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Java容器:概览、设计模式与源码分析

news2024/11/17 19:44:08

深入Java容器:概览、设计模式与源码分析

  • Java 容器
    • 一、概览
      • Collection
        • 1. Set
        • 2. List
        • 3. Queue
      • Map
    • 二、容器中的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三、源码分析
      • ArrayList
        • 1. 概览
        • 2. 扩容
        • 3. 删除元素
        • 4. 序列化
        • 5. Fail-Fast
      • Vector
        • 1. 同步
        • 2. 扩容
        • 3. 与 ArrayList 的比较
        • 4. 替代方案
      • CopyOnWriteArrayList
        • 1. 读写分离
        • 2. 适用场景
      • LinkedList
        • 1. 概览
        • 2. 与 ArrayList 的比较
      • HashMap
        • 1. 存储结构
        • 2. 拉链法的工作原理
        • 3. put 操作
        • 4. 确定桶下标
        • 5. 扩容-基本原理
        • 6. 扩容-重新计算桶下标
        • 7. 计算数组容量
        • 8. 链表转红黑树
        • 9. 与 Hashtable 的比较
      • ConcurrentHashMap
        • 1. 存储结构
        • 2. size 操作
        • 3. JDK 1.8 的改动
      • LinkedHashMap
        • 存储结构
        • afterNodeAccess()
        • afterNodeInsertion()
        • LRU 缓存
      • WeakHashMap
        • 存储结构
        • ConcurrentCache
    • 参考资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博主 默语带您 Go to New World.
个人主页—— 默语 的博客👦🏻
《java 面试题大全》
🍩惟余辈才疏学浅,临摹之作或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海涵指正。☕🍭
《MYSQL从入门到精通》数据库是开发者必会基础之一~
🪁 吾期望此文有资助于尔,即使粗浅难及深广,亦备添少许微薄之助。苟未尽善尽美,敬请批评指正,以资改进。!💻⌨

Java 容器

  • Java 容器
    • 一、概览
      • Collection
      • Map
    • 二、容器中的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三、源码分析
      • ArrayList
      • Vector
      • CopyOnWriteArrayList
      • LinkedList
      • HashMap
      • ConcurrentHashMap
      • LinkedHashMap
      • WeakHashMap
    • 参考资料

一、概览

容器主要包括 Collection 和 Map 两种,Collection 存储着对象的集合,而 Map 存储着键值对(两个对象)的映射表。

Collection


1. Set
  • TreeSet:基于红黑树实现,支持有序性操作,例如根据一个范围查找元素的操作。但是查找效率不如 HashSet,HashSet 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 O(1),TreeSet 则为 O(logN)。

  • HashSet:基于哈希表实现,支持快速查找,但不支持有序性操作。并且失去了元素的插入顺序信息,也就是说使用 Iterator 遍历 HashSet 得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 LinkedHashSet:具有 HashSet 的查找效率,并且内部使用双向链表维护元素的插入顺序。

2. List
  • ArrayList:基于动态数组实现,支持随机访问。

  • Vector:和 ArrayList 类似,但它是线程安全的。

  • LinkedList:基于双向链表实现,只能顺序访问,但是可以快速地在链表中间插入和删除元素。不仅如此,LinkedList 还可以用作栈、队列和双向队列。

3. Queue
  • LinkedList:可以用它来实现双向队列。

  • PriorityQueue:基于堆结构实现,可以用它来实现优先队列。

Map


  • TreeMap:基于红黑树实现。

  • HashMap:基于哈希表实现。

  • HashTable:和 HashMap 类似,但它是线程安全的,这意味着同一时刻多个线程同时写入 HashTable 不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它是遗留类,不应该去使用它,而是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来支持线程安全,ConcurrentHashMap 的效率会更高,因为 ConcurrentHashMap 引入了分段锁。

  • LinkedHashMap:使用双向链表来维护元素的顺序,顺序为插入顺序或者最近最少使用(LRU)顺序。

二、容器中的设计模式

迭代器模式


Collection 继承了 Iterable 接口,其中的 iterator() 方法能够产生一个 Iterator 对象,通过这个对象就可以迭代遍历 Collection 中的元素。

从 JDK 1.5 之后可以使用 foreach 方法来遍历实现了 Iterable 接口的聚合对象。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list.add("b");
for (String item : list) {
    System.out.println(item);
}

适配器模式

java.util.Arrays#asList() 可以把数组类型转换为 List 类型。

@SafeVarargs
public static <T> List<T> asList(T... a)

