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再谈数字化
- 二、关于技术合集
- 三、思想沉淀与书写价值
- 四、写在最后
一、再谈数字化
21世纪是无可争议的数字时代。过去20多年来,中国企业踏上了一个伟大而又艰难的数字化转型征程。虽然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头部企业已经相当领先,但是更多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是困难、矛盾、困惑甚至是抱怨。
**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企业,敢于拒绝数字化。**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众多实体企业集体转战线上自救,加速数字化。
IDC刚发布的《2023年中国数字化业务十大预测》指出,2023年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拐点,即企业从数字化转型时代进入到数字化业务时代。
到2025年,将有四分之一的中小企业会将50%以上的核心业务转移到云上,以提高业务的敏捷性和未来的弹性。到2026年**,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将增加对自动化和数字化应用工具的投资**,以弥补工人短缺和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减少手工流程,提高生产率。
在此之前,更多的企业还在思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转还是不转”的问题。如今,数字化大势已至,当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企业的“必做题”,今天,我们更多的是探索如何帮助企业高效地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关于技术合集
作为一只在数字化道路上的生力军,神州数码云基地一直在数字化之路上奋勇前行,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帮助无数企业一对一的进行定制化的数字转型服务,携手与他们在不同应用场景,通过自研的微服务架构、前端组件化框架,在开源等多个层面,拥抱云原生、数字原生带来的技术范式颠覆,展开“数云融合”战略布局。
由此,我们基于过去1年神州数码云基地服务的企业项目案例和项目中切实遇到过的问题,精选100多篇技术文章,整理制作成一本超20万字的电子书,作为一份礼物赠送给每一位关注技术和爱学习的大家。
内容涵盖多领域和多方面,既有对数字化转成过程中创业应用场景的科普与总结;又有对前沿云原生技术栈的各种探索及尝试;还有对企业应用框架和开源数据库方面的具体实践;还包括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能力的方面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模块:
- 创新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
- 基于云原生的数云融合的技术平台实践
- 开源技术实践之分布式数据库
- 开源技术实践之企业级低代码平台
- 数字化实践中的敏捷思维与实践
三、思想沉淀与书写价值
这是我们第2年发布技术合集,经常会被问:“互联网没有隐私吗?”“不会浪费很多额外精力吗?”“文章的持续书写输出有意义吗?”。我们有时也会问自己,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关注我们与我们交流沟通,我们知道,这是一件必须要做并且持续坚持要做的事情。
云基地的定位是为处在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行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方案和研发交付服务。与当下数字化转型时代机遇相契合,我们期望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经历愿景不清、道路充满通过的过程中,为共生的生态和相互连接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期望秉持共享、共通、共赢的互惠原则,进一步创新技术,巩固和深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对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团队内部仍**“注重理性思维,关注问题解决”**,但不管是思维思考还是问题解决,最终我们都希望能有所沉淀,有所书写。在技术巨变的时代,思考沉淀与价值书写输出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鼓励团队学习新技术、关注问题解决并进行复盘和思考,最终输出成文章。在其中我们能看到每个团队成员的成长和进步都有迹可循,也不至于让每一次的技术创新或问题解决被遗忘在程序员伙伴的Notes里。
同时,我们仍提倡“开源开放”,鼓励开源精神。开源不单单的拿来主义,更多的是参与进去并作出贡献。除了自己书写的技术文章的全部免费“开放”,我们也参与到赋能开源社区(贡献内容、提价PR等),还对外开放自由研发源码……我们坚持毫无保留分享所思所学所得,是因为我们坚信开源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共同构建完整的技术生态。
四、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我们不仅服务企业转型,也坚持思考沉淀与书写,还乐于分享实践经验。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的持续编写与输出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技术合集有价值的,欢迎转给更多有相同兴趣、积极上进的同事和朋友们,一起切磋,共同成长。
春节将近,这个2022年的12月是我们尝试与疫情和平共处的关键时间节点。虽然疫情的阴霾还没完全彻底消散,但是相信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对2023年充满了期待,期待能早日完成平稳过渡达成和解,期待早一日在阳光下自由的呼吸。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工作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