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重新思考注意力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应用
作者单位:亚马逊 访问学者、亚马逊云科技
摘要:
基于Transformer的一系列方法在长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很有效,除了在时域部分学习注意力外,最近的工作也在频域中探索注意力的学习,(使用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使得模型能够学习季节性的特征。本文试图去理解注意力模型之间的关系,即使这些模型被应用在不同的时域和频域中。理论上,注意力机制在不同的域是等效的,因为,使用的是相同的线性核。实验结果证明,本文分析了注意力模型在不同的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这些表现也是通过接入不同的合成实验,季节、趋势、噪声,并且特别强调了softmax操作的重要性。也是通过结合理论和实验的分析,本文提出了TDformer,趋势分解的Transformer。第一次使用季节趋势分解,然后结合多层感知机,用于预测傅立叶注意力的趋势组成,而傅立叶注意力是用来预测季节成分从而获取最终的预测结果。在benchmark 的时间序列数据集上的实验显示 TDFormr实现了sota的结果,与现有的注意力模型相比。
季节可以理解为周期
引言
Transformer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表现很棒,它从自然语言处理到CV迁移到时间序列预测,长距离依赖的获取能力使得它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表现也很棒。部分工作使用的是原始的Transformer机制,在时域上进行计算,而最近出现的各种不同的Transformer的变体都是在频域上进行计算。(傅立叶域或者是小波域),用于更好的建模全局特征。
尽管它很棒,但仍然缺乏首屈一指的规则来选择在哪个域,哪个注意力是最好的。本文更好的理解了以下几个问题:在某个域内,注意力学习是否比其他的方式提供了更丰富的特征表征?如果是这样的,怎样实现的呢?本文中显示了数学公式化的线性条件,使得时间域和频域中的注意力学习有着相同的表征能力。接着,由于softmax的非线性映射和正则化,理论上的线性相等并不成立。更特别的是,注意力模型在不同域上表现出不同的实验优势。这个发现揭示了面对不同的任务场景如何选择更好的注意力模型。基于这些insight结果,证明方法的sota。
可视化第一张图,显示了TDFormer同FEDformer的性能对比,在Weather数据集上有着更优的效果。
更具体的,三个发现:
(1)具有强季节性的数据,频域注意力模型的能力较时域注意力模型而言更为好用,因为softmax将傅立叶空间的频域的主频信号做了放大。
(2)对于有趋势的数据,注意力模型通常表现出较差的泛化能力,这是因为注意力是通过内插进行建模,而非向外推断上下文。所以积极探索趋势型数据的季节趋势非常有必要。
(3)对于具有噪声尖峰的数据集,频域注意力模型会更加的robust,因为尖峰数据的高频幅值小,通过sofrmax操作可以将它滤掉。
所以,多样化的注意力模块在季节型和趋势型的数据上表现不同,所以TDformer在最开始就将context 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和季节,两部分。使用多层感知机预测未来趋势,使用傅立叶注意力机制预测有季节性的部分数据,将这两部分预测结果融合为一体,得到最后的预测结果。
综上,本文的贡献如下:
(1)理论上证明注意力机制在线性条件下,时域和频域上有着相同的表征能力。
(2)实验分析了注意力模型在不同的合成数据特征的不同域中,softmax的非线性作用很重要。使得级联网络需要分解信号,按照不同种类使用不同方法处理。
(3)提出的TDformer使用MLP+Fourier attention 实现了sota效果。
相关工作:
TimeDomain attention:
Informer,AutoFormer,Non-stationary Transfomer(三篇经典)
FrequencyDomain attention:
FEDFormer,ETSformer,AFNO,FNet,T-WaveNet, AWT-Net
Decomposition Forescasting:
N-BEATS,N-HiTS,FreDo,FiLM,DeepFS
尽管注意力机制在时间、傅立叶、小波域有着成功的应用,但对于注意力和域的关系和优势依然不清晰,基于分解的方法也提出分解层,没有考虑强大的推理能力。本文就是要填补理论和实践之间沟壑,基于分析提出一个新的框架并且显示出了好的预测效果。
不同域中注意力的线性相等
来个经典自注意力:
o
(
q
,
k
,
v
)
=
σ
(
q
k
T
d
q
)
v
o(q,k,v)=\sigma(\frac{qk^{T}}{\sqrt{d_q}})v
o(q,k,v)=σ(dqqkT)v
这里考虑激活函数
σ
(
)
\sigma()
σ() 如果是softmax函数,称为softmax注意力,若是线性层,就变成线性注意力,
定义3.1:时间域的注意力机制,所有的qkv都在时间域内打转。
定义3.2:傅立叶频域的注意力机制,所有的qkv都通过傅立叶变换来求取,最后使用傅立叶反变换将数据从频域转回时间域。
看公式较为清楚:
o
(
q
,
k
,
v
)
=
F
−
1
(
(
σ
(
F
(
q
)
F
(
k
)
‾
T
)
d
q
)
F
(
v
)
)
o(q,k,v)=F^-1((\sigma(\frac{F(q) \overline{F(k)}^T)}{\sqrt{d_q}})F(v))
o(q,k,v)=F−1((σ(dqF(q)F(k)T))F(v))
定义3.3:小波域中的注意力机制,这个得,看公式吧
o
(
q
,
k
,
v
)
=
W
−
1
(
(
σ
(
W
(
q
)
W
(
k
)
‾
T
)
d
q
)
W
(
v
)
)
o(q,k,v)=W^-1((\sigma(\frac{W(q) \overline{W(k)}^T)}{\sqrt{d_q}})W(v))
o(q,k,v)=W−1((σ(dqW(q)W(k)T))W(v))
其中F,W指的是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而-1指代逆变换,其实二者只是基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