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一页,我们看己二、明稍利随时得入。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提醒所有净土宗的行者,他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学佛它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方便,一个是归元。我们到底应该先注意哪一个呢?
按照天台教观的判教概念,你要先重视究竟的目标,不能把所有的生命都用来处理你短期的目标。就是说,所有的人一开始就要想到成佛的问题,不管你只修人天福报,还是只追求二乘的涅槃,或者你只是先求生净土,这些都是方便。不管你今天成佛之道是怎么走的,你第一站要去哪里都不管,请你一开始走的时候就想好,你总有一天要成佛,你必须站在成佛的角度来修人天善法,站在成佛的角度来求生净土。
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先找到成佛的正因,必须找到跟十方诸佛同一个体性的一念心性,而不是带有很多你个人生命经验的妄想来学佛。你的人生经验给你的影像,按照佛法来说都是错的。
诸位!你不可能没有经过大乘佛法的学习,就有一种跟佛陀同样一个因地的心性,不可能!你顶多成就辟支佛,如果你都不学教理的话。当然求生净土也有可能,那得看你的善根是否深厚。就是说,有些人他一句佛号提起来,有强大的信心,他靠事修的信心就能够冲破妄想,得到弥陀的感应,这种人也是有,但是末法时代不多,因为现代的人妄想都很重,要有一些方便来调伏。
不管你怎么走,你可以在成佛之道有很多的过程、规划,但是你在走之前一定要考虑,你跟佛陀是不是走在同一条道路,一佛乘的道路上。先把这条道路调整好了,你才可以开始走,否则到最后,你是重走也不对,调整也不对,你就很被动了。叫你重走,当然心不甘情不愿,我走了这么多劫了;但是不重走,你这个过程的习气太重,怎么调都不对,把你调好了,你明天又改变了。
你看阿罗汉,佛陀明明讲大乘法,他听了欢喜,回去以后,照样观一切法空,好乐涅槃习气又出来,佛陀就把他讲一顿,他又出来。就是说,他这种习气已经是任运的,所以改也不对,重来也不对,当然不可能重来,所以他后半段就充满坎坷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修学,不能构成未来的障碍。就是说你必须先考虑归元无二路,在你走之前,先认清楚这个道路对不对,先找到诸佛所证、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先把你的相状、生命经验的影像通通拨开,还它本来面目,这第一个。从这样的一个心态当中,你再来修习任何契机的法门,应该用这一种态度。
我们看己二、明稍利随时得入。
这种人,除了前面的定性声闻种性外,他过去还有一些大乘的善根,比方说舍利弗尊者,他虽然学习小乘法,但是他过去有学习过大乘的善根,这种夹带大乘善根的声闻人根器就比较利了。
我们看他是什么情况:
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历五味,或但经四番、三番、二番陶铸,便得入实。
若于阿含、方等、般若,随一悟入者,即是秘密、不定二种化仪所摄。
有一种人善根比较深厚,所以他不必经过五时的这种过程,他可能经过四时、三时或者两时的陶铸,就可以回归到一念心性,就能够摆脱法执的执取。比方说,他经过阿含以后,就可以直接入法华;或者他从方等过程就可以入法华;或者他到了般若会上,随时可以入法华,就是秘密、不定两种化仪所收摄。
就是说,佛陀一旦知道,这个人可以入一念心性了,佛陀就开始为他说《法华经》,让其他人暂时听不到,这个就是生在佛世有这个好处,他能够用秘密跟不定两种教法教化你。
我们再往下看:
复有众生未堪闻法华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则更待涅槃捃拾,或待灭后余佛。事非一概,熟玩法华玄义、文句,群疑自释。
这是第三段,说未熟更待后教。这种人他的大乘善根连声闻人都不如,实在是太差了,差到什么份上呢?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
第一种情况,自甘退席。就是说,佛陀在讲《法华经》时,这些五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已经来到法华会上了,佛陀在法华会上的时候,他是先入一种无量义三昧,并没有马上说法,他在等待时机,结果这五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突然间起烦恼,就不听了。他们离开以后,佛陀才正式讲《法华经》。
