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同步66666

news2025/2/24 23:50:37

 1. 概述

  • 当有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共享资源(临界资源)时,且不允许同时访问,那么就需要线程同步。
  • 常见的线程同步方式:互斥锁、读写锁、条件变量、信号量。

2. 互斥锁

互斥锁的方式可以简单概括为:锁定操作临界资源的代码片段,锁定后每次只能由一个线程来进行操作。这样能够解决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临界资源造成的数据混乱,但是降低了执行效率(因为并行操作变成了串行操作)。

【1】互斥锁类型:pthread_mutex_t。创建一个该类型的变量就得到一把互斥锁。该变量中保存了锁的状态(打开还是锁定),若为锁定则保存了加锁的线程ID。锁定时其他线程将会阻塞,直到这个互斥锁被打开。

以下函数的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2】初始化互斥锁:

//restrict:是一个修饰指针的关键字,该关键字修饰的指针可以访问指向的内存地址,其他指针不行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t attr);
//mutex: 互斥锁地址
//attr: 互斥锁属性,一般为NULL默认属性

【3】释放互斥锁资源: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

【4】加锁(阻塞):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若锁是打开的,那么加锁成功,锁会记录线程ID。
//若锁是锁定的,那么加锁失败,线程阻塞在此,直到上一个线程解锁。

【5】加锁(非阻塞):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若加锁失败,则不会阻塞,而是直接返回错误号。

【6】解锁: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解锁还需加锁人,哪个线程加的锁就得哪个线程来解锁。

程序实例:创建两个子线程对全局变量number进行+1操作。若不使用互斥锁,就会造成数据混乱。使用了互斥锁,运行正常。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pthread_mutex_t mutex;  //全局的互斥锁
int number = 0;         //全局变量

//线程t1执行函数
void* funA(void *arg)
{
    for (int i = 0; i < 50; i++)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int cur = number;
        cur++;
        usleep(10);
        number = cur;
        printf("线程1的ID: %ld, number: %d\n", pthread_self(), number);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return NULL;
}

//线程t2执行函数
void* funB(void *arg)
{
    for (int i = 0; i < 50; i++)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int cur = number;
        cur++;
        number = cur;
        printf("线程2的ID: %ld, number: %d\n", pthread_self(), number);
        usleep(5);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return NULL;
}

//主函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初始化互斥锁 */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 创建两个子线程 */
    pthread_t t1, t2;
    pthread_create(&t1, NULL, funA, NULL);
    pthread_create(&t2, NULL, funB, NULL);

    /* 阻塞回收两个子线程*/
    pthread_join(t1, NULL);
    pthread_join(t2, NULL);

    /* 销毁互斥锁 */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return 0;
}

3. 死锁

  • 互斥锁若使用不当,就会造成死锁。一旦多线程造成死锁,就会使得所有线程处于阻塞状态,且无法解除。
  • 常见的死锁场景:①加锁后忘记解锁;②重复加锁;③存在多个共享资源,随意加锁。
  • 避免死锁:①多检查代码;②对共享资源访问完毕后解锁,或者在加锁时使用trylock非阻塞;③引入一些专门用于死锁检测的模块;④如果程序中有多把锁, 可以控制对锁的访问顺序。另外,在加其它锁之前先释放拥有的互斥锁。

4. 自旋锁

【1】介绍:

  • 自旋锁与互斥锁类似,但是自旋锁在试图上锁时是不断“自旋”查看锁是否被释放,CPU资源占用多。因此,使用自旋锁的效率不高,在用户程序中很少使用自旋锁,更多的是在内核中使用针对执行时间少的代码
  • 互斥锁是基于自旋锁实现的,所以自旋锁更加底层。

【2】自旋锁类型:pthread_spinlock_t。创建一个该类型的变量就得到一把自旋锁。

以下函数的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3】初始化/销毁自旋锁:

int pthread_spin_init(pthread_spinlock_t *lock, int pshared);//初始化
//lock: 自旋锁的地址
//pshared: 表示自旋锁的进程共享属性
    //PTHREAD_PROCESS_SHARED: 共享自旋锁。该自旋锁可以在多个进程中的线程之间共享
    //PTHREAD_PROCESS_PRIVATE: 私有自旋锁。只有本进程内的线程才能够使用该自旋锁

int pthread_spin_destroy(pthread_spinlock_t *lock);//销毁

【4】自旋锁的加锁和解锁:

int pthread_spin_lock(pthread_spinlock_t *lock);     //加锁(一直自旋)
int pthread_spin_trylock(pthread_spinlock_t *lock);  //加锁(返回错误,错误码EBUSY)
int pthread_spin_unlock(pthread_spinlock_t *lock);   //解锁

