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复习指导之外部排序

news2025/1/24 14:59:44

目录

外部排序

复习提示

1.外部排序的基本概念

2.外部排序的方法

2.1对大文件排序时使用的排序算法(2016)

3.多路平衡归并与败者树

4.置换-选择排序(生成初始归并段)

4.1置换-选择排序生成初始归并段的实例(2023)

5.最佳归并树

5.1构造三叉哈夫曼树及相关的分析和计算(2013)

5.2实现最佳归并时需补充的虚段数量的分析(2019)

知识回顾


外部排序

复习提示

外部排序可能会考查相关概念、方法和排序过程,外部排序的算法比较复杂,不会在算法设计上进行考查。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

① 外部排序指的是大文件的排序,即待排序的记录存储在外存中,待排序的文件无法一次性装入内存,需要在内存和外存之间进行多次数据交换,以达到排序整个文件的目的。

② 为减少平衡归并中外存读/写次数所采取的方法:增大归并路数和减少归并段个数。

③ 利用败者树增大归并路数。

④ 利用置换-选择排序增大归并段长度来减少归并段个数。

⑤ 由长度不等的归并段进行多路平衡归并,需要构造最佳归并树。

1.外部排序的基本概念

前面介绍过的排序算法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称为内部排序)。

而在许多应用中,经常需要对大文件进行排序,因为文件中的记录很多,无法将整个文件复制进内存中进行排序。

因此,需要将待排序的记录存储在外存上,排序时再把数据一部分一部分地调入内存进行排序,在排序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内存和外存之间的交换。

这种排序算法就称为外部排序

2.外部排序的方法

文件通常是按块存储在磁盘上的,操作系统也是按块对磁盘上的信息进行读/写的。

因为磁盘读/写的机械动作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内存中进行运算的时间(相比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在外部排序过程中的时间代价主要考虑访问磁盘的次数,即I/O次数。

2.1对大文件排序时使用的排序算法(2016)

外部排序通常采用归并排序算法。它包括两个阶段:

  • ① 根据内存缓冲区大小,将外存上的文件分成若干长度为 L 的子文件,依次读入内存并利用内部排序算法对它们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得到的有序子文件重新写回外存,称这些有序子文件为归并段或顺串
  • ② 对这些归并段进行逐趟归并,使归并段(有序子文件)逐渐由小到大,直至得到整个有序文件为止。

例如,一个含有 2000个记录的文件,每个磁盘块可容纳 125 个记录,首先通过8次内部排序得到 8个初始归并段 R1~R8,每段都含 250 条记录。

然后对该文件做如图 8.15 所示的两两归并,直至得到一个有序文件。

可以把内存工作区等分为三个缓冲区,如图8.14所示,其中的两个为输入缓冲区,一个为输出缓冲区。

首先,从两个输入归并段R1和 R2 中分别读入一个块,放在输入缓冲区1和输入缓冲区2中。

然后,在内存中进行二路归并,归并后的对象顺序存放在输出缓冲区中。

若输出缓冲区中对象存满,则将其顺序写到输出归并段(R1')中,再清空输出缓冲区,继续存放归并后的对象。

若某个输入缓冲区中的对象取空,则从对应的输入归并段中再读取下一块,继续参加归并。

如此继续,直到两个输入归并段中的对象全部读入内存并都归并完成为止。

当 R1 和 R2 归并完后,再归并 R3 和 R4、R5 和 R6、最后归并 R7和 R8,这是一趟归并。

再把上趟的结果 R1'和 R2'、R3'和 R4'两两归并,这又是一趟归并。

最后把 R1"和 R2"两个归并段归并,得到最终的有序文件,一共进行了3趟归并。

在外部排序中实现两两归并时,由于不可能将两个有序段及归并结果段同时存放在内存中,因此需要不停地将数据读出、写入磁盘,而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

