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却总是觉得一片空白,想不出究竟留下了些什么;
付费参加了一堆课程,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没过多久却发现都还给了老师;
看文章、听讲座,记了一大堆东西,感觉收获满满,但却一直放着让它们积灰,不知道怎么用起来
……
我想,这应该是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愿意学习 —— 甚至相反,我们对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但是,却总是感觉,好像看不到什么效果,起不到什么作用。
久而久之,无非只有两种结果:
要么是沮丧,失去斗志,再也提不起动力和热情去学习,变得困惑、茫然,浑浑噩噩;
要么不断欺骗自己,用徒劳的「读书听课做笔记」,给自己一种「我在进步」的错觉 —— 但实际上,你所学到的东西,正在一点一滴从指缝间流走。
无论是在知乎,公众号,还是训练营,我都收到了许多这样的私信。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种常见的想法是寄希望于「记忆力」。很多读者经常问我:L先生,为什么你总是能记得那么多东西,你是怎么练成这么强大的记忆力的?
但其实,记忆所能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记忆不过是「储存」而已,但要把知识真正用起来,让它切切实实成为你的能力,你需要的是三种能力:联想,建构,迁移。
这些,都不是凭借「记忆」能够实现的。
另一种思路,是把知识储存起来,放在外部工具里,需要时再去阅读和检索。
我一度也在这样做,但后来发现,更大的可能是什么呢?是你勤勤恳恳,保存了几百上千篇文章,然后,你就再也没碰过它们。
更可怕的是,你会有一种「我知道它」的感觉 —— 但这种感觉完全是虚假的。你并没有真的知道,仅仅是「见过」而已。
你只是在用「收集」这个行为,欺骗自己,让自己以为是在「学习」。
那么,更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如何才能真正把知识用起来?
我们需要从根源来开始探讨。
社会科学家 Michael Polanyi 在1958年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学到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前者指的是那些能被表述和觉察到的知识,亦即我们能主动展现出来的知识;后者指的是存在于认知之中,我们觉察不到,但却会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知识。
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前者能够主动复述、表达,后者只能在某些场景和时刻「突然浮现」在脑海里。
举个例子:肌肉记忆,就是一种最常见的「隐性知识」。
比如骑自行车。你未必能说得出来,骑自行车时脚蹬的频率是多少,身体是怎么发力的,怎么控制平衡,全身的肌肉如何协调……但是,当你学会骑车之后,跨上自行车,你的身体就会自然而然地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不需要大脑作任何干预。
同样,当我们学习时,我们大脑所接收的信息,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也会成为我们的「隐性知识」。
所以,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读到某些内容、跟别人聊天时,突然脑子里会闪现出一些念头和想法,或是破碎的只言片语,你对它们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但却没法回忆出更多细节。
这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知识的「激活」。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被遗忘的东西,其实并没有真的遗忘 —— 它只是被藏到了记忆的底部,没有办法找到它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需要从记忆的编码模式讲起。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记忆的储存模式,其实本质上,就是神经元之间的协同。若干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集团,就构成了一个「概念」 —— 这就是记忆储存的最基本单位。
一个概念,通过各种突触,跟对应的图像、声音、或者其他概念连接起来,产生「联想」 —— 这就构成了一个小的小的网络,也就是一个「知识点」。
举个例子:
一个「鸟」的概念,跟鸟的图像、「niao」这个声音、以及「羽毛」「飞」「禽类」等概念组合起来,这个小小的局部网络,就是我们对「鸟」的全部知识。
大量的「局部网络」整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整张知识网络。
显然,在这张网络上,连接越多的「节点」,也就越重要;同样,它被联想起来、被「唤起」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但在我们的记忆中,还残存着大量孤零零的节点。它们可能完全没有连接,可能只有一两个连接,可能漂浮在记忆里的幽暗角落。
时不时,有某个节点突然被激活,然后又复归沉寂,像什么都没发生。
这些,就是我们的「碎片记忆」 —— 它也是一种典型的「隐性知识」。
它们并未被真正忘记,只是因为缺乏连接和触点,没有能被纳入完整的知识网络之中,孤零零地漂浮在记忆的一隅罢了。
那么,同样属于隐性知识,碎片记忆和肌肉记忆,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其实很简单。肌肉记忆虽然脱离于整个知识网络,但它本身是自成体系的。
它是一个完整、有序的局部网络,本身是有清晰的结构的。
它会跟场景紧密绑定。当某个场景发生时,这个「小网络」的探测器被激活,继而,信号快速地沿着通道,传递向整个网络。
整个网络立刻忙碌起来,高效地、有条不紊地开始协作,一个个神经元亮起,又传递向下一个,此起彼伏,熟练而流畅。
等任务完成,整个网络再度暗下去,进入沉睡。
但是,碎片记忆是孤立的。记忆跟记忆之间,缺乏足够的连接,也就是有效的通道。
当它被唤醒时,只能激起一些起伏 —— 也就是「模糊的印象」,没有办法让这个「激活」状态继续传递下去。
你一定也看出来了:碎片记忆,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呢?缺乏「结构」。
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技能、经验、肌肉记忆,它们之间只有量级和场景的差别,但共同点是:都具备完整的结构,从而才能协同作用,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碎片记忆是零散的,孤立的,没有结构。继而,也就没有办法被我们利用起来。
它们会占据我们的储存空间,但我们却没法良好地把它们利用起来。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然,我们没有办法像电脑一样,直接用一个「碎片整理程序」了事。需要用一些其他的技巧。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过一个方法:在笔记上加上「行动」,让笔记从囤积变成流动起来,榨干笔记的每一分价值。
今天,再分享一套方法,叫做「知识卡片」,帮你把「碎片记忆」结构化、显式化,外化成「显性知识」,成为自己真正的知识积累。
如何制作自己的「知识卡片」?
