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业信息化历史
(1)1930年代 库存控制、管理
当时计算机系统尚未出现,人们为了解决库存管控的难题,提出了订货点法——当库存量降低到某一预先设定的点时,即开始发出订货单补充库存,直至库存量降低到安全库存。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容易出现库存积压、资金占用等问题。比如:某种物料库存量虽然降低到了订货点,但是企业没有收到新的订单、没有新需求产生。
(2)1960年代 库存订货、计划
计算机系统开始发展,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美国 IBM 公司的 J.Orlicky 博士设计并组织了第一个 MRP 系统——基于需求制定计划、确定生产进度,从而实现“供—产—需”平衡。 要保证计划实现就要控制计划,MRP 缺少对企业生产能力的校检、执行和控制。
(3)1970年代 采销产存全流程
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企业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 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系统也叫作闭环 MRP,采用“计划-执行-反馈”的管理逻辑。 闭环 MRP 没有考虑到企业 的长久经营战略,也没有考 虑到企业的资金流问题。
(4)1980年代 业财一体化
管理 MRP Ⅱ迅速发展,它把企业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 为一体的,系统。 企业信息化管理范畴增大到不止是对制造资源的集成管理,多集团、多工厂要求协同作战,超出了 MRP Ⅱ的管理范畴。
(5)1990年代 企业资源计划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思想逐步发展,核心是物料的追踪流转,从物料的追踪流转上,带来了一系列各类资源计划的管理和追踪。
二、国内制造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推荐一款好用的制造业信息化工具>>>>https://www.jiandaoyun.com
面对全球制造信息化的趋势,国内制造信息化主要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信息化按规模、分阶段进行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概念是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壮大而变化的一一那就是规模,它一般是用产值和人数来划分。 通常而言,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深度与企业规模成正相关,因为随着企业业务量级的增加,企业为了抵抗大企业 病、提高本部门效率、实现跨部门信息通畅,可能会更有动力去推进信息化。 然而当下,IT 部门、业务总、企业主普遍感受到,信息化发展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企业必须要在信息化推行 过程中同时推进制度改革,让企业成员经过一轮轮信息化洗礼,养成使用信息化工具管理业务的习惯。
在代码开发昂贵、运维人才紧缺的前提下,分阶段发展信息化确实更节约成本,可减少信息化系统迭代带来的再开发费用、更换带来的既有投资损失。
但分阶段发展信息化也有明显的弊端——信息化和实际业务管理总是处在磨合过程中,或者说信息化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企业当下的管理模式。
由于无法支撑“看得远”带来的代码成本,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只能选择考虑眼前的问题,无法就长远的规划指导信息化系统建设。
(2)企业信息化投入比例加大
据统计,2000 年与 2001 年,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约占企业总投入的 10%,而 2019 年提高到了 27%。
计世资讯《2019 年中国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与 IT 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有约 34% 的制造企业已经引入系统,在没有引入的企业中有 46.5% 的制造企业对于软件很看重。
(3)不同地域、产业信息化建设差距较大
目前,中国不同地区间信息化建设差距较大,江苏、浙江、广东、天津、上海和山东智能制造水平属于第一梯队,全国总体呈现“东南沿海高、西部内陆低”的态势。
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差距也很大。石化、电力、电气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化布局较早,起点较高,信息化建设较好,以文教工美、家具制造为代表的“轻型”制造门类,在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平台化运营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实践,其智能制造水平相对较高 ; 而冶金、采掘类产业相对落后,企业发展参差不齐,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不同产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4) 信息化价值定位模糊
信息化和自动化是数字化的一对双生子,但在刚实施起来的时候,效果却是有很大的差异一一自动化是立马见效 ; 而信息化为了要实现数据的准确性,在初始阶段反而会增加成本。
这主要是因为一线员工的人员素质低,数据填报不准确,人工录入缺漏、延迟、不按手册操作现象多,而且没上信息化的工厂在某些环节的管理上也必然是粗放式、凭经验随意管理的。那么为了将原先没有收集到的准确数据收集上来,企业往往需要增加人手或改革业务制度。
很多企业领导层大多对信息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信息化也该是立竿见影的降本增效,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最根本的目标是辅助一线业务数据收集准确,从而推动计划制定与落地,因此他们往往在信息化早期觉得用人多、成本高就叫停了。
(5)信息化框架落地难
