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即用超常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综合性和突发性。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也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动机
- 动机(motivation):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2. 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
-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 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经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是学习的普遍特征/必要条件。任何学习都存在迁移现象,其中有意义学习多为正迁移,机械学习多为负迁移;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没有迁移就没有学习。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强化与惩罚
强化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Eg: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表扬----学生积极举手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Eg:学生早到–不罚站----以后早到
惩罚----行为频率↓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Eg.违纪就处分;不做作业就取消看电视
辨析:惩罚VS负强化
日常的语言敏感难免让初次备考的同学认为“负”和“惩罚”这样的字词都同样含有贬义,进而认为二者是一个意思。然而我们必须明确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总结: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心理发展的因素
-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 2、自然经验
- 3、社会经验
- 4、平衡
-
心理发展的结构
- 图式(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
- 同化(数量上的变化)
- 顺应(质量上的变化)
-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 发展过程:低级的动作图式(如婴儿吸奶),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建构出新的图式
-
认知发展的阶段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这一阶段,儿童在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并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
这一时期,皮亚杰发现了婴儿在9个月之后将具有客体永久性的出现
客体永久性的出现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和儿童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
-
前运算阶段(2~7岁)
- 特征:
- 儿童的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 年幼儿童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更换容器实验)
- 两个亚阶段
- 符号功能亚阶段(2~4岁)
- 自我中心性(不能区分自我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三山实验)
- 泛灵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生命、有感情)
- 直觉思维亚阶段(4~7岁)
- 开始运用初级推理能力,希望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 没有形成分类的能力
- 思维的“中心化“表现(思维的集中性和思维的不可逆性)
- 符号功能亚阶段(2~4岁)
- 特征: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特征:仍不能像成人那样思维,他们深深地植根于客观世界中,难以进行抽象思维
- 表现:
- 1、小学阶段的儿童对守恒问题已能够接受
- 2、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长儿童对内隐实质可以进行反应(可以判断看到的事物背后的真正意义
- 3、序列化到传递性能力(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事物到了解两个物体与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 4、类包含的能力(儿童不再表现出思维的不可逆性,他们思维去中心化,能处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 特征:个体不再局限于有关体验的推理,而是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
- 表现:
- 1、开始不受真实情境的束缚,能将心里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
- 2、既能考虑当前情境,又能考虑过去和将来的情境
- 3、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以及命题间推理
- 4、青春期自我中心性(如:全班都认为我的答案很傻)
-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通过把人的兴趣、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对动机产生影响,它影响着个体学习任务的选择、努力的程度、以及遇到困难的条件下活动的坚持力,在学习领域自我效能感称为学习效能感,它指的是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判断和评估。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他发现,即使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也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开展某项活动,而是首先要推测一下自己行不行?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与信心?这种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现。所以,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区别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班杜拉创造了自我效能概念。结果期望,属于传统期望的概念范畴,是人们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而效能期望则是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推测。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需求)。1943年马斯洛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关于需求结构的理论,五级的旧版传播较广。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人称它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教师不是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学习者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构建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
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