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电影《河边的错误》,整部电影看介绍,是改编余华的小说,并且获得多种奖项,一般来说,差不了,看完之后,只能说,看得有些云里雾里的,看似最后主角抓到了罪犯,但主角后期的精神状态已经堪忧了,不确定主角所看到世界是否真实了。
就像之前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一样,患有老年痴呆,所处的世界里的时间和人物,完全错位的,看似在自己的房子里过着正常的生活,上一秒看到自己女儿要离开自己去巴黎,下一秒自己的女儿都变了,并且说从未说过要去巴黎这件事。
也有一点像电影《消失的她》一样,看似我们跟随着男主的视角,出国旅游后,努力寻找自己消失的妻子,以为自己陷入一场团伙的诈骗中,后来才发现,自己才是一切真凶,并且刻意隐藏到心底最深处,欺骗着观众,甚至是自己。
(1)故事情节
时间发生在90年代,作为警官的马哲,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妻子说自己做了个很奇怪的梦,马警官没太在意,正在吃着饭的时候,来了电话,说在河边发现命案。
现场的勘察并没有太多线索,除了捡到一个女生的包,另外对死者做了全面调查,原来,死者是周围一个村子的老人,无依无靠,收养了一个疯子。去村子询问的时候,大家都说,这个老人没有什么仇家,也没和他人有过过节。那个收养的疯子也还温和,小孩玩闹,使用石头丢他,他也不在意,很难想到是谁杀害了老人。
这个线索就算是断了,只能从捡到包入手,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线索了,这个包里只有一些女生常用的东西和一盘磁带,磁带当听到背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女生的录音,讲她喜欢一个男生的故事,可是当听到比较关键的时候,火车声音太大了,掩盖了,虽然知道在火车道路旁边,但是整个道路太长,根本无法确认位置,已经找对应的人。
后来通过反复听取录音,发现火车的声音和平时不一样,原来在火车紧急停车时,或发出不同鸣笛,通过询问火车驾驶员,确定了当时地点,根据声音在这个范围找
,确定了是一个叫钱铃的人,原来当时是和男友约会去了,但自从被他人知道后,他们再也回去之前那种情况了,钱铃的家人极力反对她处的这个对象,并将她禁足在家中。
虽然找了她的男友,但是他也不是凶手,不过他提供另一个消息,那天在现场看到一个“大波浪”的女性,其它就不知道了。结构没过几天,疯子就把她的男友杀了,人们都不知道为什么,抓完疯子后,上级认为案件可以结案了,但是主角并不这么觉得。
(2)发疯精神-疯子
后来,马警官独自还在调查个事件,觉得很多疑点没有查明,只有直接证明,疯子在某个时间段,杀了她的男友,可是老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另外通过调查,也发现了那个大波浪相关线索,指向厂里的一个理发老板,而找到他的时候,他说可以直接将他逮捕,省去其中环节,而马警官说,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理发店老板听到这话,说之前警官也这么说,原来之前他就被冤枉过,关了好几年才翻案。
后来在他的住处,发现了假发和一些女性用品,才知道他有“女装”的习惯,他就是那个“大波浪”,但被警察这么一查,大家都知道了,属于广而告知了,后来证明他和命案没有关系,被放出之后,立刻来跟马警官道谢,并且感谢之前救他,要不差点吃安眠药自杀,自从大家都知道他女装后,压在他胸口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没有了。
正在马警官比较稍微兴奋的时候,他当着马警官的面跳楼自杀了,是的,观众包括自己,都被吓一跳,也许压在他胸口的石头没有了,他活着的意义也没有了。
自次之后,马警官就像被吓到了一样,精神也开始不正常了,随着杀人犯疯子的逃跑,他感觉任何时候,疯子都在身边,有一次在庙里发现了他,直接开枪杀了他,回警局报告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手枪里子弹是满的。上级立刻命令他回家休息。
(3)悬疑感引领
整部电影其实还是比较平淡的,整部电影,大部分,都是案件悬疑感,那种想要知道谁是凶手的感觉,一直引导着观众向下看下去。理发店老板跳楼自杀那块吓一跳,另外越到后来,发现影片就约了也不对劲了,也许是马警官压力太大了,做梦也开始出现幻觉,他从何案发现场,看到了老人被杀场景,看到了报案人小孩的遇害场景,看到所以案件相关人员指责他,看到上级说的那个三等功。
恍惚之间,回到现实,他已经在案发的河边,又发现疯子在他身后,有一次毫不犹豫抓住了他,这次他被授予了三等功,一年后,再给儿子洗澡时,儿子在浴盆里放了一件衣服,衣服上是各种玩具,看似美好的时候,突然让人联系到,最初见到疯子的时候,也是在河边往衣服上放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