                                        外部排序的总时间 = 内部排序的时间 + 外存信息读/写的时间 + 内部归并的时间

显然,外存信息读/写的时间远大于内部排序和内部归并的时间,因此应着力减少 I/O 次数。

由于外存信息的读/写是以“磁盘块”为单位的,因此可知每趟归并需进行 16 次读和 16 次写,3趟归并加上内部排序时所需进行的读/写,使得总共需进行 32x3 +32=128 次读/写。

若改用 4 路归并排序,则只需2趟归并,外部排序时的总读/写次数便减至 32x2+32=96。

因此,增大归并路数,可减少归并趟数,进而减少总的磁盘 I/O 次数,如图 8.16 所示。

一般地,对 r 个初始归并段,做 k 路平衡归并(即每趟将 k 个或 k 个以下的有序子文件归并成一个有序子文件)。

第一趟可将 r 个初始归并段归并为\left \lceil r/k \right \rceil个归并段,以后每趟归并将 m 个归并段归并成\left \lceil m/k \right \rceil个归并段,直至最后形成一个大的归并段为止。

                                                                        树的高度-1=\left \lceil log_kr \right \rceil= 归并趟数S。

可见,只要增大归并路数k,或减少初始归并段个数r,都能减少归并趟数 S,进而减少读/写磁盘的次数,达到提高外部排序速度的目的

 

3.多路平衡归并与败者树

增加归并路数 k 能减少归并趟数 S,进而减少 I/O 次数。

然而,增加归并路数 k 时,内部归并的时间将增加。

做内部归并时,在 k 个元素中选择关键字最小的元素需要k-1次比较。

每趟归并 n 个元素需要做 (n-1)(k-1) 次比较,S趟归并总共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S(n-1)(k-1)=\left \lceil log_kr \right \rceil(n-1)(k-1)=\left \lceil log_2r \right \rceil(n-1)(k-1)/\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

式中,(k-1)/\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随 k 增长而增长,因此内部归并时间亦随 k 的增长而增长。

这将抵消因增大 k 而减少外存访问次数所得到的效益。因此,不能使用普通的内部归并排序算法。

为了使内部归并不受 k 的增大的影响,引入了败者树

败者树是树形选择排序的一种变体,可视为一棵完全二叉树

k 个叶结点分别存放 k 个归并段在归并过程中当前参加比较的元素,内部结点用来记忆左右子树中的“失败者”,而让胜利者往上继续进行比较,一直到根结点。

若比较两个数,大的为失败者、小的为胜利者,则根结点指向的数为最小数。

如图 8.17(a) 所示,

  • b3 与 b4 比较,b4 是败者,将段号 4 写入父结点 ls[4](l为小写的L,并非大写的i,下面同理)。
  • b1 与 b2 比较,b2 是败者,将段号 2 写入 ls[3]。
  • b3 与 b4的胜者 b3 与 b0 比较,b0 是败者,,将段号0写入 Is[2]。
  • 最后两个胜者 b3 与 b1 比较,b1是败者,将段号1写入Is[1]。
  • 而将胜者b3 的段号3写入 ls[0] 此时,根结点 Is[0] 所指的段的关键字最小。

对于k路归并,初始构造败者树需要k-1次比较。

b3 中的 6 输出后,将下一关键字填入 b3,继续比较。

因为 k 路归并的败者树深度为\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1,所以从 k 个记录中选择最小关键字,仅需进行\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次比较。

因此总的比较次数约为

                        ​​​​​​​        ​​​​​​​        S(n-1)\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left \lceil log_kr \right \rceil(n-1)\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n-1)\left \lceil log_2r \right \rceil

可见,使用败者树后,内部归并的比较次数与 k 无关了。

因此,只要内存空间允许,增大归并路数 k 将有效地减少归并树的高度,从而减少 I/O 次数,提高外部排序的速度。

值得说明的是,归并路数 k 并不是越大越好。

归并路数 k 增大时,相应地需要增加输入缓冲区的个数。

若可供使用的内存空间不变,势必要减少每个输入缓冲区的容量,使得内存、外存交换数据的次数增大。

当k值过大时,虽然归并趟数会减少,但读/写外存的次数仍会增加。

4.置换-选择排序(生成初始归并段)