程序实例:创建两个子线程来对全局变量+1(每个线程循环10000次)。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t count = 0;//全局变量(临界区资源)
pthread_spinlock_t locker;//自旋锁

/* 线程执行函数 */
void* doing(void* arg)
{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自旋锁加锁
        pthread_spin_lock(&locker);
        //操作临界区资源
        int tmp = count;
        tmp++;
        count = tmp;
        //自旋锁解锁
        pthread_spin_unlock(&locker);
    }
    return NULL;
}

/* 主函数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初始化自旋锁
    pthread_spin_init(&locker, PTHREAD_PROCESS_PRIVATE);

    //创建两个子线程
    pthread_t tid[2];
    for (int i = 0; i < 2; ++i) {
        if (pthread_create(&tid[i], NULL, doing, NULL)) {
            perror("pthread_create error");
            exit(-1);
        }
    }

    //阻塞回收子线程
    for (int i = 0; i < 2; ++i) {
        if (pthread_join(tid[i], NULL)) {
            perror("pthread_join error");
            exit(-1);
        }
    }

    //打印全局变量
    printf("count = %d\n", count);

    //销毁自旋锁
    pthread_spin_destroy(&locker);
    return 0; 
}

5. 读写锁

读写锁可以视为互斥锁的升级版,可以指定锁定的是读操作还是写操作,且同一时间内只能锁定其中一个操作。读写锁的使用方式与互斥锁相同。

【1】读写锁类型:pthread_rwlock_t。创建一个该类型的变量就得到一把读写锁。读写锁中保存了以下信息:①锁的状态(打开还是锁定);②锁的是哪个操作(读/写);③哪个线程锁定了这把锁。

【2】读写锁特点:

  • 使用读写锁的读锁锁定了临界区,那么读操作是并行的。
  • 使用读写锁的写锁锁定了临界区,那么写操作是串行的。
  • 使用读写锁的读锁和写锁分别锁定了两个临界区,那么访问写锁的线程优先进入。因为写锁的优先级高于读锁。

以下函数的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3】初始化读写锁:

//restrict:是一个修饰指针的关键字,该关键字修饰的指针可以访问指向的内存地址,其他指针不行
int pthread_rwlock_init(pthread_rwlock_t *restrict rwlock,
           const pthread_rwlockattr_t *restrict attr);
//rwlock: 读写锁地址
//attr: 读写锁属性,一般为NULL默认属性

【3】释放读写锁资源:

int pthread_rwlock_destroy(pthread_rwlock_t *rwlock);

【4】锁定读操作(阻塞):

int pthread_rwlock_rd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若读写锁均打开,那么锁定读操作成功。
//若读写锁中读锁锁定,那么锁定读操作成功。因为读锁是共享的。
//若读写锁中写锁锁定,那么会阻塞。

【5】锁定读操作(非阻塞):

int pthread_rwlock_tryrd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若读写锁均打开,那么锁定读操作成功。
//若读写锁中读锁锁定,那么锁定读操作成功。因为读锁是共享的。
//若读写锁中写锁锁定,那么会返回错误号,而不会阻塞。

【6】锁定写操作(阻塞):

int pthread_rwlock_wr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若读写锁均打开,锁定写操作成功。
//若读写锁中读锁或写锁锁定了,那么就会阻塞。

【7】锁定写操作(非阻塞):

int pthread_rwlock_trywr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若读写锁均打开,锁定写操作成功。
//若读写锁中读锁或写锁锁定了,那么返回错误号,而不会阻塞。

【8】解锁:

int pthread_rwlock_un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不管锁定的是读锁还是写锁,都能解锁。

程序实例:创建3个子线程进行写操作,创建5个子线程进行读操作。它们都针对一个全局变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t number = 0;             //全局变量(临界资源)
pthread_rwlock_t rwlocker;  //全局的读写锁