应该注意的是 asList() 的参数为泛型的变长参数,不能使用基本类型数组作为参数,只能使用相应的包装类型数组。

Integer[] arr = {1, 2, 3};
List list = Arrays.asList(arr);

也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调用 asList():

List list = Arrays.asList(1, 2, 3);

三、源码分析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以下源码分析基于 JDK 1.8。

在 IDEA 中 double shift 调出 Search EveryWhere,查找源码文件,找到之后就可以阅读源码。

ArrayList

1. 概览

因为 ArrayList 是基于数组实现的,所以支持快速随机访问。RandomAccess 接口标识着该类支持快速随机访问。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数组的默认大小为 1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2. 扩容

添加元素时使用 ensureCapacityInternal() 方法来保证容量足够,如果不够时,需要使用 grow() 方法进行扩容,新容量的大小为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即 oldCapacity+oldCapacity/2。其中 oldCapacity >> 1 需要取整,所以新容量大约是旧容量的 1.5 倍左右。(oldCapacity 为偶数就是 1.5 倍,为奇数就是 1.5 倍-0.5)

扩容操作需要调用 Arrays.copyOf() 把原数组整个复制到新数组中,这个操作代价很高,因此最好在创建 ArrayList 对象时就指定大概的容量大小,减少扩容操作的次数。

public boolean add(E e)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modCount++;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grow(minCapacity);
}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minCapacity is usually close to size, so this is a win: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3. 删除元素

需要调用 System.arraycopy() 将 index+1 后面的元素都复制到 index 位置上,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可以看到 ArrayList 删除元素的代价是非常高的。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rangeCheck(index);
    modCount++;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elementData[--size] = null; // clear to let GC do its work
    return oldValue;
}
4. 序列化

ArrayList 基于数组实现,并且具有动态扩容特性,因此保存元素的数组不一定都会被使用,那么就没必要全部进行序列化。

保存元素的数组 elementData 使用 transient 修饰,该关键字声明数组默认不会被序列化。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 non-private to simplify nested class access

ArrayList 实现了 writeObject() 和 readObject() 来控制只序列化数组中有元素填充那部分内容。

private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Read in size, and any hidden stuff
    s.defaultReadObject();

    // Read in capacity
    s.readInt(); // ignored

    if (size > 0) {
        // be like clone(), allocate array based upon size not capacity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Object[] a = elementData;
        // Read in all elements in the proper order.
        for (int i=0; i<size; i++) {
            a[i] = s.readObject();
        }
    }
}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 Write out element count, and any hidden stuff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s.defaultWriteObject();

    // Write out size as capacity for behavioural compatibility with clone()
    s.writeInt(size);

    // Write out all elements in the proper order.
    for (int i=0; i<size; i++) {
        s.writeObject(elementData[i]);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序列化时需要使用 ObjectOutputStream 的 writeObject() 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并输出。而 writeObject() 方法在传入的对象存在 writeObject() 的时候会去反射调用该对象的 writeObject() 来实现序列化。反序列化使用的是 ObjectInputStream 的 readObject() 方法,原理类似。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os.writeObject(list);
5. Fail-Fast

modCount 用来记录 ArrayList 结构发生变化的次数。结构发生变化是指添加或者删除至少一个元素的所有操作,或者是调整内部数组的大小,仅仅只是设置元素的值不算结构发生变化。

在进行序列化或者迭代等操作时,需要比较操作前后 modCount 是否改变,如果改变了需要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代码参考上节序列化中的 writeObject() 方法。

Vector

1. 同步

它的实现与 ArrayList 类似,但是使用了 synchronized 进行同步。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add(E e) {
    modCount++;
    ensureCapacityHelper(elementCount + 1);
    elementData[elementCount++] = e;
    return true;
}

public synchronized E get(int index) {
    if (index >= elementCount)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return elementData(index);
}
2. 扩容

Vector 的构造函数可以传入 capacityIncrement 参数,它的作用是在扩容时使容量 capacity 增长 capacityIncrement。如果这个参数的值小于等于 0,扩容时每次都令 capacity 为原来的两倍。

public Vector(int initialCapacity, int capacityIncrement) {
    super();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this.elementData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this.capacityIncrement = capacityIncrement;
}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capacityIncrement > 0) ?
                                     capacityIncrement : old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调用没有 capacityIncrement 的构造函数时,capacityIncrement 值被设置为 0,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 Vector 每次扩容时容量都会翻倍。

public Vector(int initialCapacity) {
    this(initialCapacity, 0);
}

public Vector() {
    this(10);
}
3. 与 ArrayList 的比较
  • Vector 是同步的,因此开销就比 ArrayList 要大,访问速度更慢。最好使用 ArrayList 而不是 Vector,因为同步操作完全可以由程序员自己来控制;
  • Vector 每次扩容请求其大小的 2 倍(也可以通过构造函数设置增长的容量),而 ArrayList 是 1.5 倍。
4. 替代方案