就是说,这些人根本就不适合听《法华经》,因为法华会上,你不听则已,听到《法华经》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陀明明知道这五千人是不适合听的,所以佛陀暂时地入三昧,等待他们自己起烦恼,让他们先离开,然后佛陀再宣说,这叫自甘退席,这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移置他方。这是《华严经》上说的,说佛陀在兜率天要来到人世间之前,佛陀有一个动作,佛陀派净居天的天王来到人世间宣布,说:释迦牟尼佛即将出世,你们在喜马拉雅山的这些独觉圣人,你们有两个选择(独觉当然没有学佛法,他是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从外境的生灭而成就了独觉的果位):第一个,你要愿意作佛陀的弟子,就继续留着;第二个,要不愿意作佛陀的弟子,就请你们入灭,所以很多独觉就入灭了。不可思议,佛陀要出世,他们竟然先走,所以众生也是有各式各样的。
这两种人就是过去生大乘善根的栽培非常不够,此则更待涅槃捃拾,或待灭后余佛。可能等到《法华经》讲完以后,这些退席的人可能到了涅槃时再捃拾。这个捃拾,就是拾起掉落地上的这些稻穗。在法华会上没有度化的,到了涅槃再度化;或者等到释迦牟尼佛灭后,其它佛陀出世再来教化。
所以众生成佛的因缘,是很难一概而论的。你深入研究《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群疑自释。就是说,众生一念的清净心——这种清净是没有智慧的清净心,是带有黑暗的清净心,然后就一念的妄动,开始各自攀缘。有些人攀缘财,有些人攀缘名,有的攀缘女色、攀缘身体等等,就是一念妄动以后就变成众生。
遇到佛陀以后,必须要回家,因为众生找不到家了,忘知来时路,就是离家出走了。那么回家的路,有些人是很快找到,比方说六祖大师,就在一念之间回家了,回家以后他成佛就很快了;有些人回家的道路是历尽沧桑。
我们读天台教观,关键在哪里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一般来说,事修不影响你回家的道路,不影响你成佛。比如说,你拜忏,拜法华忏,拜大悲忏,这个从回家的概念来说,没什么差别。我们不能够从事修来论断这个人成佛的快慢,但是你的思想素质很重要,就是善根力,尤其是出世的善根。
所以从整个成佛之道来看,你的人天善根怎么样,这个不影响成佛,但是,你怎么离开娑婆世界,这个很重要!你看它的判教,出世的善根,它不把人天乘判进去,因为人天乘你喜欢名利,这个不影响你善根,但是你怎么离开娑婆世界的,就是空性的法,这个就很重要了!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有三种选择、三种思考离开娑婆世界:
第一个,最不好的方式,就是从无常、苦空无常的执取而离开娑婆世界。无常苦空没有错,但是你因对娑婆世界是一种坚固苦谛的执着而离开娑婆世界,这个人的后遗症最严重,因为你对因缘法是极度地排斥,而所有波罗蜜的成就,都没有离开人世的因缘,所以从无常切入的这种空性的执着,是最麻烦的。
第二个,直接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缘起性空。因为它是因缘生,娑婆世界是借来的,它是缘起的,你跟善业借来的,你会快乐;跟罪业借来,你会痛苦。所以既然是假的,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追求天上的彩虹,因为它是假的,暂时的,所以从空性的角度——因缘性空而离开娑婆世界,这个人好一点。
第三个,最好的,是从心性的角度,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就没有娑婆世界,本来没有生死,那是一念的迷惑,在做梦时出现了生死,你醒过来,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生死,从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而了生脱死。
那么有些人就问,缘起性空跟一念心性的空性,有什么差别?
缘起性空在判教叫作通教,通前通后。就是说,当你观一切法空时,请问你的明了的心性在不在?你观察身心世界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然后,你空了以后,那个明了的心性有没有空?