/* 写线程执行函数 */
void* writeNum(void *arg)
{
    while (1) {
        pthread_rwlock_wrlock(&rwlocker);
        int cur = number;
        cur++;
        number = cur;
        printf("写操作完毕!number = %d, tid: %ld\n", number, pthread_self());
        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er);
        usleep(rand() % 100);//让子线程交替写
    }
    return NULL;
}

/* 读线程执行函数 */
void* readNum(void *arg)
{
    while (1) {
        pthread_rwlock_rdlock(&rwlocker);
        printf("读操作完毕!number = %d, tid: %ld\n", number, pthread_self());
        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er);
        usleep(rand() % 100);
    }
    return NULL;
}

/* 主函数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初始化读写锁
    pthread_rwlock_init(&rwlocker, NULL);

    //创建8个线程,3个为写线程,5个为读线程
    pthread_t wtid[3];
    pthread_t rtid[5];
    for (int i = 0; i < 3; i++) {
        pthread_create(&wtid[i], NULL, writeNum, NULL);
    }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create(&rtid[i], NULL, readNum, NULL);
    }

    //主线程回收8个线程
    for (int i = 0; i < 3; i++) {
        pthread_join(wtid[i], NULL);
    }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join(rtid[i], NULL);
    }

    //释放读写锁
    pthread_rwlock_destroy(&rwlocker);
    return 0;
}

6. 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的作用是进行线程的阻塞,而不是线程同步。当满足某个特定条件时才会阻塞线程。一般用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且和互斥锁相互配合。

【1】条件变量类型:pthread_cond_t。被条件变量阻塞的线程的信息会被记录到该类型的变量中,以便在解除阻塞时使用。

【2】初始化条件变量:

int 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restrict attr);
//cond:条件变量的地址
//attr:条件变量的属性,一般为NULL。

【3】释放条件变量资源:

int 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4】阻塞线程:

// 线程阻塞函数, 哪个线程调用这个函数, 哪个线程就会被阻塞
int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mutex是互斥锁,用于线程同步。
//当阻塞线程时,若线程已经对互斥锁mutex上锁,那么会将这把锁打开,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死锁
//当线程解除阻塞时,函数内部会帮助这个线程再次将这个mutex锁上,继续向下访问临界区

【5】阻塞线程(时间到解除):

// 将线程阻塞一定的时间长度, 时间到达之后, 线程就解除阻塞了
int pthread_cond_timedwa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struct timespec *restrict abstime);

// 以下结构体表示的时间是从1971.1.1到某个时间点的时间, 总长度使用秒/纳秒表示
struct timespec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long   tv_nsec;     /* Nanoseconds [0 .. 999999999] */
};

//使用示例
time_t mytim = time(NULL);	// 1970.1.1 0:0:0 到当前的总秒数
struct timespec tmsp;
tmsp.tv_nsec = 0;
tmsp.tv_sec = time(NULL) + 100;	// 线程阻塞100s

【6】解除阻塞(至少一个线程):

int 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

【7】解除阻塞(全部线程):

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①若干个生产者线程:生产商品放入任务队列中,若任务队列满则阻塞,可以使用一个生产者条件变量来控制是否阻塞。

②若干个消费者线程:消费者从任务队列中拿走商品,若任务队列空则阻塞,可以使用一个消费者条件变量来控制是否阻塞。

③任务队列:可以是数组、链表、stl容器等等。

程序实例:使用条件变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线程有5个,往链表头部添加节点;消费者线程也有5个,删除链表头部节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 单链表定义 */
typedef struct LNode {
    int number;
    struct LNode *next;
} LNode;

/* 全局变量及锁 */
pthread_mutex_t mutex;  //互斥锁
pthread_cond_t cond;    //条件变量
LNode *head = NULL;     //临界资源,单链表

/* 生产者执行函数 */
void* produce(void *arg)
{
    while (1) {
        //生产商品,往链表头部添加节点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LNode *tmp = (LNode*)malloc(sizeof(LNode));//创建新节点
        tmp->number = rand() % 100;
        tmp->next = head;
        head = tmp;
        printf("生产完毕! 新节点number: %d, 线程ID: %ld\n", tmp->number, pthread_self());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通知消费者拿走商品
        pthread_cond_broadcast(&cond);
        sleep(rand() % 3);//生产慢一点
    }
    return NULL;
}

