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传输方式
单播、多播、广播、组播、泛播
网络中假设X代表所有的机器,Y代表X中的一部分机器,Z代表一组机器,1代表一台机器,那么
1:1 那就是单播;
1:Y 那就是多播;
1:X 那就是广播;
1:Z 那就是组播;
Y=X时,多播就是广播;Y=Z多播就是组播;
泛播也叫任意播,是指某组中任意发送方对应拓朴结构中几个最接近的接收方之间的通信。
而组播是指单个发送方对应一组选定接收方的一种通信。
冲突域、广播域、VLAN
冲突域与广播域
冲突域(物理分段):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也就是说,用Hub或者 Repeater连接的所有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在同一个冲突域内,它不会划分冲突域。由于广播域被认为是OSI中的第二层概念,所以Hub,交换机等第一,第二层设备连接的节点被认为都是在同一个广播域。
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一组与同一条物理介质相连的设备,其中任何两台设备同时访问该介质都将导致冲突,冲突域中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机器能够发送数据。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网络中一组相互接收广播消息的设备。
第一层设备如集线器,与之连接的所有设备都属于同一个冲突域和同一个广播域。
第二层设备如交换机和网桥,将网络划分成多个网段,每个网段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但是相连的所有设备是一个广播域,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
第三层设备如路由器,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冲突域和广播域。
以太网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技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
精简一下:二层广播帧覆盖的范围就是广播域;二层单播帧覆盖的范围就是冲突域。
IOS 各层的协议
TCP/IP 各层协议
TCP/IP协议被称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又称网络通讯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是一个很大的协议集合。
物理层 和 数据链路层 没有定义任何特定协议,支持所有的标准和专用的协议。
网络层定义了网络互联也就是IP协议,主要包括IP、ARP、RARP、ICMP、IGMP。
传输层 定义了TCP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我们会后面重点介绍一下TCP协议。
应用层 定义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等协议
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最上面是应用层,这里面有http、ftp等我们熟知的协议。而第二层则是传输层,著名的TCP和UDP就是在这个层次。第三层是网络层,IP协议就在这里,它负责对数据加上IP地址和其它的数据以确定传输的目标。第四层是数据链路层,这个层次是为待传送的数据加入一个以太网协议头,并进行CRC编码,为最后的数据传输做准备。
上图清楚地表示了TCP/IP协议中每个层的作用,而TCP/IP协议通信的过程其实就对应着数据入栈与出栈的过程。入栈的过程,数据发送方每层不断地封装首部与尾部,添加一些传输的信息,确保能传输到目的地。出栈的过程,数据接收方每层不断地拆除首部与尾部,得到最终传输的数据。
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
Hub是第一层(物理层)的,用于子网内数据传送,广播的,浪费带宽。
Switch是第二层(链路层)的,子网内,经过学习可以形成一张表记录每一个终端的地址信息,然后把数据发给相应的终端,这样可有效避免浪费带宽,但多对一发送会造成冲突。
Router是第三层(网络层)的,主要用于网络之间的连接,会把数据包发送到指定IP的指定端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