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线性神经网络一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线性回归
- 1.1. 线性回归的基本元素
- 1.1.1. 线性模型
- 1.1.2. 损失函数
- 1.1.3. 解析解
- 1.1.4. 随机梯度下降
- 1.1.5. 用模型进行预测
- 1.2. 向量化加速
- 1.3. 正态分布与平方损失
- 1.4. 从线性回归到深度网络
- 二、线性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2.1. 生成数据集
- 2.2. 读取数据集
- 2.3. 初始化模型参数
- 2.4. 定义模型
- 2.5. 定义损失函数
- 2.6. 定义优化算法
- 2.7. 训练
- 三、线性回归的简洁实现
- 3.1. 生成数据集
- 3.2. 读取数据集
- 3.3. 定义模型
- 3.4. 初始化模型参数
- 3.5. 定义损失函数
- 3.6. 定义优化算法
- 3.7. 训练
- 总结
前言
书接上章,当预备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接下来将进入神经网络的学习,而本章主要介绍一下最简单的人工神经网络——线性神经网络。
参考书:
《动手学深度学习》
一、线性回归
回归(regression)是能为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建模的一类方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的大多数任务通常都与预测有关。 当我们想预测一个数值时,就会涉及到回归问题。
我们把试图预测的目标称为标签(label)或目标(target)。 预测所依据的自变量称为特征(feature)或协变量。
1.1. 线性回归的基本元素
1.1.1. 线性模型
在机器学习领域,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高维数据集,建模时采用线性代数表示法会比较方便。 当我们的输入包含d个特征时,我们将预测结果 y ^ \hat{y} y^(通常使用“尖角”符号表示y的估计值)表示为:
y ^ = w 1 x 1 + . . . + w d x d + b . \hat{y} = w_1 x_1 + ... + w_d x_d + b. y^=w1x1+...+wdxd+b.
将所有特征放到向量 x \mathbf{x} x中,并将所有权重放到向量 w \mathbf{w} w中,我们可以用点积形式来简洁地表达模型:
y ^ = w ⊤ x + b . \hat{y} = \mathbf{w}^\top \mathbf{x} + b. y^=w⊤x+b.
上式向量
x
\mathbf{x}
x对应于单个数据样本的特征。
用符号表示的矩阵
X
\mathbf{X}
X ,可以很方便地引用我们整个数据集的
n
n
n个样本。其中,
X
\mathbf{X}
X的每一行是一个样本,每一列是一种特征。
对于特征集合 X \mathbf{X} X,预测值 y ^ \hat{\mathbf{y}} y^,可以通过矩阵-向量乘法表示为:
y ^ = X w + b {\hat{\mathbf{y}}} = \mathbf{X} \mathbf{w} + b y^=Xw+b
线性回归的目标是找到一组权重向量 w \mathbf{w} w和偏置 b b b:
这组权重向量和偏置能够使得新样本预测标签的误差尽可能小。
1.1.2. 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能够量化目标的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距。 通常我们会选择非负数作为损失,且数值越小表示损失越小,完美预测时的损失为0。
回归问题中最常用的损失函数是平方误差函数。当样本
i
i
i的预测值为
y
^
(
i
)
\hat{y}^{(i)}
y^(i),其相应的真实标签为
y
(
i
)
y^{(i)}
y(i)时,
平方误差可以定义为以下公式:
l ( i ) ( w , b ) = 1 2 ( y ^ ( i ) − y ( i ) ) 2 . l^{(i)}(\mathbf{w}, b) = \frac{1}{2} \left(\hat{y}^{(i)} - y^{(i)}\right)^2. l(i)(w,b)=21(y^(i)−y(i))2.
