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分析方法,有助于精确定位需求,优化产品设计,促进团队协同,减少项目风险,提升用户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若场景分析不足,产品可能偏离用户需求,导致功能冗余或缺失,用户体验差,市场接受度低,影响产品竞争力与企业声誉。
因此场景分析方法挖掘需求,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有如下四个步骤:
1、明确需求特点
首先需要明确需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和挖掘。
(1)需求是有边界的,是人们能够购买的需求,而非无边界的欲望;
(2)需求是随场景而变化,不同时空和场景下会产生不同的需求;
(3) 需求具有多层次性,一般用户主动提出的需求是显性需求,我们需继续向下挖掘。任务需求可以深入挖掘至用户的本质需求,即马斯洛需求模型所描述的层次。然而,在深入挖掘时,我们需要适度考虑各类限制条件,如企业的专业领域、用户承担的成本等。
2、梳理流程
分析和理解业务的基本运作方式,包括各个步骤、参与者和关键活动。这有助于识别出场景中的主要行动和交互。
每个业务都有其最为核心的业务流程,该流程由不同的角色通过交互完成,并共同追求某一目标。
首先需定义和业务相关的所有角色,每个角色代表一个泳道,将角色间互相配合完成的活动,用线连接起来,形成核心流程。然后梳理各个角色的活动,以及如何将这些活动串联起来。我们需要先梳理出一个核心正常流程,在这个流程基础上,考虑异常情况和分支情况,从而梳理出较为完整的流程。
3、使用PSPS模型挖掘需求
PSPS模型是挖掘和分析场景需求的有效方法,模型包含角色、场景、解决方案和目标。
识别和定义用户在特定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或痛点,这涉及到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挑战和期望,通常通过用户调研、访谈、观察和数据分析来完成。问题定义应清晰、具体,避免模糊不清或过于宽泛。
假设出产品的目标用户,描述其有需求或遇到问题时的具体场景,找出他们的痛点,即未解决且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此需求是否存在,是否有必要添加新功能,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用户的痛苦程度是多少。这个痛苦程度影响着我们解决方案是否具有很强的替代性。
另外,针对已经拥有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用户、场景、痛点统统带入到之前假设的解决方案中,看能否满足其需求,是否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将用户的心理状态进行描述,并将其转化为产品行为。在场景描述中,加入用户心理变化的细节,使描述更具深度,同时考虑用户的情绪变化,如高兴或困扰,以指导产品的设计和优化。这都是产品以后重点优化的方向,是产品与竞品比较并进行选择的资本。
4、梳理产品功能
产品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用户需求是语言描述的用户需求,而产品需求则需要使用相对技术的语言来描述产品需求。
基于场景和需求梳理产品功能,需要明确用户角色和使用情境,识别核心痛点;构建用户旅程地图,标注每个触点的需求;分类汇总需求,剔除非关键项;依据优先级矩阵评估功能价值与成本;最后设计最小可行产品(MVP),迭代优化,确保功能贴合场景,满足用户需求。
在梳理功能需求时,需要用到分析技术,如UML技术;梳理功能时,常用到用例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需求梳理和分析的效率和质量,我们也可以使用AI工具,如CoCode需求条目化功能,使用AI,一键自动生成标准用户需求,节省了需求梳理和需求导入的时间,从而提高需求分析效率和质量。最终在梳理完功能后,我们输出一份功能清单或产品功能结构图。
以上是场景分析方法挖掘需求的常见步骤,我们在梳理需求时,需考虑场景的多个要素,做到不遗漏关键要素,从而挖掘出全面真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