可以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 得到一个线程安全的 ArrayList。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String> syn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list);

也可以使用 concurrent 并发包下的 CopyOnWriteArrayList 类。

List<String> list = new CopyOnWriteArrayList<>();

CopyOnWriteArrayList

1. 读写分离

写操作在一个复制的数组上进行,读操作还是在原始数组中进行,读写分离,互不影响。

写操作需要加锁,防止并发写入时导致写入数据丢失。

写操作结束之后需要把原始数组指向新的复制数组。

public boolean add(E e)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Object[] elements = getArray();
        int len = elements.length;
        Object[] new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 len + 1);
        newElements[len] = e;
        setArray(newElements);
        return tru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final void setArray(Object[] a) {
    array = a;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rivate E get(Object[] a, int index) {
    return (E) a[index];
}
2. 适用场景

CopyOnWriteArrayList 在写操作的同时允许读操作,大大提高了读操作的性能,因此很适合读多写少的应用场景。

但是 CopyOnWriteArrayList 有其缺陷:

  • 内存占用:在写操作时需要复制一个新的数组,使得内存占用为原来的两倍左右;
  • 数据不一致:读操作不能读取实时性的数据,因为部分写操作的数据还未同步到读数组中。

所以 CopyOnWriteArrayList 不适合内存敏感以及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场景。

LinkedList

1. 概览

基于双向链表实现,使用 Node 存储链表节点信息。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

每个链表存储了 first 和 last 指针:

transient Node<E> first;
transient Node<E> last;

2. 与 ArrayList 的比较

ArrayList 基于动态数组实现,LinkedList 基于双向链表实现。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可以归结为数组和链表的区别:

  • 数组支持随机访问,但插入删除的代价很高,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 链表不支持随机访问,但插入删除只需要改变指针。

HashMap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源码分析以 JDK 1.7 为主。

1. 存储结构

内部包含了一个 Entry 类型的数组 table。Entry 存储着键值对。它包含了四个字段,从 next 字段我们可以看出 Entry 是一个链表。即数组中的每个位置被当成一个桶,一个桶存放一个链表。HashMap 使用拉链法来解决冲突,同一个链表中存放哈希值和散列桶取模运算结果相同的 Entry。


transient Entry[] table;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K key;
    V value;
    Entry<K,V> next;
    int hash;

    Entry(int h, K k, V v, Entry<K,V> n) {
        value = v;
        next = n;
        key = k;
        hash = h;
    }

    public final K getKey() {
        return key;
    }

    public final V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public final V setValue(V newValue) {
        V oldValue = value;
        value = newValue;
        return oldValue;
    }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o instanceof Map.Entry))
            return false;
        Map.Entry e = (Map.Entry)o;
        Object k1 = getKey();
        Object k2 = e.getKey();
        if (k1 == k2 || (k1 != null && k1.equals(k2))) {
            Object v1 = getValue();
            Object v2 = e.getValue();
            if (v1 == v2 || (v1 != null && v1.equals(v2)))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Code(getKey()) ^ Objects.hashCode(getValue());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etKey() + "=" + getValue();
    }
}
2. 拉链法的工作原理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
map.put("K1", "V1");
map.put("K2", "V2");
map.put("K3", "V3");
  • 新建一个 HashMap,默认大小为 16;
  • 插入 <K1,V1> 键值对,先计算 K1 的 hashCode 为 115,使用除留余数法得到所在的桶下标 115%16=3。
  • 插入 <K2,V2> 键值对,先计算 K2 的 hashCode 为 118,使用除留余数法得到所在的桶下标 118%16=6。
  • 插入 <K3,V3> 键值对,先计算 K3 的 hashCode 为 118,使用除留余数法得到所在的桶下标 118%16=6,插在 <K2,V2> 前面。

应该注意到链表的插入是以头插法方式进行的,例如上面的 <K3,V3> 不是插在 <K2,V2> 后面,而是插入在链表头部。

查找需要分成两步进行:

