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14- 实践篇(十二)-grant权限/分区表/自增Id用完怎么办

news2025/1/23 17:46:25

文章目录

    • 1.grant之后要跟着flush privileges吗?
      • 1.1 全局权限
      • 1.2 db 权限
      • 1.3 表权限和列权限
      • 1.4 flush privileges 使用场景
    • 2. 要不要使用分区表?
      • 2.1 分区表是什么?
      • 2.2 分区表的引擎层行为
      • 2.3 分区策略
      • 2.4 分区表的 server 层行为
      • 2.5 分区表的应用场景
    • 3. 自增Id用完怎么办?
      • 3.1 表定义自增值id
      • 3.2 InnoDB 系统自增 row_id
      • 3.3 Xid
      • 3.4 Innodb trx_id
      • 3.5 thread_id

1.grant之后要跟着flush privileges吗?

在 MySQL 里面,grant 语句是用来给用户赋权的。

先创建一个用户:

create user 'ua'@'%' identified by 'pa';

创建一个用户’ua’@’%’,密码是 pa。注意,在 MySQL 里面,用户名 (user)+ 地址 (host) 才表示一个用户,因此 ua@ip1 和 ua@ip2 代表的是两个不同的用户。

这条命令做了两个动作:

  1. 磁盘上,往 mysql.user 表里插入一行,由于没有指定权限,所以这行数据上所有表示权限的字段的值都是 N;
  2. 内存里,往数组 acl_users 里插入一个 acl_user 对象,这个对象的 access 字段值为 0。

图 1 就是这个时刻用户 ua 在 user 表中的状态。
图 1 mysql.user 数据行
在 MySQL 中,用户权限是有不同的范围的。按照用户权限范围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说明。

1.1 全局权限

全局权限,作用于整个 MySQL 实例,这些权限信息保存在 mysql 库的 user 表里.。给用户 ua赋一个最高权限的话,语句是这么写的: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ua'@'%' with grant option;

这个 grant 命令做了两个动作:

  1. 磁盘上,将 mysql.user 表里,用户’ua’@’%'这一行的所有表示权限的字段的值都修改为‘Y’;
  2. 内存里,从数组 acl_users 中找到这个用户对应的对象,将 access 值(权限位)修改为二进制的“全 1”。

在这个 grant 命令执行完成后,如果有新的客户端使用用户名 ua 登录成功,MySQL 会为新连接维护一个线程对象,然后从 acl_users 数组里查到这个用户的权限,并将权限值拷贝到这个线程对象中。之后在这个连接中执行的语句,所有关于全局权限的判断,都直接使用线程对象内部保存的权限位。

基于上面的分析:

  1. grant 命令对于全局权限,同时更新了磁盘和内存。命令完成后即时生效,接下来新创建的连接会使用新的权限。
  2. 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连接,它的全局权限不受 grant 命令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在生产环境上要合理控制用户权限的范围。我们上面用到的这个 grant 语句就是一个典型的错误示范。如果一个用户有所有权限,一般就不应该设置为所有 IP 地址都可以访问。

如果要回收上面的 grant 语句赋予的权限,可以使用下面这条命令:

revoke all privileges on *.* from 'ua'@'%';

这条 revoke 命令的用法与 grant 类似,做了如下两个动作:

  1. 磁盘上,将 mysql.user 表里,用户’ua’@’%'这一行的所有表示权限的字段的值都修改为“N”;
  2. 内存里,从数组 acl_users 中找到这个用户对应的对象,将 access 的值修改为 0。

1.2 db 权限

除了全局权限,MySQL 也支持库级别的权限定义。如果要让用户 ua 拥有库 db1 的所有权限,可以执行下面这条命令: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db1.* to 'ua'@'%' with grant option;

基于库的权限记录保存在 mysql.db 表中,在内存里则保存在数组 acl_dbs 中。

这条 grant 命令做了如下两个动作:

  1. 磁盘上,往 mysql.db 表中插入了一行记录,所有权限位字段设置为“Y”;
  2. 内存里,增加一个对象到数组 acl_dbs 中,这个对象的权限位为“全 1”。

图 2 就是这个时刻用户 ua 在 db 表中的状态。
图 2 mysql.db 数据行
每次需要判断一个用户对一个数据库读写权限的时候,都需要遍历一次 acl_dbs 数组,根据 user、host 和 db 找到匹配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的权限位来判断。 也就是说grant 修改 db 权限的时候,是同时对磁盘和内存生效的。

grant 操作对于已经存在的连接的影响,在全局权限和基于 db 的权限效果是不同的。
图 3 权限操作效果

图中 set global sync_binlog 这个操作是需要 super 权限的。

可以看到,虽然用户 ua 的 super 权限在 T3 时刻已经通过 revoke 语句回收了,但是在 T4 时刻执行 set global 的时候,权限验证还是通过了。这是因为 super 是全局权限,这个权限信息在线程对象中,而 revoke 操作影响不到这个线程对象。

