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星标
每周阅读港科夜闻
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1、香港科大计划建立北部都会区卫星校园完善“科大创新带”,发展未来创新科技、未来医药发展及跨学科教育。香港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在2月22日的媒体会议上表示,香港科大将在北部都会区建立卫星校园,连接香港科大(广州)以及多个内地研究基地,以完善由南至北的“科大创新带”。香港科大将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香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透露,香港科大北部都会区卫星校园将主要发展三大范畴,包括未来创新科技、未来医药发展以及跨学科教育。在此三个范畴下,香港科大将会推动五大研究方向,包括绿色科技、健康科技、金融科技、纳米技术/微电子以及智慧制造技术。
2、香港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陈双幸教授获颁美洲以外首位Sigma Xi科学研究学会院士。Sigma Xi院士衔旨在表扬对Sigma Xi科学研究学会及科学界贡献良多、且备受同侪认同的会员。这项荣誉由会员角逐,而且不接受自我提名。在至今公布的四届院士名单中,每届的获选人数不多于20人。陈双幸教授的研究范畴涵盖智能物联网及感测系统、位置人工智能、影像/用户/数据分析、云端与边缘人工智能、技术转移及科技创业。自2020年史丹福大学公布全球最顶尖2%科学家以来,陈教授每年均位列其中。他凭借技术转移和创业精神,成功地把研究成果转化在业界应用。(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3、香港科大与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推出两个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和估算工具,为香港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汇报提供便利。透过清晰披露的运算方法和数据来源,这两个工具将加强实体经济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数据的可用性和质量,并支持私营机构的减碳工作。香港科大环境研究所所长刘启汉教授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从跨国巨头到中小企等不同商业层面的共同协作。科大在设计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和估算工具时,特别考虑到中小企的需要,确保这些工具实际可行、易于使用,并能采纳特定的数据和切合它们的营运区域。这些工具使企业能够准确地计算和管理其环保足印,推动我们所有人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4、香港科大杨征保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简单、绿色、成本有效的新型自支撑陶瓷薄膜制备工艺。使用工艺,仅用几滴水即可打开陶瓷薄膜和基底之间的界面,从而获得自支撑的陶瓷薄膜,该方法通过范德华剥离法制备大面积自由立式压电陶瓷薄膜,简单、绿色、成本有效。通过引入准范德华外延铂层,使得水的毛细力能够驱动薄膜和基底界面的分离过程。制造出的无铅薄膜显示出高压电系数d₃₃ = 209 ± 10 pm V⁻¹和最大应变2%的出色柔韧性。自支撑特性使得它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微能量收集和covid-19刺突蛋白检测。并进一步进行了生命周期分析,并量化了基于水剥离薄膜方法的低能耗和低污染。
5、香港高等教育界重要嘉宾莅临香港科大(广州)开展调研。2月22日下午,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雷添良先生、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邓特抗教授等多位香港高教界重要嘉宾到访香港科大(广州)调研。嘉宾对香港科大(广州)的办学情况进行了参访,并与学校主要领导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广州市、南沙区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支持政策和良好氛围,并围绕加强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合作的机遇和前景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都认为,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仍有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有待各方在加深了解的基础上共同探索,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进步注入新动力,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与创新动能。(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新闻来源:各个网站平台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网络
-end-
(点击图片浏览香港科大知名教授学术成果)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