  • 计算键值对所在的桶;
  • 在链表上顺序查找,时间复杂度显然和链表的长度成正比。

3. put 操作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if (table == EMPTY_TABLE) {
        inflateTable(threshold);
    }
    // 键为 null 单独处理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int hash = hash(key);
    // 确定桶下标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先找出是否已经存在键为 key 的键值对,如果存在的话就更新这个键值对的值为 value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 插入新键值对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HashMap 允许插入键为 null 的键值对。但是因为无法调用 null 的 hashCode() 方法,也就无法确定该键值对的桶下标,只能通过强制指定一个桶下标来存放。HashMap 使用第 0 个桶存放键为 null 的键值对。

private V putForNullKey(V value) {
    for (Entry<K,V> e = table[0]; e != null; e = e.next) {
        if (e.key ==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0, null, value, 0);
    return null;
}

使用链表的头插法,也就是新的键值对插在链表的头部,而不是链表的尾部。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if ((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
        resize(2 * table.length);
        hash = (null != key) ? hash(key) : 0;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create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头插法,链表头部指向新的键值对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size++;
}
Entry(int h, K k, V v, Entry<K,V> n) {
    value = v;
    next = n;
    key = k;
    hash = h;
}
4. 确定桶下标

很多操作都需要先确定一个键值对所在的桶下标。

int hash = hash(key);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4.1 计算 hash 值

final int hash(Object k) {
    int h = hashSeed;
    if (0 != h && k instanceof String) {
        return sun.misc.Hashing.stringHash32((String) k);
    }

    h ^= k.hashCode();

    // This function ensures that hashCodes that differ only by
    // constant multiples at each bit position have a bounded
    // number of collisions (approximately 8 at default load factor).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Code(key) ^ Objects.hashCode(value);
}

4.2 取模

令 x = 1<<4,即 x 为 2 的 4 次方,它具有以下性质:

x   : 00010000
x-1 : 00001111

令一个数 y 与 x-1 做与运算,可以去除 y 位级表示的第 4 位以上数:

y       : 10110010
x-1     : 00001111
y&(x-1) : 00000010

这个性质和 y 对 x 取模效果是一样的:

y   : 10110010
x   : 00010000
y%x : 00000010

我们知道,位运算的代价比求模运算小的多,因此在进行这种计算时用位运算的话能带来更高的性能。

确定桶下标的最后一步是将 key 的 hash 值对桶个数取模:hash%capacity,如果能保证 capacity 为 2 的 n 次方,那么就可以将这个操作转换为位运算。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5. 扩容-基本原理

设 HashMap 的 table 长度为 M,需要存储的键值对数量为 N,如果哈希函数满足均匀性的要求,那么每条链表的长度大约为 N/M,因此查找的复杂度为 O(N/M)。

为了让查找的成本降低,应该使 N/M 尽可能小,因此需要保证 M 尽可能大,也就是说 table 要尽可能大。HashMap 采用动态扩容来根据当前的 N 值来调整 M 值,使得空间效率和时间效率都能得到保证。

和扩容相关的参数主要有:capacity、size、threshold 和 load_factor。

参数含义
capacitytable 的容量大小,默认为 16。需要注意的是 capacity 必须保证为 2 的 n 次方。
size键值对数量。
thresholdsize 的临界值,当 size 大于等于 threshold 就必须进行扩容操作。
loadFactor装载因子,table 能够使用的比例,threshold = (int)(capacity* loadFactor)。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6;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transient Entry[] table;

transient int size;

int threshold;

final float loadFactor;

transient int modCount;

从下面的添加元素代码中可以看出,当需要扩容时,令 capacity 为原来的两倍。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2 * table.length);
}

扩容使用 resize() 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扩容操作同样需要把 oldTable 的所有键值对重新插入 newTable 中,因此这一步是很费时的。

void resize(int newCapacity) {
    Entry[] oldTable = table;
    int oldCapacity = oldTable.length;
    if (old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
    Entry[] newTable = new Entry[newCapacity];
    transfer(newTable);
    table = newTable;
    threshold = (int)(newCapacity * loadFactor);
}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
    Entry[] src = table;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 (int j = 0; j < src.length; j++) {
        Entry<K,V> e = src[j];
        if (e != null) {
            src[j] = null;
            do {
                Entry<K,V> next = e.next;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e.next = newTable[i];
                newTable[i] = e;
                e = next;
            } while (e != null);
        }
    }
}
6. 扩容-重新计算桶下标

在进行扩容时,需要把键值对重新计算桶下标,从而放到对应的桶上。在前面提到,HashMap 使用 hash%capacity 来确定桶下标。HashMap capacity 为 2 的 n 次方这一特点能够极大降低重新计算桶下标操作的复杂度。

假设原数组长度 capacity 为 16,扩容之后 new capacity 为 32:

capacity     : 00010000
new capacity : 00100000

对于一个 Key,它的哈希值 hash 在第 5 位:

  • 为 0,那么 hash%00010000 = hash%00100000,桶位置和原来一致;
  • 为 1,hash%00010000 = hash%00100000 + 16,桶位置是原位置 + 16。
7. 计算数组容量

HashMap 构造函数允许用户传入的容量不是 2 的 n 次方,因为它可以自动地将传入的容量转换为 2 的 n 次方。

先考虑如何求一个数的掩码,对于 10010000,它的掩码为 11111111,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得到:

mask |= mask >> 1    11011000
mask |= mask >> 2    11111110
mask |= mask >> 4    11111111

mask+1 是大于原始数字的最小的 2 的 n 次方。

num     10010000
mask+1 100000000

以下是 HashMap 中计算数组容量的代码: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
    int n = cap - 1;
    n |= n >>> 1;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return (n <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
8. 链表转红黑树

从 JDK 1.8 开始,一个桶存储的链表长度大于等于 8 时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9. 与 Hashtable 的比较
  • Hashtable 使用 synchronized 来进行同步。
  • HashMap 可以插入键为 null 的 Entry。
  • HashMap 的迭代器是 fail-fast 迭代器。
  • HashMap 不能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 Map 中的元素次序是不变的。

ConcurrentHashMap

1. 存储结构

static final class Hash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olatile V value;
    volatile HashEntry<K,V> next;
}

ConcurrentHashMap 和 HashMap 实现上类似,最主要的差别是 ConcurrentHashMap 采用了分段锁(Segment),每个分段锁维护着几个桶(HashEntry),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访问不同分段锁上的桶,从而使其并发度更高(并发度就是 Segment 的个数)。

Segment 继承自 ReentrantLock。

static final class Segment<K,V> extends ReentrantLock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2249069246763182397L;

    static final int MAX_SCAN_RETRIES =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 1 ? 64 : 1;

    transient volatile HashEntry<K,V>[] table;

    transient int count;

    transient int modCount;

    transient int threshold;

    final float loadFactor;
}
final Segment<K,V>[] segments;

默认的并发级别为 16,也就是说默认创建 16 个 Segment。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ONCURRENCY_LEVEL = 16;
2. size 操作

每个 Segment 维护了一个 count 变量来统计该 Segment 中的键值对个数。

/**
 * The number of elements. Accessed only either within locks
 * or among other volatile reads that maintain visibility.
 */
transient int count;

在执行 size 操作时,需要遍历所有 Segment 然后把 count 累计起来。

ConcurrentHashMap 在执行 size 操作时先尝试不加锁,如果连续两次不加锁操作得到的结果一致,那么可以认为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尝试次数使用 RETRIES_BEFORE_LOCK 定义,该值为 2,retries 初始值为 -1,因此尝试次数为 3。

如果尝试的次数超过 3 次,就需要对每个 Segment 加锁。

/**
 * Number of unsynchronized retries in size and containsValue
 * methods before resorting to locking. This is used to avoid
 * unbounded retries if tables undergo continuous modification
 * which would make it impossible to obtain an accurate result.
 */
static final int RETRIES_BEFORE_LOCK = 2;

public int size() {
    // Try a few times to get accurate count. On failure due to
    // continuous async changes in table, resort to locking.
    final Segment<K,V>[] segments = this.segments;
    int size;
    boolean overflow; // true if size overflows 32 bits
    long sum;         // sum of modCounts
    long last = 0L;   // previous sum
    int retries = -1; // first iteration isn't retry
    try {
        for (;;) {
            // 超过尝试次数,则对每个 Segment 加锁
            if (retries++ == RETRIES_BEFORE_LOCK) {
                for (int j = 0; j < segments.length; ++j)
                    ensureSegment(j).lock(); // force creation
            }
            sum = 0L;
            size = 0;
            overflow = false;
            for (int j = 0; j < segments.length; ++j) {
                Segment<K,V> seg = segmentAt(segments, j);
                if (seg != null) {
                    sum += seg.modCount;
                    int c = seg.count;
                    if (c < 0 || (size += c) < 0)
                        overflow = true;
                }
            }
            // 连续两次得到的结果一致,则认为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if (sum == last)
                break;
            last = sum;
        }
    } finally {
        if (retries > RETRIES_BEFORE_LOCK) {
            for (int j = 0; j < segments.length; ++j)
                segmentAt(segments, j).unlock();
        }
    }
    return overflow ? Integer.MAX_VALUE : size;
}
3. JDK 1.8 的改动