在 T5 时刻去掉 ua 对 db1 库的所有权限后,在 T6 时刻 session B 再操作 db1 库的表,就会报错“权限不足”。这是因为 acl_dbs 是一个全局数组,所有线程判断 db 权限都用这个数组,这样 revoke 操作马上就会影响到 session B。

这里在代码实现上有一个特别的逻辑,如果当前会话已经处于某一个 db 里面,之前 use 这个库的时候拿到的库权限会保存在会话变量中。

可以看到在 T6 时刻,session C 和 session B 对表 t 的操作逻辑是一样的。但是 session B 报错,而 session C 可以执行成功。这是因为 session C 在 T2 时刻执行的 use db1,拿到了这个库的权限,在切换出 db1 库之前,session C 对这个库就一直有权限。

1.3 表权限和列权限

除了 db 级别的权限外,MySQL 支持更细粒度的表权限和列权限。
其中,表权限定义存放在表 mysql.tables_priv 中,列权限定义存放在表 mysql.columns_priv 中。这两类权限,组合起来存放在内存的 hash 结构 column_priv_hash 中。

两类权限的赋权命令如下:

create table db1.t1(id int, a int);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db1.t1 to 'ua'@'%' with grant option;
GRANT SELECT(id), INSERT (id,a) ON mydb.mytbl TO 'ua'@'%' with grant option;

这两个权限每次 grant 的时候都会修改数据表,也会同步修改内存中的 hash 结构。因此,对这两类权限的操作,也会马上影响到已经存在的连接。

flush privileges 命令会清空 acl_users 数组,然后从 mysql.user 表中读取数据重新加载,重新构造一个 acl_users 数组。也就是说,以数据表中的数据为准,会将全局权限内存数组重新加载一遍。

也就是说,如果内存的权限数据和磁盘数据表相同的话,不需要执行 flush privileges。而如果我们都是用 grant/revoke 语句来执行的话,内存和数据表本来就是保持同步更新的。
因此,正常情况下,grant 命令之后,没有必要跟着执行 flush privileges 命令。

1.4 flush privileges 使用场景

当数据表中的权限数据跟内存中的权限数据不一致的时候,flush privileges 语句可以用来重建内存数据,达到一致状态。
这种不一致往往是由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比如直接用 DML 语句操作系统权限表。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场景:
图 4 使用 flush privileges
图 4 使用 flush privileges
T3 时刻虽然已经用 delete 语句删除了用户 ua,但是在 T4 时刻,仍然可以用 ua 连接成功。原因就是,这时候内存中 acl_users 数组中还有这个用户,因此系统判断时认为用户还正常存在。

在 T5 时刻执行过 flush 命令后,内存更新,T6 时刻再要用 ua 来登录的话,就会报错“无法访问”了。

直接操作系统表是不规范的操作,这个不一致状态也会导致一些更“诡异”的现象发生。比如,前面这个通过 delete 语句删除用户的例子,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图 5 不规范权限操作导致的异常
图 5 不规范权限操作导致的异常
由于在 T3 时刻直接删除了数据表的记录,而内存的数据还存在。这就导致了:

  1. T4 时刻给用户 ua 赋权限失败,因为 mysql.user 表中找不到这行记录;
  2. 而 T5 时刻要重新创建这个用户也不行,因为在做内存判断的时候,会认为这个用户还存在。

小结

  • grant 语句会同时修改数据表和内存,判断权限的时候使用的是内存数据。因此,规范地使用 grant 和 revoke 语句,是不需要随后加上 flush privileges 语句的。

  • flush privileges 语句本身会用数据表的数据重建一份内存权限数据,所以在权限数据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再使用。而这种不一致往往是由于直接用 DML 语句操作系统权限表导致的,所以尽量不要使用这类语句。

  • 在使用 grant 语句赋权时,可能还会看到这样的写法:grant super on *.* to 'ua'@'%' identified by 'pa';
    这条命令加了 identified by ‘密码’, 语句的逻辑里面除了赋权外,还包含了:如果用户’ua’@’%'不存在,就创建这个用户,密码是 pa;如果用户 ua 已经存在,就将密码修改成 pa。(一种不建议的写法,因为这种写法很容易就会不慎把密码给改了。)


2. 要不要使用分区表?

2.1 分区表是什么?

