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麻醉学科的起源
二、麻醉前访视与评估记录单
患者基本信息
临床诊断
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及疾病情况
病人体格情况分级
手术麻醉风险评估
拟施麻醉方法及辅助措施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访视麻醉医师签名
访视时间
与麻醉相关的检查结果
三、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优势
1、产品外观
2、产品架构
3、集成
4、辅助医院建设
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有着完善的临床业务功能,能够涵盖整个围术期的工作,能够采集、汇总、存储、处理、展现所有的临床诊疗资料。通过该系统的实施,能够规范麻醉科的工作流程,实现麻醉手术过程的信息数字化,自动生成麻醉的各种医疗文书,完成共享HIS、LIS、PACS和 EMR等手术患者信息,从而提高麻醉、手术工作的管理水平。
一、麻醉学科的起源
1846 年10 月16 日, 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的牙医Dr. William Morton 首次将乙醚成功地应用于手术麻醉,创立了麻醉学科。人类的文明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然而,屈指算来,麻醉 学科的发展史迄今只有166年;人类的发展是文明的,但是在麻 醉学科出现以前,人类在解决创伤和手术痛苦方面却是野蛮的。 麻醉学科的出现为外科学乃至医学不断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相 对于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来说,麻醉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却 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
中国麻醉学科的起步是在解放之后,上海的吴觉和北京的谢 荣创建了中国的麻醉事业。早期,麻醉都是由护士或技术员做, 直到1983年,才有正规的大学毕业生加入麻醉学科。因此,八十 年代之后,中国麻醉学科的人员组成和含金量开始逐步提高。麻 醉学科最初只是用于解决患者的手术痛苦,经老一辈麻醉学家及 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的麻醉学已经在临床麻醉、疼痛治 疗、手术期危重患者的救治与调控及体外循环管理等方面取得了 巨大成就。
二、麻醉前访视与评估记录单
麻醉前访视与评估记录单是一份重要的医疗文件,通常由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并完成。这份记录单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并为后续的麻醉操作提供详细的指导。
以下是麻醉前访视与评估记录单可能包含的主要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房、床号、住院号等。
临床诊断
详细记录需要实施手术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其他合并存在的疾病的诊断。
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及疾病情况
记录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以及心血管系统、肺、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系统功能状况。
病人体格情况分级
一般按照麻醉医师协会(ASA)的体格分级标准,将病人分为I、II、III、IV、V五级,如有急诊情况,需加注E。
手术麻醉风险评估
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手术种类等因素,对麻醉手术风险进行评估,通常分为风险较小、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较大、风险很大、病情危重频临死亡、异常危险等几类。
拟施麻醉方法及辅助措施
详细记录计划采用的麻醉方法,如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等,以及麻醉过程中的辅助措施,如监测手段、控制性低血压、人工低温等。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对于可能导致病人麻醉并发症或可能影响病人安全的情况,需特别说明。
访视麻醉医师签名
记录完成访视和评估的麻醉医师的签名。
访视时间
记录访视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与麻醉相关的检查结果
血型、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糖化蛋白、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血气分析、ECG结果、胸片、超声心动图、血管彩超。
总结:麻醉前访视与评估记录单不仅有助于麻醉医师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需求,还能为麻醉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这份记录单,麻醉医师能够更好地预测和管理麻醉风险,确保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同时,它也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
三、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优势
1、产品外观
•洁面美观大方,操作也非常简单。
•所有文书单据均为所见即所得,效果佳。
2、产品架构
•产品采用B/S模式架构,后期维护简单方便、好业务扩展简单方便、保障系统的安全。
•降低成本、减少机器负载、稳定性更强。
3、集成
•能够与院内HIS、LIS.PACS、血透分析系统、质控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
•可与多个硬件厂家的麻醉机、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进行对接。
4、辅助医院建设
•支持三级医院评级需求
•支持智慧医院评级需求
•支持互联互通评级需求
•支持电子病历评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