为了度量模型在整个数据集上的质量,我们需计算在训练集 n n n个样本上的损失均值(也等价于求和)。
L ( w , b ) = 1 n ∑ i = 1 n l ( i ) ( w , b ) = 1 n ∑ i = 1 n 1 2 ( w ⊤ x ( i ) + b − y ( i ) ) 2 . L(\mathbf{w}, b) =\frac{1}{n}\sum_{i=1}^n l^{(i)}(\mathbf{w}, b) =\frac{1}{n} \sum_{i=1}^n \frac{1}{2}\left(\mathbf{w}^\top \mathbf{x}^{(i)} + b - y^{(i)}\right)^2. L(w,b)=n1i=1∑nl(i)(w,b)=n1i=1∑n21(w⊤x(i)+b−y(i))2.
在训练模型时,我们希望寻找一组参数(
w
∗
,
b
∗
\mathbf{w}^*, b^*
w∗,b∗),
这组参数能最小化在所有训练样本上的总损失。如下式:
w ∗ , b ∗ = argmin w , b L ( w , b ) . \mathbf{w}^*, b^* = \operatorname*{argmin}_{\mathbf{w}, b}\ L(\mathbf{w}, b). w∗,b∗=w,bargmin L(w,b).
1.1.3. 解析解
线性回归的解可以用一个公式简单地表达出来, 这类解叫作解析解(analytical solution)。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存在解析解。
首先,我们将偏置
b
b
b合并到参数
w
\mathbf{w}
w中,合并方法是在包含所有参数的矩阵中附加一列。
我们的预测问题是最小化
∥
y
−
X
w
∥
2
\|\mathbf{y} - \mathbf{X}\mathbf{w}\|^2
∥y−Xw∥2。
这在损失平面上只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对应于整个区域的损失极小值点。
将损失关于
w
\mathbf{w}
w的导数设为0,得到解析解:
w ∗ = ( X ⊤ X ) − 1 X ⊤ y . \mathbf{w}^* = (\mathbf X^\top \mathbf X)^{-1}\mathbf X^\top \mathbf{y}. w∗=(X⊤X)−1X⊤y.
1.1.4. 随机梯度下降
即使在我们无法得到解析解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有效地训练模型。
在许多任务上,那些难以优化的模型效果要更好。
因此,弄清楚如何训练这些难以优化的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的方法,几乎可以优化所有深度学习模型。(它通过不断地在损失函数递减的方向上更新参数来降低误差)
因为梯度下降在每次更新参数之前,我们必须遍历整个数据集。执行极慢。所以通常采用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
在每次迭代中,我们首先随机抽样一个固定数量样本的小批量 B \mathcal{B} B,
-
然后,我们计算小批量的平均损失关于模型参数的导数(也可以称为梯度)。
-
最后,我们将梯度乘以一个预先确定的正数 η \eta η,并从当前参数的值中减掉。
我们用下面的数学公式来表示这一更新过程( ∂ \partial ∂表示偏导数):
( w , b ) ← ( w , b ) − η ∣ B ∣ ∑ i ∈ B ∂ ( w , b ) l ( i ) ( w , b ) . (\mathbf{w},b) \leftarrow (\mathbf{w},b) - \frac{\eta}{|\mathcal{B}|} \sum_{i \in \mathcal{B}} \partial_{(\mathbf{w},b)} l^{(i)}(\mathbf{w},b). (w,b)←(w,b)−∣B∣ηi∈B∑∂(w,b)l(i)(w,b).
