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ark实现大数据量的Node2Vec
Node2Vec 是一种基于图的学习算法,用于生成图中节点的低维度、高质量的向量表示。这种算法基于 word2vec 模型,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入技术应用于图结构的节点,以捕捉节点之间的复杂关系。Node2Vec 特别强调同时保留图中的局部(微观)和全局(宏观)结构信息。Node2Vec生成的节点嵌入可以有效的表示节点的网络邻域结构,其中相似或功能相关的节点在向量空间中彼此靠近,并且也可以当做特征输入到下游的机器学习任务。
之前有写过一篇Python实现Node2Vec的文章,里面详细写了算法原理以及实现代码,单纯的Python不太适合大数据量的计算,当然有钱上GPU的除外图片,对于一般的而言,有分布式集群多CPU去换取计算速度的提升还是很划算的,用SparkGraphX实现Node2Vec也是这种思路。
文章目录
- 基于Spark实现大数据量的Node2Vec
- 一、Node2Vec算法实现流程
- 二、Node2Vec模型参数
- 三、Node2Vec数据结构(基于Scala)
- 四、Node2Vec完整实现代码(基于Scala)
- 总结
一、Node2Vec算法实现流程
- 初始化:初始化一个网络图作为输入,支持无向图或有向图
- 随机游走:Node2Vec的核心,基于随机游走策略,该策略由两个主要参数控制,返回参数p和进出参数q。
- 返回参数 p:控制随机游走返回上一个节点的概率。如果p较高,则随机游走倾向于探索离起始节点近的区域。
- 进出参数 q:控制游走是向外探索新节点的概率。如果q较高,则游走倾向于离开当前区域,探索更远的节点。
- 生成随机游走序列:通过调整 p 和 q 的值,Node2Vec 生成多个随机游走序列。每个序列从图中的一个节点开始,根据设定的策略随机选择下一个节点,直到达到设定的长度。
- Skip-Gram:将随机游走生成的节点序列视为句子,节点视为单词,使用 Word2Vec 中的 Skip-Gram 模型来学习节点的向量表示。在这一步中,模型的目标是最大化观察到的节点序列中节点的上下文相似性。
- 训练模型得到节点嵌入:训练模型,最终每个节点都会有一个向量表示,这个向量捕获了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这些向量可以用于各种下游任务,如节点分类、链接预测或聚类。
二、Node2Vec模型参数
Node2Vec模型参数
三、Node2Vec数据结构(基于Scala)
Node2Vec数据结构(基于Scala)
四、Node2Vec完整实现代码(基于Scala)
Node2Vec完整实现代码(基于Sc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