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管理必备
1、风险监督的基本方法
风险评估 风险审计 定期的风险评审 差异和趋势分析 技术的绩效评估 预留管理
2、服务质量的特性
安全性:保密性、完成性、可用性 可靠性(练完有追吻):连续性、完备性、有效性、可追溯性、稳定性 有形性(事业贵):可视性、专业性、合规性 响应性:及时性、互动性 友好性:主动性、灵活性、礼貌性
3、常见的质量实施和检查活动
满意度调查 运维各项目质量保证工作实施 内审 管理评审 日常检查 质量文化培训
4、风险识别方法
信息收集技术:头脑风暴、德尔菲法、优劣势分析、访谈法 文档评审 检查表 分析假设 图解技术:因果分析图、系统或过程流程图
5、风险处置计划
负面风险应对策略:避免、转移、减轻 机遇风险应对策略:开拓、分享、强大 同时适用威胁和机遇的应对策略 应急响应策略:预留突发事件预留资源
6、风险跟踪
风险审计 偏差分析 技术指标分析 风险清单是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指明了服务在任何时候面临的最大风险。风险管理负责人应经常维护这张清单,直到结束前不断更新这张清单,并给这些风险排列优先顺序,更新风险解决情况,对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的变化保持警惕。
7、风险定性分析
输入: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范围说明、组织过程资产、工作绩效信息 输出
1 . 按优先级排列或相对等级排列的风险
2 . 按种类的风险分组
3 . 按近期做出响应的风险列表
4 . 需要近一步分析和应对的风险列表
5 . 低优先级风险的监视表
6 . 风险定性分析结果中反应的趋势
9、运维服务质量活动
1. 运维服务责任人:质量负责人、运维业务负责人
2. 运维服务策划内容( 目标、活动、权限、责任、时间安排 、质量策划文件):
运维服务质量的目标、运维服务质量管理的活动、确定运维服务质量的职责和权限、时间安排、形成质量策划文件,以正式文件发给相关方
3. 运维服务质量活动: 质量保证、用户满意度管理、客户投诉管理、日常检查、质量文化和质量教育、体系内审和管审
1. 运维服务质量检查:质量人员(质量负责人和业务负责人需定期关注质量检查活动的执行情况,保证各项工作按计划执行)
2. 运维服务质量检查活动:日常 检查、进行满意度调查 (需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 内审,管理评审 、 质量文化培训 、 运维各项目 质量保证工作实施
10、风险监控
风险定义:跟踪识别风险、检测残余风险、识别新的风险,评价这些风险对减轻风险的有效性 风险输入: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工作绩效信息、批准的变更请求 风险输出:建议的纠正措施、变更申请、风险记录、组织过程资产 方法:风险评估、风险审计及定期风险评审、差异和趋势分析、技术的绩效评估、预留管理
11、IT服务质量可靠性中有效性指标
有效性指标含:接通率、首问解决率、服务报告及时提交率、解决率
12、运维服务质量管理活动
运维质量策划:质量保证、日常检查、内审、管理评审、客户满意度管理、客户投诉管理、质量文化和质量教育 运维服务质量实施检查:日常检查、质量文化培训、客户满意度调查、内审、管理评审、运维各项目质量保证工作实施 运维服务质量管理活动包括项目质量保证、用户满意度管理、客户投诉管理、日常检查、质量文化和质量教育、体系内审和管审,SOP(标准操作规范编写)编写及配置运维团队为IT服务部署实施活动
13、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输入:SLA、范围说明书、风险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 风险识别输出:风险记录、更新管理计划 方法:文档评审、信息化收集技术(头脑风暴、SWOT、德尔菲法、访谈法)、检查表、分假设、图解技术
14、风险定量分析
输入: 输出:可能性分析,实现成本和进度目标的可能性、已经量风险的优先级列表、定量分析结果中的趋势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