先创建一个表 t:

CREATE TABLE `t` (
  `ftime` datetime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KEY (`fti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latin1
PARTITION BY RANGE (YEAR(ftime))
(PARTITION p_2017 VALUES LESS THAN (2017)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 p_2018 VALUES LESS THAN (2018)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 p_2019 VALUES LESS THAN (2019)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 p_others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ENGINE = 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2017-4-1',1),('2018-4-1',1);

图 1 表 t 的磁盘文件
图 1 表 t 的磁盘文件
在表 t 中初始化插入了两行记录,按照定义的分区规则,这两行记录分别落在 p_2018 和 p_2019 这两个分区上。

可以看到,这个表包含了一个.frm 文件和 4 个.ibd 文件,每个分区对应一个.ibd 文件。
也就是说:

  • 对于引擎层来说,这是 4 个表;
  • 对于 Server 层来说,这是 1 个表。

2.2 分区表的引擎层行为

举个在分区表加间隙锁的例子,目的是说明对于 InnoDB 来说,这是 4 个表。

图 2 分区表间隙锁示例
图 2 分区表间隙锁示例
初始化表 t 的时候,只插入了两行数据, ftime 的值分别是,‘2017-4-1’ 和’2018-4-1’ 。session A 的 select 语句对索引 ftime 上这两个记录之间的间隙加了锁。如果是一个普通表的话,那么 T1 时刻,在表 t 的 ftime 索引上,间隙和加锁状态应该是图 3 这样的。

图 3 普通表的加锁范围
图 3 普通表的加锁范围也就是说,‘2017-4-1’ 和’2018-4-1’ 这两个记录之间的间隙是会被锁住的。那么,sesion B 的两条插入语句应该都要进入锁等待状态。

但是,从上面的实验效果可以看出,session B 的第一个 insert 语句是可以执行成功的。这是因为,对于引擎来说,p_2018 和 p_2019 是两个不同的表,也就是说 2017-4-1 的下一个记录并不是 2018-4-1,而是 p_2018 分区的 supremum。所以 T1 时刻,在表 t 的 ftime 索引上,间隙和加锁的状态其实是图 4 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分区表的规则,session A 的 select 语句其实只操作了分区 p_2018,因此加锁范围就是图 4 中深绿色的部分。

所以,session B 要写入一行 ftime 是 2018-2-1 的时候是可以成功的,而要写入 2017-12-1 这个记录,就要等 session A 的间隙锁。

图 5 就是这时候的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的部分结果。

图 5 session B 被锁住信息
图 5 session B 被锁住信息
看完 InnoDB 引擎的例子,再来一个 MyISAM 分区表的例子。
用 alter table t engine=myisam,把表 t 改成 MyISAM 表;然后,再用下面这个例子说明,对于 MyISAM 引擎来说,这是 4 个表。

图 6 用 MyISAM 表锁验证
图 6 用 MyISAM 表锁验证
在 session A 里面,我用 sleep(100) 将这条语句的执行时间设置为 100 秒。由于 MyISAM 引擎只支持表锁,所以这条 update 语句会锁住整个表 t 上的读。但看到的结果是,session B 的第一条查询语句是可以正常执行的,第二条语句才进入锁等待状态。

这正是因为 MyISAM 的表锁是在引擎层实现的,session A 加的表锁,其实是锁在分区 p_2018 上。因此,只会堵住在这个分区上执行的查询,落到其他分区的查询是不受影响的。

使用分区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表过大。那么,如果不使用分区表的话,就是要使用手动分表的方式。
手动分表和分区表区别:

  • 比如,按照年份来划分,我们就分别创建普通表 t_2017、t_2018、t_2019 等等。手工分表的逻辑,也是找到需要更新的所有分表,然后依次执行更新。在性能上,这和分区表并没有实质的差别。
  • 分区表和手工分表,一个是由 server 层来决定使用哪个分区,一个是由应用层代码来决定使用哪个分表。因此,从引擎层看,这两种方式也是没有差别的。

这两个方案的区别,主要是在 server 层上。从 server 层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分区表一个被广为诟病的问题:打开表的行为。

2.3 分区策略

每当第一次访问一个分区表的时候,MySQL 需要把所有的分区都访问一遍。一个典型的报错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分区表的分区很多,比如超过了 1000 个,而 MySQL 启动的时候,open_files_limit 参数使用的是默认值 1024,那么就会在访问这个表的时候,由于需要打开所有的文件,导致打开表文件的个数超过了上限而报错。