JDK 1.7 使用分段锁机制来实现并发更新操作,核心类为 Segment,它继承自重入锁 ReentrantLock,并发度与 Segment 数量相等。

JDK 1.8 使用了 CAS 操作来支持更高的并发度,在 CAS 操作失败时使用内置锁 synchronized。

并且 JDK 1.8 的实现也在链表过长时会转换为红黑树。

LinkedHashMap

存储结构

继承自 HashMap,因此具有和 HashMap 一样的快速查找特性。

public class LinkedHashMap<K,V> extends HashMap<K,V> implements Map<K,V>

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用来维护插入顺序或者 LRU 顺序。

/**
 * The head (eldest) of the doubly linked list.
 */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V> head;

/**
 * The tail (youngest) of the doubly linked list.
 */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V> tail;

accessOrder 决定了顺序,默认为 false,此时维护的是插入顺序。

final boolean accessOrder;

LinkedHashMap 最重要的是以下用于维护顺序的函数,它们会在 put、get 等方法中调用。

void afterNodeAccess(Node<K,V> p) { }
void 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 { }
afterNodeAccess()

当一个节点被访问时,如果 accessOrder 为 true,则会将该节点移到链表尾部。也就是说指定为 LRU 顺序之后,在每次访问一个节点时,会将这个节点移到链表尾部,保证链表尾部是最近访问的节点,那么链表首部就是最近最久未使用的节点。

void afterNodeAccess(Node<K,V> e) { // move node to last
    LinkedHashMap.Entry<K,V> last;
    if (accessOrder && (last = tail) != e) {
        LinkedHashMap.Entry<K,V> p =
            (LinkedHashMap.Entry<K,V>)e, b = p.before, a = p.after;
        p.after = null;
        if (b == null)
            head = a;
        else
            b.after = a;
        if (a != null)
            a.before = b;
        else
            last = b;
        if (last == null)
            head = p;
        else {
            p.before = last;
            last.after = p;
        }
        tail = p;
        ++modCount;
    }
}
afterNodeInsertion()

在 put 等操作之后执行,当 removeEldestEntry() 方法返回 true 时会移除最晚的节点,也就是链表首部节点 first。

evict 只有在构建 Map 的时候才为 false,在这里为 true。

void 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 { // possibly remove eldest
    LinkedHashMap.Entry<K,V> first;
    if (evict && (first = head) != null && removeEldestEntry(first)) {
        K key = first.key;
        removeNode(hash(key), key, null, false, true);
    }
}

removeEldestEntry() 默认为 false,如果需要让它为 true,需要继承 LinkedHashMap 并且覆盖这个方法的实现,这在实现 LRU 的缓存中特别有用,通过移除最近最久未使用的节点,从而保证缓存空间足够,并且缓存的数据都是热点数据。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V> eldest) {
    return false;
}
LRU 缓存

以下是使用 LinkedHashMap 实现的一个 LRU 缓存:

  • 设定最大缓存空间 MAX_ENTRIES 为 3;
  • 使用 LinkedHashMap 的构造函数将 accessOrder 设置为 true,开启 LRU 顺序;
  • 覆盖 removeEldestEntry() 方法实现,在节点多于 MAX_ENTRIES 就会将最近最久未使用的数据移除。
class LRUCache<K, V> extends LinkedHashMap<K, V>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ENTRIES = 3;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 eldest) {
        return size() > MAX_ENTRIES;
    }

    LRUCache() {
        super(MAX_ENTRIES, 0.75f, tru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RUCache<Integer, String> cache = new LRUCache<>();
    cache.put(1, "a");
    cache.put(2, "b");
    cache.put(3, "c");
    cache.get(1);
    cache.put(4, "d");
    System.out.println(cache.keySet());
}
[3, 1, 4]

WeakHashMap

存储结构

WeakHashMap 的 Entry 继承自 WeakReference,被 WeakReference 关联的对象在下一次垃圾回收时会被回收。

WeakHashMap 主要用来实现缓存,通过使用 WeakHashMap 来引用缓存对象,由 JVM 对这部分缓存进行回收。

private static class Entry<K,V> extends WeakReference<Object> implements Map.Entry<K,V>
ConcurrentCache

Tomcat 中的 ConcurrentCache 使用了 WeakHashMap 来实现缓存功能。

ConcurrentCache 采取的是分代缓存:

  • 经常使用的对象放入 eden 中,eden 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实现,不用担心会被回收(伊甸园);
  • 不常用的对象放入 longterm,longterm 使用 WeakHashMap 实现,这些老对象会被垃圾收集器回收。
  • 当调用 get() 方法时,会先从 eden 区获取,如果没有找到的话再到 longterm 获取,当从 longterm 获取到就把对象放入 eden 中,从而保证经常被访问的节点不容易被回收。
  • 当调用 put() 方法时,如果 eden 的大小超过了 size,那么就将 eden 中的所有对象都放入 longterm 中,利用虚拟机回收掉一部分不经常使用的对象。
public final class ConcurrentCache<K, V> {

    private final int size;

    private final Map<K, V> eden;

    private final Map<K, V> longterm;

    public ConcurrentCache(int size) {
        this.size = size;
        this.eden = new ConcurrentHashMap<>(size);
        this.longterm = new WeakHashMap<>(size);
    }

    public V get(K k) {
        V v = this.eden.get(k);
        if (v == null) {
            v = this.longterm.get(k);
            if (v != null)
                this.eden.put(k, v);
        }
        return v;
    }

    public void put(K k, V v) {
        if (this.eden.size() >= size) {
            this.longterm.putAll(this.eden);
            this.eden.clear();
        }
        this.eden.put(k, v);
    }
}

参考资料

  • Eckel B. Java 编程思想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 Iterator 模式
  • Java 8 系列之重新认识 HashMap
  • What is difference between HashMap and Hashtable in Java?
  • Java 集合之 HashMap
  • The principle of ConcurrentHashMap analysis
  • 探索 ConcurrentHashMap 高并发性的实现机制
  • HashMap 相关面试题及其解答
  • Java 集合细节(二):asList 的缺陷
  •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 The LinkedList Class

🪁🍁 希望本文能够给您带来一定的帮助🌸文章粗浅,敬请批评指正!🍁🐥

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问、建议或意见,请联系作者,作者将尽力回复并改进📓;(联系微信:Solitudemind )

点击下方名片,加入IT技术核心学习团队。一起探索科技的未来,共同成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443479.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与MySQL的精准结合:打造高效审批流程

1流程思路分析 审批流程&#x1f431;‍&#x1f4bb; 1.串行流程 当前节点审批完成后&#xff0c;下一次节点才能进行操作&#xff0c;例如经理通过之后&#xff0c;总监才能审批&#xff1b; 2.并行流程 一个审批节点需要多人联审。一般有两种方式&#xff1a;会签、或签…

Python中的嵌套字典访问与操作详解

前言 在Python编程中&#xff0c;嵌套字典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xff0c;它可以以层次结构的方式组织和存储数据。嵌套字典通常包含字典内嵌套在其他字典中&#xff0c;创建了一种多层级的数据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访问和操作嵌套字典&#xff0c;包括访问、…

视频无损放大修复工具Topaz Video AI 新手入门教程

想要自学Topaz Video AI &#xff1f;Topaz Video AI 如何使用&#xff1f;这里给大家带来了视频无损放大修复工具Topaz Video AI 新手入门教程&#xff0c;快来看看吧&#xff01; 下载&#xff1a;Topaz Video AI for mac 导入您的文件 有两种方法可以将文件导入 Topaz Vid…

C++重新入门-C++变量作用域

目录 1.C变量定义 2.C作用域 3.局部变量 4.全局变量 5.块作用域变量 6.初始化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1.C变量定义 一般来说有三个地方可以定义变量&#xff1a; 在函数或一个代码块内部声明的变量&#xff0c;称为局部变量。 在函数参数的定义中声明的变量&#xff0c;称为…

【博云2023】乘龙一跃腾云海,侧目抬手摘星河

癸卯渐远&#xff0c;甲辰渐至&#xff0c;预示着被汗水浇灌的种子&#xff0c;必将顶开冻土&#xff0c;迎接阳光。 每逢春节&#xff0c;当亲友彼此问候&#xff0c;博云人总能自豪地说&#xff0c;我们认真地、努力地奋斗&#xff0c;让我们能自信地踏上新的征程。 我们的…

架构(十二)动态Excel

一、引言 作者最近的平台项目需要生成excel&#xff0c;excel的导入导出是常用的功能&#xff0c;但是作者想做成动态的&#xff0c;不要固定模板&#xff0c;那就看看怎么实现。 二、后端 先捋一下原理&#xff0c;前后端的交互看起来是制定好的接口&#xff0c;其实根本上是…

安全的接口访问策略

渗透测试 一、Token与签名 一般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设计过程中&#xff0c;大部分分为有状态和无状态接口。 一般用户登录状态下&#xff0c;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或者能否请求接口&#xff0c;都是根据用户登录成功后&#xff0c;服务端授予的token进行控制的。 但并不是说有了tok…

4核8G服务器配置性能怎么样?12M带宽配置服务器能干什么?

