:波形的极值。

  6.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特征:可以提取频域特征。

  7. 波形面积:计算一个周期的波形面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3: 分类模型建立

使用提取的特征,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分类模型。可采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分类算法。此处,我们选择使用随机森林模型:

  • 分割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 训练分类模型
  • 预测附件二中的数据波形

步骤 4: 统计波形数量

利用模型对附件二中的样本进行分类后,统计每种波形的数量,也即记录正弦波、三角波、梯形波的出现次数。

步骤 5: 结果输出

将分类结果写入附件四中,并在论文中呈现统计结果。样本序号为1、5、15、25、35、45、55、65、75、80的分类结果应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为了完成“问题一 励磁波形分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处理数据:

1. **数据加载和预处理**:读取附件一中的磁通密度数据,提取特征。
2. **特征提取**:分析磁通密度的分布特征并提取波形的相关特征。
3. **分类模型构建**: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构建分类模型。
4. **样本预测**:对附件二中的数据进行预测。
5. **统计各类波形数量**:统计分类结果。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实现上述过程。这里假设我们使用`pandas`处理数据,使用`scikit-learn`构建分类模型: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lassification_report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 1. 数据加载
# 假设我们已经解压并加载了附件一中的数据,数据格式为csv
data_material1 = pd.read_csv('material1_data.csv')  # 替换为实际文件路径
data_material2 = pd.read_csv('material2_data.csv')
data_material3 = pd.read_csv('material3_data.csv')
data_material4 = pd.read_csv('material4_data.csv')

# 读取波形数据并合并
data = pd.concat([data_material1, data_material2, data_material3, data_material4], ignore_index=True)

# 2. 特征提取
def extract_features(df):
    # 提取磁通密度数据
    features = {}
    features['mean'] = np.mean(df.iloc[:, 4:1029].values, axis=1)
    features['std'] = np.std(df.iloc[:, 4:1029].values, axis=1)
    features['max'] = np.max(df.iloc[:, 4:1029].values, axis=1)
    features['min'] = np.min(df.iloc[:, 4:1029].values, axis=1)
    features['peak_to_peak'] = features['max'] - features['min']
    
    return pd.DataFrame(features)

feature_data = extract_features(data)

# 添加波形标签
feature_data['label'] = data['励磁波形类型'].apply(lambda x: 1 if x == '正弦波' else (2 if x == '三角波' else 3))

# 3. 分类模型构建
X = feature_data.drop('label', axis=1)
y = feature_data['label']

# 数据标准化
scaler = StandardScaler()
X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X)

# 拆分数据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_scaled,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
classifier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random_state=42)
classifier.fit(X_train, y_train)

# 4. 样本预测
y_pred = classifier.predict(X_test)

# 5. 输出结果
print(classification_report(y_test, y_pred))

# 针对附件二中的数据进行预测
test_data = pd.read_csv('attachment_two.csv')  # 替换为实际文件路径
test_feature_data = extract_features(test_data)
X_test_samples = scaler.transform(test_feature_data)

# 进行预测并填入附件四的第二列
test_data['predicted_label'] = classifier.predict(X_test_samples)
test_data[['sample_id', 'predicted_label']].to_csv('output_attachment_four.csv', index=False)  # 保存到csv

# 统计各类波形数量
waveform_counts = test_data['predicted_label'].value_counts()
print("各类波形数量统计:")
print(waveform_counts)

注意:

  • 代码中假设附件一的数据存储为csv格式,文件路径需要替换为实际路径。
  • 特征提取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提取更多或不同的特征。
  • 如果附件二的格式不一致,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 机器学习算法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分布进行调整,保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二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修正斯坦麦茨方程(Steinmetz-equation)。具体问题描述如下:

在传统磁芯损耗模型中,斯坦麦茨方程(Steinmetz-equation)虽作为经典模型被广泛应用,但显著受限于其特定的适用条件,例如该方程主要针对正弦波形设计。对于不同种类的磁芯材料及工作温度的变化,SE方程可能造成较大的误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带来诸多不便与复杂性。因此,要求构建一种可以适用于不同温度变化的磁芯损耗修正方程,并以附件一材料1中正弦波形的数据为例,分析自己构造的修正方程与斯坦麦茨方程的预测效果(误差)比较,看看哪个效果更好。
为了解决斯坦麦茨方程(Steinmetz equation, SE)在不同温度下应用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可适用于不同温度变化的修正方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先回顾斯坦麦茨方程的基本形式,然后提出修正方程,最后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效果比较。

1. 斯坦麦茨方程回顾

斯坦麦茨方程的形式为:

P = k ⋅ f a ⋅ B m b P = k \cdot f^a \cdot B_{m}^b P=kfaBmb

其中:

  • P P P 为单位体积的磁芯损耗(功率损耗密度),单位是瓦特/立方米(W/m³);
  • f f f 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
  • B m B_{m} Bm 为磁通密度的峰值,单位是特斯拉(T);
  • k k k, a a a, b b b 是通过实验数据拟合所得的常数。

2. 温度修正后的斯坦麦茨方程

为了考虑温度对磁芯损耗的影响,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修正方程,使其包含温度参数 T T T(单位是摄氏度)。我们假设磁芯损耗与温度呈现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这点,可以将修正方程表示为:

P c o r r e c t e d = k ( T ) ⋅ f a ⋅ B m b P_{corrected} = k(T) \cdot f^a \cdot B_m^b Pcorrected=k(T)faBmb

其中, k ( T ) k(T) k(T) 是与温度相关的修正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函数形式表示:

k ( T ) = k 0 ⋅ e − c ( T − T 0 ) k(T) = k_0 \cdot e^{-c(T - T_0)} k(T)=k0ec(TT0)

  • 其中 k 0 k_0 k0 是基于某一参考温度 T 0 T_0 T0 计算得到的值;
  • c c c 是温度对损耗的影响系数,可以通过回归分析获得。

3. 数据分析与效果比较

在附件一中,选择材料1的正弦波形数据进行实验,提取频率、磁通密度、所对应的损耗值、温度等数据,进行以下步骤:

  1. 数据准备:收集与温度、频率、磁通密度相关的数据。
  2. 拟合斯坦麦茨方程:依据已知数据拟合出 k k k, a a a, b b b 的值。
  3. 构造修正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温度修正得到新的 k ( T ) k(T) k(T)
  4. 计算损耗预测
    • 应用斯坦麦茨方程计算损耗 P S E P_{SE} PSE
    • 应用修正后的方程计算损耗 P c o r r e c t e d P_{corrected} Pcorrected
  5. 误差分析
    • 计算误差:

误差 S E = ∣ P − P S E ∣ \text{误差}_{SE} = |P - P_{SE}| 误差SE=PPSE

误差 c o r r e c t e d = ∣ P − P c o r r e c t e d ∣ \text{误差}_{corrected} = |P - P_{corrected}| 误差corrected=PPcorrected

  1. 比较误差:分析在各种温度下,修正方程的预测误差相较于斯坦麦茨方程的改进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模型效果评估

通过如上分析,记录计算出的 P S E P_{SE} PSE P c o r r e c t e d P_{corrected} Pcorrected,并对比它们与真实损耗值 P P P 的误差。选择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MSE)作为评估标准:

MSE = 1 n ∑ i = 1 n ( P i − P ^ i ) 2 \text{MSE} = \frac{1}{n} \sum_{i=1}^{n} (P_i - \hat{P}_i)^2 MSE=n1i=1n(PiP^i)2

  • P i P_i Pi是真实值, P ^ i \hat{P}_i P^i是预测值。
  • 计算斯坦麦茨方程和修正模型的均方误差,比较得出哪个模型的表现更佳。

5.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验证所构建的修正斯坦麦茨方程是否能显著提高温度变化情况下的损耗预测精度。如果修正方程的误差显著低于斯坦麦茨方程,则说明修正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修正斯坦麦茨方程的构建与分析

