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分析
1.1数据操纵
(1)录入并保存学生的基本信息及选课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专业、课程名称、课程成绩);
(2)可以对已经保存的学生基本信息及选课信息进行修改;
(3)可以根据特定字段的值查询学生的相关信息(如通过学号查询所选的课程)和课程的相关信息(如选修某课程的所有学生);
(4)可以对特定的数据条目进行删除。
1.2数据统计
- 学生信息统计:根据学号对学生成绩统计(如总成绩、总平均成绩);
- 课程信息统计:根据课程名称统计相关信息(如每门课程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2、功能设计与分析
2.1录入并保存学生的基本信息及选课信息
通过控制台交互,允许用户录入和保存学生的基本信息和选课成绩。其实现流程如下:
- 菜单显示与用户输入:系统启动后显示菜单(通过 print_info 函数),用户选择相应的操作,如“增加学生成绩信息”。
(2)录入学生信息:用户选择添加信息(选项1)时,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及课程成绩(通过 input 获取),课程和成绩以“课程1:成绩1”格式输入,解析后生成字典存储。
(3)保存信息:调用 insertp 函数,先检查学号是否已存在,避免重复录入。如果学号不存在,将学生信息以字典形式加入 plist 列表,成功后提示用户信息添加成功。主要代码如下:
添加学生操作结果如下:
2.2对已经保存的学生基本信息及选课信息进行修改
修改已保存的学生信息通过用户选择相应操作,并输入更新后的数据来实现。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选择修改操作:在主菜单中选择“修改学生成绩信息”(选项2),系统会提示输入学号以定位需要修改的学生记录。
(2)输入修改信息:用户依次输入要修改的学生信息字段(如姓名、性别、专业、课程及成绩)。对于不需要修改的字段,用户可以直接按回车跳过。课程成绩采用“课程:成绩”的格式,解析后生成字典。
(3)调用 updatep 函数:系统通过学号在 plist 中查找对应学生记录,找到后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更新相应字段。如果用户提供了新的课程成绩,系统会更新相应课程的成绩。如果学号不存在,系统会提示未找到该学生信息。
(4)反馈修改结果:更新成功后,系统提示“学生信息更新成功”。主要代码如下:
修改学生信息操作效果如下:
2.3根据特定字段的值查询学生的相关信息
用户可以根据特定字段查询学生或课程的相关信息,通过交互界面实现查询功能。查询学生信息的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选择查询操作:在主菜单中选择“查询学生成绩信息”(选项4)。
输入学号:系统提示用户输入学号,用于定位特定学生。
- 调用 searchp 函数:系统在 plist 中查找与该学号对应的学生记录。如果找到,打印该学生的所有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专业和课程成绩;如果未找到,提示用户未找到该学号的学生信息。主要代码如下:
查询学生信息效果如下:
查询课程信息的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选择课程统计操作:在主菜单中选择“课程成绩统计”(选项6)。
(2)输入课程名称: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课程名称,用于定位特定课程。
(3)调用 course_stats 函数:系统遍历 plist,收集所有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成绩,计算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并输出这些统计信息。如果未找到相关课程,提示用户未找到该课程的成绩信息。主要代码如下:
查询课程信息效果如下:
2.4对特定的数据条目进行删除
系统中,通过用户交互实现对特定学生信息的删除,确保数据管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删除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选择删除操作:在主菜单中选择“删除学生成绩信息”(选项3),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要删除的学生学号。
(2)输入学号:用户输入想要删除的学生学号,系统据此定位该学生的记录。
(3)调用 delp 函数:系统在 plist 中查找与该学号匹配的学生信息,使用列表推导式过滤出所有非该学号的记录,从而实现删除操作。如果学号存在,系统会删除对应的记录并提示“学生信息删除成功”;如果未找到对应学号,系统不会删除任何信息。
(4)反馈删除结果:删除操作完成后,系统会向用户反馈结果,确认是否成功删除了对应的学生信息。主要代码如下:
删除信息效果如下:
2.5学生信息统计
系统中,通过学号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以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帮助用户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业表现。统计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选择统计操作:在主菜单中选择“学生成绩统计”(选项5),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统计的学生学号。
(2)输入学号:用户输入学号后,系统根据该学号定位特定学生的信息。
(3)调用 student_stats 函数:系统在 plist 中查找匹配该学号的学生记录,若找到,程序遍历该学生的课程成绩,累加所有课程的分数,并计算课程总数。
(4)计算并输出统计结果:
1)总成绩:累加所有课程成绩得到总分。
2)平均成绩:用总成绩除以课程数,得出平均成绩。
3)系统将统计结果输出,显示学号、总成绩及平均成绩。如果未找到该学号,系统提示用户未找到相关学生成绩信息。主要代码如下:
学生的成绩统计结果如下:
2.6课程信息统计
系统中,课程信息统计通过用户输入课程名称,计算该课程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帮助用户了解课程成绩的分布情况。统计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选择课程统计操作:在主菜单中选择“课程成绩统计”(选项6),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统计的课程名称。
(2)输入课程名称:用户输入课程名称后,系统根据该名称在学生数据中搜索相关成绩。
(3)调用 course_stats 函数:系统遍历 plist 中所有学生的课程信息,筛选出匹配该课程名称的成绩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以下计算:
1)最高分:找到该课程的最高成绩。
2)最低分:找到该课程的最低成绩。
3)平均分:累加所有该课程的成绩,然后除以学生人数,得到平均分。
4)输出统计结果:系统将计算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显示给用户。如果未找到相关课程,系统会提示未找到该课程的成绩信息。主要代码如下:
课程信息统计效果如下:
3、总结与体会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工具,用于有效管理和分析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成绩数据。通过这个系统,我们能够以用户友好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以及查询,同时也实现了学生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总结: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和保存、对已有信息的修改、删除指定学生记录、查询特定学生或课程的相关信息,以及进行成绩统计。每个功能模块的实现都依赖于用户输入,并通过一系列函数调用来操作数据列表。系统在处理用户输入时,注重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不会出现重复录入或遗漏关键信息的情况。
体会:
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性:各个功能模块独立开发,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扩展。通过清晰的函数定义,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数据处理的精确性:在数据的查询和统计过程中,系统通过遍历数据列表并进行必要的计算,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这对于确保系统在面对复杂数据时依然能够有效运作至关重要。
用户体验的考虑:系统通过清晰的交互提示,引导用户输入和操作,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实时的反馈机制,用户能够即时了解到操作的结果,如信息的成功添加、修改或删除。
总结与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开发不仅强化了对Python编程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到软件开发中用户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要性。今后,在开发类似系统时,可以进一步优化数据存储结构,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