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目的和要求
- 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原理
- 理解路由器路由算法原理
- 理解路由器路由配置方法
- 实验项目内容
-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 路由器RIP动态路由配置
- 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
- 实验环境
1. 硬件:PC机;
2.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0 。
- 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添加设备Router_2811 1台,PC 1台,通过交叉线和配置线相连接,如下图所示:
2)、为PC配置IP和Gateway
3)、在PC执行相应代码:
4)、在PC CMD中执行相应代码:
-
- 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1)、添加设备PC 2台;Router_2811 1台;Switch_2960 1台,route与Switch之间通过交叉线连接,Switch与两台PC通过直通线连接,如下图所示:
2)、对PC1与PC2进行IP的配置和Gateway
3)、在PC1的run控制台进行ping PC2操作(由于switch中还没有进行配置,故ping超时)
4)、在Switch中进行相应的配置
5)、在router中进行相应的配置
6)、show ip route将会得到下面的结果(及说明配置正确)
7)、在PC1中ping PC2 操作(由于进行的相应的配置操作将会得到下图结果)
-
-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1)、添加设备pc 2台,Router-PT可扩展路由 2台,Switch_2960 2台,Router-PT可扩展路由通过DCE 串口线相连接,Switch与PC之间通过直连线连接,Router与Switch通过交叉线连接
注意:Router-PT在下图所示位置
2)、为两台PC配置ip和Gateway
3)、在PC3中ping PC4(由于其他设备还未配置,故超时)
4)、对两台router进行配置
5)、在两台router中再配置以下内容并且show ip route
6)、再回到PC3中ping PC4
-
- 路由器RIP动态路由配置
1)、添加设备PC 2台,Switch_3560 1台,Router-PT 2台,Switch与PC之间通过直连线相连,Router与PC,Router与switch之间通过交叉线连接,两台Router之间通过DCE 串口线连接
2)、为两台PC配置ip和Gateway
3)、通过执行相应代码代码进行配置switch_s3560并show vlan
4)、配置vlan10 vlan 20的ip address并且show ip route和show running
5)、配置switch的network并show ip route
6)、配置两台Router的代码并show ip route
7)、验证PC是否连通
-
- 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
1)、添加设备PC 2台,Switch_3560 1台,Router-PT 2台,PC与switch之间通过直连线连接,switch与Router,Router与PC之间提供交叉线连接,两台Router 之间通过DCE串口线连接。
2)、为两台PC配置IP和Gateway
3)、配置switch_S3560
4)、配置两台router
5)、进入PC7的CMD中ping PC8
- 调试过程
在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实验中由于在配置Router的IP,执行命令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时address与192之间少了空格导致IP没有配置上,最终在PC1中ping PC2 时一直超时(Request timed out.)。
解决方法:重新对其加上空格进行配置。
- 实验结果
-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结果如下图:
-
- 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实验结果如下图:
-
-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结果如下图:
-
- 路由器RIP动态路由配置
-
- 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
- 总结
在本次实验实践的第一题中,主要收获是,了解了路由器的几种常用的配置方法,实验中主要用的是Console线缆方式和Telnet方式进行配置路由器,熟悉了路由器不同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之间的切换,以此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而后在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中,主要了解了单臂路由器的配置方法,通过单臂路由器也实现了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第三题中,主要是掌握了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技巧,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大致了解了广域网线缆的链接方式;
接下来的路由器RIP动态路由配置,主要是了解了RIP协议的配置方法,知道如何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RIP学习产生的路由。
最后一题中,主要掌握了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了解了如何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OSPF学习产生的理由。
通过本次的实现充实的让我了解了路由器,以及路由器的配置方式,与此同时,也为自己弥补了在理论上不足的地方。实验过程中我由于不细心造成几次配置失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会更加仔细,避免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