1. 引言

斯坦麦茨方程(Steinmetz-equation,SE方程)通常用于预测在正弦波励磁下的磁芯损耗,其基本形式为:

P = k ⋅ f a ⋅ B m a x b P = k \cdot f^a \cdot B_{max}^b P=kfaBmaxb

其中, P P P 是单位体积的磁芯损耗, f f f 是频率, B m a x B_{max} Bmax 是磁通密度的峰值,而 k k k a a a b b b 是与材料特性相关的经验系数。

该方程的局限性在于它仅适用于正弦波形,无法有效处理其他形式的波形(如三角波和梯形波),同时无法直接考虑温度对损耗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我们将构建一个修正模型,使其能够融合温度这一因素。

2. 构建修正斯坦麦茨方程

为修正斯坦麦茨方程,引入温度 T T T,并假设温度对损耗的影响可以通过乘以一个温度相关的修正因子 T k T_k Tk 来表达:

P m o d i f i e d = k ( T ) ⋅ f a ⋅ B m a x b P_{modified} = k(T) \cdot f^a \cdot B_{max}^b Pmodified=k(T)faBmaxb

其中, k ( T ) k(T) k(T) 是一个温度相关的函数,例如可以通过线性增益或多项式表达为:

k ( T ) = k 0 + k 1 ⋅ ( T − T 0 ) k(T) = k_0 + k_1 \cdot (T - T_0) k(T)=k0+k1(TT0)

这里, T 0 T_0 T0 是参考温度(例如 2 5 ∘ C 25^\circ C 25C), k 0 k_0 k0 k 1 k_1 k1 是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系数。

因此,修正方程可以写成:

P m o d i f i e d = ( k 0 + k 1 ⋅ ( T − T 0 ) ) ⋅ f a ⋅ B m a x b P_{modified} = (k_0 + k_1 \cdot (T - T_0)) \cdot f^a \cdot B_{max}^b Pmodified=(k0+k1(TT0))faBmaxb

3. 示例分析

利用附件一中材料1在正弦波形下的实验数据,可以进行以下步骤来分析修正方程的效果。

  1. 数据提取:从实验数据中提取不同温度下的频率、磁通密度以及对应的磁芯损耗值。

  2. 参数拟合: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 P m o d i f i e d P_{modified} Pmodified P S E P_{SE} PSE(斯坦麦茨方程预测值)中的系数 k 0 , k 1 , a , b k_0, k_1, a, b k0,k1,a,b

  3. 损耗预测与误差分析

    • 根据提取的数据,分别计算不同时温度下的磁芯损耗:

      • 使用修正方程 P m o d i f i e d P_{modified} Pmodified
      • 使用斯坦麦茨方程 P S E P_{SE} PSE
    • 计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

      E r r o r = ∣ P a c t u a l − P p r e d i c t e d ∣ P a c t u a l × 100 % Error = \frac{|P_{actual} - P_{predicted}|}{P_{actual}} \times 100\% Error=PactualPactualPpredicted×100%

  4. 效果对比:比较两种方程的误差,分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修正方程是否显著优于传统的斯坦麦茨方程。

4. 结论

通过上述修正分方程的构建和分析,我们期待发现:

  • 修正斯坦麦茨方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在不同温度下的磁芯损耗。
  • 相较于传统斯坦麦茨方程,修正后的模型在不同波形及温度条件下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将有所提高。

这将为将来的磁芯损耗设计和分析提供更可靠的数学基础,并推动高效电力电子系统的发展。
为了解决斯坦麦茨方程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适用性问题,我们将构造一种修正方程。在传统的斯坦麦茨方程中,磁芯损耗 P l o s s P_{loss} Ploss 与频率 f f f、磁通密度的峰值 B m a x B_{max} Bmax 之间的关系为:

P l o s s = k ⋅ f a ⋅ B m a x b P_{loss} = k \cdot f^a \cdot B_{max}^b Ploss=kfaBmaxb

其中, k k k 是根据材料和工况拟合得到的系数,而 a a a b b b 是根据实验数据获取的拟合指数。

为考虑温度对于磁芯损耗的影响,我们提出修正的斯坦麦茨方程如下:

P l o s s m o d i f i e d = k ( T ) ⋅ f a ⋅ B m a x b P_{loss}^{modified} = k(T) \cdot f^a \cdot B_{max}^b Plossmodified=k(T)faBmaxb

其中, k ( T ) k(T) k(T) 是温度 T T T 的函数,可以用线性插值或多项式回归来拟合。我们可以假设 k ( T ) k(T) k(T) 是线性的,具体形式为:

k ( T ) = k 0 + k 1 ⋅ T k(T) = k_0 + k_1 \cdot T k(T)=k0+k1T

其中 k 0 k_0 k0 为材料在参考温度(如 25℃)下的 k k k 值, k 1 k_1 k1 是温度变化对 k k k 影响的系数。

因此,最终修正后的磁芯损耗模型为:

P l o s s m o d i f i e d = ( k 0 + k 1 ⋅ T ) ⋅ f a ⋅ B m a x b P_{loss}^{modified} = (k_0 + k_1 \cdot T) \cdot f^a \cdot B_{max}^b Plossmodified=(k0+k1T)faBmaxb

接下来,以附件一中材料1的正弦波形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从附件中提取该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并计算出斯坦麦茨方程预测的损耗值:

P l o s s S E = k ( T ) 25 ⋅ f a ⋅ B m a x b P_{loss}^{SE} = k(T)_{25} \cdot f^a \cdot B_{max}^b PlossSE=k(T)25faBmaxb

然后,利用修正后的方程计算磁芯损耗:

P l o s s m o d i f i e d = ( k 0 + k 1 ⋅ T ) ⋅ f a ⋅ B m a x b P_{loss}^{modified} = (k_0 + k_1 \cdot T) \cdot f^a \cdot B_{max}^b Plossmodified=(k0+k1T)faBmaxb

最后,将两者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对比,计算误差:

  1. 斯坦麦茨方程的误差:

E r r o r S E = ∣ P l o s s S E − P m e a s u r e d ∣ Error_{SE} = |P_{loss}^{SE} - P_{measured}| ErrorSE=PlossSEPmeasured

  1. 修正方程的误差:

E r r o r m o d i f i e d = ∣ P l o s s m o d i f i e d − P m e a s u r e d ∣ Error_{modified} = |P_{loss}^{modified} - P_{measured}| Errormodified=PlossmodifiedPmeasured

通过比较这两个误差,我们可以判定哪个模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预测效果更佳。通常情况下,我们期待修正后的模型在不同温度下能有效降低误差,提高预测准确性。
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修正的斯坦麦茨方程,将温度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或非线性回归来建立这个模型。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通过利用Numpy和Scikit-learn库来构造这个修正模型并比较其与传统斯坦麦茨方程的预测效果。

Python 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读取数据
data = pd.read_csv('attachment1_material1.csv')  # 请更换为实际的数据文件

# 提取输入输出
temperature = data['Temperature'].values
frequency = data['Frequency'].values
magnetization_waveform = data['Waveform'].values
flux_density = data.iloc[:, 4:].values  # 假设磁通密度的数据从第5列开始
losses = data['CoreLoss'].values

# 计算磁通密度的峰值
peak_flux_density = np.max(flux_density, axis=1)

# 特征组合:创建修正模型特征
X = np.column_stack((frequency, peak_flux_density, temperature))
y = losses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使用线性回归构建修正的斯坦麦茨方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进行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计算斯坦麦茨方程下的损耗预测
def steinmetz_equation(f, B, k1, k2, k3):
    return k1 * (f ** k2) * (B ** k3)

# 这里需要根据实际数据拟合k1, k2, k3
# 假设我们填写一些示例参数
k1, k2, k3 = 0.1, 1.5, 2.0
stein_pred = steinmetz_equation(X_test[:, 0], X_test[:, 1], k1, k2, k3)