腾讯云轻量4核8G12M轻量应用服务器支持多少人同时在线&#xff1f;通用型-4核8G-180G-2000G&#xff0c;2000GB月流量&#xff0c;系统盘为180GB SSD盘&#xff0c;12M公网带宽&#xff0c;下载速度峰值为1536KB/s&#xff0c;即1.5M/秒&#xff0c;假设网站内页平均大小为60KB…

16.1 Spring框架_SpringIoC容器与Bean管理(❤❤❤❤)

16.1 Spring框架_SpringIoC容器与Bean管理 1. Spring IOC1.1 IoC控制反转 1. Spring IOC 1.1 IoC控制反转 需要自己查找3种苹果的特色,从而选择符合自己的需求 告诉水果店老板自己的口味,由老板推荐哪种苹果,省去自己查询水果特点 在java中,各种水果就是各种对象,买水果就是创…

问题: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________。 #媒体#知识分享

问题&#xff1a;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________。 A&#xff0e;数据处理 B&#xff0e;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 C&#xff0e;资源共享与信息传输 D&#xff0e;文献查询 参考答案如图所示

【用pycharm安装第三方库时出现错误】【‘pip‘ 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或批处理文件。】

目录 一、问题描述 二、解决过程 1、pip的版本不是最新版本导致安装不了第三方库 2、pip最新版本安装出错 3、pip 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xff0c;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或批处理文件” 4、 ERROR: Could not find a version tha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PIL (from versi…

政安晨:示例演绎机器学习中(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快速理解核心概念(二){两篇文章讲清楚}

这一篇与上一篇是兄弟篇&#xff0c;意在通过两篇文章讲清楚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xff0c;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可以从上一篇文章看起&#xff08;包括搭建环境等等都在上一篇&#xff09;&#xff0c;上一篇链接如下&#xff1a; 政安晨&#xff1a;示例演…

Flink基础篇|001_Flink是什么

&#x1f4eb; 作者简介&#xff1a;「六月暴雪飞梨花」&#xff0c;专注于研究Java&#xff0c;就职于科技型公司后端工程师 &#x1f3c6; 近期荣誉&#xff1a;华为云云享专家、阿里云专家博主、腾讯云优秀创作者 &#x1f525; 三连支持&#xff1a;欢迎 ❤️关注、&#x…

Linux系统调试课:Linux错误码介绍

文章目录 一、错误码二、错误码返回案例三、使用 goto 语句沉淀、分享、成长,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有所收获!😄 📢错误代码由内核或用户空间应用程序(通过errno变量)解释。错误处理在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而不仅仅是在内核开发中。幸运的是,内核提供的几种错误,几乎涵盖了可…

InternLM大模型实战-1.书生浦语大模型全链路开源体系

文章目录 前言笔记正文大模型成为热门关键词书生浦语开源历程从模型到应用书生浦语全链条开源开放体系数据预训练微调评测部署部署智能体LagentAgentLego 总结 前言 本系列文章是参与书生浦语全链路开源体系学习的笔记文章。B站视频教程地址&#xff1a; 笔记正文 大模型成为…

【笔记】Harmony学习:下载安装 DevEco Studio 开发工具IDE

IDE 安装 从官网下载DevEco Studio 安装包后进行安装&#xff0c; 安装完毕后&#xff0c;本地环境可能要配置相关工具&#xff0c;可以通过下面的诊断检测一下本地环境&#xff0c;通过蓝色“Set it up now” 可以快速安装。 1. Node.js (for ohpm) 2. ohpm 下载op的包管理&a…

项目学习记录

项目开发 创建项目环境配置关联git新增模块项目启动打印地址日志使用httpclient进行idea内部控制台测试使用AOP拦截器打印日志 创建项目 创建一个空项目&#xff0c;并勾选下面选项 然后进入pom.xml中修改项目配置 根据这个链接选则&#xff0c;修改项目的支持版本 链接&#…

css2复合选择器

一.后代&#xff08;包含&#xff09;选择器&#xff08;一样的标签可以用class命名以分别&#xff09; 空格表示 全部后代 应用 二.子类选择器 >表示 只要子不要孙 应用 三.并集选择器 &#xff0c;表示 代表和 一般竖着写 应用 四.伪类选择器&#xff08;包括伪链接…

【C++】类和对象(2)

这篇博客继续学习类和对象~&#xff0c;主要介绍了类的6个默认成员函数。 目录 类的6个默认成员函数 构造函数 概念 特性 析构函数 概念 特性 拷贝构造函数 特性 赋值运算符重载 运算符重载 赋值运算符重载 前置和后置重载 日期类的实现 const成员 取地址及cons…

【十三】【C++】vector简单实现

代码实现 /*vector类简单实现*/ #if 1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rtdbg.h>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string.h>namespace My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