下图就是创建的一个包含了很多分区的表 t_myisam,执行一条插入语句后报错的情况。

图 7 insert 语句报错
图 7 insert 语句报错

这条 insert 语句,明显只需要访问一个分区,但语句却无法执行。

这个表用的是 MyISAM 引擎。使用 InnoDB 引擎的话,并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 MyISAM 分区表使用的分区策略,我们称为通用分区策略(generic partitioning),每次访问分区都由 server 层控制。通用分区策略,是 MySQL 一开始支持分区表的时候就存在的代码,在文件管理、表管理的实现上很粗糙,因此有比较严重的性能问题。
  • MySQL 5.7.9 开始,InnoDB 引擎引入了本地分区策略(native partitioning)。这个策略是在 InnoDB 内部自己管理打开分区的行为。

MySQL 从 5.7.17 开始,将 MyISAM 分区表标记为即将弃用 (deprecated)
从 MySQL 8.0 版本开始,就不允许创建 MyISAM 分区表了,只允许创建已经实现了本地分区策略的引擎。目前来看,只有 InnoDB 和 NDB 这两个引擎支持了本地分区策略。

2.4 分区表的 server 层行为

如果从 server 层看的话,一个分区表就只是一个表。
如图 8 和图 9 所示,分别是这个例子的操作序列和执行结果图。
图 8 分区表的 MDL 锁
图 8 分区表的 MDL 锁
图 9 show processlist 结果
图 9 show processlist 结果
可以看到,虽然 session B 只需要操作 p_2017 这个分区,但是由于 session A 持有整个表 t 的 MDL 锁,就导致了 session B 的 alter 语句被堵住。
分区表,在做 DDL 的时候,影响会更大。 如果使用的是普通分表,那么当你在 truncate 一个分表的时候,肯定不会跟另外一个分表上的查询语句,出现 MDL 锁冲突。

小结一下:

  1. MySQL 在第一次打开分区表的时候,需要访问所有的分区;
  2. 在 server 层,认为这是同一张表,因此所有分区共用同一个 MDL 锁;
  3. 在引擎层,认为这是不同的表,因此 MDL 锁之后的执行过程,会根据分区表规则,只访问必要的分区。

关于“必要的分区”的判断,就是根据 SQL 语句中的 where 条件,结合分区规则来实现的。比如我们上面的例子中,where ftime=‘2018-4-1’,根据分区规则 year 函数算出来的值是 2018,那么就会落在 p_2019 这个分区。

但是,如果这个 where 条件改成 where ftime>=‘2018-4-1’,虽然查询结果相同,但是这时候根据 where 条件,就要访问 p_2019 和 p_others 这两个分区。

如果查询语句的 where 条件中没有分区 key,那就只能访问所有分区了。当然,这并不是分区表的问题。即使是使用业务分表的方式,where 条件中没有使用分表的 key,也必须访问所有的分表。

2.5 分区表的应用场景

分区表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是对业务透明,相对于用户分表来说,使用分区表的业务代码更简洁。还有,分区表可以很方便的清理历史数据。

如果一项业务跑的时间足够长,往往就会有根据时间删除历史数据的需求。这时候,按照时间分区的分区表,就可以直接通过 alter table t drop partition … 这个语法删掉分区,从而删掉过期的历史数据。

alter table t drop partition … 操作是直接删除分区文件,效果跟 drop 普通表类似。与使用 delete 语句删除数据相比,优势是速度快、对系统影响小。


小结
这里介绍的是 server 层和引擎层对分区表的处理方式。是以范围分区(range)为例介绍的。实际上,MySQL 还支持 hash 分区、list 分区等分区方法。可以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再翻翻MySql手册

实际使用时,分区表跟用户分表比起来,有两个绕不开的问题:一个是第一次访问的时候需要访问所有分区,另一个是共用 MDL 锁。因此,如果要使用分区表,就不要创建太多的分区。

  1. 分区并不是越细越好。实际上,单表或者单分区的数据一千万行,只要没有特别大的索引,对于现在的硬件能力来说都已经是小表了。
  2. 分区也不要提前预留太多,在使用之前预先创建即可。比如,如果是按月分区,每年年底时再把下一年度的 12 个新分区创建上即可。对于没有数据的历史分区,要及时的 drop 掉。

至于分区表的其他问题,比如查询需要跨多个分区取数据,查询性能就会比较慢,基本上就不是分区表本身的问题,而是数据量的问题或者说是使用方式的问题了。


思考
假设现在要创建一个自增字段 id。MySQL 要求分区表中的主键必须包含分区字段。如果要在表 t 的基础上做修改,你会怎么定义这个表的主键呢?为什么这么定义呢?