# 计算误差
见完整版

说明

  1. 数据读取:请根据附件中的数据文件适当替换data的读取路径。
  2. 特征构造:我们构造了一个特征矩阵X,其中包括频率、磁通密度的峰值和温度。目标变量y为磁芯损耗。
  3. 模型训练与预测:我们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数据,实现修正的斯坦麦茨方程。然后计算斯坦麦茨方程的预测。
  4. 误差计算:分别计算修正模型和传统模型的预测误差,并在控制台输出均值。
  5. 可视化:通过散点图可视化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关系,使得两种模型的性能可以更直观地比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三

问题三:磁芯损耗因素分析

在磁性元件的设计与优化领域,磁芯损耗是一个核心指标,其大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效率与稳定性。在众多影响磁芯损耗的因素中,温度、励磁波形以及磁芯材料被公认为是最常见且比较重要的三大要素。为了精准提升磁性元件的性能,我们亟需依托实验数据,深入剖析这三者如何独立或协同作用于磁芯损耗,并探索实现最低损耗的最优条件。

请根据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这三个因素,是如何独立及协同影响着磁芯损耗(仅讨论两两之间协同影响);以及他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并给出这三个因素在什么条件下,磁芯损耗可能达到最小?
要分析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这三个因素如何独立及协同影响磁芯损耗,我们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ANOVA)的方法,并结合交互作用的形式来表达这三者对磁芯损耗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1. 数据准备

从附件一中获取实验数据,包括温度( T T T)、励磁波形( W W W)、磁芯材料( M M M)及对应的磁芯损耗数据( L L L)。

2. 建立模型

我们设定磁芯损耗( L L L)为三个因素的函数,形式如下:
L = f ( T , W , M ) = β 0 + β 1 T + β 2 W + β 3 M + β 12 T W + β 13 T M + β 23 W M + ϵ L = f(T, W, M) = \beta_0 + \beta_1 T + \beta_2 W + \beta_3 M + \beta_{12} TW + \beta_{13} TM + \beta_{23} WM + \epsilon L=f(T,W,M)=β0+β1T+β2W+β3M+β12TW+β13TM+β23WM+ϵ
其中, β 0 \beta_0 β0是截距项, β 1 \beta_1 β1, β 2 \beta_2 β2, β 3 \beta_3 β3分别是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的主效应系数, β 12 \beta_{12} β12, β 13 \beta_{13} β13, β 23 \beta_{23} β23为交互作用项的系数, ϵ \epsilon ϵ为误差项。

3. 影响因素的独立影响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各个因素及交互作用项的系数,分析它们的显著性。一般使用 p 值进行判断,p 值小于 0.05 表示该因素显著影响磁芯损耗。

4. 影响因素的协同影响分析

方差分析(ANOVA)可以用来检验各个因素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是否对总的变异有显著贡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 主效应: SS T \text{SS}_{T} SST, SS W \text{SS}_{W} SSW, SS M \text{SS}_{M} SSM - 分别表示温度、励磁波形和材料的主效应平方和。
  • 交互效应: SS T W \text{SS}_{TW} SSTW, SS T M \text{SS}_{TM} SSTM, SS W M \text{SS}_{WM} SSWM - 分别表示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平方和。

相应的 F 统计量为:
F = MS 效应 MS 误差 F = \frac{\text{MS}_{\text{效应}}}{\text{MS}_{\text{误差}}} F=MS误差MS效应
其中, MS \text{MS} MS 是均方, MS 效应 \text{MS}_{\text{效应}} MS效应 MS 误差 \text{MS}_{\text{误差}} MS误差 可以通过平方和除以自由度得到。

5. 结果分析与最优化条件

基于回归分析的结果,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来评估各个因素对磁芯损耗的相对重要性。

对于最小磁芯损耗的条件,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如网格搜索或遗传算法)在给定限制下,找到最优的 T T T, W W W, M M M组合。可以设定目标函数为磁芯损耗的预测值,约束为材料特性和运行条件(如温度和频率范围)。

具体优化形式为:
minimize  L  such that:  T ∈ [ 25 , 90 ] W ∈ { sine, triangle, trapezoidal } M ∈ {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 \text{minimize } L \text{ such that: } \begin{align*} T & \in [25, 90] \\ W & \in \{\text{sine, triangle, trapezoidal}\} \\ M & \in \{\text{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end{align*} minimize L such that: TWM[25,90]{sine, triangle, trapezoidal}{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6.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将能够揭示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对磁芯损耗的独立及协同影响,并可以确定在何种具体条件下磁芯损耗可能达到最小值。数据分析与模型的建立将支持对磁芯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步骤中的优化和回归分析,建议使用Python的scikit-learn库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使用statsmodels库进行方差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磁性元件的设计与优化中,磁芯损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其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为深入分析这三个因素如何独立及协同影响磁芯损耗,我们可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每个因素的贡献,并通过方差分析(ANOVA)来检验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

单独影响的分析

  1. 温度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磁芯材料磁性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磁芯损耗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可以用以下线性模型表示:
    L ( T ) = a T + b L(T) = aT + b L(T)=aT+b
    其中 L ( T ) L(T) L(T) 表示在温度 T T T 下的磁芯损耗, a a a b b b 是通过实验拟合得到的系数。温度升高导致材料内部的能量损失增加,进而增加磁芯损耗。因此,适度降低工作温度将有利于减小磁芯损耗。

  2. 励磁波形的影响
    励磁波形对磁芯损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波形对磁通密度变化速率的影响。正弦波通常导致较低的磁芯损耗,而非正弦波(如三角波、梯形波)则会导致更高的损耗。我们可以用以下形式来分析:
    L ( W ) = c W + d L(W) = cW + d L(W)=cW+d
    其中 W W W 表示励磁波形类型(可以用数值编码), c c c d d d 也是通过实验拟合得到的系数。不同波形的磁通密度变化率会直接影响损耗,因此选择合适的励磁波形是优化磁芯性能的重要措施。

  3. 磁芯材料的影响
    磁芯材料的类型显著影响其磁损耗特性。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等特性。通过建立材料影响模型:
    L ( M ) = e M + f L(M) = eM + f L(M)=eM+f
    其中 M M M 表示材料的种类, e e e f f f 为与材料特性相关的系数。选择低损耗的磁芯材料(如非晶态材料或高电阻率材料)显然能有效降低损耗。

交互影响分析

对三个因素的交互影响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如下:
L ( T , W , M ) = g T + h W + i M + j T W + k T M + l W M + m L(T, W, M) = gT + hW + iM + jTW + kTM + lWM + m L(T,W,M)=gT+hW+iM+jTW+kTM+lWM+m
其中 T W TW TW, T M TM TM, 和 W M WM WM 表示温度与波形、温度与材料、波形与材料的交互作用。通过求解该方程,我们可以得出每个因素及其交互项对磁芯损耗的贡献程度。

最小游戏损耗的条件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1. 温度:选择最低工作温度(例如25°C),可以大幅减小磁芯损耗。
  2. 励磁波形:使用正弦波励磁方式来降低因波形变化导致的额外损耗。
  3. 材料:选择低损耗特性材料,如优质铁氧体或其他非晶材料,从而最小磁芯损耗。

独特见解

在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三者的协同作用下,选择低工作温度和正弦波励磁,结合高性能材料,可以实现磁芯损耗的最优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设计者应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通过实验优化出最佳工况,以提升设备效率,实现最低磁芯损耗的目标。此外,通过机器学习等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形成实时反馈机制,以提高设计的精确性与效率。
为了解决问题三,即分析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对磁芯损耗的影响以及寻找磁芯损耗达到最小的条件,我们可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方差分析(ANOVA)的方法。以下是详细的分析步骤和结果:

1. 数据准备

从附件中的实验数据中提取以下变量:

  • 磁芯损耗 (y)
  • 温度 (T)
  • 励磁波形 (W)
  • 磁芯材料 (M)

2. 独立性分析

首先,对每一个因素的独立性进行分析。这通常通过单变量线性回归或相关分析完成。在Python或R等统计软件中,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 温度对磁芯损耗的影响

y = β 0 + β 1 T + ϵ y = \beta_0 + \beta_1 T + \epsilon y=β0+β1T+ϵ

  • 励磁波形对磁芯损耗的影响

y = β 0 + β 2 W + ϵ y = \beta_0 + \beta_2 W + \epsilon y=β0+β2W+ϵ

  • 磁芯材料对磁芯损耗的影响

y = β 0 + β 3 M + ϵ y = \beta_0 + \beta_3 M + \epsilon y=β0+β3M+ϵ

通过t检验或F检验的方法确定每个因素的显著性。

3. 协同影响分析

接下来,分析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我们可以采用二元回归模型来检验两个因素如何一起影响磁芯损耗:

  • 温度与励磁波形的协同影响

y = β 0 + β 1 T + β 2 W + β 4 ( T × W ) + ϵ y = \beta_0 + \beta_1 T + \beta_2 W + \beta_4 (T \times W) + \epsilon y=β0+β1T+β2W+β4(T×W)+ϵ

  • 温度与磁芯材料的协同影响

y = β 0 + β 1 T + β 3 M + β 5 ( T × M ) + ϵ y = \beta_0 + \beta_1 T + \beta_3 M + \beta_5 (T \times M) + \epsilon y=β0+β1T+β3M+β5(T×M)+ϵ

  • 励磁波形与磁芯材料的协同影响

y = β 0 + β 2 W + β 3 M + β 6 ( W × M ) + ϵ y = \beta_0 + \beta_2 W + \beta_3 M + \beta_6 (W \times M) + \epsilon y=β0+β2W+β3M+β6(W×M)+ϵ

通过ANOVA分析这些模型的显著性,判断协同影响是否显著。

4. 影响程度的量化

影响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系数)的绝对值来量化。具体过程如下:

  1. 计算各线性回归方程的R²统计量,反映模型解释的变异程度。
  2. 通过比较不同因素的回归系数确定影响大小。

5. 寻找最优条件

为了找到磁芯损耗可能达到最小的条件,我们可以根据模型的结果进行预测,设置目标函数以最小化磁芯损耗。最终,能够设定如下不等式或等式条件:

min ⁡ y = β 0 + β 1 T + β 2 W + β 3 M \min y = \beta_0 + \beta_1 T + \beta_2 W + \beta_3 M miny=β0+β1T+β2W+β3M

而约束条件可以取决于实验数据中的样本范围。例如,温度范围是25到90度,励磁波形类型和磁芯材料你可以在所有类型中找到最小值组合。

6. 结果总结

将得到的结果转换为表格形式,显示各因素在不同行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例如,能得到如下结果:

温度 (°C)励磁波形类型磁芯材料预测损耗 (W/m³)
25正弦波材料110.5
50三角波材料28.2

7.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选择合适的温度、励磁波形及磁芯材料的组合可以显著降低磁芯损耗。其中,单独因素和协同分析均表明各因素对磁芯损耗均有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性能。

希望以上分析过程清晰明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磁芯损耗的因素影响及最优组合条件。同时,为了实现更低的损耗,可以考虑进一步进行优化算法,如基于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等。
要分析温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对磁芯损耗的影响,我们可以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我们会利用Pandas进行数据处理,Seaborn进行可视化分析和Scikit-learn进行模型训练和评估。

以下是一个实现该分析的Python示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seaborn as s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import statsmodels.api as sm

# 读入数据
# 请根据实际数据文件路径调整
data = pd.read_excel('附件一.xlsx', sheet_name=None)

# 合并四个材料的数据
df = pd.concat(data.values(), ignore_index=True)

# 数据预处理
# 转化励磁波形为数值类型
le = LabelEncoder()
df['励磁波形类型'] = le.fit_transform(df['励磁波形类型'])

# 线性回归模型(这可以是多项式或其他模型)
X = df[['温度', '励磁波形类型', '材料']]
y = df['磁芯损耗']

# 将“材料”数值化,这里假设材料1=0,材料2=1,材料3=2,材料4=3
df['材料'] = df['材料'].map({'材料1': 0, '材料2': 1, '材料3': 2, '材料4': 3})

# 使用train_test_split划分数据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拟合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见完整版

代码说明:

  1. 数据读取:从Excel文件读取数据并合并不同材料的数据。
  2. 数据预处理:将励磁波形转换为数值类型并将材料编号。
  3. 建立回归模型: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来预测磁芯损耗。
  4. 特征重要性分析:输出每个特征(温度、波形类型和材料)对磁芯损耗的影响系数。
  5. 协同影响分析:通过创建交互特征来分析温度、波形和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
  6. 最小损耗条件:计算预测的最小磁芯损耗及其最优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四

问题四 基于数据驱动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

在磁芯损耗的研究领域中,尽管存在着众多传统模型(如文首“背景”所述),这些模型各自在不同的条件下展现了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普遍面临精度不足或适用范围受限的挑战。当前,业界缺乏一个既广泛适用又能提供高精度预测结果的磁芯损耗模型,这直接制约了磁性元件设计中对损耗的精确评估,进而影响了整体功率变换器效率的有效预估。鉴于这一现状,业界对构建更为便捷、精准的数据驱动模型寄予了厚望,旨在开发出一个能够跨越不同材料类型与工况条件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这样的模型将极大提升磁性元件设计的精确性与效率,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请利用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建模技术,构建磁芯损耗预测模型,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泛化能力,以及对业界的各种指导意义;同时对附件三中样本的磁芯损耗进行预测,把预测结果填入附件四(Excel表格)中第3列,要求:(1)按样本序号填入相应的磁芯损耗预测结果,只保留小数点后1位;(2)结果填入附件四后,保留原文件名,(与问题一的结果一起)以附件材料上传;(3)特别把附件三中样本序号为:16、76、98、126、168、230、271、338、348、379的磁芯损耗预测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在论文正文中。

问题四:基于数据驱动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

1. 数据准备

利用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数据中包含了多种不同温度、频率、磁通密度和励磁波形下的磁芯损耗信息。我们第一步是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和特征工程。

  • 数据清洗:删除重复数据和缺失值。
  • 特征工程:提取有用的特征,例如将励磁波形转化为数值型特征,计算磁通密度的平均值、峰值等统计特征。

2. 特征定义

我们将考虑如下特征用于模型构建:

  • 温度(Temperature, T T T
  • 频率(Frequency, f f f
  • 磁通密度峰值(Peak Magnetic Flux Density, B m a x B_{max} Bmax
  • 励磁波形(Excitation Waveform, W W W):用数值编码表示,例如:正弦波 = 1, 三角波 = 2, 梯形波 = 3
  • 温度-频率相互作用( T × f T \times f T×f T × B m a x T \times B_{max} T×Bmax f × B m a x f \times B_{max} f×Bmax 等)

3. 模型构建

我们可以选择线性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或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模型。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对数据的复杂关系进行建模,随机森林是一种比较强大的模型选择。

3.1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使用RandomForestRegressor来拟合数据,模型的形式可以表示为:

Y ^ = f ( T , f , B m a x , W ) \hat{Y} = f(T, f, B_{max}, W) Y^=f(T,f,Bmax,W)

其中, Y ^ \hat{Y} Y^表示预测的磁芯损耗, f f f是随机森林模型,即基于温度、频率、磁通密度的峰值和励磁波形进行预测的函数。

3.2 训练和测试

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80%训练数据用于模型拟合,20%用于模型评估。模型训练完成后,利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磁芯损耗进行比对以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

4. 性能评估

模型性能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估:

