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概述
链表理论基础
链表是一种通过指针串联的线性结构,每一个节点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数据域一个是指针域(存放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域指向null(空指针的意思)。
链表的类型
1、单链表
单链表中的指针域只能指向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2、双链表
双链表:每一个节点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一个指向上一个节点。
双链表 既可以向前查询也可以向后查询。
3、循环链表
链表存储方式
链表是通过指针域的指针链接在内存中各个节点。
所以链表中的节点在内存中不是连续分布的 ,而是散乱分布在内存中的某地址上,分配机制取决于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
上图链表起始节点为2, 终止节点为7, 各节点分布在内存的不同地址空间上,通过指针串联。
链表的定义
// 单链表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 节点上存储的元素
List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 {} // 节点的构造函数
};
链表的操作
1、删除节点
将C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E节点就可以了。在C++里再手动释放这个D节点,释放这块内存。
2、添加节点
可以看出链表的增添和删除都是O(1)操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
但是要注意,要是删除第五个节点,需要从头节点查找到第四个节点通过next指针进行删除操作,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O(n)。
性能分析
数组在定义的时候,长度就是固定的,如果想改动数组的长度,就需要重新定义一个新的数组。
链表的长度可以不固定,并且可以动态增删, 适合数据量不固定,频繁增删,较少查询的场景。
203. 移除链表元素
解题思路及代码
链表操作的两种方式:
- 直接使用原来的链表来进行删除操作。
- 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在进行删除操作。
第一种操作:
直接使用原来的链表来进行移除
在单链表中移除头结点 和 移除其他节点的操作方式是不一样,其实在写代码的时候也会发现,需要单独写一段逻辑来处理移除头结点的情况。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Elements(ListNode* head, int val) {
// 删除头结点
while (head != NULL && head->val == val) { // 注意这里不是if
ListNode* tmp = head;
head = head->next;
delete tmp;
}
// 删除非头结点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cur->next!= NULL) {
if (cur->next->val == val) {
ListNode* tmp = cur->next;
cur->next = cur->next->next;
delete tmp;
} else {
cur = cur->next;
}
}
return head;
}
};
第二种操作:
可以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以一种统一的逻辑来移除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Elements(ListNode* head, int val) {
ListNode* dummyHead = new ListNode(0); // 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
dummyHead->next = head; // 将虚拟头结点指向head,这样方面后面做删除操作
ListNode* cur = dummyHead;
while (cur->next != NULL) {
if(cur->next->val == val) {
ListNode* tmp = cur->next;
cur->next = cur->next->next;
delete tmp;
} else {
cur = cur->next;
}
}
head = dummyHead->next;
delete dummyHead;
return head;
}
};
- 时间复杂度: O(n)
- 空间复杂度: 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