很多制造企业没有 IT 部门,或 IT 部门对业务结构、部门分工理解不够深入,往往是业务部门说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无法基于全局给出完整的信息化框架,而信息部门本身代码开发任务重,边缘需求多、变化快,在大量需求堆积的情 况下,边缘业务难以完全顾及,容易造成“顾首不顾尾“的情况。 而各部门往往只考虑自己需要的数据而不考虑全局的数据,只考虑自己上报数据的困难而不考虑其他部门上报数据的 困难,导致数据孤岛或落地障碍
三、国内制造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三化融合推进
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是落实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 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对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制造 2025》
智能制造是国家战略、行业转型的大趋势,落实到具体每一家制造企业,核心就是将传统工厂改造为智能工厂。 建设智能工厂必须同时考虑精益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三化缺一不可,且互相支持、分工明确。信息化是智能工厂的 眼睛,精益化是智能工厂的大脑,自动化是智能工厂的手和脚。
精益化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目标,既要考虑全局战略级的优化,又要考虑基层执行的优化。精益生产战略推进 的同时,需要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并指引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项目的实施。
自动化的目标是减少人力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多关注基层执行优化的实现。自动化通常可以更好实现 少人化、减少人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信息化采集数据创造条件。
信息化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精炼的数据、指挥决策的依据。信息化为一线员工提供前后道工序的信息透明,为部门间提 供工作进展的信息透明,为全公司提供采销产的协作情况报告。
2、管理层面: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改革相结合
过去:
(1)着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单纯关注产品的功能
(2)仅仅通过观看产品演示确定购买、以界面美观度评价软件,从而忽视软件厂商的实力和实施效果
(3)技术信息化、看重CAD、CAPP等技术产品信息不互通,数据孤岛问题
未来趋势:
(1)根据自身需求确定软件、关心企业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进行需求分析
(2)在确定总体方案后再进行招标,以如何能更好地解决企业问题来评价软件
(3)拜访软件厂商,了解厂商的实力和实际案例
(4)技术和管理信息化共同发展
(5)提升PDM、ERP、CRM等管理软件的投资
(6)重视信息集成,数据互联互通 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改革相结合
3、数据层面:将信息化与自动化协同作用
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再加上企业的差异性,很多企业都会选择通过自主开发实现信息化。我们团队在实践中,更新了我们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引进了一整套包含进销存财的进销存管理系统,下面我就以我们公司正在用的简道云进销存管理系统为大家进行介绍
四、制造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功能
1、采购管理:采购信息高度透明
【采购流】:供应商 → 采购订单 → 入库 → 退换货 → 应付账款 → 对账 → 收票 → 付款。
采购下单后、自动提醒领导审批;采购入库、退货情况清晰记录;所有采购信息自动生成分析报表。
(1)采购申请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采购申请包括采购基础信息、采购产品明细、采购审批以及采购执行
(2)采购订单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采购订单包括采购订单基础信息、采购产品明细、订单明细、财务明细以及合同审批等内容。
(3)采购入库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采购入库表由采购订单信息、入库产品明细、入库检验以及入库确认组成:
(4)采购退货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采购退货由采购订单信息、退货产品明细以及退货确认组成
(5)采购数据统计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采购数据统计包括采购订单相关的采购额、采购数量、毛利率、采购明细等数据展示与统计。通过对企业采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掌握产品采购情况、制定采购策略等。
2、销售管理:一键发起销售流程
【销售流】:客户 → 销售订单 → 出库 → 退换货 → 应收账款 → 对账 → 开票 → 收款。
销售管理模块由报价单、销售订单、销售出库、销售退货、销售换货、销售订单统计以及销售执行跟踪看板组成。
(1)销售订单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销售订单表是记录了企业销售订单信息的数据表。它记录了下单的时间、销售人员、产品信息、价格及交付要求等详细数据,实现了销售订货流程的可追溯性,为企业销售流程管理提供了极大帮助。
(2)销售出库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销售出库表有销售订单信息、出库产品明细以及出库等
(3)销售退换货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销售退换货表包括销售订单信息、退换货产品明细、退货审批以及退货入库验收等
(4)销售数据统计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销售数据统计包括销售订单相关的销售额、销量、毛利率、销售明细等数据展示与统计。通过对企业销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掌握产品销售情况、制定营销策略等。