如果连明了的心性也空,那是断灭,那你就通前,就同于阿罗汉的灰身泯智的偏空涅槃,你把明了的心性也破坏了。如果你观一切法空,只是空掉遍计执,没有空掉依他起,你是空掉心性的那个执取,那个我法二执的执取空掉了,把那个心性里面的灰尘空掉,但是那个明了性没有空掉,就是无住,然后生其心,真空妙有,入一念心性中道实相,就差在这里。
所以你在操作空性时,这个很关键!诸位!如果你现在还活在离苦得乐,还在追求人天福报,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善根可言,那就不说了,但是当你开始修空性时,佛法承认你开始有出世的善根了,你在修空性时要注意,你是怎么修的?比方说,娑婆世界也是这样,净土法门也是这样,你怎么样厌离娑婆的?你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你厌离娑婆?这个地方也很关键!也就是说,从整个佛法的角度,你必须要先站在实法来操作权法,叫作为实施权,是这样概念。
丁二、辨八教观法 。分二:初、化仪四教。二、化法四教。今初。
戊一、化仪四教 分二:初、 明 教相。二、 明 观法。今初。
己 一、明教相 分四:初、四教自性。二、部中用教。三、顿渐相融。四、兼明秘密不定。今初。
我们再看丁二、辨八教观法。
前面的五时,说明众生在学佛法当中权实的差别,这以下讲到八教的差别跟它相应的观法。这个地方分两段:一、化仪四教;二、化法四教。
我们先看第一段,化仪四教。
化仪四教当中分成两段:初、教相;二、观法。
教相当中分成四段:一、四教自性;二、部中用教;三、顿渐相融;四、兼明秘密不定。
庚一、四教自性
我们先看四教的自性,就是化仪四教的自之体性。
我们先把第一段念一遍:
化仪四教说。顿有二义:
一、顿教部——谓初成道,为大根人之所顿说,唯局华严。
二、顿教相——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及性修不二,生佛体同等义。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之。
在天台宗讲顿跟渐,跟前面的五时不太一样了。五时是把众生的根机分出来,众生的根机真的有权教的,有真实的;有方便的,有圆满的。一旦谈到顿渐的时候,他们都入圆教了,就说你经过前面的五时,你已经入一念心性了,只是说在操作一念心性时,有直接了当跟一种次第的修学。 所以一旦讲到顿渐时,这个人都已经入圆教根性了。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概念。
顿有两种概念:第一个,顿教部;第二个,顿教相。
顿教部指的是一部经典,某一部的经典,比方说《华严经》,叫顿教部,顿教部当然只是《华严经》;顿教相是就着经典里面某一段的经文来说的。
顿教部就是说,谓初成道,为大根人之所顿说,局限在华严。就是直接开显真如本性的思想,这个就是佛陀在初成道时,为大乘善根所宣说的《华严经》,没有经过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的过程,直接开展一佛乘思想,这个只有《华严经》才有。
顿教相在很多经典都有了。比方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性修不二,生佛体同等义,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之。
我们把顿教相解释一下,这个我们可能运用得很多。
第一个,信解。我们先看生佛体同。生佛体同就是佛陀教化圆教人,先建立一个信解的概念,你先理解而相信。这个信解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就是从我们众生打妄想的心中,把这个妄想的影像先拨开来,回归到一念清净的本性。
我们虽然由于妄想产生一种自我意识的概念,我们不可能马上消除它,但是你可以先跟它保持一个距离,就是不随妄转。佛法的意思是说,你没办法消灭它,但是你可以从根本上先否定它。佛法认为,因为你肯定它,所以让它的势力更大;因为你承认它的存在,默认它的存在,所以它才会有这么强大的势力。
就是说,断烦恼之前先否定烦恼的存在,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要不断地暗示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管你烦恼有多重,你要每天把心归零几次。
我们现在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忘知来时路。我们经历过太多的人生经验了,而每一个经验都留下一些影像,然后我们就抱着影像不放,弄得我们认为自己业障深重,最后结果是果然业障深重,这个很麻烦。就是说,业障深重没有错,但是你自己不能执着你业障深重。业障要先否定它,就是达妄本空,它不是你原来的东西。
那什么是你原来的东西呢?你原来的东西,是跟十方诸佛同一个心性,一念清净的本性,这是你原来的东西。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这种概念是你要建立的第一个概念。
只论本体,不论因缘。就是说,众生的心虽然业障深重,但是把业障深重拨开来,佛陀的心虽然万德庄严,把因缘所生法的万德庄严拨开来,我们首先要跟佛陀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念的心性。想办法跟佛陀先有交集,这是第一个概念,叫作信解。相信你打妄想的心从本性来看,跟佛陀是没有差别的,这是你要建立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行。信解行,性修不二,开始起行,历练了。性修不二的概念就是称性起修,就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修习万法,一心万法。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印光大师有一个弟子,这个弟子是一个做官的,有大资粮的。这个做官的弟子,有一天他来到了印光大师的茅棚,来参访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请他喝一杯水,他喝水后,就把多余的水倒掉了。印光大师就诃责他说:你有多大的福报这样折损!