对于平方损失和仿射变换,我们可以明确地写成如下形式:
w ← w − η ∣ B ∣ ∑ i ∈ B ∂ w l ( i ) ( w , b ) = w − η ∣ B ∣ ∑ i ∈ B x ( i ) ( w ⊤ x ( i ) + b − y ( i ) ) , b ← b − η ∣ B ∣ ∑ i ∈ B ∂ b l ( i ) ( w , b ) = b − η ∣ B ∣ ∑ i ∈ B ( w ⊤ x ( i ) + b − y ( i ) ) . \begin{aligned} \mathbf{w} &\leftarrow \mathbf{w} - \frac{\eta}{|\mathcal{B}|} \sum_{i \in \mathcal{B}} \partial_{\mathbf{w}} l^{(i)}(\mathbf{w}, b) = \mathbf{w} - \frac{\eta}{|\mathcal{B}|} \sum_{i \in \mathcal{B}} \mathbf{x}^{(i)} \left(\mathbf{w}^\top \mathbf{x}^{(i)} + b - y^{(i)}\right),\\ b &\leftarrow b - \frac{\eta}{|\mathcal{B}|} \sum_{i \in \mathcal{B}} \partial_b l^{(i)}(\mathbf{w}, b) = b - \frac{\eta}{|\mathcal{B}|} \sum_{i \in \mathcal{B}} \left(\mathbf{w}^\top \mathbf{x}^{(i)} + b - y^{(i)}\right). \end{aligned} wb←w−∣B∣ηi∈B∑∂wl(i)(w,b)=w−∣B∣ηi∈B∑x(i)(w⊤x(i)+b−y(i)),←b−∣B∣ηi∈B∑∂bl(i)(w,b)=b−∣B∣ηi∈B∑(w⊤x(i)+b−y(i)).
∣ B ∣ |\mathcal{B}| ∣B∣表示每个小批量中的样本数, η \eta η表示学习率
批量大小和学习率的值通常是手动预先指定,而不是通过模型训练得到的。
这些可以调整但不在训练过程中更新的参数称为超参数,调参是选择超参数的过程
1.1.5. 用模型进行预测
给定“已学习”的线性回归模型 w ^ ⊤ x + b ^ \hat{\mathbf{w}}^\top \mathbf{x} + \hat{b} w^⊤x+b^,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特征来估计目标(这个过程通常称为预测)
1.2. 向量化加速
在训练我们的模型时,我们经常希望能够同时处理整个小批量的样本。
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对计算进行向量化,从而利用线性代数库,而不是在Python中编写开销高昂的for循环。
import tim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n = 10000
a = torch.ones([n])
b = torch.ones([n])
# print(a.numel())
#我们定义一个计时器
class Timer: #@save
"""记录多次运行时间"""
def __init__(self):
self.times = []
self.start()
def start(self):
"""启动计时器"""
self.tik = time.time()
def stop(self):
"""停止计时器并将时间记录在列表中"""
self.times.append(time.time() - self.tik)
return self.times[-1]
def avg(self):
"""返回平均时间"""
return sum(self.times) / len(self.times)
def sum(self):
"""返回时间总和"""
return sum(self.times)
def cumsum(self):
"""返回累计时间"""
return np.array(self.times).cumsum().tolist()
c = torch.zeros(n)
timer = Timer()
#我们使用for循环,每次执行一位的加法
for i in range(n):
c[i] = a[i] + b[i]
print(f'{timer.stop():.5f} sec')
#使用重载的+运算符来计算按元素的和
timer.start()
d = a + b
print(f"{timer.stop():.5f} sec")
#结果:
0.10190 sec
0.00000 sec
结果很明显,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快得多。向量化代码通常会带来数量级的加速。
1.3. 正态分布与平方损失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噪声分布的假设来解读平方损失目标函数。正态分布和线性回归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简单的说,若随机变量 x x x具有均值 μ \mu μ和方差 σ 2 \sigma^2 σ2(标准差 σ \sigma σ),其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p ( x ) = 1 2 π σ 2 exp ( − 1 2 σ 2 ( x − μ ) 2 ) . p(x) = \frac{1}{\sqrt{2 \pi \sigma^2}} \exp\left(-\frac{1}{2 \sigma^2} (x - \mu)^2\right). p(x)=2πσ21exp(−2σ21(x−μ)2).