从 《外部排序的方法》节的讨论可知,减少初始归并段个数,也可以减少归并趟数 S。

若总的记录个数为n,每个归并段的长度为 l(此l为小写的L,并非大写的i),则归并段的个数r=\left \lceil n/l \right \rceil

采用内部排序算法得到的各个初始归并段长度都相同(除最后一段外),它依赖于内部排序时可用内存工作区的大小。

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方法,用来产生更长的初始归并段,这就是本节要介绍的置换-选择算法

4.1置换-选择排序生成初始归并段的实例(2023)

设初始待排文件为FI(此I为大写的i,非小写的L),初始归并段输出文件为FO,内存工作区为 WA,FO 和 WA 的初始状态为空,WA可容纳 w 个记录。

置换-选择算法的步骤如下:

1) 从 FI 输入 w 个记录到工作区 WA。

2) 从 WA 中选出其中关键字取最小值的记录,记为 MINIMAX 记录。

3) 将 MINIMAX 记录输出到 FO 中去。

4) 若 FI 不空,则从 FI 输入下一个记录到 WA 中。

5) 从 WA 中所有关键字比 MINIMAX 记录的关键字大的记录中选出最小关键字记录,作为新的 MINIMAX 记录。

6) 重复 3)~5),直至在 WA 中选不出新的 MINIMAX 记录为止,由此得到一个初始归并段,输出一个归并段的结束标志到FO中去。

7) 重复 2)~6),直至 WA 为空。由此得到全部初始归并段。

设待排文件 FI={17,21,05,44,10,12,56,32,29},WA 容量为3,排序过程如表 8.2 所示。

上述算法,在 WA 中选择 MINIMAX记录的过程需利用败者树来实现。

5.最佳归并树

文件经过置换-选择排序后,得到的是长度不等的初始归并段。

下面讨论如何组织长度不等的初始归并段的归并顺序,使得 I/O 次数最少。

假设由置换-选择排序得到 9个初始归并段,其长度(记录数)依次为9,30,12,18,3,17,2,6,24。

现做 3 路平衡归并,其归并树如图 8.18 所示。

在图 8.18中,各叶结点表示一个初始归并段,上面的权值表示该归并段的长度,叶结点到根的路径长度表示其参加归并的趟数,各非叶结点代表归并成的新归并段,根结点表示最终生成的归并段。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 WPL为归并过程中的总读记录数,所以I/O 次数=2xWPL=484。

5.1构造三叉哈夫曼树及相关的分析和计算(2013)

显然,归并方案不同,所得归并树不同,树的带权路径长度(I/O次数)亦不同。

为了优化归并树的 WPL,可以将哈夫曼树的思想推广到 m 又树的情形,在归并树中,让记录数少的初始归并段最先归并,记录数多的初始归并段最晚归并,就可以建立总的 I/O 次数最少的最佳归并树

上述 9 个初始归并段可构造成一棵如图 8.19 所示的归并树,按此树进行归并,仅需对外存进行446 次读/写,这棵归并树便称为最佳归并树。

图 8.19 中的哈夫曼树是一棵严格 3 叉树,即树中只有度为 3 或 0 的结点。

若只有8个初始归并段,如上例中少了一个长度为 30 的归并段。

若在设计归并方案时,缺额的归并段留在最后,即除最后一次做二路归并外,其他各次归并仍是 3 路归并,此归并方案的 I/O 次数为 386。

显然这不是最佳方案。

正确的做法是:若初始归并段不足以构成一棵严格 k 叉树(也称正则 k 叉树)时,需添加长度为 0的“虚段”,按照哈夫曼树的原则,权为0的叶子应离树根最远。

因此,最佳归并树应如图 8.20 所示,此时的 I/O 次数仅为 326。

如何判定添加虚段的数目?