/* 消费者执行函数 */
void* consume(void *arg)
{
    while (1)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无商品则等待
        //这里不能用if,可能出现段错误,如下场景:
        //假设消费者线程1进入后阻塞,然后切换到生产者线程,解除其阻塞
        //然后切换到消费者线程2拿走了商品,此时链表又是空。
        //接着,切换回消费者线程1,由于if之前已经判定过了,这里直接进行后续操作,
        //从而出现段错误。因此通过while循环判断,当阻塞解除后也会再次判断。
        while (head == NULL) {
            pthread_cond_wait(&cond, &mutex);
        }
        //拿走商品,删除链表头部节点
        LNode *tmp = head;
        printf("消费完毕! 节点number: %d, 线程ID: %ld\n", tmp->number, pthread_self());
        head = head->next;
        free(tmp);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 主函数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初始化锁和条件变量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pthread_cond_init(&cond, NULL);

    //创建5个生产者线程和5个消费者线程
    pthread_t ptid[5];
    pthread_t ctid[5];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create(&ptid[i], NULL, produce, NULL);
    }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create(&ctid[i], NULL, consume, NULL);
    }

    //主线程回收10个线程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join(ptid[i], NULL);
    }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join(ctid[i], NULL);
    }

    //释放互斥锁和条件变量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pthread_cond_destroy(&cond);
    return 0;
}

7. 信号量

信号量(信号灯)用在多线程的多任务同步中,一个线程完成了某个任务就通过信号量告诉其它线程,其它线程再进行相关操作。信号量也是用于阻塞线程,要保证线程安全,需要信号量与互斥锁一起使用。

【1】信号量类型:sem_t。需要添加头文件<semaphore.h>.

【2】初始化信号量:

int sem_init(sem_t *sem,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sem: 信号量地址
//pshared: 0表示线程同步,非0表示进程同步
//value: 初始化当前信号量拥有的资源数>=0, 若资源数为0则阻塞

【3】释放信号量资源:

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sem: 信号量地址

【4】消耗资源函数(阻塞):

//sem: 信号量地址
//函数被调用,sem中的资源就会被消耗1个
//当资源数为0时,线程就会阻塞
int sem_wait(sem_t *sem);

【5】消耗资源函数(非阻塞):

//sem: 信号量地址
//函数被调用,sem中的资源就会被消耗1个
//当资源数为0时,线程就会返回错误号,而不会阻塞
int sem_trywait(sem_t *sem);

【6】时间到解除阻塞:

int sem_timedwait(sem_t *sem, const struct timespec *abs_timeout);
//sem: 信号量地址
//abs_timeout: 与pthread_cond_timedwait中的参数一样

【7】增加资源函数:

//给sem中的资源数+1
//若资源数从0加到1,那么阻塞的线程就会解除阻塞
int sem_post(sem_t *sem);

【8】查看资源数:

//查看信号量sem中的整形数值, 这个值会被写到sval指针对应的内存中
int sem_getvalue(sem_t *sem, int *sval);

程序实例:使用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线程有5个,往链表头部添加节点;消费者线程也有5个,删除链表头部节点。同时,限定了平台容纳商品的最大容量为6个。我们可以设置两个信号量,分别来代表生产者线程生产的商品数量、平台中现有的商品数量(用于给消费者线程拿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emaphore.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 单链表节点声明 */
typedef struct LNode{
    int number;
    struct LNode *next;
} LNode;

/* 全局变量 */
sem_t psem; //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信号量
sem_t csem; //消费者拿走时的信号量
pthread_mutex_t mutex;  //互斥锁
LNode *head = NULL;     //单链表(临界区资源)