3、库存管理:全局自动化管控货品出入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货物在进库、出库、调拨、盘点时,在线录入系统,系统自动计算库存数。
(1)其他出、入库单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其它入库单是指企业为了管理货物或原材料等物资的流向,对于非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导致的物资增加情况(如归还、报废等),所制定的一种内部管理单据。其他出库单主要用于记录非常规物品或商品从库存中减少的情况,例如赠品、损坏货物、退货等。
(2)库存调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库存调拨是指企业或组织内部将存储在一个库房或仓库中的物资/商品从一个地方调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3)库存盘点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库存盘点是指对企业所有库存物品进行清点和核对的过程。盘点通常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如季度末、年终等。通过库存盘点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实际库存情况,减少库存漏洞和异常损失,优化库存水平和管理效率,并为后续采购和销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库存自动化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将退换货、调拨、盘点等表单中的数据自动化同步至其他出/入库单中,便于库存的统计和管理,将不常用的库存退换货数据同步自其他出、入库单中统一管理。
例如,库存调拨为出库行为时,则自动在其他出库单中新增数据:
(5)库存数据统计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库存数据统计包括库存管理相关的产品出入库销售总额、出入库数量、出入库明细等数据展示与统计。通过对企业库存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掌握产品出入库情况、制定库存管理策略。
4、财务管理:自动分析、展示财务数据
员工在线录入财务申请,财务接到提醒消息;所有财务数据自动汇总、生成多维分析报表。
(1)应收账款-对账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应收账款-对账表包客户信息、应收对账明细以及财务明细:
(2)销项发票/进项发票-申请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销项发票-申请表主要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发票信息以及应收对账单等模块,进项发票表主要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发票信息以及应付对账单等内容:
(3)收款单、付款单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收款单主要由收款基本信息和收款单明细组成;付款单主要由付款基本信息和付款单明细组成。
(4)应付账款对账表单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应付账款对账表单主要由供应商信息、对账明细以及财务明细组成:
(5)财务数据统计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财务数据统计包括销售侧的应收账款统计以及供应商侧的应付账款统计。
5、经营看板:直观地了解业务运营情况
进销存管理系统的经营看板包括库存统计看板、仓库经营看板、销售订单看板、采购订单看板、财务收支看板,并且支持自定义仪表盘数据指标
进销存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直观地了解业务运营情况,对于实现企业目标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到的指标包括财务、销售、客户、库存、供应商等方面的数据。
(1)库存查询统计: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库存查询统计看板记录了当前库存总数、可用库存总数等汇总数据。同时,还可以展示了每件产品的实时库存明细,仓管可以根据产品名称、规则型号等筛选条件去查询具体的某件单品的实时库存数据和 期初期末的库存数据:
(2)仓库经营看板: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仓库经营看板主要用来实时展示和监控仓库经营状况的信息面板。该看板通过图表、指标和数据等形式,直观地呈现仓库的运营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地管理仓库。
(3)销售订单看板: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销售订单看板中统计分析了销售总金额、签单客户数以及销售业绩趋势等销售订单相关的数据。还可以根据销售负责人、签订时间等条件筛选销售订单明细。
(4)采购订单看板: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采购订单看板主要对采购订单相关的采购总金额、签订供应商数量、采购订单签订数量以及采购金额消费趋势进行分析。除了查看汇总数据,还可以根据仓库、签署时间查询采购订单的明细数据:
(5)财务收支看板: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财务收支看板上对应收账款相关的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还支持通过财务类型以及业务发生时间进行应收明细查询:
6、客户管理:管理和维护客户信息,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客户管理模块由客户表、跟进记录表以及客户分析仪表盘组成。
-
客户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其他信息、关联查询等
-
跟进记录表
在进销存管理系统中,跟进记录表包括基础字段设计、关联客户设置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