设度为 0 的结点有n_0个,度为k的结点有n_k个,归并树的结点总数为n,则有:

  • n=n_k+n_0        (总结点数 = 度为k的结点数 +度为 0 的结点数)
  • n=kn_k+1        (总结点数 = 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1)

因此,对严格 k 叉树有n_0=(k-1)n_k+1,由此可得n_k=(n_0-1)/(k-1)

若(n0-1)%(k-1)=0(%为取余运算),则说明这n0个叶结点(初始归并段)正好可以构造 k 叉归并树。此时,内结点有n_k个。

若(n0-1)%(k-1)=u≠0,则说明对于这 n0个叶结点,其中有u个多余,不能包含在 k叉归并树中。

为构造包含所有 n0 个初始归并段的 k 叉归并树,应在原有 n_k个内结点的基础上再增加 1 个内结点。

它在归并树中代替了一个叶结点的位置,被代替的叶结点加上刚才多出的 u 个叶结点,即再加上k-u-1个空归并段,就可以建立归并树。

5.2实现最佳归并时需补充的虚段数量的分析(2019)

以图 8.19 为例,用 8 个归并段构成 3 叉树,(n0-1)%(k-1)=(8-1)%(3-1)=1,说明7个归并段刚好可以构成一棵严格 3叉树(假设把以5为根的树视为一个叶子)。

为此,将叶子5变成一个内结点,再添加 3-1-1=1个空归并段,就可以构成一棵严格3叉树。

知识回顾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801089.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单链表复习 (C语言版)

目录 一.顺序表与链表的区别 二.链表概念 三.单链表 1.单链表的开始与初始化 2.单链表的打印 3.单链表的尾插 重难点:单链表实现时的指针详解 4.单链表的头插 5.单链表的尾删 6.单链表的头删 小结: 7.单链表的查找 8.在指定位置前插入数据 …

深度学习的舌象诊断:从舌头上了解系统性疾病!

首先 深度学习算法能否解决东方医学中依靠医生经验的诊断问题?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什么呢? 用舌头诊断被称为口腔健康的指标,但在东方医学中,舌头也被用来评估全身的状况。换句话说,通过分析舌头的图像…

人工智能的统治:会是人类的终结吗?

使用ChatGPT运行/请求一系列提示以探索完全人工智能(AI)控制关键基础设施、自动化工厂 ( Tesla )、社交媒体 ( Meta )、SCADA和其他常见用途 (ModBUS?) 可能产生的后果后,我们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考虑: 数据、提示和响应应被视为说明性的&…

通过影刀RPA,创建定时任务,自动获取图片验证码登录平台;

1.下载下载影刀客户端-影刀RPA - 影刀官网 2.安装,登录 3.应用创建->PC自动化应用 4.按照流程-创建【可双击或拖动】 5.保存 6.右击【创建的应用】->发版 7.选择触发器->【定时触发器】 根据提示配置 8.完成,每天平台会自动打开;…

算法学习笔记(7.7)-贪心算法(Dijkstra算法-最短路径问题)

目录 1.最短路径问题 2.Dijkstra算法介绍 3.Dijkstra算法演示 4.Dijkstra算法的代码示例 1.最短路径问题 图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通常是指在一个加权图中找到从一个起始顶点到目标顶点的最短路径。 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给定一个加权图和一个起始顶点&…

http协议,tomcat的作用

HTTP 概念: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规定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规则。 特点: 1.基于TCP协议:面向连接,安全 2. 基于请求-响应模型的:一次请求对应一次响应 3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

react学习-高阶组件

1.简介 react高阶组件是一个函数,接收一个组件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新的组件,可以用来进行组件封装,将一些公共逻辑提取到高阶组件内部。 2.基本实现 以下案例为利用高阶组件来增强props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