心外求法的人,认为说,这不就是一杯水吗?你看天下的雨,浪费的水有多少呢?但是关键是什么呢?你破坏你的心性了。就是从一念心性的角度,你心性出现了一种浪费的漏洞。就是他看到的是你一念心性的盲点,你心里产生一个影像出来了,所以祖师大德看到的是你一念心性的一个盲点,而不是看到那一杯水。
再举一个例子,菩萨戒它是先有戒体才有戒相。菩萨戒里面说,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到了山林当中看到众生,你要劝他汝等众生,发菩提心。诸位!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我刚出家时也觉得很奇怪,你跟他讲,说汝等众生发菩提心,它是一只猫,它是一只狗,它听得到吗?它听得懂吗?
这有两层解释:第一个,从不思议熏习,它可能有一种善根的熏习。但重点不在这,重点是自性众生誓愿度,因为你看到这个众生时,诸位!这个众生在哪里?他是你心中影像的众生,而你在受戒时,你对你心中的众生许下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你当初发愿时,你有面对众生吗?你没有!你是在佛前发愿。也就是说,你的所缘境是你心内的众生、心内的烦恼,你是面对你的烦恼而誓愿断,你面对你自性的众生而誓愿度化。所以不管它听得懂听不懂,你必须这样做才不伤害你的戒体,因为它是你心内的众生。这就是所谓的称性起修,这样你才能够产生一种循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产生一种内外的循环,你的性德带动修德,而修德又加强你的性德。
这个就是第二个阶段——性修不二,就是历事炼心。我们从最初的住相修行——住相布施、住相持戒,到空性的离相,到了法华会上一心真如时是借相,把相再借过来,但是他借相时不执着,借相来开显你佛性的功德,这个就是性修不二。
到了第三,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个就是证。信解行证,一念相应而成就初地菩萨。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这句话有两说,是出自《华严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句话如果出现在《法华经》,那又不同解释了。《法华经》的顿是因地的顿,我们说你发起一念清净的菩提心,你就成就成佛的因种。这句话在《法华经》,就不能解释成初地了,就是你发起了清净的菩提心,就成就成佛的因种。但是如果出现在《华严经》,那初发心就成就初地的功德。
我们从这个看它的整个过程,信解行证这个地方,顿教相就是它来自于《华严经》,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之。
从顿教相来看,净土宗也有顿教的思想。你看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里面很多顿教义、顿教相。你看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凭什么佛陀的心能够入我们的心?从唯识的角度解释不通。我们是阿赖耶识,佛陀是无垢识,佛陀凭什么从一念心性来加持我们?在唯识学是解释不通的,从赖耶缘起解释不通,从业感缘起更解释不通,那只能用真如缘起,因为我们跟佛陀是同一个体性,只是我们离家出走了,佛陀没有离家出走,安住一念心性,我们不安住,如此而已。