  • 均方误差(MSE):
    MSE = 1 n ∑ i = 1 n ( Y i − Y ^ i ) 2 \text{MSE} = \frac{1}{n} \sum_{i=1}^{n} (Y_{i} - \hat{Y}_{i})^2 MSE=n1i=1n(YiY^i)2
  • 决定系数 R 2 R^2 R2):
    R 2 = 1 − ∑ i = 1 n ( Y i − Y ^ i ) 2 ∑ i = 1 n ( Y i − Y ˉ ) 2 R^2 = 1 - \frac{\sum_{i=1}^{n} (Y_{i} - \hat{Y}_{i})^2}{\sum_{i=1}^{n} (Y_{i} - \bar{Y})^2} R2=1i=1n(YiYˉ)2i=1n(YiY^i)2
    其中, Y i Y_{i} Yi为真实值, Y ^ i \hat{Y}_{i} Y^i为预测值, Y ˉ \bar{Y} Yˉ为真实值的均值。

5. 预测附件三中的样本

模型训练完成后,将其应用于附件三中的样本数据预测磁芯损耗,得到的预测结果填写于附件四的第3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对附件三中的样本序号为:16、76、98、126、168、230、271、338、348、379的磁芯损耗预测结果整理如下:

样本序号预测磁芯损耗 ( W/m 3 \text{W/m}^3 W/m3)
16 x 16 x_{16} x16
76 x 76 x_{76} x76
98 x 98 x_{98} x98
126 x 126 x_{126} x126
168 x 168 x_{168} x168
230 x 230 x_{230} x230
271 x 271 x_{271} x271
338 x 338 x_{338} x338
348 x 348 x_{348} x348
379 x 379 x_{379} x379

6. 结果提交

将结果填入附件四后,保留原文件名,与问题一的结果一同提交。

7. 结论

通过构建的数据驱动磁芯损耗预测模型,我们能够有效获得不同工况下的损耗预测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构建一个基于数据驱动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我们可以采用机器学习方法,结合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以下是具体步骤:

1. 数据准备

首先,解压附件一,获取其中的训练集数据。因为数据包含多个因素(温度、频率、磁通密度、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等),我们需要进行数据清理和预处理,包括处理缺失值、标准化数值特征等。

2. 特征提取

我们将选取以下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

  • 温度 (Temp)
  • 频率 (Freq)
  • 磁通密度 (B)
  • 励磁波形类型的编码(采用 One-Hot Encoding 或 Label Encoding)
  • 磁芯材料的编码

目标变量则是磁芯损耗(Loss)。

3. 分割数据集

将数据集随机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典型划分为80%作为训练数据,20%作为测试数据。

4. 模型选择与训练

可以选择多种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比如:

  • 线性回归
  • 支持向量回归 (SVR)
  • 随机森林回归
  • 梯度提升回归树 (GBRT)

假设我们选择随机森林回归,代码示例如下(使用Python的Scikit-learn库):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import pandas as pd

# 加载数据
data = pd.read_excel('附件一.xlsx')

# 数据预处理
# 处理励磁波形和材料的分类变量
data = pd.get_dummies(data, columns=['Waveform', 'Material'])

# 划分特征和目标变量
X = data.drop(columns=['Loss'])
y = data['Loss']

# 分割数据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模型训练
model = RandomForestRegressor(n_estimators=100, random_state=42)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计算预测精度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mse}')

5. 预测与结果填充

用训练好的模型对附件三中的样本数据进行预测,并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填入附件四的第3列。预测代码如下:

# 读取附件三
test_data = pd.read_excel('附件三.xlsx')

# 进行相同的数据预处理
test_data = pd.get_dummies(test_data, columns=['Waveform', 'Material'])

# 在训练集X中填补缺失的列
X_test_full = pd.DataFrame(columns=X.columns)
for col in X.columns:
    if col in test_data.columns:
        X_test_full[col] = test_data[col]
    else:
        X_test_full[col] = 0  # 填充零,不存在的列

# 预测样本损耗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X_test_full)
predictions = [round(pred, 1) for pred in predictions]

# 将预测结果填入附件四
attachment_four = pd.read_excel('附件四.xlsx')
attachment_four['Predicted Loss'] = predictions
attachment_four.to_excel('附件四.xlsx', index=False)

6. 模型评估

在具体验证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利用均方误差(MSE)和决定系数(R²)等指标来评估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总结与独特见解

本研究通过数据驱动方法构建了磁芯损耗的预测模型,填补了当前行业中缺乏高效、准确损耗模型的不足之处。这不仅为未来电力电子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推动了机器学习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深度学习方法,如神经网络,以及引入更多数据特征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别统计结果展示

在最终论文中,应尤其指出附件三中样本序号为:16、76、98、126、168、230、271、338、348、379的磁芯损耗预测结果,如下表:

样本序号预测损耗 (W/m³)
16X.X

为了完成基于数据驱动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我们可以使用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建模技术构建模型。本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创建一个高效、准确的预测模型,以预测不同条件下的磁芯损耗。

1. 数据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对附件一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 数据清洗:去除缺失值和异常值。
  • 特征提取:根据相关性,选择合适的特征来构建模型。选择的特征包括温度、频率、材料类型和磁通密度等。

2. 特征工程

  • 编码:将磁芯材料和励磁波形数据进行编码,例如使用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
  • 标准化:对数值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提升模型的训练效果。可以使用标准化公式:

X ′ = X − μ σ X' = \frac{X - \mu}{\sigma} X=σXμ

其中, X X X是原始特征值, μ \mu μ是均值, σ \sigma σ是标准差。

3. 模型选择

可以选择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如线性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和梯度提升树等。在这里,我们以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例,因其在处理非线性关系时表现良好。

4. 模型训练

使用训练集中的数据训练模型,代码示例(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库):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 假设X为特征,y为目标值(磁芯损耗)
X = ...  # 特征矩阵
y = ...  # 磁芯损耗

# 数据分割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训练
model = RandomForestRegressor(n_estimators=100, random_state=42)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模型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5. 模型评估

利用均方误差 (MSE) 和决定系数 (R²) 来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

M S E = 1 n ∑ i = 1 n ( y i − y ^ i ) 2 MSE = \frac{1}{n} \sum_{i=1}^{n} (y_i - \hat{y}_i)^2 MSE=n1i=1n(yiy^i)2

R 2 = 1 − S S r e s S S t o t = 1 − ∑ i = 1 n ( y i − y ^ i ) 2 ∑ i = 1 n ( y i − y ˉ ) 2 R^2 = 1 - \frac{SS_{res}}{SS_{tot}} = 1 - \frac{\sum_{i=1}^{n} (y_i - \hat{y}_i)^2}{\sum_{i=1}^{n} (y_i - \bar{y})^2} R2=1SStotSSres=1i=1n(yiyˉ)2i=1n(yiy^i)2

其中, y i y_i yi是实际值, y ^ i \hat{y}_i y^i是预测值, y ˉ \bar{y} yˉ是目标值的均值。

6. 预测与输出

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附件三中的样本进行预测。接下来,保持原文件名,将预测结果写入附件四的第3列。代码示例:

# 读取附件三的数据
test_samples = ...  # 附件三的样本数据
test_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test_samples)

# 将预测结果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1位
test_predictions_rounded = np.round(test_predictions, 1)

# 将结果写入附件四的第3列
attachment_four = ...  # 附件四的Excel文件
attachment_four['磁芯损耗预测'] = test_predictions_rounded
attachment_four.to_excel('附件四.xlsx', index=False)

7. 特殊样本结果展示

最后,对于样本序号为16、76、98、126、168、230、271、338、348、379的磁芯损耗预测结果,整理成表格方法如下:

样本序号磁芯损耗预测
16来自模型的结果
76来自模型的结果
98来自模型的结果
126来自模型的结果
168来自模型的结果
230来自模型的结果
271来自模型的结果
338来自模型的结果
348来自模型的结果
379来自模型的结果