#正态分布与平方损失
def normal(x,mu,sigma):
p = 1/np.sqrt(2*math.pi*sigma**2)
return p * np.exp(-0.5 /sigma**2 * (x-mu)**2)
# 再次使用numpy进行可视化
x = np.arange(-7, 7, 0.01)
# 均值和标准差对
params = [(0, 1), (0, 2), (3, 1)]
d2l.plot(x, [normal(x, mu, sigma) for mu, sigma in params], xlabel='x',
ylabel='p(x)', figsize=(6.5, 4.5),
legend=[f'mean {mu}, std {sigma}' for mu, sigma in params])
d2l.plt.show()
如图,改变均值会产生沿 x x x轴的偏移,增加方差将会分散分布、降低其峰值。
均方误差损失函数(简称均方损失)可以用于线性回归的一个原因是:
我们假设了观测中包含噪声,其中噪声服从正态分布。
噪声正态分布如下式:
y = w ⊤ x + b + ϵ , y = \mathbf{w}^\top \mathbf{x} + b + \epsilon, y=w⊤x+b+ϵ,
其中, ϵ ∼ N ( 0 , σ 2 ) \epsilon \sim \mathcal{N}(0, \sigma^2) ϵ∼N(0,σ2)。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写出通过给定的 x \mathbf{x} x观测到特定 y y y的似然:
P ( y ∣ x ) = 1 2 π σ 2 exp ( − 1 2 σ 2 ( y − w ⊤ x − b ) 2 ) . P(y \mid \mathbf{x}) = \frac{1}{\sqrt{2 \pi \sigma^2}} \exp\left(-\frac{1}{2 \sigma^2} (y - \mathbf{w}^\top \mathbf{x} - b)^2\right). P(y∣x)=2πσ21exp(−2σ21(y−w⊤x−b)2).
现在,根据极大似然估计法,参数 w \mathbf{w} w和 b b b的最优值是使整个数据集的似然最大的值:
P ( y ∣ X ) = ∏ i = 1 n p ( y ( i ) ∣ x ( i ) ) . P(\mathbf y \mid \mathbf X) = \prod_{i=1}^{n} p(y^{(i)}|\mathbf{x}^{(i)}). P(y∣X)=i=1∏np(y(i)∣x(i)).
根据极大似然估计法选择的估计量称为极大似然估计量。
由于历史原因,优化通常是说最小化而不是最大化。我们可以改为最小化负对数似然 − log P ( y ∣ X ) -\log P(\mathbf y \mid \mathbf X) −logP(y∣X)。
− log P ( y ∣ X ) = ∑ i = 1 n 1 2 log ( 2 π σ 2 ) + 1 2 σ 2 ( y ( i ) − w ⊤ x ( i ) − b ) 2 . -\log P(\mathbf y \mid \mathbf X) = \sum_{i=1}^n \frac{1}{2} \log(2 \pi \sigma^2) + \frac{1}{2 \sigma^2} \left(y^{(i)} - \mathbf{w}^\top \mathbf{x}^{(i)} - b\right)^2. −logP(y∣X)=i=1∑n21log(2πσ2)+2σ21(y(i)−w⊤x(i)−b)2.
现在我们只需要假设
σ
\sigma
σ是某个固定常数就可以忽略第一项,
因为第一项不依赖于
w
\mathbf{w}
w和
b
b
b。
现在第二项除了常数
1
σ
2
\frac{1}{\sigma^2}
σ21外,其余部分和前面介绍的均方误差是一样的。
幸运的是,上面式子的解并不依赖于
σ
\sigma
σ。
因此,在高斯噪声的假设下,最小化均方误差等价于对线性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
1.4. 从线性回归到深度网络
尽管神经网络涵盖了更多更为丰富的模型,我们依然可以用描述神经网络的方式来描述线性模型,从而把线性模型看作一个神经网络。
二、线性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2.1. 生成数据集
我们使用线性模型参数w=[2,−3.4]⊤、b=4.2 和噪声项ϵ生成数据集及其标签: y=Xw+b+ϵ.