第二段,为什么我们当下忆念佛陀,我们当下就具足佛陀的功德?这也是圆顿的思想。因为从称性起修的角度,你当下的相状启发你自性的功德,托彼依正,显我自性。所以这都是从因地的顿教义来说明。所以在净土宗,它虽然强调佛力不可思议,也强调了心力不可思议,这个就是顿教相。
我们再看渐义。渐亦有二义,先把它念一遍:
渐亦二义:
一、渐教部——谓惟局阿含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后。
二、渐教相——谓历劫修行,断惑证位次第,则华严亦复有之。
法华会渐归顿,不同华严初说,故非顿。不同阿含、方等、般若,隔历未融,故非渐。然仍双照顿渐两相。
顿,对真如的体验,是直接的切入;渐,它是先有个方便,先经过无常、苦、空、无我思想的调伏,然后再慢慢地引导入这个顿。比方说,渐教的经典,就只有局限在阿含、方等、般若。《阿含经》是渐初,先讲最粗重的苦谛,从无常而切入苦谛,从苦而悟到无我跟空性;方等时,佛陀就现出广大的大乘功德,来对比小乘的不圆满;到了般若会上,以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来洗涤二乘人的法执,使令他心胸开阔。就是说,先有这个过程。
或者说它不是整部经,它是某一个教义。比方说,历劫修行,断惑证位的次第,就是佛陀告诉我们在理观的时候是顿,事修这一块修行的阶位,它就用渐法来说明。以修行的过程来说,《华严经》也有这种渐的思想。
比方说,《华严经》讲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等次第的修行;《法华经》的渐就更圆融,它是会渐归顿,它把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的这个过程,会归到一佛乘的因种,不像《华严经》直接的顿,所以它不像《华严经》直接说大法,它是非顿;也不同阿含、方等、般若只说渐,它是双照顿渐。
这个顿渐的操作很重要。当你透过前面的五时,你知道佛陀出世的本怀,你知道学佛以后,先把自己的垃圾清干净。所谓清干净不是把它整个断掉,是先否定它的存在,先把你的心态调整跟佛陀同一个心性,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个,就是顿渐的操作。它是怎么操作我们解释一下。
如果你在对付烦恼时,某一方面的烦恼特别重,比方说贪爱的烦恼、比方说瞋恚、比方说嫉妒心,这时的渐教法门要多一点。渐教法门一般来说,药都下得比较重,治乱世用重典。
比方说,你是修净土宗的人,你要做两个功课: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有些人他厌离娑婆很难,欣求极乐很容易;有些人欣求极乐很容易,厌离娑婆很难。对娑婆世界厌离很难的人,你就要多看阿含的思想,藏教的思想,你必须把苦、空、无常这个渐教法要多加运用。
前面的五时是告诉你一个家的概念,一个概念而已,但是从顿渐的操作,它告诉你怎么回家。五时的概念是告诉你,你现在没有家,其实不是你没有家,是你不想回家,其实你是有家的。所以五时当中,是建立一个家的概念。
到了顿渐的操作时,是既然我有家,我应该回家了,怎么回家呢?或顿或渐。你有些地方可以直接过去,你没有这个烦恼,就不必停留;你有这个烦恼,就必须要停下来,用权教的法门善加对治,那就是看你自己怎么去操作。不过操作顿教时,诸位要注意,除非你今天在思惟佛的功德,你可以用华严的顿,用果地的顿。如果你是为了自受用,尽量用因地的顿,这样懂吗?