/* 生产者线程执行函数 */
void* produce(void *arg)
{
    while (1) {
        //生产者信号量-1
        sem_wait(&psem);
        //生产者生产商品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LNode *tmp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tmp->number = rand() % 100;
        tmp->next = head;
        head = tmp;
        printf("生产完毕!新节点number: %d, 线程ID: %ld\n", tmp->number, pthread_self());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消费者信号量+1
        sem_post(&csem);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 消费者线程执行函数 */
void* consume(void *arg)
{
    while (1) {
        //消费者信号量-1
        sem_wait(&csem);
        //消费者拿走商品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LNode *tmp = head;
        head = head->next;
        printf("消费完毕!节点number: %d, 线程ID: %ld\n", tmp->number, pthread_self());
        free(tmp);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生产者信号量+1
        sem_post(&psem);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 主函数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初始化信号量和互斥锁
    sem_init(&psem, 0, 6);//平台最多容纳的商品数
    sem_init(&csem, 0, 0);//平台最初没有商品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创建5个生产者线程,5个消费者线程
    pthread_t ptid[5];
    pthread_t ctid[5];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create(&ptid[i], NULL, produce, NULL);
    }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create(&ctid[i], NULL, consume, NULL);
    }

    //释放线程资源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join(ptid[i], NULL);
    }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join(ctid[i], NULL);
    }

    //释放其它资源
    sem_destroy(&psem);
    sem_destroy(&csem);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return 0;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90209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第一天(点亮led灯+led灯闪烁)——Arduino uno R3 学习之旅

​ 常识: 一般智能手机的额定工作电流大约为200mA Arduino Uno板上I/0(输入/输出)引脚最大输出电流为40 mA Uno板控制器总的输出电流为200 mA 点亮LED灯 发光二极管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xff0c;简称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

好消息!Stable Diffusion 3 允许商业化,很快开源更大版本模型

7月6日凌晨&#xff0c;著名开源大模型平台Stability AI修改了社区许可协议&#xff0c;最新发布的文生图模型Stable Diffusion 3 Medium允许商业化&#xff08;以下简称“SD3-M”&#xff09;。 如果企业、个人开发者每年收入低于100万美元&#xff08;大约726万元人民币&…

【漏洞复现】禅道——未授权登入(QVD-2024-15263)

声明&#xff1a;本文档或演示材料仅供教育和教学目的使用&#xff0c;任何个人或组织使用本文档中的信息进行非法活动&#xff0c;均与本文档的作者或发布者无关。 文章目录 漏洞描述漏洞复现测试工具 漏洞描述 禅道&#xff08;Zentao&#xff09;是一款开源的项目管理和协作…

AI文本转语音,再也不用担心视频配音了.

文章目录 简介代码实现调用开通百度付费包 简介 背景 我想要将文本,转为语音,然后配上图片,这样就可以很快生成一个视频. 可以说是配音吧,我还是比较喜欢通过代码来自动化.所以今天就来实现一下,同时做一下分享和记录.目标 通过python代码,自动将文本转为配音.平台 我选择了百…

MySQL:如何在已经使用的数据表中增加一个自动递增的字段

目录 一、需求 二、实现步骤 &#xff08;一&#xff09;数据表students &#xff08;二&#xff09;添加整型字段 &#xff08;三&#xff09;更新SID字段的值 1、使用用户定义的变量和JOIN操作 2、用SET语句和rownum变量 &#xff08;1&#xff09;操作方法 &#x…

法向量 - 平面上的法向量和曲面上的法向量

法向量 - 平面上的法向量和曲面上的法向量 flyfish 平面上的法向量 &#xff1a; 定义了一个平面 z 0 z 0 z0。 法向量是 (0, 0, 1)&#xff0c;表示垂直于平面的向上方向。 使用 quiver 函数在平面上绘制法向量。 曲面上的法向量 &#xff1a; 定义了一个曲面 z x 2…

硬件开发工具Arduino IDE

招聘信息共享社群 关联上篇文章乐鑫ESPRESSIF芯片开发简介 Arduino IDE&#xff08;集成开发环境&#xff09;是为Arduino硬件开发而设计的一款软件&#xff0c;它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xff0c;允许用户编写、编辑、编译和上传代码到Arduino开发板。Arduino IDE的…

封装日历uniapp,只显示年月不显示日

默认展示最新日期 子组件 <template><view class"date-picker"><picker mode"date" fields"month" change"onDateChange" :value"selectedDate"><view class"picker">{{ selectedDate…

SQL-DCL(三)