8. 汇总

要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我们需要首先导入相关的库,然后读取附件一的数据。接下来,我们将清洗和准备数据,并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模。我们可以使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因其适用于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以下是Python代码的示例,代码主要包含数据加载、预处理、模型训练和预测的步骤: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import joblib  # 用于保存模型

# 1. 读取数据
data_files = ['material1.xlsx', 'material2.xlsx', 'material3.xlsx', 'material4.xlsx']  # 假定路径
data = pd.concat([pd.read_excel(file) for file in data_files], ignore_index=True)

# 2. 数据预处理
# 替换励磁波形为数字
data['waveform'] = data['waveform'].map({'正弦波': 1, '三角波': 2, '梯形波': 3})

# 选择特征和目标变量
features = data[['temperature', 'frequency', 'waveform'] + [f'b{i}' for i in range(1, 1025)]]  # 'b1' to 'b1024' 是磁通密度的列名
targets = data['loss_density']

# 3. 切分数据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features, targets,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4. 模型训练
model = RandomForestRegressor(n_estimators=100, random_state=42)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5. 评估模型
y_pred_train = model.predict(X_train)
y_pred_test = model.predict(X_test)
print("训练集均方根误差:", np.sqrt(mean_squared_error(y_train, y_pred_train)))
print("测试集均方根误差:", np.sqrt(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_test)))

# 6. 加载测试集进行预测
test_data = pd.read_excel('test_set.xlsx')  # 假定测试集路径
test_data['waveform'] = test_data['waveform'].map({'正弦波': 1, '三角波': 2, '梯形波': 3})
test_features = test_data[['temperature', 'frequency', 'waveform'] + [f'b{i}' for i in range(1, 1025)]]

# 7. 进行预测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test_features)

# 8. 将预测结果保存到附件四中
results_df = pd.read_excel('attachment_four.xlsx')  # 读取附件四
results_df['predicted_loss_density'] = np.round(predictions, 1)  #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results_df.to_excel('attachment_four_updated.xlsx', index=False)

# 9. 显示特定样本的预测结果
specific_samples = [16, 76, 98, 126, 168, 230, 271, 338, 348, 379]
predicted_results = predictions[test_data.index.isin(specific_samples)]
result_table = pd.DataFrame({'样本序号': specific_samples, '预测损耗密度': np.round(predicted_results, 1)})

print(result_table)

代码说明

  1. 数据读取:读取四种磁芯材料的实验数据,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DataFrame。
  2. 数据预处理:将励磁波形转换为数值标识,以便于模型处理。
  3. 特征选择:选择温度、频率、励磁波形及磁通密度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
  4. 模型训练:使用随机森林回归器进行机器学习训练。
  5. 模型评估:计算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
  6. 加载测试集:读取用于预测的测试集。
  7. 进行预测:预测损耗密度。
  8. 保存结果:将预测结果保存至附件四的Excel表格中。
  9. 特定预测结果展示:显示特定样本的磁芯损耗预测结果。

确保在运行之前 install 相关库,如果没有安装:

pip install pandas scikit-learn openpyxl

问题五

在磁性元件的设计与优化领域内,磁芯损耗固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核心评价指标,但在工程实践中,为了实现磁性元件整体性能的卓越与最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评价指标,其中,传输磁能就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同时考虑磁芯损耗与传输磁能这两个评价指标,对于指导磁性元件的设计方向、优化其性能表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请以问题四构建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传输磁能这个重要指标(由于传输磁能概念的复杂性,我们仅以频率与磁通密度峰值的乘积来衡量传输磁能大小),利用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建立优化模型,分析在什么条件下(温度、频率、波形、磁通密度峰值及磁芯材料),能达到最小的磁芯损耗以及具有最大的传输磁能(即达到最大)。
为了建立磁性元件的优化模型,我们将根据问题四构建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与传输磁能的衡量标准,结合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来分析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优解。传输磁能的评估将使用频率 ν \nu ν与磁通密度峰值 B m a x B_{max} Bmax的乘积进行表示。

1. 目标函数

我们要优化的目标函数为:

J ( T , ν , W , B m a x , M ) = P ( T , ν , W , B m a x , M ) − λ ⋅ ( B m a x ⋅ ν ) J(T, \nu, W, B_{max}, M) = P(T, \nu, W, B_{max}, M) - \lambda \cdot (B_{max} \cdot \nu) J(T,ν,W,Bmax,M)=P(T,ν,W,Bmax,M)λ(Bmaxν)

其中:

  • P ( T , ν , W , B m a x , M ) P(T, \nu, W, B_{max}, M) P(T,ν,W,Bmax,M)为预测的磁芯损耗模型。
  • B m a x B_{max} Bmax为磁通密度的峰值。
  • ν \nu ν为频率。
  • W W W为励磁波形类型(通过编码为不同的数值)。
  • M M M为磁芯材料(同样通过编码表示不同材料)。
  • λ \lambda λ为权重系数,用于平衡磁芯损耗与传输磁能之间的关系。

2. 优化约束

我们需要设置一些约束条件,以保证优化过程落在实际可行范围内:

  1. 温度: T ∈ [ 25 , 90 ] T \in [25, 90] T[25,90] (摄氏度)
  2. 频率: ν ∈ [ 50000 , 500000 ] \nu \in [50000, 500000] ν[50000,500000] (赫兹)
  3. 磁通密度峰值: B m a x    可取值依据具体材料而定 B_{max} \; \text{可取值依据具体材料而定} Bmax可取值依据具体材料而定
  4. 励磁波形: W ∈ { 1 , 2 , 3 } W \in \{1, 2, 3\} W{1,2,3}(分别对应正弦波、三角波和梯形波)
  5. 磁芯材料: M ∈ { 1 , 2 , 3 , 4 } M \in \{1, 2, 3, 4\} M{1,2,3,4}(对应不同的磁芯材料)

3. 优化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或其他适合的全局优化算法来求解该模型。优化步骤如下:

  1. 初始化:随机选择一个温度 T 0 T_0 T0,频率 ν 0 \nu_0 ν0,波形 W 0 W_0 W0,磁通密度峰值 B m a x 0 B_{max0} Bmax0和材料 M 0 M_0 M0

  2. 评估目标函数:计算 J ( T 0 , ν 0 , W 0 , B m a x 0 , M 0 ) J(T_0, \nu_0, W_0, B_{max0}, M_0) J(T0,ν0,W0,Bmax0,M0)的值。

  3. 迭代更新

    • 针对每个参数( T , ν , W , B m a x , M T, \nu, W, B_{max}, M T,ν,W,Bmax,M)进行微小变动,并计算新的目标函数值。
    • 使用适当的选择机制,选择改进后的个体替代掉旧的个体。
    • 继续迭代,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如收敛特征、达到迭代次数限制等)。
  4. 输出最优参数:记录在满足所有约束的参数下,最小的磁芯损耗及最大的传输磁能的值。

4. 实际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附件一中的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以便构建准确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最终结果将展示在不同条件下的 J J J值,和对应的具体参数。

结论

通过上述模型,我们能够最小化磁芯损耗,并最大化传输磁能,实现磁性元件设计的优越性能。具体的优化结果需要基于模型的实际优化运行来获取,包括在不同的温度、频率、励磁波形和磁芯材料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磁性元件的设计与优化中,综合考虑磁芯损耗和传输磁能是实现性能最优化的重要方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是最小化磁芯损耗和最大化传输磁能。

1. 建立模型

设定以下变量和参数:

  • L L L: 磁芯损耗预测模型(从问题四获取的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函数 L ( f , B , T , w a v e , m a t e r i a l ) L(f, B, T, wave, material) L(f,B,T,wave,material),其中 f f f 为频率, B B B 为磁通密度峰值, T T T 为温度, w a v e wave wave 为励磁波形, m a t e r i a l material material 为磁芯材料。
  • P P P: 传输磁能,定义为 P = f ⋅ B P = f \cdot B P=fB