《法华经》的顿,是因地,是讲到因地的因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念佛就成佛吗?不是!我念佛时,成就一个成佛的因种,是这个概念。我已经产生一种成佛的能量,从因地论顿。
也就是说,或顿或渐,那就看你自己怎么操作了。你业障深重,你就要加强拜忏,要处理业力的问题。你对哪一个地方特别贪爱,你就必须用苦谛的思想来对治这份的贪爱。当你的烦恼现前时,你就要用渐法来操作;当你在修行当中,在烦恼操作时失去了信心,你用顿教的法门来鼓励自己,所以它就是一个平衡。有时候你从顿教里面,开始回到佛性的思想,建立一种成佛的信心,就是从众生的人性而带到佛性;但是有时候,你必须从佛性又回到人性,借假修真,用渐教法门好好地对治你虚妄的烦恼。
所以它必须要怎么样呢?要称性起修。当你回到性德时,你观想你的佛性;当你称性起修时,你要务实地面对烦恼,观想你有如梦如幻的人性。
所以你就是在这个顿渐当中要取其平衡点,这个就是顿渐的概念。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化仪四教跟前面的五时的概念不一样。这五时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流浪在外的乞丐,他追求很多东西,但是他忘了回家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告诉你一个家的概念,五时是这样,五时它没有谈到怎么样回家,它只是告诉你有个家。
但是等到化仪四教时,就是当你知道有家时,你就要知道如何回家,怎么回家。你有时可以直接契入佛性,产生强大的自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但是你在进佛堂拜八十八佛时,你要观想你是业障生死凡夫,起生大惭愧心。但是你佛堂拜完的时候、你开始打坐的时候,你要观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你在顿渐这个法门当中,你要操作得宜。这就是为什么说《法华经》的好,就好在哪里呢?它双照顿渐,顿中有渐,渐中有顿。所以《华严经》的修行,它没什么渐教,它大部分都是顿教了,直说大法。因为到《华严经》,它不认为你还有烦恼障业障急于对治。
《法华经》不是,《法华经》是在佛性跟人性之间,你怎么样能够作一个平衡。当你在事修时,你要观想你是一个人性的阶段,业障深重;当你入理观时,你要给自己强大的自信,你有佛性。所以这个地方叫作顿中有渐,渐中有顿,叫双照顿渐。
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请说: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佛世的时候,佛陀就有五时八教吗?我想知道,我们今天在读佛陀留下来的这些经文时,还有没有化仪四教里面的秘密教和不定这两个教法的加持呢?读这些经文时,可不可以得到这两种加持?
【师父答疑】好,请坐。佛陀他这一生的说法,就是一个五时八教的体现,天台宗等于是带我们回顾一下,佛陀是怎么教化众生的。因为你知道佛陀怎么度化众生,就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去修行,对不对?因为我们以前不看五时八教,你会站在自己的习气——就是我喜欢什么!我喜欢《阿含经》,我这辈子就研究《阿含经》,对不对?然后就把自己的习气不断地加强,就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我喜欢净土法门,我什么都不学了,就学净土法门。当然,你这样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就是说,你根据你的感觉,根据自己的妄想,你以前用妄想来起烦恼,现在学佛照样用你的攀缘心的妄想来学佛,这样子可能会解决你一时的问题,但是你迟早要面对成佛之道,所以你后半段就会困难重重,就是你一开始因地不真,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你后面的结果就充满了崎岖,充满了坎坷。
这就是你必须要对佛法先有全盘的认识,然后你才能够选择一个适合的快捷方式去走,这是第一个。
所以大方向我们有一个共同科目,就是在你打妄想的心中,先把佛性找出来,我没有叫你证入,但是你把它找出来,在那个地方住下去,这是共同科目。
差别科目,就是对治法门,权教法门。你哪一个病重,就各自找自己的药去对治,所以它有根本法门跟枝末法门。
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的五时八教,不定教还有可能,秘密教不可能,没有一个法师能够施设秘密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没有这种本事,秘密教只有佛陀出世才有,菩萨都没有。斯则神力不共法,佛陀不共于所有菩萨的,因为佛陀是完全的普门示现,菩萨只有分证普门示现。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师父今天开头上课时提到说,发菩提心时应该要先把内心的相状清除干净再发菩提心,才是真的菩提心。请问我们实际上在操作时,应该是每天观修时,先花一段时间,把内心的相状空掉然后再发菩提心,还是说实际在操作时,花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让自己的心是完全不随着外境攀缘,然后等到时间对了,才发菩提心?是每天做呢?还是说它是有好几年的时间这样子?
