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国产化的基础知识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什么是“国产化”?什么是“信创”?
国产化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中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和标准,以替代过去依赖的进口产品和技术的过程。
信创全称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旨在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可控,规避外部技术制裁和风险,其核心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标准,推动全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
“信创”是怎么起源的?
-
2016年3月4日,24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并将其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简称“信创工委会”,这就是“信创”这个词的最早由来。
-
“信创工委会”成立后不久,全国各地相继又成立了大量的信创产业联盟,共同催生了庞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也被称为“信创产业”,简称“信创”
-
“信创”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完全自主可控。
为什么要搞“信创”?
其实核心就是四个字:“自主可控”。过去的很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长期处于模仿和引进的地位。国际IT巨头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也垄断了国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它们制定了国内IT底层技术标准,并控制了整个信息产业生态。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崛起,某些国家主动挑起贸易和科技领域的摩擦,试图打压中国的和平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底层支持的信息技术领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重点打击对象。面对日益增加的安全风险,我们国家必须尽快实现自主可控。
“信创”的内容是哪些?
信创主要包括四大领域:一是基础设施,包括芯片(CPU、GPU等)、存储、服务器、云计算等;二是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三是应用软件,包括基础办公软件、企业管理软件(ERP、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业软件、流程优化软件等;四是信息安全,包括安全软件、安全硬件、 安全服务等。
信创的发展背景事件
- 2008年:微软“黑屏”事件;
- 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
- 2018年:中兴、华为事件;实体清单事件;
- 2022年:美商务部宜布对俄罗斯展开“毁灭性制裁”;英特尔、AMD、联想、戴尔、台积电、格罗方德、苹果、谷歌、GitHjub、Oracc、SAP、微软、BM、思科、AWS、VMwarc等科技巨头纷纷表示"暂停向俄罗斯交付产品及服务”。
信创的作用和意义
- 带动经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目前的一项国家战略,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 维护安全: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实现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
- 布局产业:信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举措,可以带动传统ICT产业转型,构建产业集群
“信创”生态体系
“信创”的核心要求有哪些?
“信创”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国家曾制定了“2+8+N”的信创三步走战略:
“2”就是首先实现党委、政府机关范围内的国产替代,同时顺带打磨产品、培育骨干企业;
“8”指的是金融、电信、电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疗8大关键行业。在产品相对好用、生态比较成熟后,信创将由党政系统扩大到8大关键行业;
“N”就是其他行业,最终将信创产品扩展到全行业。
“信创”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状态?
俄乌冲突凸显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信创进一步加速,全国各地的信创项目开始大面积铺开,国内各关键领域的企业以“信创”为契机纷纷入局,争夺信创市场,信创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IT产业,将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国产替代潮。
目前,“信创”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技术仍未完全突破,尤其是上游核心技术,仍有部分被国外企业垄断,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和资源扶持。
从全球范围来看,信创产业的绝对用户数量仍然难以与国外巨头抗衡。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营销推广,在国际上赢得用户和市场的认可。
信创产业格局较为分散,真正具有很强实力的国内龙头企业不多,产业链条较为零散,面对国际巨头,尚无法发挥合力优势。
信创产业人才数量仍然不足,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影响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