我们的优化目标可以表达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

Minimize:  L ( f , B , T , w a v e , m a t e r i a l ) \text{Minimize: } L(f, B, T, wave, material) Minimize: L(f,B,T,wave,material)
Maximize:  P = f ⋅ B \text{Maximize: } P = f \cdot B Maximize: P=fB

2. 构建约束条件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需要设置一些实际条件约束,比如:

  • 温度、频率及其他材料参数的物理限制;
  • 设计所允许的磁通密度范围;
  • 所选材料的适用范围和其特性。

假设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 g i ( x ) ≤ 0 g_i(x) \leq 0 gi(x)0 的形式表示。其中 x x x 是一个向量,包含优化变量 T , f , w a v e , B , m a t e r i a l T, f, wave, B, material T,f,wave,B,material

3. 目标函数的整合

为了将最小化和最大化目标整合在一起,常用的方法是构建如下的综合目标函数:

Z = α ⋅ L ( f , B , T , w a v e , m a t e r i a l ) − β ⋅ P Z = \alpha \cdot L(f, B, T, wave, material) - \beta \cdot P Z=αL(f,B,T,wave,material)βP

其中 α \alpha α β \beta β 是权重系数,反映二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4. 优化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优化算法实现这一目标,可供选择的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模拟退火等。每种算法都可以有效寻找最优解,但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不同算法在求解此类问题时的效率与精度。

5. 优化分析

通过对附件一中的实验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的模型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的方式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并且用相应的优化算法求解上述问题,可以得到各个参数在达到最小磁芯损耗与最大传输磁能时的具体条件:

  • 温度 T ∗ T^* T
  • 频率 f ∗ f^* f
  • 磁通密度峰值 B ∗ B^* B
  • 励磁波形 w a v e ∗ wave^* wave
  • 磁芯材料 m a t e r i a l ∗ material^* material

6. 独特见解

在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磁芯材料本身的特性非常关键。例如,不同的材料对于同一频率和磁通密度下的损耗表现可能会显著不同,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其损耗特性和适用的工作条件。此外,实际应用中,多目标优化不仅仅是数值上的求解,更需要考虑材料的可得性与生产工艺的兼容性,即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与理论模型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实现磁性元件的设计目标。
为了解决第五个问题,我们需要同时考虑磁芯损耗和传输磁能两个指标,构建一个优化模型,设定目标函数并定义约束条件。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数学表达式。

1. 问题建模

磁芯损耗模型

我们之前得到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可以定义为:
L ( m ) = f ( T , f , B , W ) L(m) = f(T, f, B, W) L(m)=f(T,f,B,W)
这里, L ( m ) L(m) L(m) 表示磁芯损耗, T T T 为温度, f f f 为频率, B B B 为磁通密度的峰值, W W W 为励磁波形(通过适当的编码方式引入)。

传输磁能

传输磁能可以表示为频率与磁通密度峰值的乘积:
E = f ⋅ B E = f \cdot B E=fB
其中, E E E 为传输磁能, f f f 为频率, B B B 为磁通密度的峰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优化目标

我们的优化目标是将磁芯损耗最小化的同时,最大化传输磁能。我们可以设定如下的优化问题:

最小化目标函数:
Z = L ( m ) E p Z = \frac{L(m)}{E^p} Z=EpL(m)
这里,我们可以引入参数 p p p 来权衡损耗与传输能量的关系;当 p = 1 p=1 p=1 时平衡这两个目标。

3. 优化模型

将上述表达式结合,得到更明确的优化问题表述:
min ⁡ T , f , B , W Z ( T , f , B , W ) = L ( f , T , B , W ) f ⋅ B p \min_{T, f, B, W} Z(T, f, B, W) = \frac{L(f, T, B, W)}{f \cdot B^p} T,f,B,WminZ(T,f,B,W)=fBpL(f,T,B,W)

4. 约束条件

为了使得优化问题合理,需要添加一些约束条件:

  • 温度 T ∈ [ T m i n , T m a x ] T \in [T_{min}, T_{max}] T[Tmin,Tmax]
  • 频率 f ∈ [ f m i n , f m a x ] f \in [f_{min}, f_{max}] f[fmin,fmax]
  • 磁通密度 B ∈ [ B m i n , B m a x ] B \in [B_{min}, B_{max}] B[Bmin,Bmax]
  • 励磁波形 W W W 必须为已知类型(正弦、三角、梯形)

5. 求解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优化算法,比如:

  • 梯度下降法
  • 遗传算法
  • 粒子群算法

6. 实际应用

应用附件一中提供的实验数据来进行数值求解,寻找最优的 T T T f f f B B B、以及对应的 W W W,使得目标函数 Z Z Z 达到最小。

7. 实现后的分析

对于获得的最优解,进一步分析:

  • 最小磁芯损耗的值。
  • 对应的最大传输磁能。
  • 在这些条件下,评估磁性元件的整体性能表现与设计的合理性。

通过这种优化模型,我们能够有效地同时考虑磁芯损耗与传输能量,帮助设计出高性能的磁性元件。
对于“磁性元件的最优化条件”这一问题,我们将结合已建立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和传输磁能的计算方法,构建一个优化模型。这里的目标是找到在给定的温度、频率、励磁波形、磁通密度峰值及磁芯材料下,使得磁芯损耗最小且传输磁能最大化的条件。

优化模型构建

  1. 定义参数:

    • 温度 T T T
    • 频率 f f f
    • 励磁波形 W W W(可以用数值表示:1-正弦波,2-三角波,3-梯形波)
    • 磁通密度峰值 B p B_p Bp
    • 磁芯材料 M M M(同样用数值表示)
  2. 目标函数:

    • 以构建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作为 L ( T , f , W , B p , M ) L(T, f, W, B_p, M) L(T,f,W,Bp,M) 表示磁芯损耗。
    • E ( T , f , W , B p , M ) = f × B p E(T, f, W, B_p, M) = f \times B_p E(T,f,W,Bp,M)=f×Bp 来表示传输磁能。
  3. 优化条件:

    • 同时最小化损耗 L L L 和最大化传输磁能 E E E

优化算法

可以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比如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 或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找出最佳的输入参数组合。

Python 代码示例

以下是利用SciPy库中的优化功能和假设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的基本示例代码,该代码结合了SciPy的minimize函数,使用加权和法进行简单的多目标优化: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optimize import minimize

# 假设的损耗预测模型 (使用实际已建立的模型替换)
def core_loss_model(params):
    T, f, W, Bp, M = params
    # 在这里调用您构建的磁芯损耗预测模型
    # 例如: loss = YourLossFunction(T, f, W, Bp, M)
    # 这只是一个示例:
    loss = (0.1 * T + 0.2 * f + 0.3 * W + 0.4 * Bp + 0.5 * M)
    return loss

# 假设的传输磁能模型
def energy_transfer_model(params):
    T, f, W, Bp, M = params
    # 传输磁能计算
    energy = f * Bp
    return energy

# 目标函数,将损耗最小化和传输能量最大化结合
def objective_function(params):
    loss = core_loss_model(params)
    energy = energy_transfer_model(params)
    # 使用加权和策略
    return loss - energy

# 参数的初始值和范围
initial_guess = [25, 500000, 1, 0.1, 1]  # 示例初始值
bounds = [(25, 90), (50000, 500000), (1, 3), (0.1, 1.0), (1, 4)]  # 示例范围

# 最优化过程
result = minimize(objective_function, initial_guess, bounds=bounds)

# 输出结果
optimal_params = result.x
optimal_loss = core_loss_model(optimal_params)
optimal_energy = energy_transfer_model(optimal_params)

print(f'最优参数: 温度={optimal_params[0]}, 频率={optimal_params[1]}, 波形={optimal_params[2]}, '
      f'磁通密度峰值={optimal_params[3]}, 材料={optimal_params[4]}')
print(f'对应的最小磁芯损耗: {optimal_loss}, 最大传输磁能: {optimal_energy}')

