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数据之间联系的模型表示
- 网状模型用“图”结构来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 层次模型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 关系模型用“关系(二维表)”结构来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 对象模型用“对象”数据结构来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定义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数据库在三个级别 (层次)上的抽象,使用户能够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储。实际上 ,对于一个数据库系统而言一有物理级数据库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基础,概念级数据库中不过是物理数据库的一种逻辑的、抽象的描述(即模式),用户级数据库则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它是概念级数据库的一个子集(外模式)。
用户应用程序根据外模式进行数据操作,通过外模式一模式映射,定义和建立某个外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起来,当模式发生改变时,只要改变其映射,就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可保持不变;另一方面,通过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定义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模式)与存储结构(内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就能保持模式不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变。
优点
- 独立性高
- 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模式发生变化时,不必修改用户的程序,只需修改其外模式与模式的映像。 - 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变化时,不必修改模式,只需修改其模式与内模式映像。
- 逻辑独立性
- 安全性好。
由于普通用户使用的是外模式,因此他只能看到部分数据,不了解整个数据,所以安全、保密性好。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
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改变时,管理员改变外模式/模式映像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不用修改应用程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
模式/内模式映像
唯一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管理员改变模式/内模式映像,使模式保持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意义
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得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去。数据的存取由DBMS管理,简化了应用程序,大大减少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DBA具体职责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取策略和存储结构;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数据库的性能改进;定期对数据库进行重组和重构。应用程序员负责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并进行调 试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