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规划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么个需求,用地方案确定后,需求找出规划用地和三调现状用地之间具体有哪些变化。
一方面可以用作具体规划内容的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图斑的出现。
以下图为例,按肉眼看其实很难找出所有的变化点,这时候就要上手段了:
我们的目的是分析出图斑的变化情况,包括图斑边界,以及图斑指定字段值的变化,比如用地名称。
01
数据准备
要准备的数据就以上面截图的现状和规划用地为例。
需要注意点之一:2个图层的范围要保持一致,否则不重叠部分可能会存在结果上的遗漏。
需要注意点之二:2个图层必须要有一个共同内容的字段值,用来判断图斑属性变化。
以上为例,现状和规划用地分别有一个【JQDLMC】和【GHDLMC】字段,字段值都是用地用海分类名称。
02
操作步骤
1、使用【标识】工具,用【规划用地】对【现状用地】进行标识。
从标识结果可以看到,生成的图斑同时拥有了【JQDLMC】和【GHDLMC】2个字段,可以作为后续的对比分析。
从【标识】这个工具的帮助可以看到,标识会对重叠部分边界不一致的部分进行分割,这样的结果就可以收集到图斑变化的情况。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标识输出的结果只会保留输入要素的范围,标识要素超出输入要素的部分会被抛弃。
就也是上面为什么要求现状用地和规划用地范围保持一致的原因。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其它工具,如【相交】等,但同样不可避免这个问题,所以还是那句话,保持范围一致是最安全的。
2、使用【添加字段】工具添加一个【变化分析】字段,用来记录我们要分析的结果:
3、使用【计算字段】工具来分析变化情况:
代码块代码:
def ss(a,b):
if a!=b:
return "有变化!"+a+"变为"+b
else:
return ""
当然上面【a!=b】情况下的返回内容可以自己定义,按自己习惯。
查看生成结果:
可以看到有变化的地方都用文字标记出来了。
你可以按这些变化图斑,再回到原始数据中查看这些变化图斑,一一核对:
OK,至此我们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