答 : 由于 MySQL 要求主键包含所有的分区字段,所以肯定是要创建联合主键的。
有两种可选:一种是 (ftime, id),另一种是 (id, ftime)。
如果从利用率上来看,应该使用 (ftime, id) 这种模式。因为用 ftime 做分区 key,说明大多数语句都是包含 ftime 的,使用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前缀索引的规则,减少一个索引。

这时的建表语句是: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ftime` datetime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ftime`,`id`)
)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latin1
PARTITION BY RANGE (YEAR(ftime))
(PARTITION p_2017 VALUES LESS THAN (2017) ENGINE = MyISAM,
 PARTITION p_2018 VALUES LESS THAN (2018) ENGINE = MyISAM,
 PARTITION p_2019 VALUES LESS THAN (2019) ENGINE = MyISAM,
 PARTITION p_others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ENGINE = MyISAM);

建议是要尽量使用 InnoDB 引擎。InnoDB 表要求至少有一个索引,以自增字段作为第一个字段,所以需要加一个 id 的单独索引。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ftime` datetime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ftime`,`id`),
  KEY `id`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latin1
PARTITION BY RANGE (YEAR(ftime))
(PARTITION p_2017 VALUES LESS THAN (2017)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 p_2018 VALUES LESS THAN (2018)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 p_2019 VALUES LESS THAN (2019)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 p_others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ENGINE = InnoDB);

当然把字段反过来,创建成:

  PRIMARY KEY (`id`,`ftime`),
  KEY `id` (`ftime`)

也是可以的。


3. 自增Id用完怎么办?

MySQL 里有很多自增的 id,每个自增 id 都是定义了初始值,然后不停地往上加步长。虽然自然数是没有上限的,但是在计算机里,只要定义了表示这个数的字节长度,那它就有上限。

比如,无符号整型 (unsigned int) 是 4 个字节,上限就是 2^32-1。

3.1 表定义自增值id

表定义的自增值达到上限后的逻辑是:再申请下一个 id 时,得到的值保持不变。
通过下面这个语句序列验证一下:

create table t(id int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4294967295;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
//成功插入一行 4294967295
show create table t;
/* CREATE TABLE `t` (
  `id` int(1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4294967295;
*/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
//Duplicate entry '4294967295' for key 'PRIMARY'

第一个 insert 语句插入数据成功后,这个表的 AUTO_INCREMENT 没有改变(还是 4294967295),就导致了第二个 insert 语句又拿到相同的自增 id 值,再试图执行插入语句,报主键冲突错误。

在建表的时候需要考察的表是否有可能达到这个上限,如果有可能,就应该创建成 8 个字节的 bigint unsigned。

3.2 InnoDB 系统自增 row_id

创建的 InnoDB 表没有指定主键,那么 InnoDB 会创建一个不可见的,长度为 6 个字节的 row_id。

InnoDB 维护了一个全局的 dict_sys.row_id 值,所有无主键的 InnoDB 表,每插入一行数据,都将当前的 dict_sys.row_id 值作为要插入数据的 row_id,然后把 dict_sys.row_id 的值加 1。

实际上,在代码实现时 row_id 是一个长度为 8 字节的无符号长整型 (bigint unsigned)。但是,InnoDB 在设计时,给 row_id 留的只是 6 个字节的长度,这样写到数据表中时只放了最后 6 个字节,所以 row_id 能写到数据表中的值,就有两个特征:

  1. row_id 写入表中的值范围,是从 0 到 2^48-1;
  2. 当 dict_sys.row_id=2^48时,如果再有插入数据的行为要来申请 row_id,拿到以后再取最后 6 个字节的话就是 0。

也就是说,写入表的 row_id 是从 0 开始到 2^48-1。达到上限后,下一个值就是 0,然后继续循环。
在 InnoDB 逻辑里,申请到 row_id=N 后,就将这行数据写入表中;如果表中已经存在 row_id=N 的行,新写入的行就会覆盖原有的行。

可以通过 gdb 修改系统的自增 row_id 来实现,验证这个结论。
图 1 row_id 用完的验证序列
图 2 row_id 用完的效果验证
可以看到,在用 gdb 将 dict_sys.row_id 设置为 2^48之后,再插入的 a=2 的行会出现在表 t 的第一行,因为这个值的 row_id=0。之后再插入的 a=3 的行,由于 row_id=1,就覆盖了之前 a=1 的行,因为 a=1 这一行的 row_id 也是 1。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是应该在 InnoDB 表中主动创建自增主键。因为,表自增 id 到达上限后,再插入数据时报主键冲突错误,是更能被接受的。 毕竟覆盖数据,就意味着数据丢失,影响的是数据可靠性;报主键冲突,是插入失败,影响的是可用性。而一般情况下,可靠性优先于可用性。

3.3 Xid

redo log 和 binlog 相配合的时候,提到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字段叫作 Xid。它在 MySQL 中是用来对应事务的。

