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芋圆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SH:600015,下称“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联合北京产权交易所举办了特殊资产推介会。会上,华夏银行包括北京分行在内的7家分行和信用卡中心,共同推介了超160亿元的拟处置特殊资产。
据华夏银行总行资产保全部副总经理甄当超介绍,该行自2023年起已陆续举办10场特殊资产推介会,旨在加快风险处置,在帮助银行端压降不良率的同时,将腾出的信贷资源和资本投向其他的行业和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然而,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依旧不容乐观,不仅不良贷款率高于行业均值,资本充足水平偏低,业绩表现也持续不振。不仅如此,该行还因众多上市股份制银行中现金分红比例垫底,而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
这不禁令人疑惑,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财富企业”的华夏银行,究竟怎么了?
一、不良率高企,风险抵补能力不足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6%,较上年末的1.67%微降0.01个百分点。拉长时间线可知,该行2021年和2022年的不良率分别为1.77%和1.75%,近年来加大资产清收力度的实际成效有所显现。
但横向对比可知,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长期居于9家股份制银行之首。不仅如此,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均值为1.59%,股份行的不良率均值为1.25%,华夏银行显然高出行业均值。
虽然华夏银行一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较2023年末上升0.51个百分点,但仅达到160.57%,亦在同业上市银行中处于“吊车尾”的位置,略高于民生银行的149.36%。各项数据似乎都指向着一个结论,即华夏银行正面临着不小的资产风险。
6月13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已完成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发行,发行规模为400亿元。华夏银行表示,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机构批准,用于补充该行的其他一级资本。
之所以如此迫切地发行债券,与华夏银行疲软的资本充足率息息相关。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3%、10.48%、9.16%,虽满足监管要求,但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处于中下游。
2024年一季度,虽然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较上年末增长0.22个、0.27个和0.28个百分点,但其资本充足程度仍在同行业中位列倒数第四,且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滑。
二、频收罚单,董事长任职超期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银行的管理层换届已拉开序幕。刚进入2024年,关文杰就因工作原因辞去华夏银行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该行董事会同意聘任瞿纲接任行长,但其任职资格目前尚未获得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核准。
在关文杰卸任后不久,华夏银行监事会主席王明兰,董事曾北川又相继因到龄退休辞去相关职务。此外,在华夏银行的现任高管中,董事长李民吉的任职履历颇有争议,其于2017年4月14日开始担任该行董事长,任职时间已超过七年。
而原银保监会2019年发布《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银行的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做出了轮岗要求,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换句话说,华夏银行的董事长李民吉已任职超期,或将面临违规处罚。
实际上,2024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就已陆续收到13张罚单,合计处罚金额超946万元,承兑汇票贸易背景审核不严、流动资金“三查”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等信贷管理问题,是华夏银行违规的重灾区。
其中,华夏银行北京分行曾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农业担保贷款存贷挂钩、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采用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等“七宗罪”被发放461万元的高额罚单,相关工作人员亦被警告并罚款。
三、营收“卡脖子”,利润“急刹车”
作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华夏银行早期的发展势头不可谓不迅猛,截至目前已在在全国120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4家一级分行、78家二级分行,营业网点总数达982家,并跻身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然而,华夏银行的收入规模却卡在了1000亿元大关。在2020年实现953.09亿元的营收,并于次年进一步增至958.70亿元后,该行便开始“开倒车”,2022年和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938.08亿元和932.07亿元,同比下滑2.15%和0.64%。
将收入来源进行进一步细分可知,华夏银行的利息净收入由2020年的819.67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704.42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亦从2020年的105.58亿元一路走低,2023年该项业务仅实现64.02亿元的收入,降幅达到38.26%。
相比之下,华夏银行的2020年至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75亿元、235.35亿元、250.35亿元和263.63亿元,虽然保持了盈利的正增长,但利润增速却明显放缓,由2021年的10.62%降至2023年的5.30%。
华夏银行的其他盈利能力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缩减0.29个百分点至8.71%;资产利润率同比微降0.01个百分点至0.66%;净息差、净利差分别为1.82%和1.77%,分别下降0.28个和0.30个百分点。
进入2024年,华夏银行的业绩颓势仍未好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14亿元,同比下滑4.34%;其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为14.94亿元,同比下滑26.04%。该行的归母净利润为58.90亿元,也仅同比微增0.61%。
四、分红比例连续多年未达标
或许是资产质量承压,或许是业绩不振影响,华夏银行2023年的现金分红金额十分有限。根据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华夏银行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84元(含税),共计派发约61.11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23.18%。
华夏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在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垫底,且与倒数第二的光大银行相差近2个百分点。继续往前追溯可知,该行2021年和2022年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22.10%和24.35%,2023年较2022年同期减少1.17个百分点。
另据长江商报统计,自2014年起,华夏银行近十年以来的现金分红比例均未超过25%,2016年和2017年的分红比例甚至一度降至10%左右,连续两年在低位徘徊,直至2018年才有所好转,但也仅为13.38%。
然而,华夏银行的公司章程明确指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可分配利润的30%。在未达到章程规定数额的情况下,华夏银行仍在年报中称其“分配方案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
持续不振的分红水平也引来了投资者的不满,而在面对投资者提高分红比例,提升股民信心的建议,华夏银行则表示,该行的分红方案是在考虑投资者回报稳定,宏观环境影响资本内生积累,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
华夏银行补充称,其将积极研究落实监管要求,合理平衡自身发展和股东回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股东持续分享经营发展成果,稳妥做好分红工作,持续提升自身价值,努力给投资者更加满意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