ϵ可以视为模型预测和标签时的潜在观测误差。 在这里我们认为标准假设成立,即ϵ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将标准差设为0.01。 下面的代码生成合成数据集:
import random
import torch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生成数据集:
def synthetic_data(w, b, num_examples): #@save
"""生成y=Xw+b+噪声"""
X = torch.normal(0, 1, (num_examples, len(w)))
y = torch.matmul(X, w) + b
y += torch.normal(0, 0.01, y.shape)
return X, y.reshape((-1, 1))
true_w = torch.tensor([2, -3.4])
true_b = 4.2
features, labels = synthetic_data(true_w, true_b, 1000)
#features中的每一行都包含一个二维数据样本, labels中的每一行都包含一维标签值(一个标量)
print('features:', features[0],'\nlabel:', labels[0])
#可视化线性关系(第二个特征和标签值的散点图)
# d2l.set_figsize()
d2l.plt.scatter(features[:, 1].detach().numpy(), labels.detach().numpy(), 1)
d2l.plt.show()
#结果:
features: tensor([-0.5307, 1.2137])
label: tensor([-0.9951])
2.2. 读取数据集
定义一个data_iter函数, 该函数随机接收批量大小、特征矩阵和标签向量作为输入,生成大小为batch_size的小批量。 每个小批量包含一组特征和标签
#读取数据集:
def data_iter(bath_size,features,labels):
num_examples = len(features) #获取数据集的总样本数量
indices = list(range(num_examples))
random.shuffle(indices) #将样本索引列表打乱
#这些样本是随机读取的,没有特定的顺序
for i in range(0,num_examples,bath_size):
bath_indices = torch.tensor(indices[i:min(i+bath_size,num_examples)])
yield features[bath_indices],labels[bath_indices]
#查看
bath_size = 10
for X ,y in data_iter(bath_size,features,labels):
print(X,"\n",y)
break
2.3. 初始化模型参数
在我们开始用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优化我们的模型参数之前,我们需要先有一些参数
#初始化参数
w = torch.normal(0,0.01,size=(2,1),requires_grad= True)
b =torch.zeros(1,requires_grad=True)
2.4. 定义模型
#定义模型
def linreg(X,w,b):
#线性回归模型
return torch.matmul(X,w) +b #或用torch.mv()
2.5. 定义损失函数
#定义损失函数
def squared_loss(y_hat,y):
#均方损失
return (y_hat - y.reshape(y_hat.shape))**2 / 2
2.6. 定义优化算法
#定义优化算法:
def sgd(params,lr,bath_size):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with torch.no_grad():
for param in params:
param -= lr *param.grad /bath_size #梯度反方向传播
param.grad.zero_()
2.7. 训练
#训练
"""
执行以下循环:
初始化参数
重复以下训练,直到完成
计算梯度
更新参数
"""
lr = 0.03 #学习率
num_epochs = 3 #迭代轮数
net = linreg #线性模型
loss = squared_loss #损失函数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for X,y in data_iter(bath_size,features,labels):
l = loss(net(X, w, b), y) # X和y的小批量损失
# 因为l形状是(batch_size,1),而不是一个标量,l中的所有元素被加到一起,
# 并以此计算关于[w,b]的梯度
l.sum().backward()
sgd([w,b],lr,bath_size) # 使用参数的梯度更新参数
with torch.no_grad():
train_l = loss(net(features,w,b),labels)
print(f"epoch{epoch+ 1},loss {float(train_l.mean()):f}")
#比较真实参数和通过训练学到的参数来评估训练的成功程度
print(f'w的估计误差: {true_w - w.reshape(true_w.shape)}')
print(f'b的估计误差: {true_b - b}')
#结果:
epoch1,loss 0.033319
epoch2,loss 0.000119
epoch3,loss 0.000048
w的估计误差: tensor([ 0.0004, -0.0006], grad_fn=<SubBackward0>)
