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龙湖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新飞跃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是乡村赖以生存的家底,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更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力提速的承载。自2023年10月开始,在汕头市龙湖区的广袤乡村上,一场关于村集体经济历史合同的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聚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部署开展村集体经济历史合同专项整治,这场专项整治与今年6月中央纪委监委、农业农村部部署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精神高度契合,思路高度一致,打通了政府引导、社会资本与群众利益联结渠道,有效促进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幅生动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统计,全区已整治盘活农用地、建设用地、各类物业1931宗,预计今年集体收入千万元以上村由7个增加至11个,全区78个村(涉农社区)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25万元,平均增长约140万元。起初,这片土地上散落着相当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束缚着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合同要素模糊、未纳入监管、租赁期限超限……这些问题如同顽石,阻挡着农村发展的道路。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拉开了序幕。专项整治行动中,龙湖区聚焦问题、明确责任,印发《龙湖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查整治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多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全面清查,对4479宗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了详细梳理,形成了问题台账,为后续整改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拧紧“区统筹推进、街主导实施、村具体落实”责任链条,明确整治时限挂图作战,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整治过程中,龙湖区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了分类施策的解决方案,出台《龙湖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历史遗留问题整改整治工作指引》,针对七类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定标准、明尺度,有效提升整改可操作性。把“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及年收入30万元以下村列为整治先行村,根据具体情况和难易程度,分类梳理出“淤、堵、难”问题清单,提升了整改的可操作性。通过依法依规的整改流程,确保了“三资”在阳光下保值增值。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直抵问题核心,将难题逐一销账。经整治,全区78个村(涉农社区)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25万元,预计今年集体收入千万元以上的村将由7个增加至11个。龙祥街道通过整治,6个涉农社区集体可增收超2500万元,其中2个社区集体经济将首次迈入千万元行列。
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龙湖区还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将专项整治作为聚民心顺民意的工程,坚决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同时,借势“三清三拆三整治”收复村集体失地,利用“书记连心日”“党群夜话”打开群众心结。如周厝塭社区坚持逐户做细思想工作,向群众讲清政策、讲明道理,引导村民、租户算好“长远账”,381宗历史合同经重新评估后进入“三资”平台交易,集体物业原每平方约2元的租金提高到每平方7元,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约990万元,增长181%。
在产业发展上,龙湖区注重整治与提效并举,通过资源整合和优质企业引入,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流转和集体经济的增收。如六份村通过整合修复闲散土地,成功引进中草药种植项目,为集体增收近300万元。加快“拆、改、腾”盘活建设用地,探索“企业出资+集体出地”模式,珠津智造产业园“工改工”项目由经联社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并主导建设,实现建成建筑物按投入比例与企业共享。上三合村“粤文坊·星旅居”由本地青年回乡创业,以“民宿+公共文化空间”开发野营农趣等项目,激活2000平方米民宿和30亩农田。4A景区妈屿社区“一处一策”盘活闲置资源,引进“妈屿蓝”、“屿见咖啡”、“海岛主题邮局”等特色商户。
龙湖区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整治行动已初见成效,昔日的“沉睡资产”已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以来,随着53家企业的落户和超12亿元总投资的落地,龙湖区的广阔农村正逐渐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未来,龙湖区将结合科技化信息化等多元手段,持续推进农村经济飞跃发展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