【师父答疑】这个就看每一个人的根机,但是我觉得应该不用到四五年。就是说,你如果能够知道,妄想的心中有心性,心性中又有妄想,真妄不二的概念,你知道这个概念,表示你开始摆脱妄想,不随妄转,你就可以抓紧机会去发菩提心了。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边做边调整,理可顿悟,事要渐修,不是说你全部处理好了再来走,那这样子的话,《法华经》就没有所谓的顿中有渐了。
就是说,你知道有这个家了,就要试着回家。虽然你可能开始做得不好,可能会失败,但是你绝对不放弃,不断地调整,你就会进步。为什么?因为回家的路是真实的,你离家出走是虚妄的,真能破妄。
诸位!你现在在做梦,做梦是不正常的,知道吗?你现在流转生死是不正常的,你知道吗?就是你这个心性,这台机器,不是这样设计的,是你操作错误。所以你不能够说,我生死轮回是正常的,那就惨了!就是说,打妄想是不正常的,回归心性是正常的,你先有这个胜解。当然,你会继续打妄想,你就不断不断地调伏自己,就会进步。
所以它也不是说全部准备好,那什么叫全部准备好?你看六即佛有一个名字即佛——后面圆教也是六阶位嘛——什么是佛?先了解什么是佛,就是语言文字的佛。就是,喔,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说我没有证得佛性,但是我就有本事在妄想中,透过语言文字在心中创造一个佛性的概念出来——好过没有,所以叫名字即佛,它用语言文字创造佛性的概念。然后再观行即佛,他开始观照,开始历练;然后相似即佛,分证即佛,最后究竟即佛。
但是,你不能否定刚开始的名字即佛。你说,欸,你这个人只会嘴巴讲,好过你嘴巴都不会讲,是吧?不然你讲个道理我听听看。就是说,他讲得出来,他就是了解了。我现在是业障凡夫,但是我有本事从佛陀的圣言量里面,在妄想中创造一个家出来。这个家是一个概念,但是每一个人都从这边先走第一步的,先有概念,你才有真实。你说哪一个人修行没有信解,哪一个人一开始就直接行证了?因为信解行证,先相信它,了解它,然后再开始付诸行动,然后接近它,最后跟它相应。所以也不一定要等太久,你把握机会赶快发菩提心。虽然刚开始做得摇摇晃晃,但是好过没有菩提心。
【学员提问】师父,那这个菩提心真不真,有没有什么检测的标准?或者是说,有没有什么偈子或经文,可以让我们检测一下自己的菩提心是不是正确?谢谢师父!
【师父答疑】你不要有太多的情感,因为你自己的情感多,你就会有很多影像。就是说,你心中的相状——我相、人相,这个相状越少越好。所以检测就是:你必须心中的相状越来越少,法越来越多。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两个是检测。就是说,你这颗心你怎么知道离家越来越近?如果你修行,对相状的执取越来越多,那你就是错了,你这个是越学越颠倒了。
学佛,是趋向佛性,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两个概念:离一切相,你发觉心中的相虽然出现,但是你对它的执取轻薄了、淡薄了。就是以前出现这个影像时,你是很严重的,你可能会有很大的快乐或很大的痛苦,但这个影像现在出来时,你相对淡薄了,你住的力量薄弱了,这第一个。
当然,我们不能只是灭恶,还要生善——就是即一切法。你发觉你心中的法——布施的法、持戒的法、念佛的法,那个功德法的操作越来越熟悉,好事!相状越来越少,法、功徳法的操作越来越熟悉,这个就是你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了,恭喜你!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跟佛陀越来越靠近了,你走上一个正确的回家道路了,这就是判定方法。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离一切相;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你必须要操作法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这两个加起来就是一个判断。
有问题,你请说。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刚才师父回答的问题,其实已经回答了我的一半。我是想说,自从听了师父讲经,在学一乘法的概念时,我就学到了把心带回家,拨开妄想回归一念清净的这个概念,佛力的这种概念,最终让我们清净心菩提愿这个幼苗能够扎下根,最终达到法法销归心性的这些佛理的概念。我是想问,作为我们这些佛法知识比较浅薄的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将这些理论具体去运用得比较好一点?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师父答疑】我们先讲离一切相好了,这个是比较急迫。