b的估计误差: tensor([0.0005], grad_fn=<RsubBackward1>)
三、线性回归的简洁实现
3.1. 生成数据集
与前面类似
import torch
from torch.utils import data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生成数据集
true_w = torch.tensor([2, -3.4])
true_b = 4.2
features, labels = d2l.synthetic_data(true_w, true_b, 1000)
3.2. 读取数据集
features和labels作为API的参数传递,并通过数据迭代器指定batch_size。 此外,布尔值is_train表示是否希望数据迭代器对象在每个迭代周期内打乱数据。
取数据集
def load_array(data_arrays,batch_size,is_train = True): #@save
#构造一个pytorch数据迭代器
dataset = data.TensorDataset(*data_arrays)
return data.DataLoader(dataset,batch_size,shuffle=is_train)
batch_size = 10
data_iter = load_array((features, labels), batch_size)
#print(next(iter(data_iter))) #从迭代器中获取第一项。
3.3. 定义模型
定义一个模型变量
net
,它是一个Sequential
类的实例。
Sequential
类将多个层串联在一起。
当给定输入数据时,Sequential
实例将数据传入到第一层,
然后将第一层的输出作为第二层的输入,以此类推。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的模型只包含一个层,因此实际上不需要Sequential
。
# nn是神经网络的缩写
from torch import nn
net = nn.Sequential(nn.Linear(2, 1)) #2表示输入特征的维度,1表示输出特征的维度
3.4. 初始化模型参数
我们通过
net[0]
选择网络中的第一个图层,
然后使用weight.data
和bias.data
方法访问参数。
我们还可以使用替换方法normal_
和fill_
来重写参数值。
print(net[0].weight.data.normal_(0,0.01))
print(net[0].bias.data.fill_(0))
print(net[0])
print(net)
#结果:
tensor([[-8.8769e-03, -2.7674e-05]])
tensor([0.])
Linear(in_features=2, out_features=1, bias=True)
Sequential(
(0): Linear(in_features=2, out_features=1, bias=True)
)
3.5. 定义损失函数
计算均方误差使用的是MSELoss类,也称为平方L2范数。 默认情况下,它返回所有样本损失的平均值。
loss = nn.MSELoss()
3.6. 定义优化算法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是一种优化神经网络的标准工具,
PyTorch在optim
模块中实现了该算法的许多变种。
当我们(实例化一个SGD
实例)时,我们要指定优化的参数
(可通过net.parameters()
从我们的模型中获得)以及优化算法所需的超参数字典。
#定义优化算法:
trainer = torch.optim.SGD(net.parameters(),lr= 0.03)
3.7. 训练
在每个迭代周期里,我们将完整遍历一次数据集(
train_data
),
不停地从中获取一个小批量的输入和相应的标签。
对于每一个小批量,我们会进行以下步骤:
- 通过调用
net(X)
生成预测并计算损失l
(前向传播)。 - 通过进行反向传播来计算梯度。
- 通过调用优化器来更新模型参数。
#训练:
num_epochs = 3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for X, y in data_iter:
l = loss(net(X) ,y)
trainer.zero_grad() #将模型参数的梯度清零,以便进行反向传播。
l.backward() #根据损失值进行反向传播,计算模型参数的梯度。
trainer.step() #根据梯度更新模型参数
l = loss(net(features), labels) #计算整个训练集的损失值
print(f'epoch {epoch + 1}, loss {l:f}')
w = net[0].weight.data
print('w的估计误差:', true_w - w.reshape(true_w.shape))
b = net[0].bias.data
print('b的估计误差:', true_b - b)
#结果:
epoch 1, loss 0.000213
epoch 2, loss 0.000100
epoch 3, loss 0.000099
w的估计误差: tensor([3.5274e-04, 3.2663e-05])
b的估计误差: tensor([9.5367e-07])
总结
本章根据书本知识,详细介绍了线性神经网络中的线性回归原理,并从零开始展示了线性回归的代码实现,以及在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下更简洁的线性回归代码实现。接下来将进入softmax回归的讲解。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023-9-18 进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