  • Xid 在 MySQL 内部是怎么生成的呢?
  • MySQL 内部维护了一个全局变量 global_query_id,每次执行语句的时候将它赋值给 Query_id,然后给这个变量加 1。如果当前语句是这个事务执行的第一条语句,那么 MySQL 还会同时把 Query_id 赋值给这个事务的 Xid。而 global_query_id 是一个纯内存变量,重启之后就清零了。所以你就知道了,在同一个数据库实例中,不同事务的 Xid 也是有可能相同的。

但是 MySQL 重启之后会重新生成新的 binlog 文件,这就保证了,同一个 binlog 文件里,Xid 一定是惟一的。

虽然 MySQL 重启不会导致同一个 binlog 里面出现两个相同的 Xid,但是如果 global_query_id 达到上限后,就会继续从 0 开始计数。从理论上讲,还是就会出现同一个 binlog 里面出现相同 Xid 的场景。

因为 global_query_id 定义的长度是 8 个字节,这个自增值的上限是 2^64-1。要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是下面这样的过程:

  1. 执行一个事务,假设 Xid 是 A;
  2. 接下来执行 2^64次查询语句,让 global_query_id 回到 A;
  3. 再启动一个事务,这个事务的 Xid 也是 A。

不过,2^64这个值太大了,大到可以认为这个可能性只会存在于理论上。

3.4 Innodb trx_id

Xid 和 InnoDB 的 trx_id 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Xid 是由 server 层维护的。
InnoDB 内部使用 Xid,就是为了能够在 InnoDB 事务和 server 之间做关联。但是,InnoDB 自己的 trx_id,是另外维护的。

InnoDB 内部维护了一个 max_trx_id 全局变量,每次需要申请一个新的 trx_id 时,就获得 max_trx_id 的当前值,然后并将 max_trx_id 加 1。

InnoDB 数据可见性的核心思想是:

每一行数据都记录了更新它的 trx_id,当一个事务读到一行数据的时候,判断这个数据是否可见的方法,就是通过事务的一致性视图与这行数据的 trx_id 做对比。

对于正在执行的事务,可以从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表中看到事务的 trx_id。
图 3 事务的 trx_id
session B 里,我从 innodb_trx 表里查出的这两个字段,第二个字段 trx_mysql_thread_id 就是线程 id。显示线程 id,是为了说明这两次查询看到的事务对应的线程 id 都是 5,也就是 session A 所在的线程。

可以看到,T2 时刻显示的 trx_id 是一个很大的数;T4 时刻显示的 trx_id 是 1289,看上去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数字。这是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在 T1 时刻,session A 还没有涉及到更新,是一个只读事务。而对于只读事务,InnoDB 并不会分配 trx_id。 也就是说:

  1. 在 T1 时刻,trx_id 的值其实就是 0。而这个很大的数,只是显示用的。
  2. 直到 session A 在 T3 时刻执行 insert 语句的时候,InnoDB 才真正分配了 trx_id。所以,T4 时刻,session B 查到的这个 trx_id 的值就是 1289。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显而易见的修改类语句外,如果在 select 语句后面加上 for update,这个事务也不是只读事务。

实验的时候发现不止加 1。这是因为:

  1. update 和 delete 语句除了事务本身,还涉及到标记删除旧数据,也就是要把数据放到 purge 队列里等待后续物理删除,这个操作也会把 max_trx_id+1, 因此在一个事务中至少加 2;
  2. InnoDB 的后台操作,比如表的索引信息统计这类操作,也是会启动内部事务的,因此你可能看到,trx_id 值并不是按照加 1 递增的。

T2 时刻查到的这个很大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个数字是每次查询的时候由系统临时计算出来的。它的算法是:把当前事务的 trx 变量的指针地址转成整数,再加上 2^48。使用这个算法,就可以保证以下两点:

  1. 因为同一个只读事务在执行期间,它的指针地址是不会变的,所以不论是在 innodb_trx 还是在 innodb_locks 表里,同一个只读事务查出来的 trx_id 就会是一样的。
  2. 如果有并行的多个只读事务,每个事务的 trx 变量的指针地址肯定不同。这样,不同的并发只读事务,查出来的 trx_id 就是不同的。

为什么还要再加上 2^48呢?

在显示值里面加上 248,目的是要保证只读事务显示的 trx_id 值比较大,正常情况下就会区别于读写事务的 id。但是,trx_id 跟 row_id 的逻辑类似,定义长度也是 8 个字节。
因此,在理论上还是可能出现一个读写事务与一个只读事务显示的 trx_id 相同的情况。不过这个概率很低,并且也没有什么实质危害,可以不管它。

只读事务不分配 trx_id,有什么好处呢?