一.DCL介绍 DCL英文全称是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库控制语言),用来管理数据库 用户,控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二.两个方面 1.数据库可以由那些用户访问 2.可以访问那些内容 三.DCL-管理用户 1.查询用户 USE mysql SELECT * FROM user 2.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Raylib 坐标系

draftx 符号调整为正数 发现采样坐标系原点0&#xff0c;0 在左上角&#xff0c;正方向 右&#xff0c;下 绘制坐标系 原点0&#xff0c;0 在左下角&#xff0c;正方向 右&#xff0c;上 拖拽可得 #include <raylib.h> // 重整原因&#xff1a;解决新函数放大缩小之下…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23天|LeetCode 39. 组合总和、40.组合总和II、131.分割回文串

1. LeetCode 39. 组合总和 题目链接&#xff1a;https://leetcode.cn/problems/combination-sum/description/ 文章链接&#xff1a;https://programmercarl.com/0039.组合总和.html 视频链接&#xff1a;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T4y1M7HJ 思路&#xff1a; 本题和…

【算法笔记自学】第 6 章 C++标准模板库(STL)介绍

6.1vector常见用法详解 #include <cstdio>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n, x;scanf("%d", &n);vector<int> v;for (int i 0; i < n; i) {scanf("%d", &x);v.push_back(x);}for (int i 0; i <…

方法引用详解

什么是方法引用&#xff1f;&#xff1a;针对于函数式接口中的抽象方法 为什么用方法引用&#xff1f;&#xff1a;避免代码的重复&#xff0c;简便书写&#xff0c;提高效率 在使用Lambda表达式的时候&#xff0c;我们实际上传递进去的代码就是一种解决方案&#xff1a;拿参数…

第15章 奇异值分解:习题解答及其案例

这一章初学建议看该视频学习&#xff0c;讲得歪瑞古德&#xff1a; 《统计学习方法》李航 第15章奇异值分解 1.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是指将 m n m \times n mn实矩阵 A A A表示为以下三个实矩阵乘积形式的运算 A U Σ V T A U \Sigma V ^ { T } AUΣVT 其中 U U U是 m m m阶正…

文件读写操作之c语言、c++、windows、MFC、Qt

目录 一、前言 二、c语言文件读写 1.写文件 2.读文件 三、c文件读写 1.写文件 2.读文件 四、windows api文件读写 1.写文件 2.读文件 五、MFC文件读写 1.写文件 2.读文件 六、Qt文件读写 1.写文件 2.读文件 七、总结 一、前言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xff0c…

图像分类-数据驱动方法

K近邻算法&#xff08;K-Nearest Neighbors&#xff0c;简称KNN&#xff09; KNN算法通过比较新样本与训练集中的样本的距离&#xff0c;然后根据最近的K个邻居的投票结果来决定新样本的分类。 如图所示&#xff0c;K越大的边界会更加平滑&#xff0c;本质上是根据某一样本最近…

从0到1:培训老师预约小程序开发笔记二

背景调研 培训老师预约小程序&#xff1a; 教师和学生可以更便捷地安排课程&#xff0c;并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xff0c;使之成为管理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强大工具。培训老师可以在小程序上设置自己的可预约时间&#xff0c;学员可以根据老师的日程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预…

对接海康sdk-linux下复制jar包中resource目录的文件夹

背景 在集成海康sdk时,需要将一些组件放到项目中作为静态资源,并且海康的sdk初始化也需要加载这些静态资源,在windows下,使用一些File路径的方式是可以正确加载的,但是在linux上就会加载失败。 首先我是将海康的sdk组件放到resource下的,并且按照windows和linux设置了两…

【硬件产品经理】硬件产品手板设计

目录 简介 硬件手板 手板资料 作者简介 简介 今天来聊聊产品手板这个话题。 到了手板这个层面其实就属于产品设计细节了&#xff0c; 无论你对整个开发体系如何如何了解&#xff0c; 对公司管理流程如何如何精通。 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业务细节中去的&#xff0c; 你可能…

6800和8080单片机读写时序和液晶屏接口

前言&#xff1a; 随着单片机发展&#xff0c;集成度越来越高&#xff0c;因此目前单片机较少使用RD和WR信号操作外设&#xff0c;因此很多时候&#xff0c;变成了6800和8080单片机读写液晶屏了。早期的读写本质上是对一个地址进行即时的操作&#xff0c;现在可能是等数据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