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心中会有相状?诸位!你本来没有相状,是你去攀缘取着,就是你太重视外在的环境了。就是说,本来无一物,你自己去惹尘埃,你心性本来没有相状,它怎么会留下这么多相状?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初地菩萨他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他这一辈子走过来,人生的经验他也充满着辛酸血泪,但是他走的时候,什么相状也没有留下,他得到的是他历练的功德。为什么我们一辈子走下来,心有千千结,为什么?就是我们心中像强力胶一样,是你自找的。外境本来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你把它当真。事情过去了,你的心没有过去。为什么?你把那个影像取进来,自己在那边分别,结果自己障碍自己。
就是说,你要把人生当做历练,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不能把人生当受用。你要把人生当真,你临终会很惨,因为今生的遭遇,痛苦的多,快乐的少。你临命终的时候为什么起颠倒呢?就是今生人生的经验给你太多错误的讯息。你不能怪人生伤害你,是你自找的,你自己要把过去的影像抓在心中,自己障碍自己。
其实,我们可以重新有一种活法。我们改变不了外境,但是你可以让外境自然地过去,就是你不要去取,不迷,不取,不动。就是说,外境只是你一个成长的过程,你必须要靠不同的人来刺激你,不同的人来鼓励你,顺逆皆方便,所以你才可以成长。
但是,你把人生当真,你到晚年时,不要到临命终,你大概今生就心有千千结了,差不多你这个生死关就过不了了。我们等到累积很多垃圾,到晚年再不断地思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再来清垃圾,你为什么不现在就少惹一点垃圾呢?你懂我意思吗?
你现在趁年轻,你早一点听到这个道理,这个影像对你有什么意义呢?它就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不管是好是坏,它过去就好了。当然,如果说我现在年纪大了,那没办法,你也不可能回到年轻,你也赶快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现在就赶快清垃圾。但是年轻人就是说,你最好少惹一点垃圾,因为你迟早还得清它,你根本犯不着,对不对?
就是说外境怎么现,你做不了主,这是业力,我们不能改变业力。就说,欸,你不要来伤害我,不能这样讲,你该还的还得还。但是外境做不了主,你怎么面对它,这个你做得了主,你可以无住。因缘现前时,你可以转念念佛,可以转念持咒,可以思惟空性,你有很多选择,只要不住在外境就好,让它过去就好。
就是说,你尽量在人生的过程,不要惹太多尘埃。因为你到晚年临命终时,还得要把这个尘埃清干净,是不是这个道理?那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最后再来清理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所以你培养一个无住的概念,当然无住也不是逃避,无住而发愿,这最好。你有理想抱负,所以这个时候从住相的执取变成借相,这人生就有意义了,顺逆皆方便,有些人是鼓励我,有些人是来历练我,这些人的酸甜苦辣你缺一不可,通通需要。
所以你把一种享受人生提升到一种历练的人生,这个概念就不一样了,叫称性起修,你完全站在心性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而不是站在外境的角度来面对人生。你不要去求外境,这个是你过去的业力,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但是你可以用它来激发你内心的功德。
所以从真如的角度来看,外境没有好坏,用得不对,你就会受伤。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人生就是一个宝,你要是用攀缘心,你就被这个珍宝给割伤了;但是你打开了光明,你有智慧观照,这个宝对你是受用的。
所以,有些人同样的业障深重,这一辈子走过来,他今生受益良多,人生这一堂功课,他启发良多,人生就是一部经,他启发良多。有些人,人生走过来是伤痕累累,问题出在哪里呢?因为他不会智慧观照,他就跟着感觉走。
把感觉收起来,多用一点智慧,少用一点感觉,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你改变不了的,但是你可以用你的心态来重新面对它。
我们讲到这里。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