  • 这样做可以减小事务视图里面活跃事务数组的大小。因为当前正在运行的只读事务,是不影响数据的可见性判断的。所以,在创建事务的一致性视图时,InnoDB 就只需要拷贝读写事务的 trx_id。
  • 可以减少 trx_id 的申请次数。在 InnoDB 里,即使你只是执行一个普通的 select 语句,在执行过程中,也是要对应一个只读事务的。所以只读事务优化后,普通的查询语句不需要申请 trx_id,就大大减少了并发事务申请 trx_id 的锁冲突。

由于只读事务不分配 trx_id,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 trx_id 的增加速度变慢了。
但是,max_trx_id 会持久化存储,重启也不会重置为 0,那么从理论上讲,只要一个 MySQL 服务跑得足够久,就可能出现 max_trx_id 达到 248-1 的上限,然后从 0 开始的情况。
当达到这个状态后,MySQL 就会持续出现一个脏读的 bug,复现一下这个bug

首先我们需要把当前的 max_trx_id 先修改成 248-1。注意:这个 case 里使用的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图 4 复现脏读
由于已经把系统的 max_trx_id 设置成了 2^48-1,
所以在 session A 启动的事务 TA 的低水位就是 2^48-1。

在 T2 时刻,session B 执行第一条 update 语句的事务 id 就是 2^48-1,而第二条 update 语句的事务 id 就是 0 了,这条 update 语句执行后生成的数据版本上的 trx_id 就是 0。

在 T3 时刻,session A 执行 select 语句的时候,判断可见性发现,c=3 这个数据版本的 trx_id,小于事务 TA 的低水位,因此认为这个数据可见。但,这个是脏读。

由于低水位值会持续增加,而事务 id 从 0 开始计数,就导致了系统在这个时刻之后,所有的查询都会出现脏读的。

并且,MySQL 重启时 max_trx_id 也不会清 0,也就是说重启 MySQL,这个 bug 仍然存在。

3.5 thread_id

其实,线程 id 才是 MySQL 中最常见的一种自增 id。平时我们在查各种现场的时候,show processlist 里面的第一列,就是 thread_id。

thread_id 的逻辑:系统保存了一个全局变量 thread_id_counter,每新建一个连接,就将 thread_id_counter 赋值给这个新连接的线程变量。

thread_id_counter 定义的大小是 4 个字节,因此达到 2^32-1 后,它就会重置为 0,然后继续增加。但是,不会在 show processlist 里看到两个相同的 thread_id。是因为 MySQL 设计了一个唯一数组的逻辑,给新线程分配 thread_id 的时候,逻辑代码是这样的:

do {
  new_id= thread_id_counter++;
} while (!thread_ids.insert_unique(new_id).second);

小结
每种自增 id 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在达到上限后的表现也不同:

  1. 表的自增 id 达到上限后,再申请时它的值就不会改变,进而导致继续插入数据时报主键冲突的错误。
  2. row_id 达到上限后,则会归 0 再重新递增,如果出现相同的 row_id,后写的数据会覆盖之前的数据。
  3. Xid 只需要不在同一个 binlog 文件中出现重复值即可。虽然理论上会出现重复值,但是概率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4. InnoDB 的 max_trx_id 递增值每次 MySQL 重启都会被保存起来,所以我们文章中提到的脏读的例子就是一个必现的 bug,好在留给我们的时间还很充裕。
  5. thread_id 是我们使用中最常见的,而且也是处理得最好的一个自增 id 逻辑了。

来自林晓斌《MySql实战45讲》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26101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高效视频剪辑:按指定时长批量分割视频,释放无尽创意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剪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制作电影、电视剧,还是创意生活短视频,视频剪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视频剪辑可能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任…

数字营销:概述和类型

数字营销无处不在。公司已经开始采用密集的数字营销活动来接触目标受众。从社交媒体句柄到网站,数字营销彻底改变了互联网时代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和推广方式。本文将详细讨论数字营销的范围和类型。 什么是数字营销? 数字营销使用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网…

免费SSL证书有效期只有90天?太短?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SSL证书成为了网站安全的必需品。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免费提供的SSL证书往往只有90天的有效期,这种期限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显得过于短暂。 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 SSL 证书的有效期设定为90…

P8A003-系统加固-系统管理员账户安全

【预备知识】 Administrator 原意为管理人或行政官员或遗产管理人,在计算机名词中,它的意思是系统超级管理员或超级用户。但是在Windows系统中此用户名只在安全模式中使用。 【实验步骤】 网络拓扑:server2008-basic windows server 2008 …

Ps:转换路径

在 Photoshop 中,路径 Path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手段,可以被转换成多种不同的形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设计和编辑需求。 ◆ ◆ ◆ 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方法一: 在使用路径类工具的状态下,在路径上右键选择“建立选区” Make …