我自己是用印象笔记,你也可以用任何其他工具:OneNote,为知,有道……或者,如果你喜欢纸笔,用实体的笔记本会是更好的选择。
具体来说,可以遵循下面这几个方法:
1. 每天一个知识点
知识卡片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每天学到的新知识,不论是书、文章还是课程,都记录下来,做成一张张「卡片」。
通过这种方式,把知识进行外化,转变成「显性知识」。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每天一个知识点」呢?
非常简单:我们总是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客观环境。乍一看,每天只记录一个知识点太少了,但是碎片记忆之所以没法「显性」,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压根没懂。
所以,这里的记录,并不是把它摘抄下来,而是需要符合两个条件:
1)在弄懂它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出来;
2)在(1)的基础上,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提炼出它最核心的信息。
这两点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所做的笔记,只停留在摘抄、心得的程度,完全达不到这两个要求。
但单纯的摘抄和心得,仅仅是「复制」和「储存」,起不到将知识体系化的作用。
唯有用自己的话去提炼、浓缩,在这个加工过程中,调用自己已有的体系,横向拓宽,从点到面,才能真正把一个知识点,纳入你的知识网络之中。
所以,哪怕每天只记录一个知识点,只做一张卡片,如果你能坚持这个做法,都是在最大化学习的收益。
长此以往,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和「积累」的效果。
2. 结构化
在做每一天的「知识卡片」时,如何才能更好地浓缩、提炼,同时拓展它的「触点」,尽可能跟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呢?
不妨按照「结构化」的方式,事先设定好一个框架,用这个框架去思考和剖析它。
我自己设计的结构,是这样的:
-
本质:它的核心是什么?我可以如何理解它?
-
来源:它来自哪里?为何会产生?原因是什么?
-
去处:它表现为什么?我能拿来做什么?如何操作?
-
联想:它跟其他什么东西相关?可能会涉及到哪些概念?
举个例子:
情绪反应
-
本质:激素变化,下意识反应,应对环境的进化优势
-
来源:杏仁核活跃,抑制前额叶皮层
-
去处:战或逃反应,身体的高唤醒状态;FESU模式,场景预演。
-
联想:三脑系统;CBT方法;《思考快与慢》……
任何一个知识点,做成「知识卡片」时,我都会去填写这几个问题。并在填写时,尽可能发散思维、查资料,不追求绝对正确(实际也很难),重点在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让自己的大脑参与进来,去思考、分析,对它进行加工。
经过这个过程,留下来的产物,就是一张完整的「知识卡片」。
当然,你完全可以有其他的「结构」,未必要用这个模式。只要注意保持一致即可。这样,才能达到把知识串联起来的效果。
阅读是进食,但思考才是咀嚼。
3. 升维整合
知识卡片做好了,并不是就放着不管了 —— 你需要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审视,整合起来,进行「升维」。
什么叫升维呢?
两张或多张知识卡片,可能能够组合起来,合并成一张新的卡片,组成一个局部的小网络,重新提炼、浓缩出来 —— 这就是一个升维。
因为我们的视角拔高了,原本的核心信息成了细节,成了另一个新系统的部件。
举个例子:像前文的「情绪反应」,是一张知识卡片。那么,等你对它非常熟悉的时候,不妨思考:
-
有哪些卡片能跟它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系统?
-
它本身属于哪个更高层级的系统?
-
如果把它本身看作一个点,我可以如何构造一个新的知识网络?
这是一个不断清除旧卡片、组成新卡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被清除的知识,并没有消失,它们已经在你记录和反刍的过程中,被纳入了你的知识网络,成为「显性知识」的一部分。
而整合起来的新知识,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系统,开启一个新的小网络。
如果说结构化和触点延伸,属于「横向拓展」,那么整合升维,就是「纵向拓展」—— 唯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储存结构,以点带线、面、体,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这就是一种对知识进行高维度内化和吸收的方式。
4. 转化行动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讲过:无论任何知识,最终的方向,一定要转化为行动。
同样,也只有通过行动,我们才能完成整个「显式」的过程。
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把卡片转化为行动呢?
一种做法是:每天抽出部分时间检视卡片,并记录随时产生的任何念头,写到待办清单里面,作为一个小任务,安排时间让自己去完成。
这是最简单的做法,但稍微有点被动。
另一种方法是:主动去思考,这个知识点如何用到生活中?它可以优化我工作、学习、生活的哪个环节?它跟哪个场景是绑定的?
然后,为这个场景和知识点,建立一个联系,让自己能够联想起来,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便利贴。像我刚开始做时间管理的时候,会在门口贴上便利贴,写上「检查外出清单」。这样,当我想要出门时,就会想起要打开待办APP,检阅一遍清单,看要带的东西有没有带齐。久而久之,这个习惯就会被内化,成为「肌肉记忆」,无需再进行提醒。
这就是一个把「碎片记忆」结构化、体系化的过程。
希望这套简单的「知识卡片」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你,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用起来。
毕竟,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