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位与后赋值)
x = 0x02;
x &= 0x01;
按位与后的结果为:0x00
x = 0x02;
x &= 0x01;
字符 & 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最早是拉丁语et (意为and)的连写。最早的 & 很像 E 和 T 的组合,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这个符号逐渐形成自己的样式并脱离其原始影子。在这个字符中,仍能看出E的影子,但是T已经消失不见。
&: 在C语言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取地址符,是单目运算符;另一种是位运算符,表示“按位与”,是双目运算符。
a&b表示a和b按位进行与运算。
&后面是个变量。每个变量对应一块存储空间。每个存储空间有一个编号,也就是地址,&变量名 表示取出这个编号,变量名表示取出这个编号所对应的存储空间里的值。
系统就会在内存中分配一个空间,*a的值就是变量a的值3; 定义一个指向整型数据的指针,作用与&相反,它是根据变量的地址取出变量的值;在编译时就给它分配一个地址,该指针指向整型数据;&a就是2000,再把3写入这个空间。
^=(按位异或后赋值)
x = 0x02;
x ^= 0x01;
按位异或的结果为:0x03 等同于0011
x = 0x02;
x &= 0x01;
在C语言中^= 的意思是相等,^= 是关系运算符,用来判断两个值大小是否相同,当左边的内容与右边的内容相同时,返回1,其余时候返回0。
C语言作为一门面向过程的、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C语言是仅产生少量的机器语言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高效率程序设计语言。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包括类似嵌入式处理器以及超级计算机等作业平台的许多计算机平台上进行编译。
当前阶段,在编程领域中,C语言的运用非常之多,它兼顾了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的优点,相较于其它编程语言具有较大优势。计算机系统设计以及应用程序编写是C语言应用的两大领域。同时,C语言的普适较强,在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都能够得到适用,且效率显著。
冯.诺依曼在1945年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若干思想,被后人称为冯.诺依曼思想,这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自1945 年至今大多采用其结构,因此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他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构成。 C语言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编程语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位或后赋值)
x = 0x02;
x |= 0x01;
按位或的结果为:0x03 等同于0011
a|=b 等效于 a=a|b 按位或并赋值。
“|”:或运算符
“|”运算符,就是按位“或”,只要两者对应位有一个为“1”,则结果对应位就为 1,否则为 0