10.dockerfile自动构建镜像

dockerfile自动构建镜像 类似ansible剧本,大小几kb 手动做镜像:大小几百M 首先创建一个dockerfile的路径,便于在路径下存在多个路径每个路径下都是dockerfile命名的脚本 注释:文件必须为:dockerfile或者Dockerfile …

解决linux系统求前N月月份的bug

日常工作中,需要获取某个日期(20240531)的前N个月,通常会写命令 date -d "20240531 last-month" %Y%m 我期望得到202404 但是很意外: 经过几轮测试,发现只要月内天数超过30天,即所有…

基于Zero-shot实现LLM信息抽取

基于Zero-shot方式实现LLM信息抽取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海量的文本数据中高效地抽取关键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抽取任务也迎来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基于Zero-shot&#x…

代码随想录——修建二叉搜素树(Leetcode669)

题目链接 递归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public class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 {}* TreeNode(int val) { this.val val; }* TreeNode(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

【算法每日一练】新月轩就餐

思路: 其实很容易想到是双指针或者双端队列。 我们设置一个type表示当前区间已经有了多少种厨师,同时还需要记录区间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然后比较棘手的是移动问题了,什么时候移动呢? 我们可以发现当区间当队头元…

AI数据分析:用deepseek根据Excel数据绘制分裂饼形图

工作任务:要绘制下面表格中月活用户占比的分裂饼形图 在deepseek中输入提示词: 你是一个Python编程专家,要完成一个Python脚本编写的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读取Excel文件"F:\AI自媒体内容\AI行业数据分析\poetop5…

Polar Web 【简单】- 被黑掉的站

Polar Web 【简单】- 被黑掉的站 Contents Polar Web 【简单】- 被黑掉的站思路EXP运行&总结 思路 如题目所述,这是一个被黑掉的站点,由此不禁要了解该黑客发现了哪些可以入手的路径,或是留下了什么样的文件供持续访问。 目录扫描该站点发…

软件测试--Linux快速入门

文章目录 软件测试-需要掌握的Linux指令Linux命令操作技巧Linx命令的基本组成常用命令 软件测试-需要掌握的Linux指令 Linux命令操作技巧 使用Tab键自动补全上下键进行翻找之前输入的命令命令执行后无法停止使用CtrC,结束屏幕输出 Linx命令的基本组成 命令 [-选项] [参数] …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理论基础、核心架构、应用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

Attention机制源于对序列建模中长期依赖关系的有效捕获需求,其理论基础在于让模型动态分配权重以聚焦于输入序列中与当前任务相关的关键部分。核心架构包括Query-Key-Value三元组计算、Softmax归一化的注意力得分、加权求和生成上下文向量,以及扩展至多头…

Unity3d简单对话系统的实现——使用Dialogue editor完成对话系统

目录 前言 使用方法 1.下载dialogue editor 2.新建空物体 3.对对话内容进行编辑 4.对话画布建立 5.触发对话框代码 结束语 前言 今天是坚持写博客的第21天,很高兴自己可以坚持,也希望能与大家一起进步。我们今天来看unity3d当中的一个可以轻松实…

Python易错点总结

目录 多分支选择结构 嵌套选择 用match模式识别 match与if的对比 案例:闰年判断 三角形的判断 用whlie循环 高斯求和 死循环 用for循环 ​编辑continue​编辑 whlie与else结合 pass 序列 列表(有序) 元组(有序&…

高防CDN是如何应对DDoS和CC攻击的

高防CDN(内容分发网络)主要通过分布式的网络架构来帮助网站抵御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和CC(挑战碰撞)攻击。 下面是高防CDN如何应对这些攻击的详细描述: 1. DDoS攻击防护 DDoS攻击通过大量的恶…

数智融通 创新发展|亚信科技携AntDB、Data OS与隐私计算产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5月21日,亚信科技在云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数智融通 创新发展”,聚焦企业数智化升级的前沿话题。资深产品经理和技术架构师们面对面深入交流,分享创新成果与实战案例,共同探索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 图1&#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