WordPress:构建强大的网站和博客的完美选择

WordPress:构建强大的网站和博客的完美选择 一、WordPress 简介1.1 WordPress 介绍1.2 WordPress 优势 二、部署LNMP环境2.1 前提条件2.2 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2.3 安装Nginx2.4 安装MySQL2.5 安装PHP2.6 配置Nginx2.7 配置MySQL2.8 配置PHP2.9 测试访问LNMP平台 三、…

3D模型纹理集合并【Python|C#】

使用 Substance Painter 时,将模型的各个部分分成不同的纹理集非常有用。 这可以帮助遮罩,或者只是保持层栈干净。 不幸的是,Painter 无法将多个纹理集中的所有贴图导出为单个图集,即使在创建单独对象的 UV 时考虑到了这一点。 显…

比特币上的有状态多重签名

无需链下通信 介绍 随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空间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增强安全措施来保护数字资产。 应对这一挑战的突出解决方案之一是多重签名(多重签名)钱包。 这些钱包在执行交易之前需要多方签名,从而提供额外的安全层来防止未经授…

如何解决主从数据库同步延迟问题?

如何解决主从数据库同步延迟问题? 前言 最近,系统上频繁出现主从延迟的问题,因此针对主从架构、主从同步以及主从延迟问题进行了一次学习。 主从架构浅析 在了解主从延迟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主从架构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在如今的…

shell脚本正则表达式

目录 一. 正则表达式定义 二. 基本正则表达式 1. 元字符 2. 表示次数 3. 位置锚定 4. 分组或其他 二. 拓展正则表达式 1. 表示次数 2. 表示分组 一. 正则表达式定义 正则表达式(REGEXP ):由一类特殊字符及文本字符所编写的模式&…

使用 ChatGPT 创建 Makefile 构建系统:从 Docker 开始

使用 Docker 搭配 ChatGPT 创建 Makefile 构建系统 Makefile 构建系统是嵌入式软件团队实现其开发流程现代化的基础。构建系统不仅允许开发人员选择各种构建目标,还可以将这些构建集成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CI/CD) 流程中。使用诸如 ChatGPT 这样的人工智能 (AI) 工…

vatee万腾的科技征途:Vatee数字化力量的新视野

在科技的浪潮中,Vatee万腾正展开一场引人注目的科技征途,以其独特的数字化力量描绘出一片新的视野。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对未来的全新探索,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 Vatee万腾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

VR全景技术助力政务服务大厅数字化,打造全新政务服务体验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VR全景技术作为VR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以其沉浸式、交互式的特点,正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政务服务大厅作为相关部门与民众之间的桥梁&#…

智控openwrt调试

1、移植openwrt 如何加入需要编译的内核。 由于内核与openwrt版本不对需要集成, 在/lib/modules/* 加载模块的目录搞错了。 2、从页面如何垂直调用 2.1页面 使用LUCI,LUCIUCILUA UCI 是 Openwrt 中为实现所有系统配置的一个统一接口,英…

vr红色教育虚拟展馆全景制作提升单位品牌形象

720全景展馆编辑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展览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创新的技术应用为参展商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更全面的展示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展览行业的水平和影响力。 一、提升展示效果,增强品牌形象 720全景展馆编辑平台通过…

AIGC系列之:Vision Transformer原理及论文解读

目录 相关资料 模型概述 Patch to Token Embedding Token Embedding Position Embedding ViT总结 相关资料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010.11929.pdf 论文源码:https://github.com/google-research/vision_transformer PyTorch实现代码…

线上异步任务突然不能回写100%

项目场景: 需求是一个作业,需要运行一组sql,所有sql运行完成,更新作业进度为100%,状态为完成。sql需要是在大数据平台,通过yarn调度,异步执行。 kafka监听每个sql的执行状态,所有sql…

设计问卷调查问题的技巧二:确定问题的结构与顺序

上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设计问卷调查问卷的技巧有保持问题中立、少用开放式问题、保持全名平衡的答案集、谨慎设置单一回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设计问卷调查问题的剩余5大技巧! Tip5:注意问题的顺序 虽然您可以任意…

蓝桥杯刷题day01——字符串中的单词反转

题目描述 你在与一位习惯从右往左阅读的朋友发消息,他发出的文字顺序都与正常相反但单词内容正确,为了和他顺利交流你决定写一个转换程序,把他所发的消息 message 转换为正常语序。 注意:输入字符串 message 中可能会存在前导空…

机器学习中的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汇总

引言 在学习高级知识时,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为什么?因为基础知识是您构建高级知识的基础。如果你把更多的东西放在薄弱的基础之上,它最终可能会分裂,这意味着你最终无法完全理解你所学的任何知识。因此,让我们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