研赛跟紧小秘籍冲冲冲!!更多内容可以点击下方名片详细了解!
记得关注 数学建模小秘籍打开你的数学建模夺奖之旅!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15312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vs2022快捷键异常不起作用解决办法

安装了新版本的vs2022,安装成功后,发现快捷键发生异常,之前常用的快捷键要么发生改变,要么无法使用,比如原来注释代码的快捷键是ctrlec,最新安装版本变成了ctrlkc,以前编译代码的快捷键是F6或者…

go webapi上传文件 部属到linux

go厉害的地方,linux服务器上无需安装任务依赖就可以运行,大赞! 一、编译 #在Goland中cmd中执行 go env -w GOARCHamd64 go env -w GOOSlinux go build main.go # 切换回来 否则无法运行 go env -w GOOSwindows go run main.go 拷贝到linux服…

ubuntu如何进行自动mount硬盘(简易法)

1. 找到你ubuntu的disk工具 2. 选中你要mount的盘 3. 点击那个设置按钮 4. 选择edit mount options 5. disable user session defaults 6, 填写Mount Point就可以了, 最后输入一次密码,重启设备就搞定了

DOG:知识图谱大模型问答的迭代交互式推理,克服长路径和假阳性关系挑战

DOG:知识图谱大模型问答的迭代交互式推理,克服长路径和假阳性关系挑战 秒懂大纲提出背景解法拆解全流程优化和医学关系 创意 秒懂大纲 ├── DoG框架【主题】 │ ├── 背景【研究背景】 │ │ ├── LLMs的局限性【问题描述】 │ │ │ …

pgvector docker版安装;稀疏向量使用;psycopg2 python连接使用

参看: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359831 https://hub.docker.com/r/pgvector/pgvector/tags https://github.com/pgvector/pgvector 一、安装 拉取0.7版本 docker pull pgvector/pgvector:0.7.4-pg16运行: docker run --name pgvector -v $(pwd)/dat…

OpenLayers 开源的Web GIS引擎 - 地图初始化

在线引用&#xff1a; 地址&#xff1a;OpenLayers - Get the Code 离线引用&#xff1a; 下载地址&#xff1a;Releases openlayers/openlayers GitHub v10.0.0版本 地图初始化代码&#xff1a;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Spring Boot 入门:解锁 Spring 全家桶

前言 Spring 全家桶是现代 Java 开发者不可或缺的工具集&#xff0c;它提供了从轻量级的框架到微服务架构的完整支持。本文将带你快速了解 Spring 框架、核心概念如 IoC&#xff08;控制反转&#xff09;和 AOP&#xff08;面向切面编程&#xff09;&#xff0c;并深入介绍 Sp…

Java项目实战II基于Java+Spring Boot+MySQL的网上租贸系统设计与实现(开发文档+源码+数据库)

目录 一、前言 二、技术介绍 三、系统实现 四、论文参考 五、核心代码 六、源码获取 全栈码农以及毕业设计实战开发&#xff0c;CSDN平台Java领域新星创作者&#xff0c;专注于大学生项目实战开发、讲解和毕业答疑辅导。获取源码联系方式请查看文末 一、前言 "随着…

hpux B.11.31 安装 JDK(详细步骤、多图预警)

目录 零、测试环境 一、获取 JDK 安装包 二、安装 JDK 1、操作指南 2、安装流程 &#xff08;1&#xff09;选中 Java JDK &#xff08;2&#xff09;&#xff08;可选&#xff09;选择安装目录 &#xff08;3&#xff09;点击安装 &#xff08;4&#xff09;&#xf…

CefSharp_Vue交互(Element UI)_WinFormWeb应用(4)--- 最小化最大化关闭窗体交互(含示例代码)

一、效果预览 实现功能,通过vue页面模仿窗体的三个功能按钮实现最小化最大化关闭功能 1.1 预览 1.2 代码 页面代码

【Linux】简易日志系统

目录 一、概念 二、可变参数 三、日志系统 一、概念 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或系统就像一个哑巴&#xff0c;一旦开始运行我们很难知晓其内部的运行状态。 但有时在程序运行过程中&#xff0c;我们想知道其内部不同时刻的运行结果如何&#xff0c;这时一个日志系统可以有效的帮…

【算法】2022年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软件类省赛Java大学C组真题

个人主页&#xff1a;NiKo 算法专栏&#xff1a;算法设计与分析 目录 题目 2680:纸张尺寸 题目 2664:求和 题目 2681: 矩形拼接 题目 2665: 选数异或 题目 2682: GCD 题目 2667: 青蛙过河 题目 2683: 因数平方和 题目 2668: 最长不下降子序列 题目 2680:纸张尺寸 题目…

2024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

2024年A类竞赛(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 结合A类竞赛目录选择一些大学高质量竞赛 大学生竞赛 大学生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

2016年国赛高教杯数学建模A题系泊系统的设计解题全过程文档及程序

2016年国赛高教杯数学建模 A题 系泊系统的设计 近浅海观测网的传输节点由浮标系统、系泊系统和水声通讯系统组成&#xff08;如图1所示&#xff09;。某型传输节点的浮标系统可简化为底面直径2m、高2m的圆柱体&#xff0c;浮标的质量为1000kg。系泊系统由钢管、钢桶、重物球、…

KDD 2024论文分享┆STAMP:一种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微服务工作负载预测方法

论文分享简介 本推文详细介绍了一篇最新论文成果《Integrating System State into Spatio Temporal Graph Neural Network for Microservice Workload Prediction》&#xff0c;论文的作者包括&#xff1a;上海交通大学先进网络实验室: 罗旸、高墨涵、余哲梦&#xff0c;高晓沨…

gh-ost

优质博文&#xff1a;IT-BLOG-CN 一、gh-ost的作用 gh-ost是由Github提供的Online DDL工具&#xff0c;使用binlog代替之前的触发器做异步增量数据同步&#xff0c;从而降低主库负载。 基于触发器的Online DDL工具原理&#xff1a; 【1】根据原表结构执行alter语句&#xff…

抖音矩阵系统源码搭建,矩阵系统贴牌,矩阵工具开源

1. 抖音短视频矩阵系统 抖音短视频矩阵系统&#xff0c;是指通过抖音平台&#xff0c;以矩阵的形式进行短视频创作、发布和传播的一种模式。它以多样化的内容、丰富的表现形式、高度的专业化和协同性&#xff0c;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创作者的关注。 2. 短视频矩阵系统的优势 2.1 …

从技术打磨到产品验证:读《程序员修炼之道》的务实之道

在编程世界里&#xff0c;技术的打磨往往像是工匠雕琢作品&#xff0c;但若无法转化为产品的成功&#xff0c;所有的精致都不过是空中楼阁。读《程序员修炼之道》时&#xff0c;我深刻意识到&#xff0c;务实不仅仅是技术的选择&#xff0c;更是产品迭代和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

C# .net6 开发数据采集软件(一)

功能&#xff1a; 数据采集&#xff1a;采集任务 数据分析&#xff1a;数据可视化 其他功能&#xff1a;数据上传、数据下拉、软件更新 软件设置&#xff1a;PLC配置、任务配置、软件配置、可视化配置 更多功能&#xff1a;其他软件的入口&#xff0c;或者小工具的使用。比…

打印机无法打印是怎么回事_打印机无法打印多种解决方法

打印机无法打印是怎么回事&#xff1f;我们在使用打印机的时候&#xff0c;可能会遇到打印机无法打印的问题&#xff0c;该问题原因有很多。下面小编就教大家打印机无法打印多种解决方法。 打印机无法打印多种解决方法&#xff1a; 打印机无法打印解决方法一&#xff1a;纸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